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街頭吃煎餅 對這「東方美食」可還滿意?

7月13日上午消息,日前,馬斯克低調現身中國,分別敲定了上海建廠和北京建立科技創新中心事宜,隨後匆匆離開,不過期間也被網友拍下了在街頭現身用餐的鏡頭。

馬斯克街頭吃煎餅

馬斯克街頭吃煎餅 對這“東方美食”可還滿意?

從網友曝光的圖片來看,馬斯克入鄉隨俗,直接在街邊吃起了“煎餅果子”,不知對這種“東方美食”可還滿意?

馬斯克街頭吃煎餅 對這“東方美食”可還滿意?

據悉,7月10日,特斯拉公司(Tesla)與上海臨港管委會、臨港集團共同簽署了純電動車項目投資協議。特斯拉公司將在臨港地區獨資建設集研發、製造、銷售等功能於一體的特斯拉超級工廠(Gigafactory 3),該項目規劃年生產50萬輛純電動整車,事實上,這一數字相當於目前特斯拉全球總產量的5倍。

延伸閱讀:

全系車型大幅漲價之後 特斯拉CEO馬斯克今日或訪問上海

特斯拉CEO馬斯克本週來華 在華銷售特斯拉大幅漲價

彭博社報道稱,特斯拉CEO馬斯克週二將在上海參加一場活動,還將於週三、週四訪問北京。

儘管此次行程細節尚未公佈,但很多人推測這與特斯拉將在中國建廠的事宜有關。

特斯拉一年多前就致力於在中國成立一個生產基地。該公司一直十分依賴中國這一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來提高其電動汽車銷售。中國市場為特斯拉2017年的總營收做出了大約17%的貢獻,在華年銷量估計為1.5萬輛。

在上月初的股東大會上,特斯拉全球銷售主管Robin Ren明確表示,公司計劃在上海建造美國本土外的第一家特斯拉工廠。當時馬斯克表示,與特斯拉的美國工廠不同,新的“Dreadnought”工廠將在同一個地方生產電池和組裝車輛。

在上海建廠的好處之一在於,這可以幫助特斯拉避免進口關稅。

根據7月28日起施行的《外商投資准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18年版)》,中國已正式允許外資獨資在華建設新能源汽車廠。這意味著,特斯拉在華建廠所需的政策正式落地。

就在5月中旬,特斯拉在上海註冊了公司。工商信息顯示,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於5月10日獲上海浦東新區市場監管局核發的營業執照,註冊資本1億元,TESLA MOTORS HK LIMITED (特斯拉汽車香港有限公司)為其全資股東,公司註冊地址為上海浦東新區南匯新城鎮同匯路168號D203A,經營範圍包括:從事電動汽車及零部件、電池、儲能設備、光伏產品領域內的技術開發、技術服務、相關進出口業務等。

馬斯克街頭吃煎餅 對這“東方美食”可還滿意?

馬斯克街頭吃煎餅 對這“東方美食”可還滿意?

特斯拉在華銷售全系車型大幅漲價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馬斯克訪華前夕,特斯拉將在華銷售的全系車型售價全線上調,不同車款的上調幅度在15萬至25萬元人民幣之間不等。

官網信息顯示,Model X最低配的75D售價由之前的77.56萬元,上漲至92.72萬元,漲幅達15.16萬元。Model S最低配款起售價已上調為84.99萬元。

據瞭解,上述報價已於7月6日起開始執行。

特斯拉CEO馬斯克本週來華 在華銷售特斯拉大幅漲價

按照官方最新政策,從7月6日起,美國產的進口汽車關稅稅率從15%上漲至40%。特斯拉是關稅新政出臺後首批提價的美國車企之一。

另據國內媒體報道,特斯拉直營店準現車已經銷售一空,交過訂金的在途車型,將根據最新報價銷售。此外,所有車型的配色、升級裝備、自動輔助駕駛功能也將根據最新價格執行。

高達40%的整體關稅勢必將削弱特斯拉的購買價值,從而導致訂單流失。路透社援引美國財務研究與分析中心(CFRA)分析師Efraim Levy稱:“提價將影響銷售,但正在虧錢的特斯拉必須這麼做,因為他們無力完全承擔關稅帶來的成本提高。”

這對於目前正全力解決產能瓶頸問題、應對重要僱員大量流失、大規模“燒錢”的特斯拉而言顯然不是好事。

政府補貼面臨“斷供”

與此同時,目前正深陷資金短缺質疑的特斯拉可能將面臨重要財源斷流的困境。

非營利組織Good Jobs First近期稱,從2007年以來,特斯拉累計獲得了35億美元的政府補貼,在所有獲得補貼的企業中排名靠前——相比之下,谷歌母公司Alphabet從2000年來獲得7.66億美元政府補貼,蘋果公司2009年至今獲得6.93億補貼。

更令人震驚的是,特斯拉獲得的政府補貼比該公司目前擁有的所有現金餘額還要多——財報數據顯示,截至一季度末,特斯拉的現金餘額為27億美元。

特斯拉CEO馬斯克本週來華 在華銷售特斯拉大幅漲價

然而,根據美國政府的車輛購置補貼規定,在電動汽車銷量達到20萬輛之後,美國會取消對達標廠商電動汽車廠商每輛車7500美元的補貼。而截至一季度末,特斯拉已售出19.33萬輛電動汽車。也就是說,20萬輛的配額預計在7月份用盡。

有媒體援引分析人士觀點稱,如果美國政府停止提供補貼,將進一步壓縮電動汽車廠商的利潤,進而迫使他們提高車輛售價,這勢必會削弱產品競爭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