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爲何經常發生地震?

2018年3月28日,18時29分臺灣附近發生4.1級左右地震。那麼臺灣為何經常發生地震呢?

臺灣經常發生地震主要因素——大地構造

臺灣為何經常發生地震?

世界火山和地震帶分佈圖

臺灣為何經常發生地震?

中國強震及地震帶分佈圖

臺灣為何經常發生地震?

臺灣地震點分佈圖

臺灣位於歐亞大陸板塊和菲律賓海板塊的交界處,屬於太平洋火環的一部分,地震頻繁。菲律賓海板塊自新生代以來一直朝西北移動,和臺灣的生成有密不可分的關係,但每年8.2釐米的移動速度,也在東部花東縱谷、中央山脈、西部麓山帶以及平原區形成一系列的斷層。這些斷層具有很高的活動性,在臺灣歷史上,造成許多災害性地震。

據臺灣媒體報道,根據“中央氣象局”資料顯示,臺灣近百年來已經出現過29萬6268次地震,其中7級以上的大地震共出現38次。從1911年改變查報方式後,到今年9月為止已經紀錄了18萬6531次的地震,其中絕大多數的地震都是規模在1.8到2.2間的微小地震,佔了所有地震次數的89.2%。

中國地震局分析預報中心副主任張曉東認為,由於臺灣地處太平洋板塊、菲律賓板塊和歐亞板塊相互作用的邊界地區,所以自古以來一直都是中國地震的多發區。

最嚴重的一次臺灣地震9·21南投地震

1999年9月21日凌晨1時47分12秒6,臺灣南投發生20世紀末臺灣最大的地震,地震震級為里氏7.6級,震源深度8公里,全過程持續102秒,震中在北緯23.87度、東經120.78度(即在日月潭西偏南方9.2公里處),也就是位於臺灣南投縣集集鎮,車籠埔斷層上面,全島均有明顯震感。此次地震是因車籠埔斷層的錯動,並在地表造成長達105公里的斷裂帶。

臺灣為何經常發生地震?

9·21南投地震發生當日,餘震相當多,影響最大的一次是當日凌晨2:16分,里氏規模達6.8,這次餘震是造成房屋毀損比其他地震要多的主因。在2000年6月11日凌晨2:23分發生的強烈地震,亦屬於此次大地震的餘震,里氏震級達到6.7。此次地震所有有感及無感地震總計達到13,500次左右。

臺灣為何經常發生地震?

9.21地震原因

臺灣9·21大地震是因車籠埔斷層的錯動,並在地表造成長達105公里的破裂帶。利用波形反演得到的震源機制解為一低角度逆衝斷層、伴隨些許走向滑移分量,釋放出地震矩能量為17.7±0.4×1019N-m。斷層走向為北偏東18度,傾角19度,滑移方向則為北偏西60度,隨著時間而改變,顯示斷層的破裂並不均勻。

願傷者得救,逝者安息。

臺灣為何經常發生地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