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輒融資數億、數十億的S2B2C模式是什麼?與農業有什麼關係?

如果你對創投資訊保持關注,近一年來你可能對“S2B2C模式”這個詞印象深刻。時不時的,就會有一家宣佈融資成功的創業企業,在“深度揭秘”其商業模式的時候自稱是“S2b2c模式”。當他這樣講的時候,你往往還會聽到產業優化升級、供應鏈管理、SaaS化工具等高度雷同的詞彙。

到底什麼是S2B2C?它憑什麼動輒融資幾千萬甚至數億、數十億?S2BSC未來空間如何?它與現代農業和新農人有什麼關係?

S2B2C釋義:阿里參謀長瘋狂打call

首先從概念入手,S2B2C模式中有三方面主要參與者,S是大的供應平臺,或者可以簡單稱呼其平臺方,b代表這個平臺上為C端提供商品和服務的億萬商家。

阿里巴巴集團首席戰略官、湖畔大學教育長曾鳴是S2B2C概念最早的提出者和最重要的研究者之一,他認為該模式的核心是S和B要共同服務C,在這個過程中, S需要通過B才能服務C,而B需要S的賦能和支持才能提供更好的商品和服務。兩者之間的關係不是簡單的商務關係或者管理關係,而是緊密的合作關係。

動輒融資數億、數十億的S2B2C模式是什麼?與農業有什麼關係?

如果站在S的角度,眾多的B端首先是為他們提供了流量,這一點決定了通常S2B2C的模式可以做的較大的體量,也決定了平臺方早期的成長方式。比如知識付費平臺千聊,他們在為各個直播間提供技術支持的同時,每個直播間每一次的直播都會帶來千聊註冊用戶的增長,而千聊早期乾的最重要的事就是把各個領域的KOL找出來,支持他們開直播講課,尤其是頭部直播間,還有一直給流量傾斜;又比如新農參考曾多次分析過的 ,其迅速壯大的過程中很關鍵的一點就是在找到各地自帶流量(多年通訊行業經驗或者與線下夫妻店有高頻的業務往來)的目標人並與他成立匯字頭的控股公司,這些新成立的匯字頭像蛛網一樣,迅速將全國各地的鄉鎮夫妻店變成會員店。

如果站在B的角度,他們之所以選擇某個S平臺,並將自己的資源(流量)整合進去,就在於S為他們賦能,讓他們可以更好的服務到C端。這中賦能首先是工具服務,比如千聊理論上可以讓任何一個人建立自己的直播間,然後在自己的直播間裡給別人當老師,實現知識變現;然後是各種提升其服務(或商品)品質的技術支持,包括但不限於集中採購、數據分析、標準化管理等。

為什麼S2B2C可以做的很大?

作為一種商業模式,S2B2C往往呈現出體量大、成長快的顯著特點。

1、降低了B端的參與門檻

以S2B2C模式的典型代表雲集微店為例。自2015年上線以來,過去三年中雲集微店呈現出爆發式增長,2017年全年交易額突破100億,同比增速達到400%。今年4月,雲集微店完成了B輪融資,融資金額為1.2億美元,此前的A輪融了2.28億人民幣。

動輒融資數億、數十億的S2B2C模式是什麼?與農業有什麼關係?

雲集創始人兼CEO 肖尚略

雲集微店的核心賦能是讓300多萬小店主可以在線開店做“微商”。雲集店主最重要的構成群體是多達數千萬的“寶媽”群體,這些人往往階段性的處於職場弱勢期,但她們有著非常精準的社交圈,其中很多人在自己的圈子裡是類似KOL的存在,是天然的社交電商的主角。

動輒融資數億、數十億的S2B2C模式是什麼?與農業有什麼關係?

對B端店主們而言,雲集除了提供工具讓他們成為了“店主”,還有更多的賦能,例如體量上去後雲集很快在全國各地建立了物流中轉倉,並與快遞公司建立合作,當店主們把東西賣出去後,完全不用擔心物流環節,甚至流量大的店主都不需要自己囤貨,可以坐在家裡享受線下門店銷售分成般的體驗。而這一切,只需要這些店主投入碎片化的時間和自己的社交資源即可,相比自己開一家實體門店的門檻和風險都大大的降低了。

降低門檻讓自帶流量和資源的成千上萬個B端參與進來,雲集微店的流量和規模自然隨之水漲船高。

2、集中供應鏈管理、對上游議價

在雲集微店的案例中,把B端商戶組織起來後,雲集很快具備了對上游的議價能力,與很多一線品牌建立了合作,從而可以逐漸提升整體品質,擺脫“微商”一開始很“low”的形象,開始為C端用戶創造價值。而這是B端店主們無法獨自完成的,沒有云集這樣的集合平臺與上游議價,店主們只能去做“原汁原味”的微商,在朋友圈賣貨,很多時候可能只能賣面膜、阿膠等三無產品。

哪些農業領域適合S2B2C模式

經過上面的分析可以發現,如果一個行業直面消費者的渠道商很少,是一個高度集中的行業,那S2B2C模式是沒有發芽的土壤的,這裡的B端已經不是小B而是大B了,他們不需要再來一個S給自己賦能,他們可以自己給自己賦能。所以,S的成長極大依賴於B的數量和質量,B的數量要多,S才能上規模,B的質量不會很高,S才有“表演空間”。

動輒融資數億、數十億的S2B2C模式是什麼?與農業有什麼關係?

按照這個標準去觀察就會發現,農業的很多領域都是天然適合S2B2C模式的。比如新農參考多次分析過的 ,旗下八萬多家鄉鎮夫妻店,這些夫妻店在互聯網工具和思維方式上天然滯後,不具備自己給自己在互聯網玩法上賦能的能力,同時他們數量極大、分佈極分散,同時又都在當地的C端用戶群中擁有很強的號召力和很深的聯繫。

農資流通行業理論上也非常適合這個模式,目前國內農資市場在渠道方面已經做到非常扁平化,很多大型農資品牌廠商可以直接將一級經銷商下沉到縣城,再往下就可以直接觸達鄉鎮農資門店甚至是農戶。而分散的農資門店其實和匯通達的會員店具有基本一致的屬性和很高的重合度。

中國農業的一個基本特徵依然是參與者眾、普遍體量小,哪怕是很多新型經營主體,也比農戶和鄉鎮夫妻店等工商個體大不了多少,但農業各個細分產業領域都在通過這些細胞來煥發生命活力。新農參考相信,這些不計其數的B端細胞,一定不止孕育著一個匯通達,誰能為他們賦能,就能一鳴驚人、快速做大做強,S2B2C雖然在電商的語境下誕生,但它真正的沃土將在農業領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