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0万平!上半年长春土地成交超2017全年!开发商为何疯狂拿地?

7月13日,财政部常规发布全国土地市场数据:今年上半年,地方政府获得的土地出让金26941亿元,同比增长43%。

据中国指数研究院发布的《2018上半年全国土地市场盘点》显示:2018年上半年,全国300主要城市土地出让金总金额1951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加27%。长春土地出让金额139.4亿元,位列300城市第31位,但是土地出让面积529.9万平方米,位居第15位,其中住宅+商业出让面积320万平!而去年长春全年土地市场总体成交面积478万平,住宅+商业为353万平。

长春半年时间土地出让面积已超过去年全年!

530万平!上半年长春土地成交超2017全年!开发商为何疯狂拿地?

备注:很多人猜测是否莲花山土地集中放量造成今年土地出让量暴增?

莲花山176万平土地集中放量是去年12月15日,而今年莲花山3月5日及3月15日两次总共放地77万平。

1

在房地产领域,我们总习惯把土地当作“面粉”,房子当作“面包”,土地市场的走势将直接影响到接下来市场上的供需关系。而地价也直接影响到土地开发后的房价水平。

开发商为什么疯狂拿地?

长春市国土资源局对外公布了《长春市区2018年度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公告显示,长春市区2018年国有建设用地供应总量为3000公顷(万平)。其中经营性用地600公顷,共258幅地块,包括住宅用地119宗、商业用地139宗。除此之外,棚户区项目用地150公顷。

截止到6月末,长春市共成交各类用地93宗。其中:成交住宅用地34宗,共计260.0万平方米,商办用地22宗 ,无一宗住宅及商业地块流拍!

3月5日,力旺地产杀入莲花山,2.3亿底价摘莲花山28万平商住用地

3月15日,世茂再拿48万平莲花山住宅用地,宇龙地产207轮竞价以单价2989元/平竞得雾开河大街西侧近10万平地块。

3月30日,华润置地一日之内连摘高新南慧谷旁及生态广场旁两宗住宅用地

5月29日,中铁建总价14.74亿元拿下北湖“神地”,楼面单价折合6616元/平米

6月22日,中海地产楼面单价4713元/平米摘得北湖工大后17万平装配式住宅用地。

6月29日,华润置地5432元/平米再拿生态广场东侧住宅用地……

2

在招拍挂传统拿地方式之外,企业并购、土地收购成了开发商拿地的另外一个流行的方式。

从去年开始,长春土地市场开始流行起一股“收购风”,据不完全统计,目前长春上通过收购拿地的新项目不下20个!

从万科收购信达东湾半岛、信达龙湾,碧桂园收购万晟清华园,大众收购源山墅、益田瓦萨小镇四期五期地块,国信收购华瀚净月公馆公馆后续产品,融创收购益田御水丹地剩余地块,保利收购润天观湖国际,诺睿德接手绿地国际花都后续地块、新星宇收购西域兴隆项目……

主城区可出让土地的稀缺及土地成本让不少实力开发商选择另外一种“捷径”增加土地储备。而原本经营不善的开发商可能正好待价而沽,只要给的出合理价位,省去开发成本。双方自然一拍即合。

3

通过各种土地并购以及土地出让市场的表现,我们很容易发现,小的开发商在土地的获取上变得越来越困难。一些好的地块完全成为全国品牌房企表演的舞台,本地的小开发商只能做围观群众,根本插不上手!

在长春上半年的土地市场,成交总金额前三位的全部为全国品牌房企,华润置地22.8亿元稳坐头把交椅,中海地产20.3亿紧随其后,第三位的中国铁建总拿地金额也有14.7亿。

530万平!上半年长春土地成交超2017全年!开发商为何疯狂拿地?

资本的市场本来就是个大鱼吃小鱼的过程,在房地产市场同样如此。大的开发商通过在土地储备方面上的竞争优势,在市场上可以享受更高的话语权,同时完成自己在市场上的战略布局。而小开发商愈发捉襟见肘,大多只能在棚改用地等大开发商不愿意插手的领域继续自己的发展之路。

4

最近两三年,一二线城市调控不断加码,限地价、限房价,市场并不好做。去三四线城市是各大房企共同的选择。

中国指数研究发布的报告中公布:1-6月份,一线城市土地成交面积1207万平,同比上涨3%,二线城市土地成交面积18748万平,同比上涨30%,而三四线城市上半年土地整体成交面积30131万平,同比增长25%。而各城市土地成交金额溢价率纷纷下跌。其中二线城市同比下跌15个百分点。

530万平!上半年长春土地成交超2017全年!开发商为何疯狂拿地?

5

土地市场的高歌猛进,在不少人眼中成了危险的讯号,近日就有某知名地产自媒体发表了疑问:“谁在疯狂卖地?谁在蒙眼狂奔?谁又是击鼓传花的最后一棒?”

的确,除了土地出让金,与土地和房地产相关税收增幅也颇为可观:契税、土地增值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包括房产税等各种杂七杂八的税种,土地财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也难怪很多人发表了房地产绑架中国gdp的看法。

但是土地是否和房价有着绝对的必然关系,开发商为什么又如此热情的拿地?

1、中国仍然处在城市化的进程之中,而且近些年的城市化进程呈加速度式进行。城市化的最终落地载体一定是指向房地产。

很多人质疑,城市化的结果一定是城市人口增加,而长春明明是个人口净流出的城市,为什么最终还需要那么多房子来支撑房地产开发?

的确,官方统计的长春人口近年确实没有增加,但是不代表没有新的外来人口在长春置业。长春作为省会城市,自身虹吸作用一直都有。人口流出不代表房产流出,最大的变化可能是房屋的空置率提高,打个比方,原本人均一套住房,可能现在人均两套住房,流出的人口未必会将房屋处理,新来的人却或多或少需要买房置业。

2、加大土地出让供给也是平衡房价的方法之一

决定商品价格的一定是市场供需关系,房地产泡沫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土地供给不足,另一个是货币超发。在去年全国去库存的大前提下,今年市场供需关系开始发生改变,多月份发生供不应求的现象。而加大土地供应量也是平衡土地溢价率的有效办法之一,据报告显示:1-6月份,长春住宅用地楼面单价平均2367元/平米,同比下降2.21%,住宅用地溢价率5.60%,同比下降19.39%。

3、土地出让也是城市外扩必要流程

都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而城市扩张一定是土地先行。先有地,再有房子,有了居住条件,有人住了才叫城市扩张!

目前长春四个方向均开发到四环开外,此外双阳、合隆、莲花山等远郊地区也成为不少购房者的置业选择区域。

而随着政府近些年在城市基建方面的大力投入,城市交通升级,商业配套陆续落地,居住条件的改善,未来发展潜力让很多人开始接受这些之前看不上的偏远地带。

而开发商要发展,必然要拿地,主城区无地,远郊地带也成了必争之地。

4、网上很多人吐槽是房企推高了房价,这么多房企纷纷涌入城市是否会造成房价过快增长?

其实房企未必愿意背这个锅!首先资本都是逐利的,我们没有权利要求房企做慈善家。而且政府在今年也明显加大对于房地产的管控力度,包括开发商利润空间都在调控范围之内。

一线城市收紧,品牌开发商挤向二三线城市,这也是合理的战略转移。至于开发商为什么如此热情的拿地,一是战略布局,二无非看中眼前的市场。

5、至于很多人关注的“面粉”和“面包”的问题

面粉贵了,面包自然就贵了,但是面粉便宜了,面包未必便宜,好在现在多了行政调控,让面包也能售价合理。

想要面包价格别涨这么快

政府一是控制面粉供给的节奏,二是限制面包的利润合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