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作品被故宫收藏,令谢稚柳爱不释手,启功却说是伪作!

被故宫收藏,令启功与谢稚柳意见大不相同的这件作品,就是传为柳公权写的《蒙诏帖》。不仅谢稚柳、启功意见不同,连徐邦达、曹宝麟等曾进行过激烈争辩。《蒙诏帖》高26.8厘米,长57.4厘米。传为是柳公权写的一个信札,信中诉说了自己年老体衰,有个一官半职却也无实权。

这件作品被故宫收藏,令谢稚柳爱不释手,启功却说是伪作!

柳公权

《蒙诏帖》帖又称《翰林帖》,气势磅礴,笔力纵横,刚柔并济,整篇豪气流荡。

最早提出《蒙诏帖》是伪作的则是近代学者张伯英先生,他认为《蒙诏帖》是三希堂误收的伪本,《蒙诏帖》的问题在帖中所写的"出守翰林"与"职在闲冷"这两句。"出守翰林"这4个字不符合当时对居官者职守的称谓,因此可能是后人仿作时为留意才犯下的错误。

这件作品被故宫收藏,令谢稚柳爱不释手,启功却说是伪作!

蒙诏帖

而从写的笔法来看,此帖的的前四行与后三行用笔差异较大,所以张伯英先生因据此断定,此帖非柳公权所书,而是宋人仿本。

这件作品被故宫收藏,令谢稚柳爱不释手,启功却说是伪作!

蒙诏帖

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蒙诏帖》真伪问题又再次引发学术界的讨论。谢稚柳先生不仅认为认为《蒙诏帖》是真作,而且是柳公权上等的佳作!启功先生认为"今传墨迹本是他人放笔临写者,且删节文字,以致不辞",认为是伪作!

之后,曹宝麟先生与徐邦达先生进行了两轮激烈的论辩,依然僵持不下,对于《蒙诏帖》真伪问题的探讨,并无新的进展和结论。

但无论如何,《蒙诏帖》能多次被关注,引起学术界的重大讨论,其学术成就是毋庸置疑的,对《蒙诏帖》你又是如何看代的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