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幼儿园“小学化”:长沙小学新生知识积累明显增多

继给中小学生减负,启动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之后,教育部也开始向学龄前儿童背负的学习压力开刀。日前,教育部办公厅发文将开展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工作,禁授小学课程。那么,长沙学龄前儿童的学习小学知识的情况如何?长沙的小学校长对幼儿园“小学化”又是怎样看待的呢?长沙的幼儿园在日常教学中主要教什么?

家长:孩子上小学前都会学一些文化知识

长沙市民张女士的儿子泽泽目前五岁半,已经在幼儿园学完了全部的拼音,开始自主阅读带拼音的书,并掌握了一百以内的加减法。与大部分同龄孩子相比,泽泽掌握的知识已经领先许多。尽管如此,张女士还是每天督促将于2019年9月入读小学的泽泽写字、做题,并为泽泽精心挑选了一家幼儿园的大大班,准备让他在进入小学前打下充分地基础。

许女士的儿子多多也在上幼儿园时“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并于去年九月成为小学一年级新生。让许女士苦恼的是,多多上小学后,老师经常跟她反映多多上课不用心听讲,她想教训多多时,多多说:“这些都在幼儿园学过了。”直到一年级下学期的最后一个月,老师表示多多上课不专注的情况才好转一点。

那如果上学前什么都不学,上小学后会怎样呢?罗女士的女儿朵朵将升入二年级,在去年上小学之前,朵朵只能做6以内的加减法。刚开学不多久,老师就表示朵朵有些跟不上学习进度,但表扬她学习态度比较好。现在一年级上完,罗女士表示朵朵已经跟上了教学进度。

采访中,所有家长都表示,孩子在上小学前,或多或少都会学一些文化知识,其中大部分是在幼儿园学习识字和拼音的。更有不少家长表示,在给孩子选择幼儿园时,很愿意把孩子送到有英语教学项目的幼儿园去。

小学:若失去学习兴趣好的成绩不会走太长

“据我了解,近几年一年级新生的知识积累明显增多,提前学习了汉语拼音、10(或者20)以内加减法,背诵古诗超过10首的孩子在各个班级都占到大多数。”长沙市天心区仰天湖教育集团总校长刘菲菲表达了对一年级新生的整体印象。

上小学前就掌握了不少小学的知识,对孩子来讲是否对今后学习更有利呢?刘菲菲说:“入校前学习知识多的孩子,在成绩方面,小学一年级上学期比较占优势,以后优势迅速减少到无。”长沙麓山国际实验小学教务处副主任杨池珍也表示,“一开始学习较多知识的孩子,上学后短时间内考试成绩会比较突出。但是可能因为对新知缺乏新鲜感导致不好好倾听,慢慢地失去学习兴趣,最后好的学习成绩并不会走得太长。”

杨池珍还透露,目前对学龄前儿童的教育有一个比较明显的趋势,那就是家长受教育层次较高的,对孩子一般都没有进行太多小学知识教育,而是比较重视孩子的学习兴趣的培养,阅读启蒙的引导。而家长受教育层次比较低的,尤其是爷爷奶奶带大的孩子,会接受较多的拼音、识字、计算等知识教育。

刘菲菲同时坦言:“不排除一种可能,就是入校前学习知识比较多的孩子往往在班上比较自信。特别是极少部分孩子能够很快成为班级的核心人物,这对于孩子成长有较大的好处。”

幼儿园:幼小衔接教育中着重能力培养

教育部在治理幼儿园“小学化”的文件中明确表示:“一些幼儿园违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特点,提前教授小学内容、强化知识技能训练,‘小学化’倾向比较严重,这不仅剥夺了幼儿童年的快乐,更挫伤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影响了身心健康发展。”那么,长沙幼儿园会主要教孩子什么呢?

开福区山语城幼儿园是一家公办幼儿园,园长黄利明说:“我们幼儿园通过区域游戏、体育游戏等形式,从语言、社会、健康、科学、艺术五大领域对幼儿进行培养。比如本学期我们开展了我爱家乡绿水青山之共绘中国梦,古法新玩之我和绘本有个阅会,爱心义卖,融合教育等一系列多姿多彩的活动。”

黄利明表示,对于教育部治理幼儿园“小学化”的专项治理,他们一直注意在教学中避免“小学化倾向”。同时,从下学期起,山语城幼儿园将根据教育部要求,对课程设置进一步优化,“让幼儿通过绘本剧表演提升创造力、自我表现力。真正意义上做到‘让孩子的童年多姿多彩’。”

湖南万婴教育集团董事长黄平也表示,他们在幼小衔接的工作中,主要是带领小朋友参观小学,听哥哥姐姐讲小学故事,开展书包整理等活动,注重的是激发孩子对于小学的向往,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提升孩子的交往能力,尤其是提升对于时间、物品等管理能力。

黄平还介绍,万婴也会有数学、语言等方面的教学,都是根据《3-6岁儿童发展指南》五大领域教学要求,在大班进行一些数学操作游戏、前阅读和前书写的活动,不会超过《指南》的范畴,注重的是培养孩子的数学思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建议:上小学前培养倾听和生活自理能力

面对教育部对幼儿园“小学化”的专项整治,长沙许多家长也提出了疑问:“孩子上小学前应该学什么、培养什么能力呢?”

长沙市天心区仰天湖教育集团总校长刘菲菲认为:“孩子入学前可以适当地在生活中识字,同时培养阅读的好习惯。另外,倾听的能力非常重要。”

麓山国际实验小学教务处副主任杨池珍建议家长对孩子做一些生活自理能力的训练,比如自己整理书本、文具、书包,按时作息。杨池珍也提到了可以让孩子练习正确的握笔姿势,在此基础上让孩子学写自己的名字和简单的汉字。杨池珍说:“什么时间做什么事,这句话永远不会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