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航制造及卫星应用之——中国卫星

宇航制造及卫星应用之——中国卫星

公司简介:中国东方红卫星股份有限公司是专业从事小卫星及微小卫星研制、卫星地面应用系统及设备制造和卫星运营服务的航天高新技术企业。 目前,中国卫星已发展成为具有天地一体化设计、研制、集成和运营服务能力的产业化集团公司。在小卫星及微小卫星研制方面,已成功开发了以CAST968(CAST1000)平台为代表的多个系列小卫星和微小卫星公用平台,成功发射对地观测、海洋监测、环境监测、空间探测、科学试验等多颗不同用途的现代小卫星,同时具备部分宇航部件产品的生产能力。在卫星地面应用系统及设备制造方面拥有地面站系统集成、卫星导航、卫星通信、卫星遥感、信息传输与图像处理五大领域20多类产品,在北斗导航、动中通产品市场占有率方面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并拥有“天绘”系列遥感卫星数据总代理权。公司业务主要分为两大类:宇航制造业务和卫星应用业务。

核心竞争力: 中国东方红卫星股份有限公司作为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下属重点企业,拥有航天核心技术积累和大量的高科技人才储备。公司研究开发力量雄厚,拥有“小卫星及其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下属多家子公司为高新技术企业;重要子公司均拥有各自独立的研发部门,拥有完备的研发组织,拥有实验、检测、研发设施,拥有研发资金的保障,能够完成关键系统、核心零部件及关键技术的开发,能够不断开发或升级换代新产品。

在宇航制造领域,中国卫星掌握了卫星研制的相关核心技术,在小卫星、微小卫星、皮纳卫星系列化公用平台开发、系统解决方案提供、新技术验证及推广、星上小型化产品开发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保障了小卫星及微小卫星的成功发射和在轨稳定运行。通过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实施,公司完成了 CAST4000 小卫星平台开发,丰富了平台型谱;建立了 CAST4000 平台的标准规范体系,为公司在小卫星研制领域占领技术制高点,为提升公司市场竞争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完成了微小卫星多项关键技术开发与平台研制条件建设,提升了先进微小卫星平台的设计与研制能力,能够为研制低成本、高性价比的微小卫星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卫星应用领域,中国卫星拥有 VSAT 系统、高安全云计算操作系统、基于 GNSS 高精度定轨及测量技术以及卫星遥感、通信、导航仿真系统等多项关键技术,拥有一整套包括研发、设计、生产、试验在内的完整的科研生产体系。通过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实施,完成了基于云计算基础支撑平台的卫星应用系统集成设计、测试平台(含卫星遥感一体化仿真平台、卫星通信一体化仿真验证平台、卫星导航一体化仿真验证平台) 及卫星客户服务平台开发,提升了公司的系统仿真设计和集成测试能力,能够根据市场需求与动向,提供一流的集通信、导航、遥感为一体的综合卫星应用产品和服务。2017年度中国卫星新增 141 项专利、软件著作权,拥有科技开发及科技管理人员 3539 人,占公司员工总数的 75.99%。

中国卫星的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

控股股东: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五研究院(持股51.46%) ,实际控制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持有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五研究院 股权100.00%) 。

中国卫星的财务情况:

中国卫星于2018年4月26日第一季季度报告,报告显示公司第一季报营业收入12.74亿元,同比增长13.63%,归母净利润0.60亿元,同比增长3.27%。虽然公司第一季度毛利率达14.63%,比去年同期增长1.34%,但因人工成本、房租物业费及研究开发费增加较多,管理费用涨幅较大,同比增长达31.65%,导致公司利润增幅低于营业收收的增幅。当前最新动态市盈率113倍。

中国卫星近几年的净利润表摘要如下:

宇航制造及卫星应用之——中国卫星

中国卫星近几年的现金流量表摘要如下:

宇航制造及卫星应用之——中国卫星

从上面的财务数据可以看出,中国卫星近几年营业收入、营业利润和近利润都保持稳步增长,近几年投资现金流净额净额为负数,主要是因为公司在卫星研制类和卫星应用持续投入增加所致,属于企业扩张时期的正常状态。

备注:2017年度现金流量表主要项目说明

(1)2017年度中国卫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71 亿元,较上年减少158.90%,中国卫星 2017 年净利润为 4.93 亿元,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的差额为 8.64 亿元,主要是为保证宇航业务项目研制进度,子公司航天东方红拨付外协单位研制经费高于上年同期。

(2) 2017年度中国卫星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93 亿元,主要是子公司航天恒星科技购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中关村环保科技示范园科研楼建设项目支出以及子公司航天东方红的 CAST4000 能力建设项目和小卫星及其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创新能力建设项目的投入。

(3)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91 亿元,较上年减少,主要是报告期内卫星应用类子公司偿还的贷款额高于上年同期。

宇航制造及卫星应用之——中国卫星



中国卫星主要业务介绍,中国卫星业务主要分为两大类:宇航制造业务和卫星应用业务。

1. 宇航制造业务

中国卫星宇航制造业务目前主要包括小卫星制造、微小卫星制造、部组件制造三大领域。

小卫星及微小卫星制造方面,中国卫星专注于 1000 公斤以下的小卫星及微小卫星的研制与生产,产品和业务集系统开发、系统设计、系统集成和在轨服务于一体,具体包括小卫星和微小卫星系列化公用平台的研发;小卫星和微小卫星的总体专业设计; 小卫星和微小卫星的总装、测试和试验;小卫星和微小卫星的在轨技术服务、技术培训和技术咨询等。经营主体包括航天东方红、深圳东方红等。

2017年度中国卫星继续保持国内小卫星制造领域主导地位,全年共成功发射 5 颗小/微小卫星,其中,委内瑞拉遥感卫星二号成功发射开启了我国遥感卫星出口“亚米级”时代,“珠海一号”遥感微纳卫星星座首发卫星(OVS-1A/1B)完成搭载发射并已成功下传视频,陆地勘查卫星一号和二号成功发射并稳定运行;同时多个卫星型号研制工作进展顺利,数十颗在轨卫星运行良好。

部组件制造方面,主要包括星(船)载导航接收机、高速信息网络产品、星间通信接收单元、太阳能电池片、高端紧固件的研制生产等。经营主体包括航天恒星科技、天津恒电、钛金科技等。

宇航部组件领域,星载、船载导航接收机生产和交付任务稳步开展,研制的 GNSS 导航系统助力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完成与天宫二号的推进剂在轨补加试验,千兆以太网交换机首次实现在轨应用;空间电源产品有效地保障了多个空间工程型号任务需求;高端紧固件完成航空航天多项型号配套的研制及实验任务,助力 C919 大飞机和某型飞机首飞成功。

2. 卫星应用业务

中国卫星应用业务主要包括卫星应用系统集成与产品制造、卫星综合应用与服务、智慧城市三大领域。


(1) 卫星应用系统集成与产品制造

卫星应用系统集成与产品制造业务包括卫星通信、卫星导航、卫星遥感等子领域。在卫星通信领域,面向军民用市场提供基于军民通信卫星的系统集成及终端产品,是国内“动中通”产品主流供应商;在卫星导航领域,主要面向各军兵种提供多类型北斗导航特色终端、综合终端、增强系统集成服务等,面向民用市场提供北斗高精度实时定位服务和船/车载、手持/穿戴产品;在卫星遥感领域,主要面向军民用市场提供地面接收系统集成、设备及数据产品。经营主体包括航天恒星科技、航天恒星空间、航天天绘、星地恒通等。

卫星通信领域:完成国内首套自主研制具备百万量级运营管理能力的高通量卫星通信系统上线并稳定运行;完成海上通信指挥体系项目和三江源国家公园卫星通信系统项目设备交付;完成西部卫星网 2 期、西藏特警、厦门消防、长春公安等一批系统集成项目的生产及交付工作;完成渔业卫星系统第一批站点的交付及安装运维工作; 某型机载“动中通”产品完成交付,为后期批量列装打下了良好基础。

卫星导航领域:完成以北斗定时定位短信设备为代表的多个型号导航地面产品的定型、批产及交付;完成新一代导航终端射频芯片电路原理设计及封装设计工作;北斗星基增强系统纳入民航实施路线图,为争取国家重大专项任务奠定基础。

卫星遥感领域:完成委内瑞拉遥感卫星二号地面应用系统海外实施及用户验收; 完成巴基斯坦遥感卫星地面应用系统国内集成联试;完成高分卫星一站式服务平台升级并成功部署至河北、云南等省的高分中心;完成风云四号地面应用系统数据获取和测控系统中若干分系统建设任务。

(2) 卫星综合应用与服务

卫星综合应用与服务业务包括卫星综合应用、无人机系统集成与服务、卫星地面运营与服务等子领域。在卫星综合应用领域,主要面向特定用户、行业、区域用户提供基于天、空、地信息的综合应用解决方案和增值服务;在无人机系统集成与服务领域,主要面向海洋、电力、林业、测绘、石油等行业用户,提供从飞机选型、载荷配置、数据传输到接收处理的一揽子解决方案,并提供各类飞行和培训服务;在卫星地面运营与服务领域,为国内外用户提供卫星广播电视传输服务、卫星测控服务以及卫星通信、北斗导航、系统托管等综合运营及增值服务、遥感数据运营服务。经营主体包括航天恒星科技、航天中为等。

卫星综合应用:完成风云三号 02 批国内站网等 30 余个系统级项目的验收交付; 开展以东盟卫星信息系统、澜沧江-湄公河空间信息中心、空间基础设施地面接收改造、国内卫星地面站网建设等为代表的多个项目研制;与海南省三沙市签订了安全监控军民融合示范项目合同,推动三沙(南海)构建天空地海立体化安全监测和管控服务体系。

无人机系统集成与服务领域:完成“无人机森林防火示范工程”、“三沙市渔业指挥体系”、“电力智能机巡”等大系统建设,交付多款海域监测车及无人机产品; 测控数据链产品首次应用于大型固定翼无人机;开拓无人机植保与无人机飞行培训服务业务领域,有望形成新的业务增长点。

卫星地面运营与服务领域:圆满完成 185 套广播电视节目上行传输任务,有力保障“春节”、“两会”、特别是“十九大”等重要保障期安播任务,实现“优质”、“零秒”安全播出,安全播出率达到 99.9999%;突破传统广电服务领域,针对新媒体业务推出直播推流服务平台;完成多星测控管理平台和测定轨软件研制,初步形成了“一个中心+异地双站”测控组网运行能力,成为国内首个民用双站测定轨服务提供商。

(3) 智慧城市领域

智慧城市业务主要是利用卫星应用技术延伸拓展的领域,包括城市管理信息化、工业(企业)信息化、智慧健康等子领域。在城市管理信息化领域,主要面向地方政府的智慧城市顶层规划、城市部件管理、政务信息化等提供系统解决方案;在工业(企业)信息化领域,主要面向特定用户、工业制造、农业生产等企业,提供完整的信息系统和信息化解决方案;在智慧健康方面,主要面向医院和个人用户提供医疗数据、健康信息化服务解决方案。经营主体包括航天恒星科技、航宇卫星科技、哈尔滨数据等。

智慧城市领域:基于大数据基础平台完成智慧城管系统的开发和上线部署;完成哈尔滨城市智慧照明项目、哈尔滨城市空间信息系统项目、精准农业项目的研制和验收工作;“融规云”平台完成功能迭代升级;与云南、广西等边疆省份合作,共同打造以“智慧边防+智慧城市”为核心的“双智慧”空间信息应用服务体系,推动面向南亚、东南亚地区的智慧空间信息服务国际合作。

工业(企业)信息化领域:完成嘉兴智慧化工园区等 6 个区域行业信息化系统上线运行;自主研发的 ACloudAge XS 虚拟化云安全操作系统通过专项测评,具备提供符合涉密网络相关标准要求的虚拟化产品能力;突破支持 PB 级实时数据弹性处理、大规模集群自动化部署等关键技术,成功跻身国内大数据基础平台厂商第一梯队。

智慧健康领域:围绕国家医疗改革发展,积极布局智慧医疗领域,完成智慧医疗信息管理云平台主体系统研制并已上线运行,智慧医疗影像诊断中心已上线并实现收入;入选国家民政部、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工业与信息化部等三部委联合授牌的“智慧健康养老示范企业”名单。

宇航制造及卫星应用之——中国卫星

中国卫星所处的行业格局和趋势

近年来,国家明确提出建设“航天强国”要求,大力实施“科技强国”和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并在军民融合、科技创新和航天强国建设方面推出了一系列的战略举措和改革措施。随着战略举措的陆续落地和改革的持续深化,航天产业实现军民融合发展、资源优化配置将成为必然。中国卫星作为央企控股上市公司,承担着产融结合发展的使命,需要深刻理解航天强国建设和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本质要求和主要目标,勇于担当、主动谋划,把握改革调整带来的历史发展机遇。

目前,国家对空间设施的需求仍然旺盛,商业航天蓬勃发展,“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带来的国际需求方兴未艾,北斗卫星导航全球系统加快建设,遥感领域天基资源日益丰富,高通量和低轨移动宽带卫星通信系统等多个重大项目正在推动实施等,这些都为我国航天产业的持续发展带来良好机遇。公司作为航天高技术企业,承担着推动产业发展的责任,需要准确把握产业发展良机,瞄准市场客户需求和应用需要,集中资源,加大投入,统筹牵引,创新发展,实现公司的产业发展目标。

随着“互联网+”国家战略的实施,以及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卫星应用也正从传统的通信、导航、遥感向卫星信息综合应用和服务方向发展, 卫星应用技术和其它技术融合,可广泛应用的市场领域也随着智慧产业的发展被充分扩展。公司作为航天体系单位,承担着创新发展的责任,需要利用系统工程理论和思维特长,发挥“天地一体化”综合信息系统建设和服务能力优势,扩展信息综合应用和服务领域。

2017 年,在我国国民经济保持稳中向好的背景下,我国航天产业蓬勃发展,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开启全球组网大幕、卫星通信步入高通量时代、商业遥感卫星进入 0.5 米时代、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重大科技工程全面启动等航天产业的重大事件意味着中 国航天正在进入新时代。特别是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航天强国”建设的战略目 标,国家“一带一路”、军民融合发展、“中国制造 2025”、“互联网+”等战略持续深入实施,这些都为航天产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与此同时,随着军民融合发展 战略的持续推进以及国防和军队改革的稳步实施,我国航天产业也正发生着深刻变化: 市场需求日益多元,传统需求依然旺盛,国际需求日益壮大,商业航天风起云涌;科 研院所及民营企业纷纷布局进入航天装备制造及服务领域,整体市场竞争态势更为复 杂;卫星应用方面,随着天基资源的日益丰富和技术的不断进步,应用领域正在得到 迅速扩展,而传统的卫星通信、卫星导航、卫星遥感终端与系统集成也正向终端高度 集成化、应用和信息服务深度融合发展。当然,高风险依然是未来相当长时期航天产 业的重要特征之一。

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于2018年5月18日在京发布《2018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

白皮书显示,2017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达到2550亿元,较2016年增长20.4%。其中包括与卫星导航技术直接相关的芯片、器件、算法、导航数据等在内的产业核心产值占比为35.4%,达到902亿元,北斗对产业核心产值的贡献率已达80%。

2017年9月,由国内企业所研发的全球首个支持新一代北斗三号信号体制的多系统多频高精度导航定位芯片正式发布。这款产品将通过北斗芯片开放平台面向核心算法研发,开放芯片原始测量数据,为分散的算法研发团队提供芯片硬件支持,共同打造“国产核心硬件”+“国产核心算法”的国产北斗导航定位芯片“双核心”研发和产品架构。同时开放芯片内核接口资源,使产业链企业有条件根据自身需求针对芯片资源进行应用功能的二次开发,使芯片的综合能力得到再一次提升。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广泛应用于交通、电力、金融、市政管网等十几个行业领域。“北斗+”正催生出越来越多的应用新模式,产业融合趋势越加明朗,未来值得期待的是穿戴式设备、新零售、无人驾驶、综合安防和智慧城市建设等应用领域,市场潜力巨大。目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已从区域迈向全球,北斗信号被全球绝大多数卫星导航芯片方案支持,极大拓展了北斗应用范围和规模。

宇航制造及卫星应用之——中国卫星


中国卫星其他重要事项:


中国卫星2018年5月11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2018年初至今公司发射的卫星共12颗,超过2017年全年的发射数量。


中国卫星面临的主要风险


(一)政策环境和客户集中风险


中国卫星主要从事小卫星、微小卫星研制业务和卫星应用业务,业务的发展受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规划的影响。若国家航天产业相关政策和发展规划发生调整,将导致中国卫星的市场发展环境出现变化,并可能对中国卫星的生产经营产生重大影响。


(二)市场竞争风险


随着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实施,国内外航天产业特别是商业航天快速发展,国内航天产业政策、市场竞争格局正在不断变化,中国卫星所处的宇航制造和卫星应用领域的市场竞争格局日趋激烈,后续发展将面临更大的市场竞争风险,盈利压力持续加大。


(三)关联交易风险

由于中国卫星业务特点和传统业务布局,市场参与者相当部分集中在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系统内,因此中国卫星产生了持续的日常经营性关联交易,可能存在实际控制人和控股股东通过关联交易损害公司和中小股东利益的风险。

(四)技术研发风险


中国卫星主业宇航制造和卫星应用是涉及多门类学科的综合性高科技产业。随着产业快速发展,技术进步革新和业态融合不断深化,对参与者的技术研发能力要求日益提高,如中国卫星不能及时应对产业发展和市场对技术研发能力的要求,或是技术研发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将对中国卫星的生产经营和业绩实现产生不利影响。

结束语:中国东方红卫星股份有限公司是专业从事小卫星及微小卫星研制、卫星地面应用系统及设备制造和卫星运营服务的航天高新技术企业。在所处行业位于领导地位,具有很强的行业核心竞争力。当前最新动态市盈率113倍,估值有些偏高,不过,鉴于其所处的行业地位以及其所在行业的未来空间,投资者依然可以对其进行适当关注,等待其业绩和二级市场股票价格处于合理水平后,再考虑介入。

风险提示:文章的内容仅为投资者交流、学习,不构成任何投资意见或建议,投资者不应以此取代自己独立判断或仅根据文章内容做出投资决策。文中所列个股仅作为案例分析,并非具体推荐,不作为投资者买入或卖出的参考或依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