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當然是講理的地方,只是你沒學會講理

家當然是講理的地方,只是你沒學會講理

01

生活中,最奇妙的一幕莫過於,我們把所有的溫柔給了陌生人,卻把所有的傷害給了最親密的人。

在公司裡舉止得體,與同事和睦相處的友善男子,回到家,搖身一變,成為脾氣暴躁,對妻子橫加指責的粗暴丈夫。和閨蜜笑靨如花,為流浪漢落下熱淚的善良女性,面對孩子時,耐心全失,大叫嘶吼,化身面目猙獰的冷血媽媽。

外部社會,權力體系森然運轉,社交規則緘默不語,層層約束之下,我們時刻保持警惕和剋制,得以成為一個好上司,好同事,好閨蜜,好鄰居。

然而,回到家中,卸掉所有的偽裝面具,忘掉所有的規則禁忌,疲憊襲身,壓力隨行,我們只想放飛自我,流露本性,以至於很難做個好丈夫,好妻子,好爸爸,好媽媽。

原本,家庭是風和日麗的港灣,是遮風擋雨的庇護,卻因此成為針鋒相對的戰場,令人望而卻步的牢籠。

02

這一切,絕大多數原因,只是因為,對親密的人,我們總是隨意說話,開口傷人。

我們總是默認家人對我們足夠理解,足夠默契。我們總是認為在任何事情上,只要幾句言簡意賅的交流,對方就能領會並照做。一旦意圖落空,急躁、憤怒和失望的情緒一湧而上,指責、批評和抱怨的話就脫口而出,對抗就此產生,雙方都被彼此傷害。

然而,大吼一通、大吵一架之後,口舌之利帶來的快感很快消失,你感受到的只有痛苦、委屈,元氣大傷。

更重要的,問題依然是問題,並沒有得到有效解決,而彼此的親密關係卻又一次裂出一道細紋。

我們無數次意識到這個問題,也想過到底該如何解決。在數不清的雞湯文章裡,我們學習到了「情商高的人才會好好說話」「愛他,就是包容他的一切」「家人,就是那個罵不還口永遠支持你的人」……

口服完這些雞湯,你總感覺道理都懂,可就是不知道從何下手:當然要好好說話,可具體怎麼說呢?

03

在馬歇爾·盧森堡所著的《非暴力溝通》一書中,作者從說話的目的出發,藉助一套切實可行的操作細則,幫助人們去除語言中的暴力成分,真正回到溝通的本質上來。

家當然是講理的地方,只是你沒學會講理

這本書不到200頁,主題明確單一,內容具體實用,閱讀時速度可以很快。

讀完全書,對「非暴力溝通法則」的整套方法熟悉之後,你會發現,這套方法不光適用於親密關係,還可以拓展到商務談判,工作會議等各種溝通場景中。

這套方法最重要,也是最實用的地方在於,作者花費兩章的筆墨,教我們如何區分觀察和評論,想法和感受。

列舉大量例子,一再提醒我們,平時生活中習以為常,張口就來的表達方式裡,隱藏著不為自己所注意的暴力成分。這些特定的詞語和表達,非但不能幫助我們有效溝通,反而將對話雙方拉入到對立和衝突中,語言暴力模式就此開啟。

因此,你首先要明白的是,「觀察」和「感受」都是描述事實,而「評論」和「想法」則是觀念表達。

如果你真的希望通過溝通解決問題,就要覺察自己語言中的暴力成分,避免使用會招來對方反駁、對抗的評論和想法,而只是表述觀察和感受。

比如,說話時避免使用——總是,從來,從不,經常,很少——類似的詞語,不光在混淆觀察和評論,而且言過其實,對方將傾向於只聽到批評,進而產生逆反心理。

同樣,避免對對方或自己下判斷、貼標籤,而是多談論自己的感受。比如,不要說「我覺得你不愛我」,而是換成這樣的表述:我感到很孤單。

04

在能夠區分講事實和說觀念的不同之後,就可以按照《非暴力溝通》中提供的溝通四要素,練習不同場景下,如何明確具體地說出自己的請求和感受。

這種表達,包含必要的技巧,不會招致對方的對立和反抗,而是在心平氣和的前提下,和對方達成某種一致。

溝通四要素是:觀察,感受,需要,請求。

在你想和對方有效溝通時,所有的表達應該按照這四個步驟,先描述你的觀察,再說出你的感受,表達你的需要,最後明確提出要求。

在家庭中,這樣的場景經常發生,孩子做作業磨磨蹭蹭,一會兒要喝水上廁所,一會兒要翻書找文具,經常是時間過去大半,作業還沒怎麼做。

這時候,一旁陪同的媽媽很可能失去所有耐心,終於勃然大怒:

你怎麼這麼笨!這麼不專心!每次做作業都是磨磨蹭蹭,從來沒有按時完成過。就這麼點作業一做就是一晚上,我白天上班,晚上還要陪著你耗時間,真是氣死我了!我怎麼這麼倒黴,生了你這麼個不聽話的孩子!

媽媽如此數落孩子,除了對孩子的情緒造成殺傷,讓他陷入內疚,懷疑自己的智力,喪失自信之外,把自己也拖入了徒勞的憤怒和失望中。

如果孩子進一步辯解、還嘴,更是火上加油,加劇相互傷害的程度。

按照溝通四要素的方法,媽媽首先要做的是觀察。觀察事實,在陳述時不要夾帶評論。然後,說出自己的感受、需要和請求:

你做了兩道題,總共花了1小時,其中喝水、找文具、上廁所用去30分鐘(1、觀察)。我在旁邊要一直督促你,我感覺很疲憊(2、感受),我希望你能在8點前寫完作業(3、需要),你現在可以不幹別的,專心認真地寫作業嗎(4、請求)?

這樣一來,孩子會相當清楚媽媽是什麼感受,需要自己做什麼,自己應該如何做。也就有可能向媽媽解釋自己磨蹭的原因,尋求媽媽的幫助。

05

當然,這個例子只是我現編的,不一定適合所有年齡的孩子,也不一定適合所有的媽媽。但朝著這個方向努力,才是媽媽和孩子應該有的溝通行為。

在夫妻親密關係中也是一樣。

在生活中,我有這樣一個觀察,不一定準確。結婚後,男性似乎更容易在家庭理念上停滯不前,失去和妻子有效溝通的耐心。反倒是女性,在和丈夫的平和溝通方面,有著更加積極的改善意願。

所以,在一定程度上,這本書更適合家庭中的男性閱讀。

在和妻子日常交流時,反覆練習溝通四要素的步驟,儘量做到不帶評論的觀察,不帶觀點的感受,不帶強迫的需要,不帶命令的請求。在家門口紮起一道籬笆,把發洩、抱怨、爭吵、指責隔絕在門外,讓家呈現出它應該有的樣子。

《非暴力溝通》這本書,讓我們得以認識到,不是說家是不適合講道理的地方,而是,我們從來都不會好好講道理。破除這個錯誤的認知障壁,是改變的第一步。

說實話,即使這樣,短期內我們還是做不到非暴力溝通。習慣的因循力量太過強大。但有沒有方法,是性質問題,而做的好不好,只是程度問題。

就算進步再慢,家也會逐漸重新浮現,你所期待的溫情脈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