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到底值不值?

我們二十幾歲


一年一度的中高考,讓很多家長面對孩子不上不下的成績也感到十分的焦慮,孩子未來的出路在哪?面對現如今競爭激烈的社會現實,很多家長開始尋找一條另外的出路——出國留學,留學生一個人去到自己的祖國以外的國家接受各類教育,而這個過程或長或短,可能是十天半月,也可能是三年五載。

同其他很多的事情一樣,留學也出現了一個低齡化的趨勢,並且低齡化也會是未來的一個主流。“父母之愛子,必為之計深遠”,很多的父母覺得外來的就是最好的,同樣的也想將自己的孩子送出去鍍一層金,很多的孩子高中一畢業就被父母送去了國外。但是不是所有的人都適合留學?

其實,漫長的留學時光,總有很多曲折、坎坷、痛苦與迷茫。留學歸根到底是對另外一種文化與生活方式的接納與被接納,也曾出現過網上出語驚人的留學生,也有出國之後迫不及待想要回國的。說到底,這就是思想上的求同存異。青少年時期的境遇絕大部分上對未來的影響是不可逆的,無論是思維方式,生活方式,還是未來婚戀生子,還是擇業就業。

概括起來無外乎兩種情況,一是正面的、健康向上的,這些孩子他們大多適應能力較強,生活自理能力也不弱,有一定的語言學習基礎,他們可以很快融入新的學習環境中,有利於他們的自信心養成,在未來生活工作中有信心、有能力處理其中發生的各種問題。反之,沒有較強的語言基礎,接納新事物的能力不強,加上在陌生的環境中,便極有可能造成他的怯懦不自信,產生惡性循環的現象。

留不留要因人而異,有時候貴的、另人羨慕的並不是對你最好的,適合的才是最重要的。


決勝網




作為一個留學專業人士同時又是老留學生,總是會有人問我“出國好還是國內好啊?”“出國留學值不值?”……

事實上,對於上述問題沒有人能給出一個標準答案,別人的話頂多能算作一個“參考答案”。因為出國的感受確實是因人而異的,每個人的經歷、眼界不同,所得出的結論自然也不一樣。在談論出國留學值不值以前,我想簡單分享一下自己的留學經歷。

我專科畢業後選擇赴日留學,2001年我申請到日本在語言學校讀了兩年的日語,這期間我比較的會合理宜用時間,打工和上課總是分配的很好,一半一半的,經過我兩年的努力,我順利的插入了城西國際大學的國際交流學科裡,這一年我很辛苦,幾乎沒有打工,所有的時間都用在了學校,因為我要人家在四年裡的學生放在2年的時間了,而且我們家住的也特袁,學校開始到我們家大約要坐車2個多小時,往返4個多小時的路程,我跑了兩年,這兩年順利的過關的,其後我經過我打工認識的朋友介紹,我認識了我的導師梅則教授,和他接觸了半年的時間,通過考試,我順利地進入了國士館大學經濟學研究科繼續學習。我在日本東京都生活了6年了,有苦有累有歡樂有淚水……

我從來沒有後悔出國留學,如果有機會,我還要去看看!有人會問為什麼?留學這麼辛苦值得嗎?要我說,值得。

留學的日子已經過去很長時間了,可是它卻是我三十多年人生中最耀眼、最難忘的時光。無論是跟其他留學生一起出去旅遊,還是跟日本學生上課、在中國市場打工,甚至是在超市面對一塊蛋糕捨不得買、猶豫不決的經歷都豐富了我的人生,讓我更加認識自己,變得更加獨特、自信。我相信,這個地球上再也找不出第二個和我有一樣經歷的人了。我不需要變成別人,因為也沒有人可以變成我。

留學也打開了我的眼界,讓我認識了好多外國朋友,不僅是日本學生,還有班裡來自德國、法國、比利時、巴西……各個國家的留學生。在這種交流中,我更加真切地感受到文化之間的差異,不斷提高著自己的接納度,擴大自己的見識。要知道,長見識比漲知識重要,開眼界比開眼角重要。

都說留學史等於“流血史”,我覺得這話不假。但是也正是那段最辛苦的打工經歷讓我成長最多,讓我能忍耐,能堅持。在這段最困難的時候,朋友們也一直鼓勵、幫助我。這種真情可貴,讓我覺得因禍得福。

還有許多其他收穫:變得勇敢,見到外國人不管說成什麼樣不再那麼羞澀:變得有想法,一些中西差異總能引起我的思考;變得樂觀、變得豁達、變得愛國……總之,留學讓我受益良多。

說完這些,其實我還是不能回答留學到底好不好。因為儘管受益,但過程也的確艱難。我如果早知道會經歷這些應該是不會去留學的。不過,我還是希望大家有機會多去經歷,經歷是一種寶貴的財富,是編織獨特人格的錦線。當然了,不能出國的同學也不用沮喪,不是一定要出國才有經歷。如果你敢闖敢拼,在哪裡都一樣精彩。

留學小貼士Tips

1、多跟外國人交流,參加一些他們的活動,不要害羞害怕。

2、傳播積極形象,對各國人有理有利有節。留學生不僅代表自己,也代表國家,要注意自己的言行。當然了,對某些莫名歧視中國人的不友好者也不用客氣,否則讓人以為我們好欺負~

3、

國外治安相對較差,注意安全!注意安全!注意安全!

祝所有人,不論出國不出國,都收穫屬於自己的精彩人生!


金吉列亞洲留學


由於自己的工作關係和研究興趣,我還是比較密切地關注中國大學生的就業方向和發展動態,尤其是在海外上學的中國留學生畢業後的走向和動態。本文專門討論畢業後打算回國尋找發展機會的學生的情況。

如今,從海外留學回國找工作,當事者應該有個前提意識,即憑藉“海外留學”這一身份本身,跟國內的畢業生或在其他國家留學回來的畢業生相比,自己毫無優勢,換個角度說,當事者不要以為自己是留學回來就能找到一個令人滿意的,或所謂體面的工作。這樣的時代過去或許有,但現在已經消失了。

作為背景,一個是留學海外的中國留學生已經太多,更現實一點說是過剩或飽和,競爭變得很激烈。我相信,對於國內的招聘方來說,看到一個在簡歷上寫著“美國XX大學畢業”,已經沒啥感覺吧,看得多了。假如一家企業看到一個簡歷上寫著“澳大利亞YY大學研究生畢業”就感到興奮,緊接著評判這個應聘者一定為人才,那這家企業離倒閉不遠。

另外,國內大學的畢業生的外語水平、知識儲備、溝通能力、國際視野等也整體取得了顯著的提高,而且,國內的學生對中國的國情、市場、消費者的需求和動態等更加敏感和掌握,反過來看,在海外留學的中國學生對國內市場情況的瞭解和掌握早已跟不上,有些企業會把這一點視為海歸學生們的劣勢和缺點。今天,據我觀察,其外語水平和國際視野比從海外回來的學生更加精通和廣泛的國內大學畢業生很多。

不過,我在本文中指的是“憑藉海外留學的身份本身”,作為一個留學的經歷者和受益者,我絕對不會否認海外留學的意義和價值本身,只要用好這一經歷和體驗,它會大大地提高你的能力、視野、身價。比如,一箇中國學生在日本刻苦學習,在此過程中提高日文的溝通能力,掌握本地的習俗與文化,並構建從國際化和跨文化的視角理解和思考事務的能力,無疑促進她回國後的就業和發展。這樣的學生,無論是留美、留英、還是留日,我也認識不少。能讓我感覺到“這個學生從留學獲得了許多,花了那麼多學費也值得”的學生也不少。所以,只要有相應的能力和條件,我會繼續鼓勵中國年輕人爭取海外留學的機會,畢竟它最起碼會成為人生中寶貴的經歷。

我也相信,中國學生的留學熱也不會退潮,只會越來越熱。即使留學的價值日益相對化,其競爭力也不那麼明顯(這是好事),家長們並不這麼看。據我觀察,圍繞中國年輕人的上學、留學、就業、婚姻等問題上,絕不容忽略的因素就是家長們的存在,更具體來說是家長們對自己面子的執著。即使自己的孩子出國留學回來,沒什麼進步,什麼也沒學會,家長們至少可以對自己的親戚、鄰居、朋友、同事等說“我孩子從法國ZZ大學畢業回來”,並覺得這樣已經心滿意足,至少覺得這筆錢是值得投入的。


加藤嘉一


留學不能用金錢收益來衡量是否值得,如果用金錢收益來衡量,那麼國內從小學、中學、高中、大學、研究生這幾個階段所花費用,總有小三十萬了吧?走完這幾個階段後就業,絕對大多數學生月薪和前期金錢投入相衡量是否可以成正比?

清北類大學,畢業薪酬起點很高,工作幾年後優秀者可能成為業界翹楚而拿到以幾十或百萬計的年薪,問題是此類名校考取率又是多少?

得益於中國經濟發展速度,很多中國家庭具備了讓孩子出國留學,開闊眼界的能力。受制於歐美國家經濟發展疲憊,很多世界名校糾結於大洋的原因放寬了吸納各國留學生的數量。有一定經濟能力且希望讓孩子繼續深造的中國家長和有著良好治學環境,悠久傳承文化的世界名校是相得益彰。受益最大者其實是學生,付出有限金錢得到的所學是可以無限拓展的。

世界排名百強大學,學術能力是毋庸置疑的,比如英國紅磚大學謝菲爾德,培育出六名諾獎獲得者,沒有身臨其境的體會,不會知道國外名校學習過程的艱辛痛苦。一等一畢業證書,即使脫了幾層皮也不一定能夠拿到,40%的淘汰率絕對不是說說而已,是真的讓你捲鋪蓋回國!即使你有很多大洋,在面對因成績落後必須遣返的決定時也肯定沒有一點回旋可能。

世界排名百強大學中,開學時候還有十名中國學生,半學期下來或許只剩下三名,最後畢業可能碩果僅存一名中國學生,至於其他早已打道回府被淘汰了。這種現象不是個別而是普遍,如果報著學知識的初衷來看,大學這樣嚴謹苛刻的治學態度,難道不是上進者所希望的?付出有限的金錢後能夠拼搏到勝利畢業的那一天,難道不是對一個學生能力的莫大提高?這點能用多少大洋買來?

國內很多大學和世界排名百強大學在學術能力、治學嚴謹程度以及以人為本的服務態度這幾個方面相比,根本就不在一個層次,諾獎獲得者的教授可以隨時預約耐心解答你一個人的疑惑,平易近人的態度會讓你感到好溫馨,無論課下或休息日,只要有課業疑惑隨時可以和老師討教,不必擔心沒有回覆或者延遲迴復,因為這樣的情況根本不會存在。為了完成一篇論文,需要通讀以幾本書為計量的文獻,每天看幾百頁英語原文資料找索引是很正常的節奏,每週三篇或以上萬字英語論文作業會讓人慾哭無淚(在國內大學,即使是用母語書寫超萬字的論文作業每個學期又有幾篇?)作業引用處嚴謹到以每個單詞、每個數據都要細緻考量的苛刻程度。稍有瑕疵就會被老師甩回重寫,手忙腳亂的修改被打回的前篇論文,心急似火的趕寫下篇論文作業,若錯過作業提交時間,即使你是如花妙筆,成績也是0分。掛科絕對連掛被淘汰後果,這節奏是不是很酸爽?抄襲造假者一旦被發現的下場就是走人而沒有任何商量餘地。國內的 找人擺平 文化毫無用武之地。有句老話叫只要學不死就要往死學,放在留學生身上非常恰當,每天即使熬到凌晨一兩點,作業就能一定完成嗎?徹夜守在實驗室為了得到一個數據不是常態嗎?早起做好一天的飯,不是因為懶,是確實沒時間,問下世界排名百強大學的留學生們,是不是最親的人只有一個,那就是枕頭!碎個好覺的夢想總是在追求卻始終未實現。

留學無用,外國大學都太水,家裡有錢就能去等等言論者,您自娛自樂可著自己高興就好,但請不要誤人子弟可否?世界排名百強大學,全部歧視雙非,絕大部分申請者均是國內985-211出身的學生,其中尤其不乏清北類學生,即使少部分雙非學生能夠申請成功,也都是非常優秀者。切記國外名校入學必須靠實力,畢業必須靠實力,和大洋多少一毛錢關係都木有。

歐美國家名校以領先的學術水平和良好社會誠信力為依託,在可預見的很長一個時期裡治學水平還會繼續領跑世界,這是真切的事實。

對有志向上者而言,國內清北類大學或許多種原因求之無門,但這不妨礙你申請國外名校繼續深造,走出國門踏進名校,會讓你的眼界更寬廣,名校畢業後對你今後職場路會有更大助力。這一過程雖然跋涉期間時會很痛苦艱難,但待你今後再審視,它一定會是你一生中始終回味的美好時刻。對追求上進的你而言,只要有夢想,肯奮進,一切都會有可能。


行走麥田間


我在嘉際留學從事留學服務工作很多年,送出去的學生很多 ,好多已經再國內外就業工作

個人認為留學這件事本身是很好的。

古人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這是很寶貴的人生經驗,可以豐富自己的世界觀。在國外陌生的環境真正的學習,工作過幾年,和在國內旅遊或者出國走馬觀花逛幾天是有很大不同的。

首先要正確看待留學這件事。不能為了遠離父母,出國玩兩年,或者逃避高考,以及看到朋友出國就出國,諸如此類“無厘頭”的原因就選擇留學;

其次,需要有一個好的留學規劃。比如選擇哪一個國家,學校,專業,需要考慮家庭的經濟情況,自己的興趣,以及對未來職業的期許等等;

最後,還要做好付出和吃苦的準備。老外也有很多聰明勤奮的人,況且現在幾乎每所大學裡的中國同胞都不少,要想有一份不錯的成績單,要想找到好的實習工作,都是需要競爭,需要努力的。


結合大數據來看看!

根據《2017海歸人才生態報告》數據顯示,從全國來看,海歸的初始薪資集中分佈在4001—8000元/月,佔比為46.2%。從城市分級的數據來看,一線城市如北上廣深地區的海歸,全職工作的初始薪資在6001—8000元/月,工作在新一線、二線及三線城市的海歸月薪在4001—6000元/月的佔比最高。

也就是說,工作地區經濟越發達,薪酬越高,海歸第一份工作的薪酬分佈與所在城市整體薪酬分佈一致。總的來說,海歸在國內的第一份工作薪酬會受學歷影響,整體顯示是學歷越高薪酬越高。


語言和溝通能力是海歸就業的主要優勢。海歸認為其留學的優勢主要體現在語言、溝通能力方面,分別有64.3%和51.7%的海歸認為自己在這兩方面具有優勢。分別有50.1%和48.8%的海歸認為自己在專業技能和創新能力方面具有優勢。

另有38.6%認為在自我推介能力佔優勢。僅有15%的海歸認為自己在人脈網絡佔優勢。


海歸通過留學獲得的提升

出國留學獲得的提升主要體現在國際化視野、外語能力、獨立思考能力、生活適應能力等方面,認可度分別為78.7%、78.3%、71.3%、68.9%。專業知識與技能、人際溝通能力的佔比也均超過50%,相對而言,創新能力和擴大人脈網絡的比例較低,分別為39.4%和34.2%。


現在年輕人擴大自己的眼界,豐富自己的知識,增加自己的判斷,這些事情非常重要。如果你永遠活在一個很小的區域內,從來不走出去,很難讓自己開闊起來。

所謂的看到了才能相信,我們出去看、去學習、去研究、去交往的過程實際上就是不斷地讓自己豐富,變得完善的過程。

未來不論留學與否,工資可能不會太大差距。但是,我覺得留學這件事情是合算的,


陝西嘉際教育


留學本身的問題

多少年來,我們大多數人,都生活在一個無形的卻無處不在的評價體系之中,如何在這個體系之中,掙得上風是我們一直以來就這麼做的,但是卻並非是我們每一個人,發自內心想要的,在國內因為要比較,所以出國,結果出了國發現還是在一個圈子裡比,可是就在這樣的比較之中,有沒有人發覺自己在無意之中,掏空了自己, 哪怕自己成功了,反而更加迷茫了,無論成敗,到頭來就是一種更加深入的茫然和疲倦。

我接觸過一些法國人和比利時人,不能說他們有什麼深刻的思想,但是個個的行動能力非常強,而且個性,又是這個要命的個性,他們重視的就是這個個性,他們有時是在我們看來非常膚淺的堅持著自己個性,與他們的一些交談之中,發現他們各有自己的人生規劃,卻鮮有什麼統一的評價體系,比如收入,或是學業事業上的成功,他們比較清楚自己想要做的是什麼,他們中有的熱愛飛行,早幾年就在非洲開著小飛機負責運輸一些人道物資。我覺得他們的人生壓力,來自於自己專注於做一件事,如果不成功怎麼向自己交代,而不會太在意別人怎麼看,實際上在他們中間,似乎也不存在這個所謂的“別人”。

我們也留學,他們也留學,可是我們留學言必去歐美,他們卻可以來中國,而為什麼鮮有人聽說有中國人去非洲南美留學呢。所以,不知是否有人體味到這同樣的行為之中,很不一樣的意識根源。每當聽到有人為拒籤而哭鼻子時,我想那是不是,過於坦誠的暴露了自己的潛意識。一種具有代表性的潛意識。

我想到過國外的同學,都體會過什麼是多元化的自由社會,我想我們的身體出了國,意識心態更應該出國,簡單地說,最首要的事並不是不假思考的努力學習,努力畢業,努力找工,而是應該努力發現,在一個多元環境之中如何作出適合自己的選擇,真正找到自己想要的東西,能使自己真心投入並獲得快樂的東西。這才是在國外一個人經歷所有失敗後,應當也可以收穫的財富。不少人出國後,有意躲開國人的圈子,可是這又反過來更加強化了自己的國人心態,結果是身子離得越遠,心卻陷的越深。我想這些是我們出國最應該拋棄的東西,不能在自由的世界裡,又從內心束縛自己。

人生是不斷的攀登,當然可以以此來勵志,可是就在我接觸幾個西方人之中,幾乎聽不到有相似語境的話,意思相近的因該是人生就是發現不同,或是一個求知的過程。我想當我們在攀登的過程裡,每每發現一山還有一山高的時候,當我們陷入茫然的循環的時候,停下來思考,比繼續行動來得更為實際一些。

我想出國,是不是因為國外的生活方式,吸引了我們,可是當能夠近距離的,靠近這種生活方式時,是不是發現自己反而離這種生活更遠了。很多人會說以上這些都是不必要的思考,可是在我看來,這些恰恰是出國留學和出國後,自我調整的必須的思想前提,也是非常必要的所謂個人軟實力。這決定著個人出國的最深層的動機,是發自內心的追求理想,還是不自知的被表象所迷惑而跟風。

還得說一句俗不可耐的話,如果在金錢與功利方面極有報負的,就千萬不要出國,要趁早把握好“關係”,如此發達之後,就可以出國瀟灑了,那時必有一番不同的見地。

一個朋友的小弟,大三中斷學業,去了德國留學,之後一直沒有聯繫,直到後來,很偶然地聯繫上了,他就表示很後悔,沒能在國內讀完本科再出國,他說。他現在這種情況,是不可能獲得他期待的文憑的,我勸他不要悲觀,他卻說,他很現實的明白了這一點。

在德國拿到本科碩士文憑的比例不高,外國人就更低。而拿到文憑的人是很受尊敬的,想見這對本國人都絕不是一件易事。也許是鬱悶了很多年,他說前兩年家裡還供他生活,但以後家裡就沒錢了,只能靠自己打工,這苦倒還其次,就是對拿不到文憑的恐懼感,讓他備受折磨,那次以後我和他就失去了聯繫,到現在也不知道他的情況。

我想浪漫的理想和現實的理性是生活的兩翼,應儘量尋求兩者的平衡,任何斷翅的動作都是不可取的。

“是以馬德里大學文哲學院的結業證書申請進入西柏林自由大學哲學系就讀的。在與學校當局面談之後,一切都似可通過了,只有語文一項的條件是零。學校要求我快速的去進“歌德語文學院”,如果在一年內能夠層層考上去,拿到高級德文班畢業證明書,便可進入自由大學開始念哲學。而宿舍,是先分配給我了。 “歌德學院”在德國境外的世界各地都有分校,那種性質,大半以文化交流為主,當然也可學習德文。在德國境內的“歌德”,不但學費極為昂貴,同時教學也採取密集快速方法,每日上課五六小時之外,回家的功課與背誦,在別的同學要花多少時間並不曉得,起碼我個人大約得釘在書桌前十小時。一天上課加夜讀的時間大約在十六、七個鐘點以上。當然,是極為用功的那種。別的同學念語文目的不及我來得沉重,而我是依靠父親伏案工作來讀書的孩子。在這種壓力之下,心裡急著一個交代,而且,內心也是好強的人,不肯在班上拿第二。每一堂課和作業一定要得滿分,才能叫自己的歉疚感少一些。苦讀三個月之後,學校老師將我叫去錄音,留下了一份學校的光榮紀錄;一個三個月前連德語早安都不會講的青年,在三個月的教道訓練之後,請聽聽語調、文法和發音的精華。那一次,我的老師非常欣慰,初級班成績結業單上寫的是——”

以上是摘自三毛的著名散文《傾城》裡的一段,有關語言學習的文字,也算是對國外學習的一段經典描寫,她當時對德文一無所知,所以需要用工至此,可以自我評估一下,另外對此段學習的心理描寫也是非常的經典,令人感同身受。

還有另一個例子,當然是一個相對成功的故事。也是朋友的小弟,他大學畢業後去了日本留學,因為他父母比他早去日本打工,所以他可以不用打工,而努力學習日文,兩年的刻苦學習後,他居然進入了日本早稻田大學的碩士班,如今也順利畢業,又去了美國繼續自己的學業,雖然就這麼幾句話,就概括了他多年的留學之路,可是這其中的辛苦與折磨可能是難以想象的,從一個只在國內學了半年日文到現在在美國繼續打拼,而我更傾向於認為,這樣的傳奇也僅僅屬於聽故事的人。

我想年輕是什麼,應該就是一股根本就無法抑制的衝動,中國的大人們更傾向於,應趁年輕為以後的人生多做準備,可是人的青春能有幾年,而這樣的衝動,不趁年輕釋放掉又更待何時,曾經想象我那一屆就應該是應試教育的終結,可是現在再回頭看看,多年來的實際情況實在是在大倒退,變本加厲的,沉悶的中學教育,怎能不讓人嚮往,哪怕看起來更自由的國外生活,所以珍惜自己的決定。看看現在國內大學生的求職之路,有時我很難判斷國內的學歷和國外的經歷孰重孰輕了。

“成名趕早,出國趕早!”看來是有道理的。只是也要儘早懂得“可萌綠亦可枯黃”的人生態度。


鑽石鼻子風谷秋糧


本人自己在奧地利留學,說一下我自己的親身經歷吧。

我家庭屬於普通,不算中等家庭,當時我選擇出國很多人都在懷疑我的選擇,我毅然決然國內大專畢業,自己學語言,申請材料,申請學校,辦理簽證等,都是自己做,我當時就是想讓家裡人都看看自己的選擇,讓他們看看留學到底值不值。

我在奧地利留學期間,學會了很多東西,

1.為了能夠融入當地,不愛說話的我硬改變自己讓自己變得活躍。學會自信

2.為了生活費和學費,我當過家教,當過服務員,當過代購等。學會面對

3.為了考試,我融入外國人的圈子,跟他們溝通

學會適應

4.為了搬家,我自己租車,整理,找房子,用不太熟悉的德語溝通房租,看合同,買新傢俱等。

學會獨立

..................

還有很多想了解可以關注我。

總的來說出國你要考慮很多,不要去華人多的國家,不要去治安亂的國家,努力學習,嘗試新事物,出國前做一個留學心裡輔導等,按照這幾點,我相信當你從國外回來一定會發現變化很大,會比國內同齡孩子更成熟,踏實,學習力強,樂觀等。


久點看資訊


我先介紹一下我自己,我從初三畢業就出國,赴美開始了我的留學生活,經過6年的歷練,我成功地拿到了我的本科畢業證(大學提前了一年畢業)。 我認為其實留學未必能學到多少東西,至少有80%出國留學的學生在學術方面以及社會實踐方面不如在國內大學的學生。原因有兩點: 一,語言的障礙導致中國人報團。這裡指的語言障礙,並不是不能溝通交流,而指的是無法和當地人調侃開玩笑和談天說地。事實上絕大多數出國留學的學生英語都不會差到哪去,可是很少有能和美國學生打成一片並且融入當地社會或者學生群體的。這就導致在美國的很多學業,都是應付考試以及為了畢業,而這些應試對於中國學生來說太簡單了,先不說死記硬背、臨時抱佛腳,抱大腿總會吧?找兩隻又粗又壯的學霸腿抱勞,就很穩了。所以很多人國外學回國,發現自己好像什麼也沒學。缺少了和教授打破砂鍋問到底的提問,缺少了和同班同學絞盡腦汁的探究,你就是在哈佛,也不會真正學到什麼東西。 我們再說第二點,社會實踐的不足是由什麼導致的呢?政策!針對F1留學簽證的政策。學生不能在在美期間打工賺錢,要知道,國內的大學生在這個時候,已經步入社會接受殘酷的社會主義的洗禮了,而留學生只能是在校園內工作,例如圖書館、學校餐廳,然而這些工作還有時間限制,比如一個禮拜不能超過幾小時這種規定。好不容易快畢業了,贏來各大公司的校招,可以有機會獲得實習或工作身份,很多公司又不願意給中國留學生工作機會,誰會願意培養幾個月甚至一兩年的人才,就跑回中國去了呢?除非你真的非常優秀。而在美國大學裡的社團,由於以上原因,接觸到的社會也很侷限,遠沒有在國內的大學社團更加鍛鍊人。 可是說了這麼多,我給想出國的孩子和想送孩子出國家長的建議,還是要出。因為一句話,“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出國未必會學到什麼知識或者技能,可是一定會鍛鍊一個人的品質、素質、和眼界(當然了,那些燒錢出去享受的嘛。。當我沒說)。這三樣東西啊,眼界是最重要的。有一句話叫,“世界你都沒觀過,你哪來的世界觀”。跟大家分享一個故事,說從前有一個農夫和一個掏糞的工人在聊天,突然說到,如果有一天當了皇帝,第一件要做的事是什麼。農夫說“我要把我的鋤頭變成黃金的”,工人說“你和我想的一樣啊,我也要把我的鏟子弄成純銀的”。這個故事呢,就是告訴我們農夫和這個工人沒有到達皇帝的緯度,他們無法知道作為一個天子,他究竟能有什麼權利,能做什麼事情,他們只能聯想到他們自己。 舉個現實生活中眼界的例子吧,探探,相信大家都玩過,6000多萬的有效用戶,4輪融資了1.2億美元,殊不知,在美國,這個app的靈感來自於名叫tinder的app吧!還有人們熟悉的大眾點評,也是借鑑了其他的網站。 在我的理解看來,我們的成就就是木桶裡的水,能裝多少水,不是取決於最長的板,而是最短的那根。很多人有天賦,有創意,家裡有錢,可是他沒有眼界,他只能把他的鏟子和鋤頭變金變銀,他永遠也不會想到,汽車還能電動,手機還能智能,未來人還要星際移民。 所以我非常鼓勵大家去留學,多出去走走,看看,把國外先進的知識,理念帶會祖國,讓自己和我們的祖國變得更加優秀。


財才說


當然要看從哪個角度考慮這個問題,您說月薪兩千實在是有些片面了,很多海歸都拿著幾十萬的年薪,當然,不能只從金錢的角度來衡量這個問題

網紅掙得比海歸多,不是網紅本身,而是背後的努力。

網紅和海歸都是頭銜,頭銜背後對應的人是每個人的努力程度。

姜思達說:“你可以一天整成范冰冰,但你不能一天讀成林徽因。”

留學是一個提高學歷,認知和眼界的途徑,但並不是讓收入增長的必要條件留學這件事,帶來的效益短期內不一定可見,但是獲得的隱性效益一定會轉化為資本。

李彥宏說:留學期間我逐漸發現自己的興趣並不是做學術研究,而是做實用的產品,這是我第一次開始認知思考自己到底適合做什麼。

每個人在留學過程中會接觸到不同的東西,從而不斷的激起自己的熱情。

人生其實是一場持續的摸索,如果你認準一條路,就要放手去做,並帶著勇氣與堅持,不斷朝更為廣闊且更具挑戰性的空間邁進。

出國真的可以把這個世界縮小,以前覺得高不可攀的,現在依舊是,但是不會陌生了,不會被高牆的聖光閃瞎了眼。

國外沒有那麼多主流思想去影響自己的判斷,就連臺上站著的牛津劍橋的演講者都總會嘴上說一句這只是我的個人看法。


杭州雷哥GMAT


這個問題如果放在5年前,我也不覺得自己可以說出來什麼,無非是接受更好的教育,鍍金,名校,更方便就業,或者出去看看。但是這幾年的思考,更多更遠了,覺得自己一直在進步。

我進入留學行業之後,一直都在做的是文商研究生的留學申請。對於商科的研究生,那比較好解釋了,幫助我實現我的職業規劃,比如:我想進四大,我想去投行等等,因此,我需要一個很好的研究生學歷。對於文科學生,很多是去讀PhD,舉個例子,我對於某個社會學領域很感興趣,想去研究這個方面,以後做學者或者進大學,如此以上。

這幾年接觸的學生更多了,並且更多樣化了,越來越多的美本美高的學生來找我們做申請,從他們身上,你可以看到是與受到國內教育不同的一類小孩,他們有更多自己的想法,並且能夠從各個方面發掘自己的興趣愛好。比如,我讀了一個不喜歡的專業,但是我想去另外一個專業看看,那我就可以轉專業,或者我對於這兩個專業都感興趣,那我額外修一些課程就可以拿到雙學位(轉專業在國內的大學太難太難太難了,雙學位也侷限性很大)。而他們的父母,很多都是受過高等教育或者是也有海外背景的,他們深知去海外讀書的意義。

舉個我自己接觸過的學生的例子吧。其中一個是本科在OSU(俄亥俄州立)讀的本科,她在本科期間找了加州傳媒公司的實習,因為溝通一件事情電話裡沒有效果,小姑娘自己開車幾百公里跑過去面談把事情解決了。在研究生申請中,她的GMAT只有一個不能用的分數(600-),但是她申請面試的時候表現很好,並且很好的解釋了她把更多的時間放在實習和社團活動,所以沒有去刷GMAT, 她最後拿到了紐約大學的錄取。

赴美留學的費用,對於大部分的家庭來說,不算是一個小的數目。很多人都會問,這樣的投入值得嗎?我去美國排名一般的學校讀一個本科或者研究生要花費幾十到上百萬,可能回國就業還不如國內的211 &985,如果把錢買房子了,升值更快,比留學回報的更多。我想說的是,看留學這件事情,還得是以一個發展的眼光,不能看眼前幾年的回報吧,你讀書積累的人脈,你觀念的改變,以及未來你對於你子女的教育,都會是不一樣的方式,我覺得比買房子值得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