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自己當成「貨」叫貨運車送 這種打車方式在杭州也有嗎?

把自己当成“货”叫货运车送 这种打车方式在杭州也有吗?

記者打到的貨拉拉

把自己当成“货”叫货运车送 这种打车方式在杭州也有吗?

在手機上預約用車

不是烈日當頭,就是暴雨陣陣,惡劣的天氣再加上網約車整改,讓這個夏天習慣了網上叫車的消費者十分難受。上下班高峰期打開手機軟件叫車,動不動1個多小時的等待時間,網約車實在“靠不住”。

於是,無奈之下,有人腦洞大開,打開了線上貨運平臺,把自己當成“貨物”送到目的地。這樣的一番“神操作”,經過網絡的大規模傳播,瞬間被各地網友效仿。眼看嘗試的人越來越多,7月16日,線上貨運平臺貨拉拉在官方微博上發佈了一篇名為《對不起,這單我不拉》的聲明文章,明確了貨拉拉的貨車不能作為網約車來使用。

在杭州,是否有貨拉拉的司機也在“兼職”做網約車的生意?昨天中午,我在手機上下載了貨拉拉App,試著體驗了一下網友口中坐貨車上班的“非凡”感覺。

昨天中午我在家門口打了一輛貨拉拉

其實,對於貨拉拉,我並不陌生,去年8月從西溪搬家到三墩的時候,就用我媽的手機註冊過賬號,使用過一次。不過,時隔近一年,小麵包車拉的貨變成了我自己。

從起點到終點總里程為4公里,用掉3元的優惠券後,我預先給平臺支付了30元的費用。這個價格,比叫一輛滴滴快車要貴出一倍多,並不划算。

點擊預約用車後,離我3.4公里的李師傅很快接了單。在開車到我家小區前,他先給我打了一個電話,發現我沒有東西要拉,猶豫了一小會兒,提醒我下次不要再叫了。

12點40分,李師傅準時到我家小區門口,他看起來40歲上下,兩個月前才成為貨拉拉司機。

在車子等紅綠燈的間隙,我問他,是不是聽過這幾天在網上傳得很火的貨拉拉拉人的段子。聽我這麼一問,李師傅的興趣一下子被吊了起來,“這幾天群裡的貨拉拉司機在朋友圈傳這張圖都傳瘋了。”

除了昨天接了我這個“貨”以外,李師傅之前是否還接過其他人?“確實接過幾次。”李師傅說,“上個星期早上八九點,有五個要到工地監工的小夥子上班高峰期打不到車,就在貨拉拉上約到了我的車。”

另外,前一陣子濱江下大暴雨,他正好晚上要從濱江開車趕回家,臨時拉過一個互聯網公司的程序員,“他在備註裡寫就他一人,沒貨,我想著雨下這麼大,車肯定不好打,就直接在公司門口拉上他,讓他坐副駕位子走了。”

不過,李師傅還是反覆表示,不要把貨拉拉當網約車用,他們的主業是拉貨,拉人不符合規矩,“作為司機,有的時候我們也挺尷尬,來單子了生意總不能不做,是吧?只能多提醒他們下不為例。”

被交警罰了2000塊 再也不敢違規拉客了

別看貨拉拉變身網約車的段子今年才有,其實拉貨變拉人的情況去年在杭州就出現過,結果拉人的貨車司機還被罰了款。

來自安徽阜陽的貨拉拉司機張師傅告訴我,去年夏天在連續下暴雨的那段時期,他偶爾會在App上收到一個訂單,寫明“6個人坐車,沒貨”,“我想著正好也不用卸貨,就抱著僥倖心理,拉過幾單。”

然而,張師傅的運氣不好,拉了幾次,80%以上都被過來檢查的交警撞上了,“一次罰單就150塊。去年,我因為非法載客被罰了快2000塊。”今年,害怕被吊銷駕照的他把家搬到了三墩的新時代廣場附近。“這邊都是商戶要給客戶送傢俱的大單子,我也沒必要再冒風險賺拉客的小錢了。”

事實上,張師傅受到的處罰還算輕的。去年至今,很多地方的交警針對貨車載人都進行了專項整治。有人一次就被罰了500元,有的人在罰款的同時還被扣了6分。

現在,如果在司機群裡看到同行們曬拉客的截圖,張師傅都會化身“教導員”,苦口婆心地勸他們:“這種生意最好還是不要搶,被交警罰款事小,萬一駕照被吊銷,連貨都拉不了了。”

針對違規拉客 貨拉拉平臺要採取行動了

昨天下午,針對貨拉拉變身網約車的現象,我也諮詢了貨拉拉方面。他們的公關經理周先生回覆說,鑑於此次“雨天打貨拉拉”的信息傳播廣泛,7月17日貨拉拉在App上給每位活躍的司機都推送了通知,要求他們遵守平臺規定,拒絕客運訂單。

周先生也對貨車載人和跟車兩種不同狀況做出瞭解釋,“貨車一般會有核載人數。比如兩個人,那麼就是說如果貨主需要隨行貨物的話,需要坐在前排,不能與貨物同在一個車廂內。如果單純載客,或者貨廂內人貨混裝,就屬於貨車載人了,違反交通法規。”

他表示,目前貨拉拉還組織了人力逐步展開監督調查,“一經發現,一定會嚴格處理。”今後,如果查實貨拉拉平臺司機在私下接客運訂單並違規情節嚴重的,將給予司機一定的懲罰措施。

周先生同時提醒用戶,因為貨廂中缺少安全措施,車子行進中很容易發生碰撞、摔傷,從安全的角度,也不適合作為常規的出行方式,“貨廂載人、人貨混裝的用車方式,大家千萬不要嘗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