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車新勢力之兩大門派

曾經有人說全國有300家造車新勢力,最後能留下3家就已經相當不錯了。造車這個事是一條漫漫燒錢路,沒資金可以隨時出局。新勢力中有融資拿錢拿不完的,也有沒人投資的。而關於汽車的三大支撐是技術+資本+人才,今天華小美想跟大家說說有錢沒技術的,和有技術沒錢的兩家新勢力門派。

造車新勢力之兩大門派

根據華小美查閱到的新勢力資料,其實他們現在僅僅只是跨出來一小小步而已,汽車內行人都知道,造一款車需要五個維度點,第一步拿到國家的雙資質,簡單來說就是國家允許你自立門戶可以造車了,這個不是說哪家車企錢多就能拿到,需要看車企的工廠製造能力等一系列標準,這麼說吧,目前300多家造車新勢力沒有超過6家拿到這個“雙資質”。剩下的四個維度就是資金、人才團隊、產品交付、售後服務。

瀋海寅的奇點汽車到底怎麼玩?

工業層面的很多東西,在華小美看來真的是靠實踐出的數據,如果沒有造車經驗去搞個新車真的會很有侷限性。曾經是360和金山軟件的副總裁想把互聯網基因放到汽車產品中,確實屬於顛覆性的創新,和北汽新能源聯手也算找到大腿可以抱,最起碼量產和售後服務不用愁,這一點奇點還算靠譜。

造車新勢力之兩大門派

不久前,奇點汽車宣稱,“我們已建設完成包括北京、上海、蘇州、安徽銅陵、美國硅谷、日本宇都宮在內的“三國六地”研發生產體系的佈局”。看起來真的是金光閃閃,內部造車技術和整體企業發展到底怎麼樣,我們也不知道。靜下心來縱觀蔚來、漢騰汽車等新勢力,門面功夫和融資金額從來都是看起來美麗動人,同時又是個迷,當你想細細考證時卻發現無處可驗。

很多人都有的一個疑問,奇點汽車量產車何時才能真正面世,早在 2016年3月樣車發佈會上,奇點汽車就宣佈將在2017年底實現小批量量產。2016年年底的時候,智車優行繼續表示將在2017年年底實現小批量量產,後來又表示2018年年底正式量產下線,何年何月何時最終下線,我們現在也無從得知。

你有見過前途汽車的小蜻蜓車標嗎?

講道理,如果不是華小美一家一家去查新能源汽車,對這位看似起名如此隨便的“前途汽車”真的聞所未聞,仔細一查,名字看著不靠譜,背後的神秘力量還是挺靠譜的。不說別的,前途汽車是繼北汽新能源、雲度汽車、江鈴汽車、知豆汽車、長江汽車後的第6家獲得發改委和工信部雙份“準生證”的企業,光憑藉這個已經碾壓290家造車新勢力了好吧。

造車新勢力之兩大門派

前途汽車的前身是長城華冠的電動車事業部,北京長城華冠作為國內最早的汽車設計公司,以為國內眾多車企承擔設計、研發工作為主營業務,是新三板上市企業。不過現在前途汽車的主打市場是—純電動轎跑,產品方面價格預計60—80萬元區間,根據小美觀察,國內的純電動轎跑競爭還不算太過激烈,是有市場空間的。

造車新勢力之兩大門派

在這裡小美有個疑問,純電動轎跑?笨重的電池真的可以跟上轎跑的體驗嗎?跑車的強勁發動機帶來的極致駕駛體驗,電池可以供給它源源不斷的能量嗎?這至今需要多強大的技術。我們還要有待觀察。

最後,小美想說無論是買車還是買房,大家永遠都會在支付能力上限的前提下去買一款具有安全保障的車,造車新勢力造的車能不能給出一款具有安全保障的車至關重要。當下時代,得消費者信任得市場天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