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大夫:愛運動的女性膝蓋最愛壞!

女性的膝蓋“天生脆弱”,請遠離長跑和負重,珍愛關節!

骨科大夫:愛運動的女性膝蓋最愛壞!

骨科大夫:愛運動的女性膝蓋最愛壞!

怎麼樣?是不是有點顛覆三觀?有人可能會問:

不應該是越運動越健康麼?

不應該是女性比男性更長壽麼?

為什麼愛跑步的女性反而成了膝蓋最容易損傷的人?

回答這個問題,我們暫且不去說那些具體的、枯燥的男女骨骼在醫學上的差異。我們先從人類祖先如何獲得食物開始談起。

在語言、協作、工具都沒有出現之前,原始人是如何獲取獵物的?

骨科大夫:愛運動的女性膝蓋最愛壞!

比如人類想要抓住一隻野雞,在沒有任何工具的情況下,只要我們在它後面窮追不捨就可以了,原因是任何動物在劇烈的運動時都會產生非常多的熱量,而這些熱量如果不能及時從身體散出,就會導致動物因為發熱發燒而死亡。

既然追逐獵物成為原始人類獲取食物的主要方式,所以人類在漫長的進化史中,膝關節為了更好的適應奔跑,做了很多改變,人的膝蓋就是為了適應奔跑。

為什麼愛跑步的女性,反而成了膝蓋最容易損傷的人?

骨科大夫:愛運動的女性膝蓋最愛壞!

因為這和人類歷史有關:

骨科大夫:愛運動的女性膝蓋最愛壞!

2

我們那些長距離奔跑的祖先都是瘦子

以前的普通百姓都很瘦,這和當時的食物、營養匱乏有關。

這還是在已經進入到了農耕社會,普通人已經可以通過土地耕種,固定地收穫食物的情況下,而在更久遠的原始社會,人類還沒有農耕文明的時代,狩獵並非天天都收收穫,餓肚子幾乎是常事,由此可以推想,當時的人幾乎都會是“骨瘦如柴”的。

所以,我們的膝蓋其實都是為“瘦人”設計的。

中國現代社會有這麼多的胖人,也不過是改革開放後幾十年的事情,放在歷史的長河中,還是很短很短的,所以我們的膝蓋不可能在這麼短時間內,進化到承擔“胖人”體重的程度。

所以,我們的膝蓋比以往負擔更重。

3

我們的膝蓋是給“短命人”設計的

我們的祖先,其實壽命非常非常短。

即使到了中國建國初期,人們的平均壽命也不到40歲,可想而知我們更遙遠的祖先,在食物短缺、環境惡劣、缺醫少藥的情況下能活到多久?

雖然截至2016年,中國人均壽命已突破了76歲,未來這個數字還要以更快的速度增大,然而,我們膝蓋的進化卻遠遠追不上壽命增長的速度。

就好比一輛汽車的設計壽命是30年,結果現在非要把車開70多年,汽車的軸承很可能會在使用到30——50年的時候報廢,如果再不省著用,報廢的時間還會提前。

簡而言之,人類跑步的膝蓋主要是為瘦弱、短命的男性祖先設計的,女性的膝蓋——尤其是如今微胖且長壽女性的膝蓋——根本就不適合跑步。

在現實生活中,這一點似乎也得到了印證,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協和醫院骨科主任邱貴興教授在《骨關節炎流行病學和病因學新進展》中寫到的:

  • 骨關節炎在60歲~75歲發病率高於50%;75歲以上人群發病率高達80%。其中,女性骨關節炎的發病率遠高於男性,絕經後的婦女發病率更高。亞洲人最多見的是膝關節骨關節炎。
  • 2008年調查發現:膝關節骨關節炎的平均患病率為14%,其中女性的患病率為19.4%,男性僅為9.1%
  • 2012年調查發現:天津市60歲以上人群膝關節骨關節炎的患病率為2l.7%,其中女性患病率為27.6%,而男性僅為16.1%。

所以,女性的膝關節“天生脆弱有缺陷”,根本就不適合長跑和負重!女性獲得膝關節的健康需要比男性付出更多。

骨科大夫:愛運動的女性膝蓋最愛壞!

骨科大夫:愛運動的女性膝蓋最愛壞!

骨科大夫:愛運動的女性膝蓋最愛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