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大夫:爱运动的女性膝盖最爱坏!

女性的膝盖“天生脆弱”,请远离长跑和负重,珍爱关节!

骨科大夫:爱运动的女性膝盖最爱坏!

骨科大夫:爱运动的女性膝盖最爱坏!

怎么样?是不是有点颠覆三观?有人可能会问:

不应该是越运动越健康么?

不应该是女性比男性更长寿么?

为什么爱跑步的女性反而成了膝盖最容易损伤的人?

回答这个问题,我们暂且不去说那些具体的、枯燥的男女骨骼在医学上的差异。我们先从人类祖先如何获得食物开始谈起。

在语言、协作、工具都没有出现之前,原始人是如何获取猎物的?

骨科大夫:爱运动的女性膝盖最爱坏!

比如人类想要抓住一只野鸡,在没有任何工具的情况下,只要我们在它后面穷追不舍就可以了,原因是任何动物在剧烈的运动时都会产生非常多的热量,而这些热量如果不能及时从身体散出,就会导致动物因为发热发烧而死亡。

既然追逐猎物成为原始人类获取食物的主要方式,所以人类在漫长的进化史中,膝关节为了更好的适应奔跑,做了很多改变,人的膝盖就是为了适应奔跑。

为什么爱跑步的女性,反而成了膝盖最容易损伤的人?

骨科大夫:爱运动的女性膝盖最爱坏!

因为这和人类历史有关:

骨科大夫:爱运动的女性膝盖最爱坏!

2

我们那些长距离奔跑的祖先都是瘦子

以前的普通百姓都很瘦,这和当时的食物、营养匮乏有关。

这还是在已经进入到了农耕社会,普通人已经可以通过土地耕种,固定地收获食物的情况下,而在更久远的原始社会,人类还没有农耕文明的时代,狩猎并非天天都收收获,饿肚子几乎是常事,由此可以推想,当时的人几乎都会是“骨瘦如柴”的。

所以,我们的膝盖其实都是为“瘦人”设计的。

中国现代社会有这么多的胖人,也不过是改革开放后几十年的事情,放在历史的长河中,还是很短很短的,所以我们的膝盖不可能在这么短时间内,进化到承担“胖人”体重的程度。

所以,我们的膝盖比以往负担更重。

3

我们的膝盖是给“短命人”设计的

我们的祖先,其实寿命非常非常短。

即使到了中国建国初期,人们的平均寿命也不到40岁,可想而知我们更遥远的祖先,在食物短缺、环境恶劣、缺医少药的情况下能活到多久?

虽然截至2016年,中国人均寿命已突破了76岁,未来这个数字还要以更快的速度增大,然而,我们膝盖的进化却远远追不上寿命增长的速度。

就好比一辆汽车的设计寿命是30年,结果现在非要把车开70多年,汽车的轴承很可能会在使用到30——50年的时候报废,如果再不省着用,报废的时间还会提前。

简而言之,人类跑步的膝盖主要是为瘦弱、短命的男性祖先设计的,女性的膝盖——尤其是如今微胖且长寿女性的膝盖——根本就不适合跑步。

在现实生活中,这一点似乎也得到了印证,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协和医院骨科主任邱贵兴教授在《骨关节炎流行病学和病因学新进展》中写到的:

  • 骨关节炎在60岁~75岁发病率高于50%;75岁以上人群发病率高达80%。其中,女性骨关节炎的发病率远高于男性,绝经后的妇女发病率更高。亚洲人最多见的是膝关节骨关节炎。
  • 2008年调查发现:膝关节骨关节炎的平均患病率为14%,其中女性的患病率为19.4%,男性仅为9.1%
  • 2012年调查发现:天津市60岁以上人群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患病率为2l.7%,其中女性患病率为27.6%,而男性仅为16.1%。

所以,女性的膝关节“天生脆弱有缺陷”,根本就不适合长跑和负重!女性获得膝关节的健康需要比男性付出更多。

骨科大夫:爱运动的女性膝盖最爱坏!

骨科大夫:爱运动的女性膝盖最爱坏!

骨科大夫:爱运动的女性膝盖最爱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