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埔軍校老師有哪些?

花生251227


黃埔軍校,中國近代史上最著名的軍事院校,也可以說是中國近代史上最為重要的軍事院校,自黃埔軍校成立以後直至新中國成立之時,中國的戰場基本上都是黃埔師生相互比拼的講臺。這所由國共兩黨共同合力組建的“中國國民黨陸軍軍事院校”真的做到了“桃李滿天下,天下是桃李”。

黃埔軍校成立之初,由蔣介石擔任校長,這也是後來胡宗南,杜聿明等人尊稱他“校長”的緣故。國民黨左派人物廖仲愷擔任黨代表(相當於現在的黨委書記)他後來由於和國民黨右派人物不合而被暗殺,妻子何香凝女士是中國共產黨的好朋友。教練部由鄧演達和李濟深擔任正副主任,教授部王伯齡,葉劍英為正副主任,政治部先後由戴季陶,周恩來擔任主任,何應欽作為軍校總教官。


除了上面介紹的主要部門負責老師以外,國民黨方面還有李宗仁擔任校務委員和南寧分校負責人,白崇禧擔任校務委員,陳果夫擔任招生委員會委員,顧祝同擔任戰術教官,管理部主任,陳誠,錢大鈞等人均有所任職。共產黨方面負責人主要有惲代英,毛澤覃(毛澤東弟弟),董必武,聶榮臻等人。

因為黃埔軍校在成立是在孫中山先生支持國共合作的基礎上成立的,所以黃埔成立以後的第一批老師大多是國共兩黨參雜在一起的,比如葉劍英,周恩來等人。但後來由於國共關係不斷惡化,校長蔣介石開始了“校內清黨”活動,1926年以後黃埔軍校內共產黨人不是被和平清退,就被武裝逮捕,黃埔軍校也差不多正式成為“

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


一樹梅花一放翁


黃埔軍校成立時,以蔣介石為校長,廖仲愷為黨代表。教練部李濟深、鄧演達(不久因蔣排擠一度離校旅德,孫中山逝世後回國回校任教育長,北伐開始時任總政治部主任,開始成為國民黨左派領袖,深為蔣校長嫉恨。武漢分共後流亡蘇德,30年回國,31年在上海租界被捕並被引渡到南京,被蔣秘密處決)為正副主任,教授部王柏齡、葉劍英為正付主任,政治部戴季陶、張申府(介紹張國燾加入北京共產主義小組,又是周恩來、朱德入黨介紹人。25年中共五大會議上因意氣用事退黨。後一直從事民盟等民主工作,48年底在國民黨敗局已定情況下發表《呼籲和平》一文被民盟開除。建國後又被劃為右派,直至79年平反。)為正副主任,何應欽為總教官,胡謙為教育長(24年11月增設。胡27年與李漢魂部衝突中被殺)

軍校由六個部門組成:教育、訓練、政治、管理、醫學和補給。學員先後分設步兵、炮兵、工兵、輜重兵、憲兵、政治等科。

特別強調的是政治部早期在戴季陶、張申府(二人均為中國共產黨主要創黨元老。)管理下在軍校較為弱勢,後張申府因與蔣校長難以共事而辭行,之前舉薦周恩來到軍校並接替其任副主任。不久周恩來接任主任,在短時間內將政治部在軍校的作用發揮到極致,一舉成為軍校第一部門。這也就是周長期在國共兩黨均有威望之原因。

後軍校從東征勝利後先後在潮汕、南寧、長沙、武漢等地開設分校。

黃埔軍校是國共兩黨早期合作的典範之作,教師彙集了當時國共兩黨軍事和政治方面的大多數精英。在兩黨關係破裂前基本形成了國民黨負責軍事教育,共產黨負責政治宣傳教育的格局。

除前述外教職人員中較著名的國民黨方面有:

汪精衛:軍校黨代表兼政治部主任

李宗仁:校務委員兼南寧分校負責人

白崇禧:校務委員

程潛:校務委員、長沙分校負責人

陳果夫:招生委員會委員

邵力子:校長辦公室秘書長、政治部主任

顧祝同:戰術教官、管理部主任

陳誠:軍事教官、校長辦公室特別官佐

陳繼承:教官、教育長

錢大均:兵器教官、參謀處長

劉峙:戰術教官

蔣鼎文:學生隊區隊長

方鼎英:入伍生部主任、代理教育長、代理校長

張治中:代理學生隊區隊長、武漢分校教育長

嚴重:一期學生副總隊長(總隊長鄧演達兼)、二、三期學生總隊長(嚴重早期得蔣重用,後因與鄧演達交厚被蔣用其副手陳誠替代,遂退出軍界,44年病逝)

繆斌:政治教官(抗戰時先投汪偽成為漢奸,又與何應欽、戴笠保持聯絡。45年受蔣託戴笠指令去東京與日密談,抗戰勝利後受蔣獎勵,不久與日密談曝光,遂被國民政府抓捕,並以漢奸罪第一個被處決。)

邵元衝:政治教官、政治部代理主任

林振雄:管理部主任

周駿彥:軍需部主任

宋榮昌:軍醫部主任

李其芳:軍醫部副主任、主任(留德醫學博士,歸國後為孫中山、張靜江治病,被舉薦進軍校先任副主任,旋即被蔣與宋榮昌對調,數月後因宋等人告狀辭職)

共產黨方面有:

惲代英:政治總教官(31年被顧順章出賣,蔣即下令處決)

肖楚女:政治教官(與熊雄一起被捕並遇害)

張秋人:政治教官(後中共浙江省委書記,28年在西湖被黃埔學生出賣被捕後犧牲)

瞿秋白:政治教官(35年在福建被一期學生宋希濂部俘獲後犧牲)

高語罕:政治教官、政治總教官(後隨陳獨秀加入托派,29年被開除出黨,48年病逝)

熊雄:政治部主任(四一二政變後在軍校被李濟深抓捕後犧牲)

聶榮臻:政治部秘書兼政治教官

郭沫若:政治教官

魯易:政治部秘書、副主任

(後任賀龍紅三軍政治部主任,肅反委員會負責人,32年被俘後犧牲)

陽翰笙:政治部秘書

毛澤覃:政治部職員

周佛海:政治部主任(應是武漢分校秘書長兼政治部主任)

包惠僧:政治部主任

董必武:武漢分校校務委員

夏曦:武漢分校政治部主任

李達:武漢分校代理政治總教官(是一大代表,不是55年上將)

張國燾:武漢分校政治教官

陳潭秋:武漢分校政治教官

陳毅:武漢分校政治部文書

另外還有兩個名人:

許德珩、章伯鈞,都是武漢分校政治教官

很多黃埔畢業生畢業後先後在軍校任教的就不列舉了。

1924年初,鮑羅廷應孫中山之邀,派出了切列潘諾夫為組長的蘇聯軍事顧問小組參加軍校籌備工作。軍校初創時期蘇聯顧問有名可查的有40餘人,絕大多數是軍事教官。著名的有加倫、蔡爾帕諾夫、白禮別列夫、嘉烈裡、瓦林等。先後在校執教的蘇聯教官和職員有300多人,直到1926年"中山艦事件"後因蔣校長反共排蘇而全部撤離回國。


味心齋


黃埔軍校是孫中山於危難之際創立、想力挽狂瀾於既倒的王牌利器。

從1911年開始,孫中山的路途中就經歷了各種起起伏伏,因為手中沒兵沒槍的原因,所以他只空有巨大的名氣,但卻沒有相應的實力來捍衛自己的抱負,僅在廣東一地他就遭受到了陳炯明的壓迫,因此他才產生了創辦黃埔軍校的初衷。

(廣東軍閥陳炯明)

當時孫中山的國民政府就在廣東,而當時真正把握著廣東軍政大權的人是孫中山以前同盟會的手下陳炯明,不過在底氣足夠之後,陳炯明對孫中山就不是很客氣了,在陳炯明的兵威逼迫下,黃埔軍校就開始緊急創辦了。

為了獲得黃埔軍校校長的位置,蔣介石使出了渾身手段

原本黃埔軍校的校長應該是國民政府的大佬程潛,如果當時不出意外的話,蔣介石的身份將會是黃埔軍校兩位副校長中的一位。

但是蔣介石深深的瞭解黃埔軍校在未來所能創造的威力,他對黃埔軍校的前景看的很重,把這當成了自己走向人生巔峰的最重要資本。




所以接下來蔣介石就使出了各種手段,他開始請出了他的結拜大哥、同盟會大佬張靜江,用以退為進的方法最終將黃埔軍校校長位置從程潛的手中奪了過來。
甚至他因為擔心副校長的身份會對自己未來的大局造成干擾,所以他又通過各種手段逼孫中山撤掉了兩位副校長的位置,好讓自己操控起了黃埔軍校的大權。

黃埔軍校最開始時的定位和作用

因為孫中山本身對創辦軍校沒什麼經驗,所以他就請求了蘇聯的幫助,而又因為時間緊迫的原因,所以黃埔軍校最開始是以速成班的制度創的。

黃埔軍校的學制是一年,不過學生們真正在黃埔軍校內部學習的時間只有六個月,其他的六個月則是在入學前在部隊裡面訓練半年,在訓練半年之後學生們就可以進入黃埔軍校中學習軍事知識了。


而黃埔軍校最開始的定位也是部隊的初級士官,所以黃埔學生們在黃埔軍校中只學到了最基礎的東西,他們的軍事能力都是在戰場上靠一仗一仗積累或者是在陸軍大學進修而來的。

黃埔軍校最重要的並不是教育水平有多高,它最重要的是它無與倫比的搖籃身份,黃埔軍校以搖籃的姿態培養出了許多百戰名將,這些將領們都在後來的抗戰、內戰史中佔據了非常重要的地位。

黃埔軍校的老師們

這個時候我們回到問題的本身,我們來大概講一下黃埔軍校的老師們。

剛開始時黃埔軍校的老師們是廖仲愷,李濟深,鄧演達,戴季陶、張申府、王柏齡、周恩來、瞿秋白、惲代英、張秋人等,不過在這一批的人也有先後之分。

(戴季陶)

而汪精衛、李宗仁、白崇禧、程潛、陳果夫、邵力子等人也在黃埔軍校內部擔任過一定職務。

而隨同蔣介石一同發家的八大金剛也曾經擔任過黃埔軍校的教官,他們分別是:何應欽、陳誠、顧祝同、劉峙、張治中、錢大鈞、蔣鼎文、陳繼承八人。

(何應欽)

黃埔學生們的軍事水平

雖然這些教官在後來都擔任了很重要的地位,但是真正在行軍打仗方面起到最重要作用的還是他們手下的黃埔學生們,這些經歷過血山火海的黃埔學生們才是真正擁有強大軍事手段的人,而這些老師教官們更多做的是總攬大局的行為。

我在其他地方看到有人因為黃埔學生們所受到教育的短暫,而忽視了他們的軍事水平,我對這種看法是不太認同的。

一個學生在學校裡面所學到的東西可能非常有用,但是與真正在戰場上自己琢磨、慢慢磨練出來的軍事水平來說,卻是稍有遜色的,黃埔將領們都是在戰場上成長起來的、都是經歷過一場場的戰鬥使自己成為真正百戰名將的,而且他們有些人後來也在陸軍大學的將校班進修過,因此他們的軍事水平和他們的功績是成正比的。

所以說以上大概就是黃埔軍校老師中比較出名的幾位了,他們在各自的陣營都佔據著很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在以黃埔軍校為發家資本的蔣介石陣營中,這些老師們更是掌握了滔天的權勢,開始左右起了當時的風雲變幻,成為了時人羨慕的人上人。


孤客生


黃埔軍校不但培養了大量優秀學生,將星如雲,軍事教官也是名將輩出,最著名的是蔣介石手下“八大金剛”。


從1924年到1949年底,黃埔軍校在大陸一共開辦了23期,包括各分校、訓練班在內,培養出了23萬多名畢業生,其中質量最高的是前6期,尤其是前3期,教官素質也是如此。

黃埔軍校著名教官——蔣介石的“八大金剛”

蔣介石擔任黃埔軍校校長,在他的嫡系部隊裡,有八位黃埔軍校教官出身的將領深得其信任與重用,號稱“八大金剛”,他們分別是何應欽、劉峙、顧祝同、張治中、錢大鈞、陳誠、蔣鼎文、陳繼承。

此八人均畢業於正規軍事學校,何應欽、錢大鈞為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留學生;蔣鼎文就讀於浙江陸軍講武堂;其餘五人則是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的高材生,他們在黃埔軍校時為蔣介石所倚重,成為蔣介石軍事班底的核心。



何應欽:中華民國陸軍一級上將。畢業於日本陸軍士官學校,蔣介石校友,1924年黃埔軍校籌建,蔣介石擔任校長,何應欽擔任總教官。



陳誠:中華民國陸軍一級上將。畢業於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炮科出身,1924年黃埔軍校籌建,擔任炮兵科教官。

顧祝同:中華民國陸軍一級上將。畢業於保定陸軍軍官學校步兵科,後在蔣介石推薦下擔任黃埔軍校的戰術教官。


劉峙:中華民國陸軍二級上將。畢業於保定軍官學校,步兵科出身,1924年夏,由何應欽介紹,到黃埔軍校擔任戰術教官。

錢大鈞:中華民國陸軍中將加上將銜。畢業於日本陸軍士官學校,1924年到黃埔軍校擔任兵器軍事教官。


蔣鼎文:中華民國陸軍二級上將。畢業於浙江陸軍講武堂,1924年到黃埔軍校擔任教官。


張治中:中華民國陸軍二級上將。畢業於保定陸軍軍官學校,1924年擔任黃埔軍校教官。


陳繼承:中華民國陸軍中將。畢業於保定陸軍軍官學校步兵科,1924年擔任黃埔軍校的戰術教官。

黃埔軍校教官總體情況

據初步統計,自民國十三年(1924年)5月創校,至民國十五年(1926年)初,先後聘請教職員233人,這些教官大多數是國內外武官學校畢業,在有資料可查的83人中,出身如下。


出身日本士官學校者12名,多任軍校中的高級職務,典型的海歸和尚好唸經,因為蔣介石就是日本士官學校畢業。

出身保定軍校者60名,大部屬校級軍官,畢竟保定軍校也是國內軍中名校。

出身雲南講武堂者11名,則大多為尉級幹部。

就總人數而論,黃埔軍校教官仍以雲南講武堂出身者為多,他們約佔教官總人數的60%,保定軍校出身者約佔20%。


我是專注歷史文化的狄飛驚,歡迎關注我!


狄飛驚


僅算1924年至1930年坐落於廣州市黃浦區的黃埔軍校時代,而不包括遷址南京後改制成的中央陸軍軍官學校以及十幾個分校,創建之後的黃埔軍校的教官(老師)主要由國外和國內兩部分群體組成。

第一部分是外教,系由蘇俄派駐

黃埔軍校成立的本身背景,就是由共產國際代表馬林向孫中山先生提出來的,蘇俄對軍校的成立不僅僅是停留在口頭建議上,軍校成立之初,也派出了40餘名蘇俄軍官來校任教,次年又派出了一個二百人規模的教官團。其中最著名的是當時擔任國民政府軍事總顧問的瓦西里·康斯坦丁諾維奇·布柳赫爾,他化名為加侖,後來他成為蘇俄元帥,但最後以日諜汙名遭到清洗處決。他當時擔任的是軍校顧問團團長。

加侖將軍照片
契列班諾夫(又譯蔡爾帕諾夫),擔任黃埔軍校(軍事)總顧問,之後他還參加了五十年代蘇俄赴中國的代表團,受到了之前的師生學員們的熱烈歡迎。

白禮別列夫:步兵顧問

格拉覺夫:

政治顧問

嘉列裡:炮兵顧問

瓦林:工兵顧問

羅戈夫:後勤顧問

捷列沙托夫:炮兵教練

建校初期的三年中,蘇俄支援的學校經費超過200萬盧布,另有價值400萬(另一說為600萬)盧布的武器軍援,應該說,蘇俄的援助是黃埔軍校的經費、器械、教員的基礎班底。

第二部分是國內教官。

校長:蔣介石

黨代表:廖仲愷、汪精衛

校務委員:李宗仁、白崇禧、程潛

政治部主任:汪精衛(兼)、戴季陶、邵元衝、邵力子、周恩來、周佛海、包惠僧熊雄

政治部副主任:周恩來(後轉正)、葉劍英、張申府、魯易

政治教官:繆斌、瞿秋白、張秋人、蕭楚女、高語罕、郭沫若、聶榮臻

黃埔軍校政治部工作人員合影

以下不再列舉政治、後勤、招生、校務、軍需、軍醫各部門,主要介紹軍事類教官。

戰術總教官:何應欽(畢業於日本陸軍士官學校)

戰術教官:顧祝同劉峙、陳繼承(三人皆畢業於保定陸軍軍官學校

兵器教官:錢大鈞(畢業於日本陸軍士官學校)

炮兵教官:陳誠(畢業於保定陸軍軍官學校)

以上可以看出,在黃埔創校前期,軍事類教官主要由蘇俄外教擔任,蘇俄退出後,才是留日系和保定系挑大樑,隨著畢業生的日益增多,也有一些出色者留校任教。


歷來現實





黃埔軍校的老師有很多,主要是在國民黨中,共產黨中,也有不少。

仔細盤點盤點,來回對比分析,比較出眾的有這麼幾位。

一、周恩來



周恩來是黃埔軍校建校時的元老,也是非常出眾的年輕幹部。26歲時,已經是黃埔軍校的政治部主任了。

周恩來不是直接教學生的,而是管理教職工的,雖然嚴格意義上來說不是“教書育人”的,但周恩來的影響力實在太大,對老師們有著重要的影響。

特別是黃埔軍校的“共產黨人”,更是牢牢地圍繞在周恩來身邊,以他馬首是瞻。

二、聶榮臻



聶帥(1899-1992)在學校初開時就已經來了,任黃埔軍校秘書兼政治教官。

聶帥是名副其實的黃埔老師,不禁要做好秘書工作,還要兼職做好政治課的教授和輔導,可謂“能力突出,勇挑重擔”。

正是這段黃埔軍校的日子,歷練了聶帥的心智,也和周恩來配合得非常緊密,最終成就了自己,也解救了勞苦大眾。

三、葉劍英



葉劍英(1897-1986),是黃埔軍校早期的教授部副主任,對於整體的教學工作有著直接的影響。

雖然,葉帥當時工作的環境很複雜,國民黨人居多,共產黨人居少,但葉帥很堅定的堅持了自己的信仰。

毛主席評價葉劍英“呂端大事不糊塗”,正是對其一生的真實寫照。

每到關鍵階段,葉帥總是能做出對我黨我軍有利的選擇。

四、何應欽



何應欽(1890-1987)是個有爭議的人物,早期留學於日本,後來參加了“同盟會”。

何應欽能力非常卓著,理論、實戰水平都不錯,只是因為在日留學多年,而對日本人少了很多“仇恨”,甚至和某些日本高官是不錯的朋友,比如,岡村寧次就是何應欽很好的朋友。

所以,看到岡村寧次罪大致極,還能安然而退,這讓中國大多數人對親日的何應欽並不“喜歡”。

但,何應欽卻是黃埔軍校初建時的總教官,深得孫中山和蔣介石的欣賞,總教官做的不錯,其它才華也很了得,比如,黃埔軍校的校旗和國民黨的國徽都是何應欽設計,不得不說,這是個文武雙全的人。

其人生的輝煌頂點在1945年9月8日,代表中國人民,代表國際社會接受了日本人的投降。

到了臺灣後,何應欽擔任了較多職務,比如“總統府戰略委員會主任委員”,再比如“三民主義中國大同盟主任委員”等,不過,大多都是虛職,沒多大權利。

1987年在臺灣去世。

五、陳誠



陳誠(1898-1965)畢業於保定軍校,曾任職於黃埔軍校教官,是蔣介石嫡系中的嫡系。

陳誠年少成名,26歲時已經是黃埔軍校的教官了。剛開始擔任教育副官,1925年開始擔任炮兵教官。後來32歲時,已經成為了第十八軍上將軍長了。

抗日戰爭時,陳誠擔任了淞滬戰役的總指揮,此時的救國行動,使很多黃埔學員成為了陳誠最大的支持。

和蔣介石到了臺灣後,陳誠在政治、經濟等方面均有建樹建樹,被周邊人稱為“小委員長”。

國民黨內部,對陳誠領導的派系叫做土木系。無論是在戰爭年代,還是在和平年代,土木系都發揮出了極大的作用。

可惜,1965年3月,陳誠撒手人寰,去了西方極樂世界。

六、顧祝同



顧祝同(1893-1987),字墨三,家中長子。

1919年二月,顧祝同從保定陸軍學校畢業了。1920年,直皖戰爭爆發後不久,幾經周折,顧祝同跟隨了孫中山。

在孫中山處,顧祝同和蔣介石結識了,兩人一見如故,相談甚歡。得知蔣介石也曾經在保定待過,兩人距離迅速拉近。

1924年,孫中山先生組建黃埔軍校時,蔣介石成了校長,顧祝同成了中校教官。

1925年1月,軍校組建自己的教導團,顧祝同任二團營長。在東征過程中,顧祝同帶隊戰績出色,創造了“以少勝多”的驕人戰績。

之後,顧祝同一路高升,抗戰勝利後,顧祝同成了陸軍總司令,國防部參謀總長。

去臺灣後,顧祝同先後任國防部長、“總統府”戰略顧問,1987年去世。



除了以上這些,黃埔軍校的老師,還有湯恩伯、錢大鈞、陳奇涵、王柏齡等幾十位。


藍風破曉


黃埔軍校,通常來說是指在抗戰內戰中發揮最大作用的前六期師生,而且七期以後軍校轉至南京單獨由藍黨開辦。

從老師方面來說,黃埔師資力量配備絕對豪華無比。軍校總理中山先生,校長常凱申,黨代表廖仲愷,此即黃埔前三巨頭。此外,副校長李濟深、政治部主任戴季陶、教練部主任王伯齡,總教官何應欽等。後期,汪精衛繼任黨代表,周總理繼政治部主任,都算一時人傑。而陳誠此時只是沒有具體職務的校長辦公室候差上尉軍官,所以一二期學生幾乎都不承認陳誠為老師,就是此原因。

軍事教官基本來自保定軍校畢業,如劉峙、顧祝同、蔣鼎文、陳繼承、嚴重等著名將領,後期則有張治中,陳誠,湯恩伯等。軍事教官大多是藍黨,少數是紅黨。

特別的是鄧演達。鄧演達是廖仲愷後最堅定的左派。對黃埔軍校三四五六期的影響能力僅次於常凱申,與常周並稱黃埔中三巨頭。1927年3月,鄧常兩位老朋友因政治理念分道揚鑣,之後多次組織反常暴動並拉攏學生預備在1930年冬於全國多省由七個師同時起事,最終因內部組織問題流產。

就算陳誠也是鄧演達親自挑選和提拔的,更是進入大元帥府警衛連和黃埔軍校,接替嚴重任22師長的重要舉薦人。所以說陳誠是鄧演達的人毫不過分。因此在四一二後,21、22兩個師內部思想極為混亂,包括陳誠在內大批年輕軍官預備譁變轉投武漢鄧演達也就毫不奇怪。最終,1931年底,常凱申勸降鄧演達不成秘密殺害,陳誠1932年元旦娶常凱申宋美齡的雙料乾女兒譚詳,陳誠才算是真正被常凱申作為親信加入核心圈。

政治教官基本來自紅黨。肖楚女,熊雄,惲代英等皆大名鼎鼎。所以黃埔前六期學生普遍親CCP一些,即便加入藍黨的大多數黃埔學生對紅黨也多少有香火情份。正因為如此,常凱申搞四一二,執行者是桂系第七軍與前軍閥部隊周鳳歧26軍,黃埔學生組成的嫡系第一軍被常凱申提前調離,避免了血腥。


四川達州


黃埔軍校創辦於1924年,該學校以孫中山為總理,蔣介石為校長,廖仲愷為黨代表。學校下設政治、教練、教授、管理、軍需、軍醫各部,其中戴季陶、張申府任政治部正副主任;李濟深、鄧演達任教練部正副主任;王柏齡為教授部主任;林振雄為管理部主任;周駿彥、俞飛鵬任軍需部正副主任;宋榮昌任軍醫部主任。又特設政治科,由總理特別任命胡漢民、邵元衝等為政治教官,分別講授黨義、黨史及世界各國革命史。

除此之外,黃埔軍校的教官如下:

何應欽(總教官)、錢大鈞、陳繼承、顧祝同、沈應時、嚴重、王俊、劉峙、陳誠、劉堯宸、金佛莊、蔣鼎文、張治中、白崇禧、陳果夫、邵力子、周恩來(第三任政治部主任)、方鼎英、葉劍英、包惠僧、熊雄、惲代英、陳毅、蕭楚女、張國燾、高語罕、周佛海、


歷史軍魂


黃埔軍校成立時,以蔣介石為校長,廖仲愷為黨代表。教練部李濟深、鄧演達為正副主任,教授部王柏齡、葉劍英為正付主任,政治部戴季陶、張申府(介紹張國燾加入北京共產主義小組,又是周恩來、朱德入黨介紹人。25年中共五大會議上因意氣用事退黨。後一直從事民盟等民主工作,48年底在國民黨敗局已定情況下發表《呼籲和平》一文被民盟開除。建國後又被劃為右派,直至79年平反。)為正副主任,何應欽為總教官,胡謙為教育長(24年11月增設。胡27年與李漢魂部衝突中被殺)。

軍校由六個部門組成:教育、訓練、政治、管理、醫學和補給。學員先後分設步兵、炮兵、工兵、輜重兵、憲兵、政治等科。
特別強調的是政治部早期在戴季陶、張申府(二人均為中國共產黨主要創黨元老。)管理下在軍校較為弱勢,後張申府因與蔣校長難與共事而辭行,之前舉薦周恩來到軍校並接替其任副主任。周恩來後來接任主任後,在短時間內將政治部在軍校的作用發揮到極致,一舉成為軍校第一部門。這也就是周長期在國共兩黨均有威望之原因。
後軍校從東征勝利後先後在潮汕、南寧、長沙、武漢等地開設分校。
黃埔軍校是國共兩黨早期合作的典範之作,教師彙集了當時國共兩黨軍事和政治方面的大多數精英。在兩黨關係破裂前基本形成了國民黨負責軍事教育,共產黨負責政治宣傳教育的格局。
除前述外教職人員中較著名的國民黨方面有:
汪精衛:軍校黨代表兼政治部主任
李宗仁:校務委員兼南寧分校負責人
白崇禧:校務委員
程潛:校務委員、長沙分校負責人
陳果夫:招生委員會委員
邵力子:校長辦公室秘書長、政治部主任
顧祝同:戰術教官、管理部主任
陳誠:軍事教官、校長辦公室特別官佐
陳繼承:教官、教育長
錢大均:兵器教官、參謀處長
劉峙:戰術教官
蔣鼎文:學生隊區隊長
方鼎英:入伍生部主任、代理教育長、代理校長
張治中:代理學生隊區隊長、武漢分校教育長
嚴重:一期學生副總隊長(總隊長鄧演達兼)、二、三期學生總隊長(嚴重早期得蔣重用,後因與鄧演達交厚被蔣用其副手陳誠替代,遂退出軍界,44年病逝)
繆斌:政治教官(抗戰時先投汪偽成為漢奸,又與何應欽、戴笠保持聯絡。45年受蔣託戴笠指令去東京與日密談,抗戰勝利後受蔣獎勵,不久與日密談曝光,遂被國民政府抓捕,並以漢奸罪第一個被處決。)
邵元衝:政治教官、政治部代理主任
林振雄:管理部主任
周駿彥:軍需部主任
宋榮昌:軍醫部主任
李其芳:軍醫部副主任、主任(留德醫學博士,歸國後為孫中山、張靜江治病,被舉薦進軍校先任副主任,旋即被蔣與宋榮昌對調,數月後因宋等人告狀辭職)
共產黨方面有:
惲代英:政治總教官(31年被顧順章出賣,蔣即下令處決)
肖楚女:政治教官(與熊雄一起被捕並遇害)
張秋人:政治教官(後中共浙江省委書記,28年在西湖被黃埔學生出賣被捕後犧牲)
瞿秋白:政治教官(35年在福建被一期學生宋希濂部俘獲後犧牲)
高語罕:政治教官、政治總教官(後隨陳獨秀加入托派,29年被開除出黨,48年病逝)
熊雄:政治部主任(四一二政變後在軍校被李濟深抓捕後犧牲)
聶榮臻:政治部秘書兼政治教官
郭沫若:政治教官
魯易:政治部秘書、副主任(後任賀龍紅三軍政治部主任,肅反委員會負責人,32年被俘後犧牲)
陽翰笙:政治部秘書
毛澤覃:政治部職員
周佛海:政治部主任(應是武漢分校秘書長兼政治部主任)
包惠僧:政治部主任
董必武:武漢分校校務委員
夏曦:武漢分校政治部主任
李達:武漢分校代理政治總教官(是一大代表,不是55年上將)
張國燾:武漢分校政治教官
陳潭秋:武漢分校政治教官
陳毅:武漢分校政治部文書
另外還有兩個名人:
許德珩、章伯鈞,都是武漢分校政治教官
很多黃埔畢業生畢業後先後在軍校任教的就不列舉了。
1924年初,鮑羅廷應孫中山之邀,派出了切列潘諾夫為組長的蘇聯軍事顧問小組參加軍校籌備工作。軍校初創時期蘇聯顧問有名可查的有40餘人,絕大多數是軍事教官。著名的有加倫、蔡爾帕諾夫、白禮別列夫、嘉烈裡、瓦林等。先後在校執教的蘇聯教官和職員有300多人,直到1926年"中山艦事件"後因蔣校長反共排蘇而全部撤離回國。

用戶61482539190


一所培養無數軍中精英的學校,當然老師眾多,而且辦學特色明顯,是孫中山倡導“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時期,第一大特色就是有蘇軍顧問團,有很多蘇聯軍事專家並直接參與授課。以加倫將軍為首。

第二個特色,蔣介石被任命為校長,而蔣介石是日本陸軍仕官學校畢業,故有日本留學的經歷的何應欽、錢大均等受到重用,分任教育長,參謀長等主要軍事方面的主官。

學校建在廣東,粵系軍閥自然也有部份文武兼備的人員進入軍校任職,如李濟深,鄧演達,葉劍英也屬此例。當然他們也都是國民黨員。葉劍英是後來加入共產黨的。

基層軍事教官,多是一些國內基它老牌軍校出身的,後來有名氣的人物有陳誠,劉峙,蔣鼎文,顧祝同等。

第三個特色,黃埔是軍政一體教育的學校,即教授軍事指揮技能,也教授政治理想,這是不同於舊式軍校的鮮明特點,畢業生無論是信仰三民主義還是共產主義,都比舊式軍閥的軍官更加勇敢,無畏犧牲。這也是北伐軍以少勝多,攻無不克或能堅持取得最後勝利的關鍵所在。故軍校有政治部,主任是戴季陶,周恩來是副主任。(後來是周佛海)。陳果夫任過政治教員。共產黨的政治教育任課老師極有名望,代表是肖楚女和惲代英。所以才在國民黨主辦的學校裡發展了那麼多的共產黨員,並且大部份終身堅貞不渝。

最後說明一下,聶榮臻元帥,在黃埔時期更準確的說是工作人員,而不是教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