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高中把學生按成績分班,分差班好班,這事你怎麼看?

帝國青年師


這種做法現在很流行,很多高中都存在。

學校按成績分班,比如考全縣前二百名的學生進向陽班,配備的是最優秀的老師,享受的是最好的資源。全縣前五百名進重點班,教學實力也不錯,然後剩下的學生進普通班,平行分班。學生還沒進重點高中的大門,已經決定了孩子的層次。學校這樣做的目的無非就是為了重點培養一批優秀的學生,三年後,這些學生考進重點大學多,為學校掙足了面子。


殊不知,這樣做導致一部分成績一般,自律性不強的學生,成績直線下滑。本來平行分班的話,每個班好中差兼顧,再說了所謂的差也差不到哪裡去,都是進了重點高中分數線的。不同層次的學生在一起學習,程度好的學生無論在學習態度、學習方法、奮鬥目標上,都能帶動普通學生。良好的氛圍有助於學生成長。


從另一方面講,分了重點班和普通班,老師對待學生的態度也截然不同。特別是普通班,有的學校甚至還要在普通班地基礎上,再分出三六九等。這樣老師覺得這是普通班,是差班,教學的積極性明顯降低,對學生的要求也降低了,久而久之,學生學習鬆懈,成績也慢慢下滑。

所以,我是不贊成分好班、差班的。既然學生能考上重點高中,就說明學生不錯,到了高中,大家站在同一起跑線上,重新競爭才公平,而不能人為地把學生分成三六九等,過早地給學生貼上標籤。


靜等花開2579


我在讀高中的時候,學校就分為好壞班,學校美其名曰是快慢班,並解釋說,慢班的授課會慢一些,照顧大多數同學,當時很多同學都被矇蔽了,擔心自己在快班跟不上老師的授課步伐,主動提出去慢班。

另外,學校還承諾,每次大的考試,都會進行重新排名,慢班的學生成績好,可以再進入好班,好班的學生成績差,就要進入慢班,意思是說快慢班是流動的。

現在想來,不過是學校照顧慢班學生的情緒而已,分班之前的承諾一個也沒有兌現,首先,教學進度是一致的,其次,分班之後,再也沒有重新分過,第三,師資方面也是有差異的。

我們那時候是從高二開始分快慢班,當時我正在讀高一,高二的一名女生與我是一個村的,她被分到了慢班,一個週一的早晨,升國旗之後,校長在主席臺講話,這個女生就從人群裡擠了出來,一邊走一邊用英語說“sorry”,當時我們並不知道她要做什麼,然後,這個女人就站到了主席臺上,胡言論語了一番,說什麼歡迎校長講話,要給誰頒獎之類的,最終被一個老師領了下去。後來,女孩的父母來學校,我才知道女孩精神出了問題。

我個人覺得如果學校是站在學生的立場上,真正的為學生好,分好壞班,無可厚非,就像當初我們的學校對學生承諾的那樣,而不是對壞班的學生選擇放棄,另眼相待,我覺得沒有什麼不好。

但事實這很難實現,因為哪個老師不對學習好的學生另眼相看呢?這就是事實。所以,作為學生,作為家長,要想獲得優質的教學資源,沒有別的辦法,只有好好地努力學習,不要說什麼教育不公平,平等對待每個孩子,尊重孩子的成長,要知道理想與現實是有很大差距的,只有自己強大了,才有資格獲得更多的權力,這就是現實啊!



沛澤媽讀心理


在推行教育均等化的今天,就近入學、陽光分班是強制執行。但在高中階段,並沒有明確規定不可以按成績分班。個人可以觀點,我非常贊成按成績高下分班教學。

一、按成績分班教學有助於教學活動開展。班主任老師可以根據班級情況進行管理,好班重點抓成績,差班重點抓紀律和習慣。科任老師在好班可以講的快一點、深一點,而其他班可以更注重基礎,更易於接受。不按成績分班,老師只能照顧中間大多數,容易出現好的吃不飽,差的聽不懂,從而導致更多人出去補課。

二、按成績分班教學有助,於孩子健康成長。以類聚,物以群分,能力水平相當的人在一起更容易獲得認同感,更有利於孩子身心健康。一個借讀到重點學校的孩子對我說:借讀的日子就是一場噩夢,聽不懂,沒朋友,老師和同學都感覺不到自己的存在。其實從孩子角度看,和好學生在一起固然有榜樣引領,但心理壓力還是非常大的。

這也是很多家長在雞頭還是鳳尾選擇時的困惑。

三、接受是最好的安排。無論是分好壞班,還是混班教學,我們也只能發表些個人看法而已。身在其中的人,沒有選擇主動權,甚至沒有建議權。所以,我們能做的,是管好自己的孩子,讓孩子具備不受外界干擾,樂觀積極好學的品質。給家長的建議是全力以赴配合學校教學和管理,形成家校合力,讓孩子在融洽有愛的氛圍中好好學習。


入青0601


我是一名老師,我對這種行為深惡痛絕,美其名曰:分層次教學。實際是隻是某些人謀取政績的工具而已!


第一,既然是分層次教學,為什麼不把優秀老師分配到差班?他們應該更需要優秀老師的敦敦教誨,更需要優秀老師得幫扶,為什麼眾多的學校都把最好的老師配備到最好的班級?有些學校還公然宣傳“教師子女班”,“幹部子女班”,我滴個神,這都好意思說出口,著公平嗎?

第二,既然是分層次教學,為什麼學校不給學生提供一個上升的臺階?一次中考成績,就給這個孩子貼上了“優生”個“差生”的標籤,讓孩子從學校就感受到了社會的殘酷,這合理嗎?



第三,分層次也給老師貼上了標籤。一個老師,分到好班和孬班的態度會截然不同,不管能力如何!我想當老師的都會有切身體會,從長遠來看,這種短視行為,勢必影響學校的發展。


“火箭班”、“實驗班”的說法,迎合了國人特權意識的需要,不分班,有些人都會千方百計找人給孩子挑個“好班”,更何況人家學校都給你家的孩子貼上了“好孩子”、“好出身”得標籤了呢!

那些主張分好班差班的人,如果您的孩子分到了差班,您會怎麼想?怎麼做?


贏在高三


分班是每一名學生都要經歷的選擇,但是有的高中以成績為唯一的標準,把分班作為“好學生”和“差學生”的分水嶺,產生所謂的好班和差班之分,很顯然這種做法不夠合理。


按照國家教育方針政策,每一名學生接受教育的權利和機會是平等的,任何歧視差生的行為都是錯誤的,不可取的,把學生三六九等分,會對學生造成傷害,是錯誤的行為。


首先

,按照成績將學生分好班和差班不利於學生成長和發展,因為這樣容易讓成績好的學生沾沾自喜而驕傲,不利於這些“好學生”長遠發展,同時也讓“差學生”產生自卑心理,傷害他們的自尊,使他們喪失對學習的信心。


其次,好班差班不利於老師的教學管理和老師的自我發展,“好班”和“差班”在師資配備上也有很大差別,“好班”老師在授課時比較輕鬆,教學成果一般都會比較好,教師個人發展和晉升當然也會越來越好,相反,“差班”的老師比較容易產生消極的教學態度,沒有足夠的耐心去展開教學,從而學生的成績可能也會越來越差,這樣惡性循環,將會影響老師和學生的長遠發展,不利於教學管理,而且會產生惰性。


最後,按成績高低,劃分“好班”和“差班”,將直接影響各個班的發展方向,特別是“差班”的學生,沒有“好學生”和“好老師”的帶頭,可能會失去學習的興趣,進而產生自暴自棄的心理,變得更加不愛學習,不思進取,對學校和學生而言都不是好事。


對於“差學生”應該有更好的老師進行敦敦教誨,不應該讓“差學生”聽之任之,要讓其不斷進步,不斷提高;對於“好學生”應該要有正確的態度,雖然在成績上有優勢,但是也要用發現美的眼光看待其他同學,要取長補短,爭取全面發展,當與“差學生”相處時,更要表現的友好,和樂於助人。所以,為了所有學生和教師的全面發展和提升,不應該按照成績的高低給學生分好班和差班。


決勝網


對於分班分層教學,我是支持的。

你可以看所有的名校,不管衡水還是黃岡以及各地重點高中都有重點班,都是通過掐尖,獲得最好學生,配備最好教師,經過最艱苦的教學,獲得成功的。說明在目前教育環境下,這種方式方法是有效的。這種情況全國皆然,說明這是獲得認可的。

首先,對於很多人認為把孩子分三六九等,是不公平的。我非常反對這種說法:請問,人家的孩子能進入重點班,靠的是什麼?是自己多年來良好的學習習慣,認真的學習態度,優異的學習成績,考進去的,這是最公平的方式。人家那麼努力,成績考的好,當然要進重點班。你自己不爭氣,績不如人,就沒資格進入重點班。你需要做的是,努力追趕,不是到處喊冤。讓好孩子和不學習的孩子一起上學,受他們影響,才是最不公平的。也有家長或孩子認為,重點班裡有關係戶,憑什麼他進去不讓我去。這個問題比較複雜,家長和沒進去學生的以為,他孩子獲得優質資源,成績會突飛猛進。其實,大多數關係戶進入重點班的孩子,在重點班反而成績是下降的。因為別人都比自己好,慢慢的自信心沒了,自卑感加重,反而害了孩子。

其次,不是所有孩子都適合學習,學習能力差距巨大,特別進入高中後,難度係數加大,很多孩子確實跟不上節奏,日常學習已經難為自己了,進不進重點班一點關係都沒有。

第三,古代講,名師出高徒,有點道理,但不絕對。更大道理是高徒出名師,好學生誰都會教,誰教成績都不差。同理,差生誰教也差別不大。多數學生並非像家長想的那樣,有好老師我孩子也能考好,大多數差生是根本不學或學不會。跟老師關係真沒你想的那麼大。

第四,要說不公平,目前教育考評制度下,分重點班和普通班,對普通班老師和班主任,是不公平的。因為他們付出更大的努力(好學生一點就會,舉一可以反三;差生怎麼教都不會,舉三不反一),不僅得不到該有的成就感,上課維持秩序佔太多時間,被學生或家長打罵報復,大多也是在這裡。同時領導批評,評優樹先沒份,工資獎金還少,並且還是家長學生嘲笑的對象,沒本事或差老師的代名詞。

但不管怎麼樣,分重點班,還是需要的。這是保證想好好學習,能多出人才的一條捷徑。


李德384


分層教學利弊之我見

根據學生的成績,將學生分班教學,這是很多地方特別是高中學校的通行做法。那麼,這種做法是否合法呢?是否違背教育教學的基本觀念呢?

據我的認知,國家嚴令禁止在義務教育階段分快慢班進行教學,但高中屬於非義務教育階段,所以,這個禁令,對於高中學校是不適合的。也就是說,在高中階段,根據學生成績進行分班,並沒有相關的法律法規乃至文件明確禁止。

但如果從教育教學的理念來看呢?三水三心認為,按成績進行分班教學,有利有弊,但從目前看來,利大於弊。

按成績分班,有哪些好處呢?

一,這是“因材施教”這一觀念的落地。

“因材施教”是儒家“教學論”中的一個著名原則。這條原則所包含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主要是先要了解教育對象的志向和才能,其次是如何適應個別差異去進行教學,使各盡其才,發揮開發人才的作用。

也就是說,每個人的先天稟賦是有差別的,每個人的志趣愛好也是有差別的,如何根據每一個人的並符合興趣愛好,在目前的班級授課制背景下,分層,可能是唯一的選擇。

二,這是應對當前高考制度的重要策略。

當前的考試,特別是高考,是可以預見的時期內最公平的人才選拔機制,但事實上,不可能達到讓每個人都進入“雙一流”大學——及時都能進入“雙一流”,哪還有清華北大的區別呢。所以,為了提高教學的效率,採取根據成績分班的方式,有利於讓基礎好、接受能力強的學生“吃飽”,讓基礎相對較差、接受能力相對較弱的學生“跟得上”。否則,就會出現有人吃不飽、有人跟不上的窘境。

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競爭意識。

今天的學校學習,是未來適應將來的社會競爭。實行根據成績分班之後,客觀上會讓一部分暫時落後的同學,產生強烈的競爭意識,要知道,10多歲的年齡,具有永不服輸的特性。再說了,“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一旦給後進的學生樹立起來榜樣,強烈的競爭一時就會產生,就有可能進入良性循環。

但從教育的角度來看,按成績分班也存在一些問題:

一是“唯成績論”,可能影響學生的心理健康。

但凡事都有兩面性,對於一些學生來說,根據成績分班,也有可能讓學生產生強烈的自卑情緒——反正我都不如別人——進而逐漸產生放棄的心理,最後就是以爛為爛。

二是側面助長了“一考定終身”的不良社會風氣。

人的成才途徑是多元化的,但完全依據成績分班,在一定程度上,會在學生心理留下“一考定終身”的印象,長此以往,此種風氣就會越來越盛。我在中學的時候,就經常有親戚朋友找我幫忙,說是想要進入所謂的快班。

三是增大教師的教學難度,挫傷教師的教學積極性。

對於教師來說,分層教學,還有可能挫傷教學積極性。我在中學,曾經擔任過7個班挑選出來的最優秀學生組成的班級的語文教師,並同時做成績最差的孩子組成的班級的班主任。說實話,那種反差太強烈:在優生班級,上語文課是一種享受,也是一種挑戰,思維的快樂,給錢都不換;但走進最差的學生班級,幾乎就是一潭死水,恨不得時間走快一點。你想,長時間在最差的班級任教,教師是否會逐漸懈怠——反正都這樣嘛!

在實際操作中,作為學校、教師、家長和學生,又應該如何理性對待分層教學呢?

一是在學校層面,要建立進出機制。

所謂的進出機制,就是要避免“一勞永逸”:這次考得好,你可以進入快班,下次考得不好,你就有可能回到慢班,這樣的機制建立起來之後,就會讓學生的神經蹦起來,避免有人放鬆懈怠。

二是在教師層面,不能有放棄的思想。

作為教師,不管是在哪個班級,都不能有放棄的思想。在備課和教學環節,事實上,慢班比快班更鍛鍊教師,如何降低教學難度,如何提高課堂的趣味性,這都是很考驗教師的教學能力的。當然,依照當下的唯一評價指標,慢班的老師,要想體會成就感,那還是不容易的。我當年所教的兩個班,重點率完全碾壓:一個班60%多,另一個班,顆粒無收。

三是在家長層面,要積極引導學生。

作為家長,要理性看待快慢班,不能因為自己的孩子進入慢班,就以為天塌了,要積極主動引導孩子,認清現實,然後和孩子一起,不懈努力,早日回到快班。即使永遠都在慢班,那也沒什麼,畢竟,將來的成功,並非現在所能決定。我當年所教的“差班”上的孩子,有一個已經是上市公司的老總,好幾個當年的優生,在他手下上班呢!

最後,在學生層面,努力付出,終不會後悔。

作為學生,進入了慢班,更不能鬆懈——這只是證明你的努力程度不夠啊!進入快班,也不能高興的太早,一不小心,到了慢班,箇中滋味,只有嘗過的人才知道。總之,作為學生,需要知道的一點事,做最好的自己,只有今天付出全部努力,將來才不會後悔。


三水三心


感謝邀請!分級分班教學是逼出來的,任何學校都以向高一級學校中的最好學校輸送多少學生為目標進行考核宣傳以利於下一學期招生。



輸送多寡在民眾中口口相傳,越多名氣越大,家長們學生們趨之若騖,不惜一切代價都要擠進去,這樣造成普通學校生源緊張,優質學校學位難求。



一些普通學校為了打響自己的名氣,不讓自己學區的優秀學生流失只有想盡辦法提高考取優質學校的人數,終極辦法是辦尖子班,將學校所有生源進行甄選組成一個尖子班,有時也叫實驗班。進入該班憑的是分數,少有關係生。



尖子班配備最優秀的老師,平時上課基礎知識都是很少上的,上課講的都是更深更難層級的題型以及相關的解題技巧,注重知識的延展與拓寬,用以培訓發散思維。



經過三年的艱苦磨礪,最終目標只有一個:拔尖!拔尖!拔尖!



試想一下,當所有智商參差不齊的學生在一起,應對同一難度的普通問題,高者懶得做,低者做不了,好比百斤重物,力大者單手可提,力弱者雙肩難扛。



而這種選拔從大學招生中體現更為突出,清華北大是所有高中生終極目標,但一個學校能考幾個?一個省除了屈指可數的幾所超級高中外,一個縣能考三五個都是轟動事件,能讓民眾津津樂道幾個月乃至幾年,也能讓任教的老師吹牛逼一輩子,由此帶來的一輩子的名與利更是讓身邊的人看得見,摸得著。由此也成為想功成名就的所有老師的強大驅動力。



如果說前者是辦尖子班的外因,這就是內因。外因因需求而產生,內因因外因而強化。外因是一個個誘人的餡餅,內因就是一個個飢渴的漢子。除此之外,拋卻功利,從純教育角度來看待這件事也並非無道理。人的智商有高低,對知識的理解接受程度千差萬別,有人早知道九九乘法表了,而有人對一加一還要數指頭,卻要求同時學習二十以內加減法。前者聽著無趣,產生厭倦;後者如聽天書,同樣厭倦乃至憎惡。



一個高考兩百分不到的與一個考七百分的人同時學高數,一個學得津津有味剛好滿足求知慾,一個則如夢遊,醒來一無所知。這就是分班的理由。




魚吃個貓


爆發出各種聲音的一般都是沒有進好班的孩子或者家長,他們的聲音可能有這樣的幾種:

1.這是教育的不公平,對基礎不好的孩子來說,他們失去了好老師,甚至失去了改變命運的機會。

2.一次考試不能代表一個孩子的全部,高中三年的時間裡,一般成績的孩子也會逆襲。

3.學校和老師在歧視成績表現不好的孩子。

與此同時,成績好的被分配到優等生班級的孩子和家長基本不會有什麼聲音,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別人之前的努力才獲得的成果,在更好的學習環境中學習,被配置更好的老師,得到學校領導和老師更多的關注,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相對的公平。

高中階段不再是義務教育,每個學校都要升學率,將學習基礎較好的孩子相對集中在一起,有利於管理和出成績,很多學校都在這麼幹。而成績基礎較差的孩子即使通過各種關係進了優等生的班級,也很難在學習上“跟得上趟”。

個人在高中教學多年,每年都會遇到過極少數的孩子完成逆襲,但是能從差生逆襲成優等生的孩子並不多,每年每個班最多也就一兩個,而這一兩個孩子在初中甚至小學階段的學習基礎不差,只是在初三那一年沒有認真學習,或者是學習習慣不好,在家長和孩子自己的三年努力下,才能完成逆襲。

所以,當我們聽到一個成績不太好的孩子在抱怨不公平時,請你用一年的時間在高一的時候來證明自己,即使在普通班也能搞好學習,也能自己完成逆襲,而不是怪學校、怪老師、怪環境,如果你能做到這樣,學校老師一定會想辦法讓你去“實驗班”,當你能夠證明自己時,你再提出去“實驗班”的申請時,老師一定會主動的幫你想辦法。

否則,停留在口頭的“不公平”“歧視差生”“不尊重人”等都沒有任何實質性的意義。家長更應該擺正心態,你的孩子在學習的表現上不是最優,不代表他們的人生就被毀了,你需要幫助他們提高成績,用各種方法,然後再去說公平。


九鬥學生心理



謝邀。其實這早已經是普遍存在的事,作為高中班主任,我還沒有聽過哪所高中沒有重點班的。

目前,義務教育不允許設重點班,這一要求得到了普遍體現。但在高中並沒有,重點班是高中全力打造的名片,是學校的辦學吸引力所在;同時,這也是高中學校分層次教學的體現,客觀上有助於學生水平的提高。

而從學生角度看,設重點班有助於將優秀學生集中,按照高標準高要求培養,能讓他們得到更好的發展。

所謂因材施教,針對性是高效教與學的前提,更何況高中生之間的水平差異非常大。即使在重點班,也會出現有些學生認為老師講得太慢,有些則認為太快的現象。如果不分層次,問題將會很嚴重,教師的教學將面臨無所適從的窘境。

當然,要說不足,就重點班而言,學生直接競爭激烈,精神壓力巨大,不利於身心健康;從普通班來說,似乎有扶植關心一個班,打擊一大片的嫌疑。所以,重點班常受到普通班家長和學生的議論。

當然,我們期望高中教育均衡的出現,讓優秀生源分佈更加合理,讓超級中學消失。

學有方法,考有技巧,優學優考策略致力於將學與考的最優結合,為追夢學子制定專屬學習方案。更多原創學法類文章,歡迎在公眾號 優學優考策略 中閱讀。如有其他問題,歡迎交流,微 找到 “優學優考” 的拼音全拼,和我成為好友,有問必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