和珅從定罪到行刑,嘉慶皇帝爲何只用5天,原因居然是這樣

在我國曆朝歷代中,不乏貪腐之人,而其中尤以和珅更甚。和珅聚斂的財富,大約有在八億兩到十一億兩白銀之間,這是什麼概念,要知道當時清朝一年的財政收入才7000萬白銀和1300萬石糧食,相當於清朝十幾年的財政收入。而當時為了清點和珅的財產,嘉慶皇帝花了四個月的時間,最令人不可思議的是,嘉慶皇帝只用了十天的時間就處決了和珅。

和珅從定罪到行刑,嘉慶皇帝為何只用5天,原因居然是這樣

我們都知道和珅能夠官高至此,完全依仗的是乾隆皇帝的寵信。嘉慶四年正月初三,乾隆皇帝駕崩於養心殿,嘉慶皇帝命令和珅處理乾隆的喪事。轉眼到了正月十三,嘉慶皇帝就宣佈和珅的罪狀,下旨抄家。正月十八,和珅在家中自殺。

和珅從定罪到行刑,嘉慶皇帝為何只用5天,原因居然是這樣

一直推崇孝道的嘉慶皇帝如此迅速的處死和珅似乎有點不合常理,更何況和珅還是主理乾隆喪事的重臣,而且我們細看嘉慶皇帝宣佈和珅的二十條大罪,其中一些不免讓人產生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的感覺,那麼嘉慶皇帝為何會如此果決迅速毫不留情的處決和珅呢?這就要從和珅的發家史來看了。

和珅從定罪到行刑,嘉慶皇帝為何只用5天,原因居然是這樣

我們都知道和珅是個鉅貪,但是我們不能否認和珅為官的才能。和珅剛做官的時候,清廉強幹,精通滿、漢、蒙、藏四種語言,而且其在書法上造詣頗深,更是總裁四庫全書,是滿人中難得的博學之士,《紅樓夢》更是因為他才得以保留傳世。

在和珅剛上任管庫大臣時,國庫庫銀空虛,利用自己的能力,在短短的幾年裡,是國庫充盈。雖然他善於斂財,但是理財確實是一把好手,前幾任辦不到被革職他卻辦到了。在外交方面,更是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他曾經先後接待過朝鮮、英國、安南等國的使臣,憑藉著機智和語言天賦出色的完成了外交事務,英國的特使更是對他讚賞有加。

和珅從定罪到行刑,嘉慶皇帝為何只用5天,原因居然是這樣

如果和珅沒有出眾的才能,也不可能立於高官之位,更不可能大肆的斂財。在乾隆皇帝的後二十多年的時間裡,和珅一直是備受重用的,乃至在乾隆的暮年,已經禪讓給嘉慶皇位卻命令和珅站在他和嘉慶的身邊,大事仍由自己定奪。當時只有和珅能夠明白乾隆的意圖所以在那時更多的扮演著朝政代理人的角色,也難怪落下一個“二皇帝”的名號,在一旁的嘉慶是沒有任何實權的。

和珅從定罪到行刑,嘉慶皇帝為何只用5天,原因居然是這樣

乾隆皇帝更是告誡嘉慶,“我當皇帝這麼久,沒有給你留下什麼,但有和珅。和珅如果你繼續用的話,全國上下都會懼怕他,所以你只需要管好他就行,但如果你要廢他,那全國上下就都怕你了”。

和珅從定罪到行刑,嘉慶皇帝為何只用5天,原因居然是這樣

嘉慶皇帝心理對和珅十分的厭惡痛恨,但是也十分的明白,和珅只是太上皇的代理人,並非心中有非分之想的人,所以在其親政後也沒有定其謀逆之罪,其子豐紳殷德也沒有被牽連。

和珅從定罪到行刑,嘉慶皇帝為何只用5天,原因居然是這樣

如果乾隆皇帝沒有在禪讓皇位後還是牢牢掌握大權,只是將嘉慶立為太子,死後傳位給他,那是不是就不會出現身為皇帝卻沒有實權的情況。和珅也不會充當乾隆的代理人而得罪了嘉慶,和珅的死還是因為政治鬥爭,而非鉅貪,也難怪嘉慶說“如若不除和珅,天下人只知和珅,不知有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