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羅斯福新政時寧願把過剩的牛奶、棉花扔掉也不免費分發給窮人?


屠龍有術


羅斯福新政是為了拯救美國的大蕭條,當時美國的大蕭條造成了非常嚴重的經濟衰退,產品賣不出去,失業率飆升,無數人破產靠領救助生活,總之非常慘淡。而造成大蕭條的原因之一,就是產能過剩,生產的商品遠遠超過了市場的需求,這一點在農產品上最嚴重。

一戰後,美國的經濟大發展,生產力大幅提升,各個行業的產能都得到了提高。經過了一些年的經濟繁榮後,產能過剩的弊端就顯現了出來,生產的商品遠遠超過了人們的需求,於是就有很大一部分的商品賣不掉。後來就導致了經濟大蕭條。

尤其是在農產品上,當時農民生產出來的農產品都賣不出去,然後就降價。可是降價以後還是賣不出去。因為失業的人太多了,大家都是口袋空空的,都開始縮衣節食。就算降價依然很多人買不起,最關鍵的生產的東西都太多了,人們根本就不需要這麼多商品。農產品的保質期都是比較短的,賣不出去就只能壞掉。

那麼為什麼不拿去送給窮人呢?因為這會讓本來就嚴重虧損的農民直接破產。

就拿牛奶舉例子。牛奶的保質期是非常短的,在沒有保鮮措施的情況下保質期只有幾天。如果要送人,首先就會佔用倉儲,還得投入大量的人工等等。如果倒掉,那麼就只是虧損牛奶的成本1元,如果送人,那虧損的可能就是2元,可能就會翻倍虧損。

更關鍵的,本來只是生意不好,雖然賣不完,但是總能賣出去一部分。如果開始送人,肯定大家都來領免費的,那就徹底賣不出去一丁點了,那結局就只能是破產了。

換成任何人都不會做這種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的事情的。



漂浮菌


西餐廳是從來不允許工作人員將當天剩下的食材帶回家的,必須扔掉。為什麼呢?這不是浪費嗎?其實餐廳這樣做正是為了減少浪費。因為如果允許員工將剩下的食材待會家的話,難免會有廚師為了晚上能多帶一點回去,早上就故意多買一點食材,那對於餐廳來說,損失只會增加。

還有,大家如果見過火車上賣特產或者賣盒飯的行為的話,會發現一個現象,比如一份盒飯,最開始是賣15元的,然後跑兩趟之後就變成10塊錢一盒了,在轉兩圈,快要收攤的時候就賣8塊錢一盒了,那如果有心的人,就會專門等著,等降價了再買。這其實並不是什麼了不起的經驗。

那說到商家把過剩的牛奶和棉花倒掉扔掉,而不免費發給窮人,其實也不是特別難理解。商業時代,我們無法各取所需,而是要遵循商業運行規則。那作為商家,他們之所以買棉花,買牛奶,肯定是為了售賣,而且是要高於採購價格售賣,這樣他才有做這件事情的動力和意義嘛。那如果他的商品賣不出去,就意味著他會虧本,虧多少呢?買牛奶和棉花的錢肯定是虧進去了,雖然換成了實物,但是如果無法銷售的話,牛奶和棉花根本沒用,存著還得花庫存的錢,所以,不如處理掉。那其實,如果是在當前的情況下的話,怎麼處理對商家是沒有區別的,不管是扔掉還是給窮人,已經沉澱的成本是回不來的。但是,兩種不同的處理方式,對商家之後的運營,以及整個商業的運轉是會有不同的意義的。如果免費發給窮人的話,一方面,窮人本來要花錢買的東西,因為買不起反而免費得到了,那他們肯定以後也不買,等著發,長此以往,商家肯定是不會做虧本的買賣的,最後就會導致,大家都沒有牛奶喝,沒有棉花用,甚至沒有衣服穿;另一方面呢,因為會免費得到東西,那為什麼還要勞動賺錢呢?沒人勞動的話,社會無法運轉,連牛奶都沒人去擠了,大家就只能坐著喝西北風了。


一切正在發生


你去問問為什麼菜農果農寧願把蔬菜水果爛掉也不願意分發給窮人?

首先,市場把握不好,豐收並不會增加農民收入,市場供大於求,每賣一斤水果需要招人收穫,付出勞動力成本,倉儲費用,還有運輸費用,這些成本加起來大於賣一斤的收入,賣的越多,虧的越多,為什麼去賣?

分發給窮人也需要這些成本,誰應當為這些成本來買單?沒有人願意。

這些都是保質期短的快消品,牛奶存儲還有存儲成本,不如倒掉,省一筆成本。


陳科秀


這個問題非常有意思,以前經常被用來作為愛國主義教育的題材,小的時候不懂事,也跟著喊:萬惡的資本主義,倒掉也不給窮人;等到長大了才漸漸發現,事情遠沒有那麼簡單;

這讓我想起了另外一個故事,歐美長期在非洲搞人道主義救助,給非洲的饑民免費發糧食,可是糧食的價格卻越來越低,窮人越來越買不起糧食;

比方說,一筆援助款來到非洲,靠誰發放?糧食不可能直接進入田間地頭和每家的鍋裡,而是需要靠政府機構來發放。可是有些非洲國家的政府機構,無論是管理水平,還是遏制貪汙腐敗的能力值得研究。所以,很多來自聯合國的援助糧就被層層的官員瓜分,中飽私囊。然後這些人把糧食在市場上拋售,結果種糧食的人賺不到錢,結果也活不下去了。

這個事告訴我們,看事情不能只看表面:

1)美國人倒掉牛奶是壞事;

2)歐洲人捐贈糧食是好事;

但實際上呢?結果卻並不一定如你所看到的一樣;

下面回到題目中來:

為什麼羅斯福新政時寧願把過剩的牛奶、棉花扔掉也不免費分發給窮人?

1)羅斯福時期的美國窮人和我們30年前的窮人不一樣,人家不缺牛奶和棉花,因為牛奶和棉花的價格很低;

2)由於生產力的提高,個人能夠養殖的奶牛數量增加,農民的單位生產效率增加;再加上當時的農業政策補貼奶牛,所以農民為了獲得補貼,養了很多奶牛,造成了市場供給過剩;而奶牛能夠賣出的價格甚至還沒有其保鮮、運輸成本高;農民可以免費送給你,可是你得自己來拿,往往農民都是住在一起的,大家都有牛奶,免

費送給你還想讓人包郵?哪有這種好事。

上面兩個是直接原因,相信樓上的朋友們都應該談到這個問題了,這裡就不詳細的介紹了;下面談一點別的;

經濟學,實際上是一個有關成本的學科

經濟生活中的每一個人都無時無刻地在衡量成本和收益

經濟是什麼?把大家組織在一起幹活;怎麼把活幹好呢?這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特別是當人口數量不斷增加的時候,這種難度也呈現同樣的遞增;

成本與收益是衡量經濟學一切活動的標尺


以股易金


1929年10月24日,那是一個讓美國人民恐懼的“黑色星期四”。美國的經濟危機開始了。存貨堆集,工人失業,銀行倒閉,企業破產。經濟水平倒退10多年,農產品價值降到最低點。在這時出現了一個讓人費解的現象就是:農業資本家會把賣不出去的牛奶倒入大海,把過剩的糧食,棉花,當眾焚燬。


先來看看為什麼會出現牛奶過剩的問題。


當時,社會貧富差距過大,絕大部分財富集中在大資本家手中,而大資本家生產牛奶是為了賺錢,這個時候由於底層實在是太窮,無力消費牛奶,導致牛奶生產過剩。

反過來,牛奶生產過剩,資本家為節約成本,降低生產規模,解僱大量勞動力,導致很多的人失業,消費能力進一步下降,牛奶進一步擠壓,進入惡性循環。


為什麼不能免費把牛奶,棉花,糧食無償分發給老百姓呢?


目的是解決物資過剩問題


當市場上的物資供應供過於求時就意味著物資價格的下降,這時銷燬部分過剩物資而使價格回升。如果把產品免費分發給窮人,吃飽後的窮人就不會對企業的產品物資有需要,那麼企業的利潤從何而來?當企業無利可圖時,就會進入進一步的惡性循環中,經濟危機進一步加深。

另一方面:很多東西看似免費,但其實是最貴的。如果資源配置效果很,浪費會更嚴重,這是人性貪婪和懶惰決定的。


比如免費醫療問題。免費醫療首先會導致有病沒病都去醫院跑,真正看病的人時間成本大增,浪費嚴重。其次,無論藥品,醫生,設施都需要成本,而消費端不花錢,那隻能靠財政補貼,最後落實到稅收上,羊毛還是出在羊身上。


免費牛奶會破壞產業鏈,給窮人發一次牛奶沒有任何意義。多次發放,又不可能實現。因為無論是飼料,奶牛,人工都是有成本的。


羅斯福新政的特點就是:

在保持私有化的前提下,政府對經濟進行干預,儘量控制商品生產,在國家干預下,達到供求平衡狀態。從國家干預這一點看,其實這就是國家計劃經濟的生產。所以說:資本主義不是光有市場經濟。
同時,美國是一個奉行資本主義自由市場經濟的國家,即使是美國總統也無權干涉企業的日常經營。對企業主而言最優先考慮的必然是自己的利潤,所以他們寧願把過剩的牛奶、棉花扔掉也不免費分發給窮人。

雖然把商品處理掉是下下策,但是相對成本最低。

當時聯邦政府採取的做法是:通過興建大型工程發勞動福利來提振國民需求,從而使供應端能被扭轉。這種做法一方面限制了企業的無序生產,另一方面是以工代賑,讓百姓有工作,有收入,增強購買能力,刺激經濟復甦。同時,一些公共項目也得到了發展。這要比單純把牛奶,糧食,棉花免費送給人民好的多。

其實,最大的慈善就是合理的有利可圖的商業行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