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雨荷」現身成都!快乘公交車去見TA

這個月,成都幾乎每天都是

雨雨雨雨雨雨雨……

成都人民伴隨著24小時間歇性暴雨

度過了大半個月

網友紛紛抱怨說:“成都這個天氣好久晴得起來哦?家裡的被子都生黴了,想抱出去

曬一哈都不敢!”

好在,

據@成都氣象消息,成都市由

“暴雨黃色預警”更新為“暴雨藍色預警”

雨量減小,成都人民

終於可以出門散散心、透哈氣了!

小微溫馨提示,雨還沒停,想去周邊爬山的

盆友暫時穩一哈

還是坐上公交車,在市區看看

盛放的荷花比較方便~

小微為你推薦幾處絕佳的賞荷地

“夏、雨、荷”,三種元素集齊

給你一個韻味十足的夏天~

荷塘月色

“夏雨荷”現身成都!快乘公交車去見TA

在成都賞荷,首推荷塘月色

位於三聖鄉內的這處荷塘,花開正豔

無需靠近,花香就已撲面而來……

“夏雨荷”現身成都!快乘公交車去見TA

荷香、荷花、荷葉

相映成景,美得讓人想吟詩~

“夏雨荷”現身成都!快乘公交車去見TA

荷塘月色名氣比較大,

來這裡觀賞的人也會比較多

小微建議大家上午前往,避開人流高峰

“夏雨荷”現身成都!快乘公交車去見TA

當然,賞完荷,

你也可以去附近的花卉市場逛一逛

買幾株你喜愛的花種,

栽在自家陽臺

點綴一下自己的生活

地址:成都市錦江區三聖鄉荷塘月色景區

公交路線:乘133路;186路;31路;40路至幸福村站下車,步行至荷塘月色

成都大學

“夏雨荷”現身成都!快乘公交車去見TA

這是一所

一走進去你就會發出感嘆的高校

“啥子啊?

這是學校還是園林?”

成大的綠化率之高,環境之好

讓來過的人,皆印象深刻

“夏雨荷”現身成都!快乘公交車去見TA

幾乎每所高校,都有一個池塘。

但是,成都大學擁有一片湖!

“夏雨荷”現身成都!快乘公交車去見TA

這片湖有個詩意的名字-嚶鳴湖

湖上,成片的荷葉,帶著粉紅的荷花點綴

詩情、畫意,好不悠閒

“夏雨荷”現身成都!快乘公交車去見TA

湖中有魚,

時不時撞動荷杆,抖下荷葉中盛著的雨水

“夏雨荷”現身成都!快乘公交車去見TA

學校已經放暑假,校內還有少數的學生和校外進校散步的居民

在這裡賞荷非常清靜

逛完校園,也可以去學校對面的“青龍湖溼地公園”騎車賞景,風景也是美不勝收

(往期文章有介紹)

手戳 回顧

綠色一夏丨這些乘公交直達的風景,

你一定會想去看一看

地址:成都市龍泉驛區十陵鎮成都大學

公交路線:乘219路;260路;858a路;858路;869路;887路在十陵街辦站下車;

乘887路;888路;97路在成都大學後門站下車,均可到達

四川大學華西校區

“夏雨荷”現身成都!快乘公交車去見TA

說到高校賞荷地,不得不提川大華西校區

鐘樓的荷花池塘,荷花已經競相開放

“夏雨荷”現身成都!快乘公交車去見TA

粉白色的花瓣,怎麼拍都很漂亮

“咔嚓”一張,可以用來做手機壁紙

“夏雨荷”現身成都!快乘公交車去見TA

鐘樓後面,還有一個大荷花池

與鐘樓的“睡蓮”品種不同,各有風采

“夏雨荷”現身成都!快乘公交車去見TA

聽說,這裡是成都市中心最佳賞荷景點

是否名過其實,待你去考證

地址:武侯區人民南路三段17號

公交路線:乘1025路;118路;16路;45路;61路;63路;78路;8路;99路在人民南路三段中下車,即可到達。

杜甫草堂

“夏雨荷”現身成都!快乘公交車去見TA

老成都人都知道草堂裡有一座荷花池,

草堂內,每年還會舉行荷花展,

屆時會有上千盆荷花展示

“夏雨荷”現身成都!快乘公交車去見TA

“圓荷浮小葉,細麥落輕花”

詩聖杜甫,對荷花的輕描淡寫

正符合荷淡雅的氣質

“夏雨荷”現身成都!快乘公交車去見TA

草堂內非常清靜,適合在這裡寫生

也適合在這裡放空自己

地址:成都市青羊區青華路

公交路線:公交k1A或k1路在光華村街口站下車步行700米即可到達。

沙西線.荷花山莊

“夏雨荷”現身成都!快乘公交車去見TA

以荷花命名的休閒山莊,荷花當然是主角

這裡的荷花被主人悉心照料

就等花期,悄然開放

“夏雨荷”現身成都!快乘公交車去見TA

你可以在這裡吃飯、喝茶、打麻將

也可以拿起相機

把這粉綠的美定格下來

“夏雨荷”現身成都!快乘公交車去見TA

山莊在歡樂谷附近,

你可以在歡樂谷耍一圈,釋放自己

然後來到荷花山莊坐下來靜靜地賞荷

一動一靜,這才叫生活

地址:金牛區付家碾村八組

公交路線:乘119路、155路、656路、712路、715路等即可到達。

在陰雨朦朧的夏天,

賞荷何嘗不是一個出門散心的好選擇呢?

小微推薦的這幾處賞荷地

坐公交就能到達

快坐上公交車,去見成都的“夏雨荷”吧~

親們如果還有賞荷好去處推薦,

歡迎在下方留言哦~

end

圖片|源自網絡

文|蒲 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