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将领汤恩伯多次失败为何还能成为京沪杭警备总司令?

天翼用户58944


当时应该是老蒋亦是无人可用的状态!

汤恩伯的辉煌

正常来说汤恩伯不是老蒋的嫡系,以前是浙江讲武堂毕业,在浙军陈仪部下任职,陈仪非常看重他,就推荐他到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学习,回国后任继续跟陈仪混。

但是汤恩伯回国就赶上国民革命军北伐,陈仪和汤恩伯就投靠了老蒋。

汤恩伯深知想要在老蒋的手里混出点名堂,必须满足黄浙陆一,自己是浙江人,就差黄埔的出身了,直到1928年汤恩伯经过多方运作到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六期担任第一大队上校大队长,从而加入黄埔系。

再加上汤恩伯比较会办事,对老蒋或者老蒋身边能说得上话的人,是极力示好,因此,汤恩伯以后起之秀的身份,快速生前,就跟坐火箭一样。

1931年担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师中将师长,由于屡立战功,到1935年就升任为陆军中将,也在黄埔中自成一派。

全面抗战爆发后,汤恩伯任第七集团军前敌总指挥和20军团军团长,1938年更是在台儿庄和徐州会战中表现突出,获得青天白日勋章,在此后的多次对日作战中,汤恩伯也有诸多亮点的表现。

后来更是担任战区副司令,管理河南抗战,也因此被称为中原王。

日军对汤恩伯十分忌惮,以汤恩伯为天字第一号大敌,可见巅峰时期的汤恩伯有多厉害。

汤恩伯的落寞

所谓,巅峰过后就是落寞啊!

这一点在汤恩伯身上展现的是淋漓尽致,1944年,本来再加持一年日本就投降了,关键时刻日本人来一个“回光返照”式的大进攻,也就是豫湘桂战役,参加这场战役的中方高级指挥官,第一战区司令和副司令的蒋鼎文、汤恩伯对其军事生涯都是一场无法磨灭的痛。

改战役,中国参战兵力达130余万,日军不过41万余人,结果是中国伤亡50-60万,日军仅伤亡10余万,豫湘桂成了大败退。

老蒋对汤恩伯也很失望,但是打仗这个东西,真是有一些运气的成分,再此之前,汤恩伯在战场是所向披靡,在此之后则有些惨不忍睹了。

1947年汤恩伯任第一兵团司令官,参加孟良崮战役,下辖李天霞、张灵甫、黄百韬等部,率领的都是精锐中的精锐,结果就是后面精彩的故事,张灵甫由于冒进陷入包围,而国军救援不利,最终导致张灵甫的王牌74师在孟良崮被全歼。

本来一片大好的剿匪形势,一下子就反转了。

老蒋气的是大呼娘希匹“汤恩伯免职,李天霞枪毙”。

老蒋最后能用的人不多了,只能选择汤恩伯了

孟良崮战役是三大战役之前,老蒋的重点进攻阶段,汤恩伯打了败仗之后就闲了一阵,这一闲就是三大战役,之后国民党的局势岌岌可危。

1949年一月,老蒋任命汤恩伯为京沪杭警备总司令,凭借长江天险固守京沪杭地区。

为什么老蒋会用汤恩伯呢?

首先是汤恩伯虽然打了几个败仗,但是无论资历和能力都在那了,早在抗战时期就是战区级的司令,再加上没有参加三大战役,此时拿出更像一把秘密武器。在淮海战役的时候,老蒋把顾祝同、刘峙这些都钝的不能再钝的刀都拿出来试一试,何况是汤恩伯这把还没有钝的刀了。

其次,老蒋能够用的人真的不多了,后期打的都是大兵团作战,跟以前的国共内战有所不同,能够参加大兵团作战的,必然能力卓著,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老蒋的部队,实际上还真的缺乏大兵团作战的人物。

而且这个警备司令的人选并且是自己嫡系的,老蒋可以重用的那些嫡系,不是在三大战役上被俘虏了;就是成了惊弓之鸟,除了跑就是跑;还有一些没能耐的,先被安排去了台湾。

最后老蒋只能选择汤恩伯了,看看他能不能给自己带来惊喜,结果是汤恩伯在上海没抵挡住几天就被击溃了。

到了台湾,在台湾那些站着说话不腰疼的还要追究责任,汤恩伯也因此是闹得替老蒋背黑锅,替国军背黑锅,最后汤恩伯在台湾的日子也不太好过,想要出国看病,老蒋还不许,说“有大错的人没有资格去国外看病”。


史论纵横


所谓的“京沪杭”警备总司令,亦是江防总司令,但其实南京不守,杭州不守,只守上海而已。

汤恩伯在抗战末期升任国军第三方面军司令官,日本投降后负责率部对上海及其周边的接收,1947年任第一兵团司令负责苏北方向的进攻,5月因断送整编74师被撤职,7月即起复为陆军总司令,1948年8月就任浙江衢州绥靖公署主任。



一,从解放战争期间汤恩伯的履历即可发现,他主要的职区都在江浙沪附近,对地理地型和区间内国军部队至为熟悉,衢州绥署就是指挥江南预备队的机构。随着淮海战役老蒋的精锐部队基本损失,长江防线只能以淮海残军和江南预备队负责防守,实际上京沪杭警备总司令部就是以衢州绥署升格而成,共拼凑了75个师约45万人,原江南部队占了一半左右,汤恩伯理所应当是司令官。



二,守江必守淮,在两淮完全被解放军夺取的情况下,蒋介石已知长江最终守不住,他需要的是死守上海争取时间,以便抢运黄金白银外汇重要资产等前往台湾,这样国军主力就得收缩上海周边而放弃江防和南京,代总统李宗仁和国防部一定会反对的(蒋已下野),那总司令人选就必须是绝对忠诚能坚决执行蒋介石命令的将领,汤恩伯可以打败仗,但是对蒋氏的忠心是绝无问题的,恩师都可以出卖。



三,长江防线的西段由华中剿总司令官白崇禧负责,以桂系部队为主约40个师25万人,那东线的指挥官级别不能过低于白,怎么着也得是个陆军上将。可是随着国军三大战役的失败,蒋介石可选之将已非常有限:卫立煌刘峙败军之将,陈诚为台湾警备总司令,胡宗南为西安绥署主任,顾祝同仍然是总参谋长,中央军三大嫡系集团的首领,也只有汤恩伯上将可用了。

汤恩伯从上海一路败到福建 又任福州绥署主任,再败,终于让老蒋对他失去信心,不再授予军权。却一路提拔汤的副手陈大庆至陆军总司令的位置上,说明汤集团的军界实力和影响力是一直存在的,京沪杭警总一把手的帽子,他戴得动。



(图为陈大庆)


度度狼gg


这个问题苍茫大地来回答,恕我直言:网友们很多回答都不在点子上:

一、汤恩伯还是有良好的军事才能的:

我不想背书,挑汤主要的简历说。1919年浙江体专毕业留校任教,后投笔从戎,1920年在援闽浙军讲武堂毕业,这是他军事生涯的起点,首任陈仪浙军第一师排长,1922年3月考入日本明治大学法科,24年因贫困辍学,回国筹集学费,后经陈仪保送进日本陆军士官学校18步兵科学习,1926年毕业任第一师少校参谋…28年任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六期步兵第一大队上校大队长,12月升第七期第一总队教育长,著《步兵中队(连)教练之研究》,博得蒋的赏识。30年任军校教导第二师一旅少将旅长,31年任二师中将师长,33年任剿共军二路军副总指挥,34年率89师进攻福建人民政府,1月13日攻入福州。2月任赣粤闽鄂剿共东路军十纵总指挥兼四师师长,夏,占领苏区四县,11月所部陈大庆旅突入红都瑞金。35年任十三军军长兼四师师长,四月晋中将。

三七年八月任七集团军前敌总指挥,指挥13军在南口重创日军,9月升20军团军团长兼13军军长,10月在河北漳河南岸阻击日军,掩护国军转移。38年3月,率20军团参加台儿庄战役及徐州会战,获青天白日勋章,6月任31集团军总司令,参加武汉会战、随枣会战,39年年底参加冬季攻势,斩获颇丰。后参加枣宜会战,在41年豫南会战中重创日军,会战结束后,华北日军以汤部为天字第一号大敌!可见汤的抗日军功,指挥才能。

44年在豫湘桂战役中战败(下文再详细分析),11月出任黔桂总司令救援贵州张发奎,12月独山县陷落,调汤部孙元良29军由川入黔解围,45年任第三方面军司令官,参加桂柳会战,四五月份一部参加湘西会战,5月当选中央委员,随后在广西主持华南大反攻,9月抵沪主持京沪日军投降。

总结上文,抗战中功远大于过,军事才能堪称出色。

二、他对蒋极为愚忠,作为反共黑干将深得老蒋信任。

33年,任剿共军二路军副总指挥,回乡修祖坟,蒋介石亲为其祖坟墓碑提词“中山发祥",足见对身为这个反共急先锋的老乡极为倚重。

34年1月攻入蔡挺锴的中心城市福州,11月所部陈大庆旅攻入瑞金。国军中另一反共黑干将卫立煌攻下鄂豫皖的中心,后有一县命名为立煌县,汤卫有一拼!

46年2月,他就加上将衔,任京沪卫戍司令,七月任陆总副总司令兼南京警备司令。他和陈诚、刘峙、杜聿明、胡宗南等一样,是蒋的嫡系中的嫡系。

49年1月, 他就任京沪杭警备司令。恩师陈仪素与老蒋不合,策反汤恩伯,汤恩伯为表愚忠,居然向老蒋告密,出卖陈仪,导致陈仪后在台湾被杀!汤恩伯这个名字的来历也和陈仪有关,他原名汤克勤,感念陈仪知遇之恩才改名汤恩伯。

三、下面再分析一下他的两次败仗,他是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有许多客观因素,不能由此来认定他军事上的无能。

苍茫大地最近几天详细搜集了有关资料,有了调查研究,应该有一定的发言权。

先谈抗战中的豫湘桂战役,他有一定责任。但这战也难有胜算。

日军为打通大陆交通线发动一号作战,冈村宁次指挥14.8万日军、马3.3万匹、汽车6100辆、坦克装甲车691辆(其中坦克225辆)、火炮269门、第五航空军第2飞行团168架还有第1飞行团配合(战役中共出动1700架次),时国军一战区副司令汤恩伯指挥第15、19、28、31四个集团军,其中15集团军何柱国部还是东北军余部,一战区司令蒋鼎文指挥第4、14、36、39集团军互不统属、老大老二矛盾重重,总兵力步兵53个师骑兵3个师,均不满员,总兵28万左右。无重火炮,缺反坦克武器,仅12、13、14、29、85军有部分战防炮,飞机缺油出动400架次。国军坚持到44年已精疲力尽,1929一1937军校毕业生25000人,1938年就10000人战死;43年动员知识青年、公教人员、士绅子弟服役,体检合格率十分之三;国军精锐多集中在滇西缅甸,驻印军三师均美械装备,云南26个师半美式化,汤部王牌13军中117师或战力尚未养成或无作战经验(补充大量新兵),44年6月美国统计援助世界武器282.7亿,分配如下:英国93.2亿…中国1.5亿美元,其中百分之九十投入滇缅战场,国内陆军未获一枪一炮,汤部13军直到45年春才获得美械。

统帅部把主战场放在河南平原地区,本是失策,如把主力放在嵩山、伏牛山山区作战,可能战局要有利得多。

汤恩伯部可能是军费紧张的缘故,以商养军,降低了战斗力。

河南遭遇水灾、旱灾、蝗灾,河南国军、日军大军云集,百姓苦不堪言,老蒋依然竭泽而渔,不减赋税,大军撤退中时有扰民事件发生,军民关系形成对立。河南百姓把“水、旱、蝗、汤"称为四害,失去百姓支持,仗怎么打法?

这一仗,台湾《抗日战史》中载:国军伤亡官佐817员,士兵18327人,日军伤亡4000人。日本防卫厅统计:日军伤亡3350人,国军阵亡32290人,被俘7800人。日军统计的惯例,尽量少报己方的伤亡,多报敌方的伤亡,如平型关战役、台儿庄战役均如是。那么他说的日军伤亡3350人,只少不多,和国军统计基本相俘,国军阵亡、被40000人亦是上限。所以国军主力尚在,国军36集团军司令李家钰、29师长吕公良阵亡,可见部分国军仍进行了有效抵抗。

正因为以上原因,汤恩伯先和蒋鼎文一起被撤职,不久又启复。

在看孟良崮战役,张灵甫七十四师全军覆没,汤是张的顶头上司、第一兵团司令,可上有前台顾祝同挂帅,蒋介石摇控,下有张灵甫贪功冒进、友军李天霞师长和张为争夺王牌师师长之位结仇,外有我军战神粟裕绝妙指挥,张灵甫被歼绝不能就说汤恩伯军事上饭桶!

四、国军擅长指挥大兵团作战的将领本就不多,经三年解放战争尤其是三大战役后,更显凋零,为汤的复出创造了条件。

国军退守江南后,已无多少帅才可派,战绩尚可、对蒋极为忠诚的老将汤恩伯走上前台,出任京畿重地的总司令,实属正常!





苍茫大地顾炜斌


题主的问题有误,汤恩伯是悍将,不是经常失败的将军。至于汤恩伯为何能成为京沪杭警备司令我们要仔细说一下。

1、任职渊源

汤恩伯和京沪地区的渊源很深。抗战胜利后,就负责京沪地区日军受降;之后更是担任任京沪卫戍区总司令、陆军副总司令兼南京警备司令。

在孟良崮作战不利后,汤恩伯被撤职查办,之后担任代理陆军司令。

(汤恩伯)

在1948年初,担任衢州绥靖公署主任。在淮海战役期间,升任京沪警备总司令,负责整个区域的警备部署。

在淮海战役结束后,自然而然升任京沪杭警备总司令。

从任职上看,汤恩伯从衢州绥署到京沪杭警备司令部是水到渠成的事。当然和他的战功与人才凋零也有关系。

2、战功

许多人认为汤恩伯战绩差,主要源自对不准确的回忆录的相信。

其实汤恩伯是难得的悍将,抗战中南口会战,徐州会战,豫南会战、枣宜会战都取得较大战果。

在抗战末期,率部参加桂柳会战、雪峰山会战、广西大反攻。

(南口会战)

他的主要失败的战役就是豫中会战,但主力部队没有受到歼灭性打击,在守卫豫西中依然可以。孟良崮战役指挥不利确实是问题。

3、人才凋零

三大战役后,国府的高级将领基本损失殆尽。卫立煌、刘峙败军之将;傅作义投降,杜聿明被俘。蒋介石手里已经没有特别堪用的老资格战将。

汤恩伯是其中资历最高,战绩最好的,自然就得顶上去。

(渡江战役)

总结:

汤恩伯在解放战争期间的任职更让他容易获得京沪杭警备司令,且他的战功与三大战役后人才凋零的困境也只有他合适。

其实渡江战役没人能指挥成功,平心而论,汤恩伯在上海战役期间指挥还是可以的。

参考文献:

李淑红. 解放战争时期南京解放方式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

胡明华.粟裕与渡江战役作战部署的调整和完善[J].军事历史研究,2009(02):31-43.

马军. 国民党政权在沪粮政的演变及后果(1945年8月至1949年5月(值得看)[D].复旦大学,2004.

田中初.汤恩伯与浙江[J].浙江档案,2002(03):38-39.

陈传刚.

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战区级指挥机构的演变[J].军事历史研究,1996(04):76-80.

陈廉.关于渡江作战任务、时间、部署的确定[J].中共党史研究,1991(06):33-41.

欢迎关注、点赞、吐槽,我是一枚明粉,给你不一样的史学评析,期待你的评论,期待你的分享

一枚明粉


国民党将领汤恩伯能任京沪杭警备总司令要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来看。当时解放大军势如破竹,国民党败局已定,蒋介石更是被迫下野让位给李宗仁。蒋介石回到奉化后依然操纵党政军大权,开始为败退台湾做准备,而当时中国第一经济要地上海更是搜刮重点,这种情况下京沪杭警备总司令必须要用蒋介石最信任的人出任。

汤恩伯是浙江金华人,黄埔系骨干,忠心耿耿追随蒋介石多年。汤恩伯对蒋介石有多么忠心,从这两件事上就能看出来。

1、抗战时期汤恩伯是少数日本人忌惮的国民党将领之一,他以南口战役及台儿庄大捷被称为抗日铁汉,但在抗战初期汤恩伯却有过好几次不战而逃,这是为什么?

汤恩伯的几次溃逃坑了张学良、宋哲元、阎锡山、李宗仁等不听从蒋介石号令的军阀,给了蒋介石彻底拆分东北军、西北军残部的借口。可以说汤恩伯的行为对抗战有损,对蒋介石有功,背着骂名也要帮蒋介石解决政治对手。

2、举报了自己的大恩人陈仪。陈仪是国民党元老,可以说是汤恩伯的再生父母。当年汤恩伯家贫,是陈仪一路资助汤恩伯去日本念军校,并将其引荐给蒋介石,助其一路高升。陈仪还把自己的外甥女嫁给了汤恩伯,两家结亲。

1949年陈仪决定起义反蒋,派人联系汤恩伯,汤恩伯起初回信表示愿意共谋,但最后却将信件交给了蒋介石。使得自己恩人一家被抓,陈仪于1950年被枪决于台北市马场町刑场。

汤恩伯出任京沪杭警备总司令后没辜负蒋介石的信任,不听代总统李宗仁的号令,刮地皮一样帮助蒋介石将上海的工厂、物资等转运到台湾,特别是国民政府央行国库中的330万两黄金、1亿多两银元、1亿美金外汇更是全部运走。

可惜狡兔死走狗烹,汤恩伯举报恩人陈仪的行为让自己名声尽毁,遭到所有人排挤。蒋介石见其没有了利用价值,免除了汤恩伯一切职务。


当狗容易做人难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汤恩伯之所以受到蒋介石的重用,关键是汤恩伯完全符合蒋介石的用人的3个标准。即浙江人人,黄埔系或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蒋介石也是冒充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三就是对自己忠心。汤恩伯这三点都具备。

汤恩伯。生于1900年。国民党二级陆军上将,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十八期步兵科。在抗日期间参加了台儿庄战役,也参加武汉会战、随枣会战,在战绩上应该还是不错的。属于日本比较忌惮的国民党高级将领之一。这也是蒋介石重用汤恩伯的原因。但汤恩伯部队的军纪极其太差,在河南的时候,造成河南平民倒戈帮助日本人占领河南。有人认为河南人以“水旱蝗汤,形容汤恩伯。

抗日战争结束以后,奉蒋介石之命进攻山东,但由于指挥失误,导致整编74师全军覆没,引发蒋介石极度震怒,被撤销一切职务。在1949年1月,任京沪杭警备总司令,奉蒋介石之命凭借长江天险固守京沪杭国民党统治核心区域,当年5月败走厦门。去台湾以后就免职在家。1954年,赴日本治胃。6月2在日本东京去世。

蒋介石之所以让汤恩伯任京沪杭警备总司令,关键在于汤恩伯忠心。也是为了监视在南京的李宗仁,便于将在中央银行的黄金,美元运往台湾,应该说,此时的蒋介石已经准备放弃大陆了,他需要就是汤恩伯来争取时间而已。还有一点就是汤恩伯在国民党所有高级将领里名声最差的一个,都不愿意与其交往。都认为其是卖师求荣之辈。所以汤恩伯除了依附蒋介石之外,根本没有其他出路。但蒋介石只是重用汤恩伯但却不信任汤恩伯。


清水空流


因为是老蒋的嫡系啊,既然李宗仁这个桂系做了代总统,那么好,我就让我的人做京沪杭的警备司令!

老汤还是很能夺权的,1941年冬,蒋鼎文继卫立煌之后到洛阳接任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做了汤恩伯的顶头上 司。汤非但不就范,反而分庭抗礼。1943年夏,汤保荐其嫡系亲信张雪中做了第一战区政治部主任,将蒋鼎文门下的军阀、官僚、政客等渐渐地拉到了叶县方面。他还以黄埔系统奠定自己的人事基础,重要职务均交给黄埔生。对容纳不了的黄埔生,想方设法向外推荐。凭这一手,他在与蒋鼎文的政争中,完全占了上风,这就为后来蒋鼎文大肆黑汤埋下伏笔。

在中原大战的失利后,蒋介石将汤恩伯调往重庆面训,11月,汤就任黔桂湘边区总司令。率部紧急驰援独山,1945年2月,他被任命为第三方面军总司令,下同年5月,奉命率领所部进入广西,与张发奎合力收复了桂林。1946年7月,汤恩伯就任陆军副总司令兼南京警备司令,率部参加了对苏皖我区的进攻。1947年3月,就任陆军总司令顾祝同属下第一兵团司令,向山东解放区发起进攻,其所属之整编第七十四师、第八十三师一个团于孟良崮被山东我军一举歼灭,重点进攻 被粉碎。1948年,调任衢州绥靖主任,所部在又淮海战役中,遭到歼灭性打击!


李三万的三万里


在国民党将领中最饱受争议的一位便是汤恩伯,他于日军曾经血战过台儿庄,他是国民党青天白日勋章的早期获得者,他以集团军总司令的身份参加过多次重大战役,从武汉会战到枣宜会战,他被日军所忌惮,但他却没有换来荣誉。



汤恩伯一生中最大的一次失败便是豫湘桂大溃退,使得国军损失惨重,丢盔弃甲,成为了国民党战史上的耻辱,三十八天更是丢失了三十七座城池,使得这位号称中原王的一大国民党派系势力首脑跌落到了人生低谷。河南人民更是精辟,总结了一句顺口溜:“水旱蝗汤,河南四荒”,这位主政河南的大员可见一般。




但是老蒋对这位心腹还是给予了最大的支持,尽管有过失败,但依旧重用,而在内战爆发后,汤恩伯成为了陆军副总司令,兼国民党第1兵团司令,后其部整编七十四师于孟良崮被全歼,老蒋一气之下将汤恩伯撤职。但撤职没多久,老蒋又开始起用,在解放战争后期,汤恩伯出任京沪杭警备总司令,由他指挥的长江防线却一败涂地,从厦门退到金门,从金门退到台湾,终于结束了他的军事生涯。



至于老蒋对汤恩伯的重用,其实是有原因的,汤恩伯首先是个浙江人,而且他对于蒋是极其忠心的,很早就追随了蒋介石,有着很深的资历,尽管多次失败,但他的忠心还是值得老蒋托付的,在国民党败退的情况下,他帮助老蒋多次将大陆财物运抵台湾,成为了老蒋的依托。

而相比于汤恩伯的失败,也不是他一个人的过错,在那种背景下,失败已属必然,其尽管军事能力一般,但他对于老蒋的忠心就依然能让他身居高位。


历史之绝唱


蒋介石的信臣。蒋用人,唯亲不唯贤德能。台儿庄之战,把造成西北军、桂军、川军、东北军白白多付出牺牲的汤恩伯,树为战功第一。豫桂湘战役中一触即溃丢河南而树为能将。蒋介石这种用人之道,是他逃台的原因之一


安平144796971


主要原因还是汤恩伯对蒋介石十分孝忠。在解放军渡江战役中,他的恩师陈仪(时任浙江省政府主席,对汤有知遇之恩,汤还是陈仪的外甥女婿,汤原名"克勤",为表示不忘陈仪提携之恩,改名"恩伯"),曾多次劝他率部起义,为表忠心,他将陈仪告发,陈仪被捕,1950年6月被杀害,这就是蒋介石虽不看好他的能力,但却委以重任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