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文官却嗜杀无比,一时风光无限,最后他还是自食恶果

五代十国时,后汉的皇帝刘知远想要通过释放犯人来祈福,便让他的爱臣苏逢吉操手此事,当时他下的命令是这样的:“静狱。”苏逢吉接到命令后,马不停蹄地赶往监狱,不管狱中之人的罪行轻重与否,一律处死,监狱为之一空,而后回命道:“狱静矣”。

身为文官却嗜杀无比,一时风光无限,最后他还是自食恶果

在我们的固有印象中,封建时期的文官应该是温文尔雅,文质彬彬的——倒也不是说他们比普罗大众文明,只是作为文官,自然是受含蓄内敛的儒家文化教育过的。儒家的创始人孔子就曾说过:“我只与喜好思考且不莽撞的人合作”,所以,文官或许不是一个道德修养高的人,但起码他们做事不直接,不喜欢明火执仗地干坏事,于是便会给不明真相的人带来“温文尔雅”的印象。显然,后汉的重臣,身为丞相的苏逢吉不是一个寻常的文官,他滥杀犯人,想过杀光犯人的亲属,还因为两栋住宅的归属诬陷同僚,还因为兄弟不合他的意愿而杀了兄弟,总之,行事极为残忍,毫不委婉。

身为文官却嗜杀无比,一时风光无限,最后他还是自食恶果

其实,苏逢吉也算是一个能干的臣子了——在无日不见血,无日不攻伐的五代十国,找一个驰骋沙场的大将轻而易举,但想寻得个通晓政事、擅长文事的文官却是难事。当时中原方遭契丹侵略,国家新立,百废俱兴,苏逢吉凭借其在处理政务上的天赋,不光备受不通文墨的后汉太祖刘知远的器重,连同僚对他的能力表示心悦诚服。

身为文官却嗜杀无比,一时风光无限,最后他还是自食恶果

如果,他仅仅是发挥他的天赋,将国事处理得井井有条,替国君筹谋划策,为百姓排忧解难,即便是在一个乱世,他能像前秦的宰相王猛那样获得一个绝好的名声也未可知——和苏逢吉一般,王猛也是为异族君主服务,但由于其能使北方安定,让百姓能够免于无谓的战事,所以后世称其为“功劳盖过诸葛武侯”。《礼记》中有这么一句话:“知道停止然后能安定,知道安定而后会思考,会思考才能成功。”想必苏逢吉也是读过的,可惜他浑然不知其中的意味——他残忍,好杀,贪恋权位到达了“无所不用其极”的地步,而这一切,也把他推向了地狱。

身为文官却嗜杀无比,一时风光无限,最后他还是自食恶果

公元948年,后汉太祖驾崩,使苏逢吉、郭威、史弘肇、王章等五人成为顾命大臣辅佐幼帝,这时,苏逢吉的权势可谓到达了文臣的巅峰,可惜他尤不知足,挑拨皇帝与其他顾命大臣的关系,希望以此大权独揽。后来,他成功地除掉了史弘肇等人,支走了郭威。然而,正当他志得意满之时,首都早已不堪忍受他的残忍的国民在内散布谣言,言其权威盖过天子,而后被排除在外的郭威趁势而起,挟兵攻入首都汴梁,大势已去的苏逢吉只得自杀,结束了罪孽的一生。

一个文官却如此不遗余力地行坏事,实在令人震惊,不过,在那个五代十国乱世,什么奇事不会发生呢?

最近支付宝有给大家发福利了,而且福利还很丰厚,话不多说,看看也大家能领多少!

身为文官却嗜杀无比,一时风光无限,最后他还是自食恶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