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城生態文明建設,走新時代綠色發展之路,建現代化生態宜居之城

天朗氣清,惠風和暢——抬頭望去,是明媚的“天空藍”。

蒼樹吐翠,碧水泛波——放眼四顧,是怡人的“生態綠”。

擁有天藍、地綠、水淨的美好家園,是我們每個人的夢想。民之所望,便是政之所向。

永城生態文明建設,走新時代綠色發展之路,建現代化生態宜居之城

為守護這份藍天白雲、青山綠水,回應人們對生態宜居城市的品質追求,永城市堅持把推進綠色發展作為可持續發展的關鍵之舉,圍繞以綠“蔭”城、以水“潤”城,積極實施綠色工程,全面推進環境整治,不斷提升生態環境質量,著力打造秀美宜居新永城,走出了一條經濟社會生態和諧共贏的發展之路。

永城生態文明建設,走新時代綠色發展之路,建現代化生態宜居之城

為百姓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

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在調研城區河道水質治理和道路揚塵治理工作時強調,要以對黨和人民的大忠大愛抓生態文明建設,堅決扛起生態文明建設重大政治責任,回應人民群眾所想、所盼、所急,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

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永城市深入貫徹落實生態文明思想,把解決突出生態環境問題作為民生優先領域,以空氣質量明顯改善為剛性要求,深入實施水汙染防治行動計劃,還老百姓藍天白雲、繁星閃爍,清水綠岸、魚翔淺底。

大氣汙染防治成效顯著。為了捍衛“永城藍”,我市實行掛圖作戰,建立11個環保監管基礎網格和2個特殊網格,在全市範圍內設置241個高清攝像頭,對重點大氣汙染源進行全天候監控。著力集中供暖與“雙替代”,新增集中供熱面積39.2萬平方米,超額完成清潔取暖“雙替代”1萬戶。加強揚塵汙染管控,全市渣土車、垃圾運輸車全部完成自動化密閉改裝並實現衛星跟蹤監管;持續推進城區道路環衛“雙五”標準創建,城區機械化清掃率基本達到100%。提前完成省定淘汰黃標車目標任務。112家揮發性有機物排放企業全部完成治理或關閉,426家“散亂汙”企業全部做到“四個到位”。截至6月11日,全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111天,較去年同期增加3天,高於全省35天。

河道治理工程穩步推進。全面落實河長制,責任上肩,靶向治理,加強水資源管理和水生態保護,完成大青溝、城區汙水管網、東城區雨汙分流、日月湖景區汙水管網等省重點水汙染治理和改造工程。積極推進城鎮汙水處理提標改造,實現全面達標排放,三條省級出境河流斷面水質達標率100%,連續三年超額完成省定目標。實施生態修復工程,強化畜禽養殖汙染整治,禁養、限養區內現有畜禽養殖企業全部完成關停或搬遷。組織開展“清河行動”,對城區河流及農村溝渠內生活垃圾、淤泥、糞便等廢棄物進行清理和清淤,全面消除黑臭水體,讓水在永城流起來、動起來、美起來。

永城生態文明建設,走新時代綠色發展之路,建現代化生態宜居之城

為百姓打造高質量發展的“金山銀山”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全面推動綠色發展,不僅是為老百姓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也是為老百姓打造高質量發展的“金山銀山”。

永城市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鞏固提升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成果,紮實開展國家森林城市和國家生態城市創建,改善提升生態環境,構建“兩湖四帶一溼地28公園”城市生態體系。截至5月底,中心城區建成區綠化面積2051.84公頃,綠化覆蓋率43.81%,森林覆蓋率41%,人均綠地面積14.19㎡,基本實現了“300米見綠、500米見園”的城市生態效應。

保護環境是為了更好地發展,決不允許為了發展而犧牲環境。我市始終嚴格建設項目環保審批,嚴把環保審批關,實行建設項目聯審制度,對新、改、擴建項目,嚴格市場準入,對高投入、高消耗、高汙染、低效益的項目,一律不予審批。同時,積極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產業結構、轉換增長動力,逐步實現由“招商引資”向“招商選資”轉變,推動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決不以犧牲環境、浪費資源為代價換取一時的經濟增長,探索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共贏的新路,為子孫後代留下高質量發展的“金山銀山”。

生態就是資源、生態就是生產力。良好的生態環境給這座城市帶來了無限榮譽,提高了承載力,知名度。通過招商選資,1—5月份,新簽約招商項目57個,計劃投資總額132.1億元。一大批優質項目落地永城,不僅為經濟發展提供新的增長動力,也帶來了更多的就業崗位和發展空間,勢必會為老百姓帶來越來越多、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永城生態文明建設,走新時代綠色發展之路,建現代化生態宜居之城

為百姓建造永續發展的“綠色銀行”

生態文明建設是生態旅遊的靈魂和目標引領,生態旅遊是生態文明建設的有效載體和重要抓手。在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逐漸成為新常態的背景下,旅遊產業將成為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支撐,永續發展的“綠色銀行”。

在“旅遊+生態”導向的指引下,在維護好生態環境的前提下,永城市著眼長遠發展,結合區域內優越的水資源、自然風光、城市風光、歷史文化等資源優勢,在不同區域,因地制宜開發各具特色的生態旅遊景點,共同構建體系完整、功能齊全、類型多樣的生態旅遊產品體系。同時,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開發服從保護的方針,對不同類型的景區開發建設及其開展的旅遊活動進行分區分類指導,區分開發利用強度。如今,昔日的採石場芒碭山搖身一變成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採煤沉陷區通過綜合治理成為日月湖水利風景區,城市生活垃圾場變廢為寶被打造成沱南生態廣場,通過河道生態修復的沱河溼地公園也風景如畫……一條生態支撐、轉型發展的綠色崛起之路,為城市建設和產業發展預留出更大更優空間。

同時,為讓農村環境更宜居、農民生活更幸福,我市不斷深化美麗鄉村建設,深入實施以淨化、硬化、綠化、美化、亮化為重點的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紮實推進“廁所革命”工程和農村全域保潔行動,為老百姓留住鳥語花香、田園風光。如今,一個個曾經髒亂差的鄉村破繭化蝶,一座座美麗如畫的鄉村應運而生。優美的生態環境,也讓更多鄉鎮開始著手打造以村莊為載體,以村民為主體,以產業為支撐的旅遊項目。太丘鎮黃橋798藝術基地、廉政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演集鎮時莊文化藝術村等等,以前又窮又破的小鄉村,如今既充滿了現代元素,又保留了鄉村民俗文化味道,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投身家鄉的發展,珍惜美麗鄉村建設帶來的各種機遇。

永城生態文明建設,走新時代綠色發展之路,建現代化生態宜居之城

如今的永城,山青水秀、景色宜人,處處呈現出一幅幅美麗的生態畫卷。這畫卷,勾勒出這座城市生態文明建設的清晰路徑,更展示著全市人民群眾更加美好的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