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擁下地捉「美味」,多少寧晉人吃過它?

最近

一件事在朋友圈刷屏了

一到傍晚,鳳凰路北段道旁的法桐樹下,總能看見裡面傳來一束束神秘的手電光影,人們三五成群,穿梭在林間,他們在幹嗎?



蜂擁下地捉“美味”,多少寧晉人吃過它?

這些人手裡還拿著一個塑料瓶,“我們在抓‘知了猴’啊!”一名男子一邊說著,一邊拿出手裡的瓶子,瓶裡裝著好幾只褐色的大蟲子,細看原來是蟬的幼蟲。

蜂拥下地捉“美味”,多少宁晋人吃过它?

知了猴的學名是金蟬,民間俗稱爬拉猴、知了龜等,寧晉人都叫它爬叉”。它平均壽命15年,爬出來歡叫一夏之前,需要在地下費力打洞孕育十幾年。爬出地面順利上樹蛻殼之後,在光天化日之中存活的時間只短短兩三月時間。

金蟬具有高蛋白、高營養、純天然、無公害、純綠色等特點,營養價值高,素有唐僧肉的美譽,既為傳統的一道藥膳上品,也是我國一味常用中藥材。

對於一些吃貨來說,“炸金蟬”可是一等一的美味。“放在鹽水裡泡一下就乾淨了。這東西吃起來味道比小龍蝦還香!我一次能吃十多隻呢!”這是他們常說的話。

蜂拥下地捉“美味”,多少宁晋人吃过它?
蜂拥下地捉“美味”,多少宁晋人吃过它?

炎熱的夏日

到處都能聽到

“知了”、“知了”的叫聲

小區裡,道路旁,公園裡……

氣溫越高

它叫的就越歡越熱鬧

作為夏天的符號

知了不能少

可要是太多,也是煩惱

蜂拥下地捉“美味”,多少宁晋人吃过它?

一場大雨下完,大家就盼著天黑了,一人一個手電筒,一人一個塑料瓶,往樹多的地方跑。

樹根旁的小洞,知了猴要麼正往外鑽,要麼就剛出來不遠,趴在一米高的樹幹上。手電筒一打,身子一縮,一動不動。一兩個小時下來,總是收穫滿滿。

蜂拥下地捉“美味”,多少宁晋人吃过它?
蜂拥下地捉“美味”,多少宁晋人吃过它?

提醒

醫院急診科醫生說,蟬幼蟲雖然可以食用,但並不是所有的人都適宜吃的。“蟬幼蟲蛋白引發過敏的概率非常高,所以過敏體質、易感人群最好不要食用。”


另外,像蟬、蚱蜢這些昆蟲,翅膀、腳上有可能會帶寄生蟲之類的病原物質。“如果食用,烹調時一定要煮熟、燒透,最好是油炸。”


捉知了的同時大家也要注意維護生態平衡,儘量不要踩壞綠化草地。下地捉知了,可別忘了把車子等物品保管好,以防丟失。

你還記得小時候捉知了的場景嗎?

趕快留言講一講你的故事吧!

責編 賈凡 胡盼玲 | 監製 段振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