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大企业HR“非985大学的简历我们直接扔”的行为?

日照招聘会


先问个问题,是不是大家看完都气不打一处来,但却又无可奈何呢?答案我想大部分人都是会这样想的。但是,这句话又存不存在一些别的“事实”呢?答案也是肯定的。

我是北上广一名普通的二本毕业生,职场上打滚多年了,也面过不少行业全国前列的大企业,自然也拒绝了不少offer。作为求职者的角度,自然应该会更真实。


事实1:HR也是一个员工而已,只找985面试,可能连绩效都完成不了。

你和我都是新时代的商品,商品是核心是使用价值。没有价值,管你是985、211、常春藤,还是小本科小专科,无一例外都得炒。大企业,制度只会更完善,更具趋利性,没有任何企业想养闲人。HR在招聘得过程中,起得作用最多只是一个桥梁作用,(《猎场》那种高端岗位的猎头不在讨论范围内,但即使现实生活也不是那样的)。最主要的意向还是用人部门的意向和要求,也就是一开始说的,商品的使用价值。985这种头衔,只是提高概率成功而已,面试只不过是第一步。

退一万步而言,哪怕只找985面试,还真的说不准可能候选人不多呢,当然,我说的是社招。


事实2:请勿妄自菲薄,非985的你很可能很抢手

所谓的面试门槛,或许会存在,但是在扩招的背景下,不可能有一个企业只招985的人,无论是恒大还是阿里巴巴,一样也会有各种文凭水平的人。非985毕业的人才比比皆是,职场中985和非985毕业的人一起工作,同岗同薪。始终还是自我价值优先,往往是非985的人更在乎这种“歧视”,反而更加努力。于是经常可以看到部门领导的文凭质量比不上下属,这真的不稀罕。酒香不怕巷子深。


事实3:别把玩笑话当真,这只是一次娱乐节目

娱乐至死的世界,明星上节目都大放厥词,摇身一变成为“**老师”。一个HR上节目,不发表点吸引眼球的话题,还怎么录下去?说不准不想说还得说呢。较真的你就输了。而且输得糊里糊涂的。


人本身无论读不读书,都有一定的差异,985和非985的,都上大学了,差异真的不大,特别是在一般岗位上。更多的差异,更多还是多年来的培养出来的情商和性格造成的。

对了,真正厉害的人才,根本不在意这种莫须有的比较吧。就好比读大学的你从来不去和别人比高中孰好孰坏,因为比较的层面都不在一个水平上了。

忽然有感说的有点乱,自然也有可能有些不妥,大家随便看看吧、、职场都是买卖,祝大家卖个好价钱~


傲娇的韭菜先生


我本科毕业于某二本院校,研究生毕业于某985院校。现就职于某世界500强,现在经常代表部门去面试,招人,对于这个问题可以说非常有发言权。

本科毕业的时候,很少有知名企业来我们学校开宣讲会,来校招,来的都是一些中小企业,或者工厂什么的。由学校联合地方政府组织的大型招聘会倒是会来一些知名企业,但是一眼便知他们来此的目的——配合地方政府工作,维护政府关系。因为来负责招聘的是我们同学(刚去他们公司的实习生)。后来得知本地一家知名企业要来我们学校补招(他们之前在全国校招过,我也投过简历,最后都石沉大海),我花了所有我可以利用的时间,大概一个月,来准备相关的知识,后来笔试成绩优异,得到了面试机会并且顺利拿到了实习offer。

研究生毕业的时候,由于身处985院校的优势专业,对于全国绝大部分企业来说,只要我投简历,都会有面试机会,而且也拿到了一些高质量offer。这在我本科毕业时,是不可想象的。

我还是那个我,难道读完研究生以后我的能力就有了质的提升么,能力提高肯定有,但是绝对没有那么大。那到底是为什么呢 ? 没错,学历就是有那么重要。

上班后,尤其是有招聘任务时,每天的简历如雪花般飞过来,每份简历基本过一眼,看看学校或者看看有没有亮点,如果没有则会直接跳过,最后能得到面试机会的都是那些985院校或者有亮点的简历。曾经我也觉得这样不公平,不能一刀切,非985院校一样会有能力强的同学,比如曾经的我(大家亲拍哈)。其实对于面试官来说,每天的任务不会因为有面试就减少,面试官基本都是挤出时间来面试,而一次面试都至少在30分钟以上,一天几十份简历根本面试不过来。

从公司的角度来讲,公司的大部分员工都毕业于985院校,似乎形成一种思维定势,“默认985院校的毕业生能够胜任工作(从而给予面试机会),默认非985高校的毕业生不能胜任工作(从而不给予面试机会),除非毕业生可以证明自己。” 这种证明不是说靠自己在简历上面随意吹牛,而是一些公认的成绩或者能力。比如说有笔试的时候,你的笔试成绩优异,比如说你多次获得国家奖学金等。

公司是以盈利为目的,公司的目标是以最低的成本招到合适的员工,并不负责社会的公平。政府负责社会的公平,所以公务员招聘并没有限制只有985院校的毕业生才可以报。

对于那些学校并不知名的毕业生,请抓住一切可以证明自己能力的机会,给面试官展现出自己的实力。所以请不要埋怨招聘笔试,笔试其实是给所有应聘者相同的机会来证明自己,另外实习生也是进入知名企业的一种好的途径,一般实习生招聘要求会低于正式员工。如果实习生在实习期间表现不错,一般用人部门会优先考虑将实习生转为正式员工。

对于哪些本身不适合该企业的毕业生,也不要弄虚作假。很多毕业生都有一种错觉,好像进了知名企业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其实如果该企业不适合你,你会过得非常痛苦,而一旦你达不到转正要求,企业就可以在试用期合法解除合同。应届毕业生一旦失去应届毕业生身份,再找工作要难得多。

我们公司在面试人的时候,一般会考虑两方面“一,你适不适合我们公司,二,我们公司适不适合你”。如果你不适合我们公司,那么你会过得很痛苦,到后来我们也会把你辞退,害人害己;如果我们公司不适合你,那么你做不了多久也会离开,两边都不得好处。所以好的公司都会有资深的人来负责面试考核。

如果你觉得有用,请点赞,有什么问题可以在评论区留言。

志愿规划熊老师


呵呵,这个HR 其实就是在说假话骗人。

985大学生的平均水平,毫无疑问高出211一筹,比普通大学高出两筹,但其实里面不少人的英语和编程水平照样菜的很。

不相信的话,可以去查各大985高校的四六级通过率,建议重点关注理工科高校,大把大把的人过不了六级。更别说什么雅思托福了。

至于什么带了三四个人就能编个app, 那更是扯淡!一个小小的HR, 对编程一窍不通就来大放厥词, 真当编app 是喝水吃饭般容易了?

我来替这个HR 说出她真实的想法吧。

他的真实想法就是:在无法快速判断应届生能力的前提下,985大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肯定要高出非985大学生一筹。在收到简历过多的情况下,为了减少简历筛选工作量,那就只选985学生好了。

当然其实这也是大企业才能够有的任性。我们企业名气很大,每年985大学生的简历就足够我们筛选了,哪有空管你们非985高校学生的简历!但是我能这么做,却不能这么说,既然如此,那我就小小的神话一下985学生好了,让你败也败的舒心一点。偶们HR,画大饼说空话的能力还是有的。

另外补充几句,我相信他们招的人可能的确很牛逼,我也不否认985出牛人的概率要比非985大不少,但这并不代表非985就没这种牛人。比如说最受互联网企业青睐的北京邮电大学,就只是一个211;而财经类大学中,最负盛名的上海财经大学也只是211;政法类大学中的最牛高校中国政法大学也只是211;外语类大学的翘楚北京外国语大学也只是211。不过很显然大企业可绝对不会说我们不收这种学校的简历。

这个HR,玩的是偷换概念。用一个貌似合理的理由掩盖了其就业歧视和图省事的目的。在收到应届生简历过多的情况下,HR 如何快速分类和筛选?当然是对学生毕业学校进行分类,分成985,211,普通本科,大专等等,然后直接按类别丢弃简历,最夸张的就是丢的只剩下985。我们只能说这做法不合情但合理,在人手有限时间有限的情况下,这是效率最高的招聘方式。


kukJason


大企业HR“非985大学的简历我们直接扔”的做法,这其实属于社会心理学中的偏见和歧视,是对一个群体和成员的负面的预先判断。偏见是一种态度,歧视是一种行为,而态度和行为之间往往只存在着松散的联系。

985、211,包括现在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其实这些牌子设立的初衷是好的,要给中国高校树立金字塔结构,985、211和“双一流”意味着塔尖高校,用寥寥可数的塔尖高校来带动更多的塔基高校来共同发展。

但是,政策实施往往会跑偏,众所周知, 985、211, “双一流”高校的榜上有名,会带来大批的教育部及地方政府的优先拨款,带来招生红利、就业红利等一大批马太效应。毕竟,贴标签是最简单的辨别方法,社会需要一些直接了当的标签来给毕业生划分三六九等,所以这些也算是985、211、“双一流”评比的副作用。

好在政府已经意识到了,在淡化985、211这种给高校贴上的固定标签分类,比如目前已经停止了985的三期拨款。另外,在当前的“双一流”建设中,也反复强调是“建设高校”,强调“双一流”是动态的调整过程,能上能下,五年一次大换血。

其实,偏见和歧视在生活中也屡见不鲜。我们会发现,中国的小学教师大部分是女性,而通常从教师中提拔的校长,却往往是男性居多,这背后可能就存在对管理能力的性别歧视。地域歧视大家也都很熟悉,苏北佬、河南人、山西老寇、上海男人、莆田医生……几乎每个地方的人,都可能受到其他地域的歧视。

所以,我们也需要用更理性的视角、更冷静的态度、更客观的期待来看待这些现状。


不雨


当残酷的现实啪啪抽我们大嘴巴子时,我们却每次都质问苍天:这是为什么啊?自打盘古开天地那天起,到而今全球一体化多极化社会,“等级”这个东西,就一直存在着。就算哪天世界大同了,普遍意义上的社会公平程度达到了最高的境界,但“等级”依旧会存在。

扯远了,说回到而今咱们要说的职场求职应聘,良好的教育背景,肯定会获得更多的机会与青睐,这毫无疑问。就像你要给找老公,娶媳妇一样,谁都想要一个好的,甚至更好的,乃至幻想得到最好的。大企业自然就有这个耍身段儿的资本,敢于向求职者提出苛刻准入条件。难道除了知名大学之外,就没有好的人才了吗?难道985背景的毕业生,都个个那么优秀吗?马菠萝,作为人力资源行业的老同志,就和大家扒一扒其中的真相吧!

当你每天面对上千封求职简历,看到恶心想吐,自然会用最简单的方法筛简历。

在很多大企业,特别是一些知名企业,每天都会收到成百上千份的简历。尤其到了每年毕业的高峰期,简历如潮水般的涌来。面对扑面而来的海量简历,大企业的人事部门通常都会怎么处理呢?首先,设定一两条最基本的简历筛选条件,比如学历背景和工作年限等,这招至少筛掉70%以上的简历。对于应届毕业生,这第一刀砍下去了,估计只有知名大学的能幸免。

给你说一个真实的故事吧,曾经有知名企业的招聘人员,通过闭着眼睛随便抽出三份简历的方式来挑选面试对象,其他剩余简历就直接扔掉。还有的是把简历一大把扔在空中,落地后,正面冲上,那就约来面试。他们这样做的理由是,上帝都不给你这样的运气,你又能怪谁呢?看看这些人事圈的故事,应该让你对大企业的简历筛选略知一二了吧。人才供求是一个略倾向于卖方的市场,到底是店大欺客,还是客大挑店?核心还是看您老人家有多大的本事了!

人事部门往往不是最终的伯乐,而只是简历的筛选工具。

企业管理理论发展到如今,对于人的管理也从最早的“人事”管理,升级到了“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已经将“人”作为价值资本来看待。但是在实际操作层面,企业在招聘和筛选人才时,最终拍板的往往都是具体的职能部门,比如业务部门,技术部门等。而人力资源部门更多的就是提供充足的候选人,供他们挑选和面试。毕竟招聘一个软件开发人才,作为人事专员肯定不懂什么编程语言之类的软件技术,招聘一位财务经理,人事专员也肯定没法太深入的沟通财务相关知识,所以,人事部门的面试往往是一些基本信息的沟通,和部分经历的预判断而已。

由此大家应该能够理解,当遇到某些学历低,但能力很强,专业水平很高的求职者,人事部门往往是没有专业判断能力的,而这些悲催的低学历高技能的候选人,他们的简历没准早就进垃圾桶了。你再想想那些个个都漂亮的空姐们,过关斩将,辛辛苦苦,求职入选靠的是什么呢?

【你敢问我敢答】马菠萝扎心问答

网友德洛瑞丝:我自认为能力很强,但确实学历有些低,这种情况下求职的时候该注意些什么呢?

马菠萝:一个字:镀金,两个字:去大公司。假如学历低,但有大公司的从业背景或实习经历,特别是在一些相对知名的公司,这样的工作履历能出现在你的简历上,必然增光添彩。而且告诉你一个招聘圈的小秘密,其实很多大公司的人事部门,都非常势利眼,都喜欢招聘一些曾经在大公司就职过的应聘者。没办法,鄙视链和等级歧视永远存在,接受这个现实吧,您说是吗?

欢迎大家与职场大咖“马菠萝”一起扒开职场真相,探究职场攻略,同修进阶秘技!任何平台搜索【马菠萝扒职场】都能找到马菠萝哦,欢迎加微信maboluojobs与马菠萝交流哦~

马菠萝扒职场


看到这个题目也许有很多普通学校的学生感到很不平,为什么连个机会都不给,为什么看不上普通大学。其实不少普通高校毕业的,大学生也很优秀,很有能力。但不得不承认,在一些招聘者眼里他们还是比985们差了一节,就高考分数来说就没人家分多,所以他们没上985名校。其实凡事不能一棍子打死一群人,可企业也存在选择权力,用人单位可以有他们的聘用要求、标准。但也不代表非985大学生能力就一定差。

记得之前看过关于958大学生对普通大学生,真实竞争力如何的话题,其中有些网友非常透彻了提出了两种之间的差距,先说入学前,能上名校,本身智商就好,其次是自我要求高,自我管理能力强。比普通学校的学生思想上要成熟,更加自觉,自律。你说这样的人能不优秀吗。


再说上了大学之后,差距就会更大。名校的学习氛围好,学校管理严格、学习资源和教学资源比普通高校更加优质。好的环境会让人更加的上进,更加的自立自强,追求更高。反之普通高校的学生,学生资源起点相对较低,自我管理意识可能薄弱些,不免有些同学是为了拿个毕业证,缺乏远见。学习氛围差些 。


最终导致两者差距越来越大。当大企业拥有更多的选择权利时,面对重多优秀的名牌高校学生资源,为何还要在普通的学校的学生身上浪费时间。企业没有时间让你证明你的优秀,所以毕业证是个敲门砖,进了门才可以展示你的才华。

当然普通院校也有不少优秀的学生,985大学生中也不免存在较差的学生,任何事物都没有绝对的。所以普通大学生也不要忿忿不平,好好努力,让自己在今后的人生路上有更多机会。


决胜网


哈哈,学历很重要,但除了学历之外,其他东西也很重要。


大企业的HR不仅直接扔非985的简历,他们仍所有的简历。


我的大学老师,曾经在课上和我们讲过这样一个段子,一个世界500强企业的HR是如何挑选简历的:

首先,他把非985的简历都扔了,但扔完之后手里依然有几千份简历;

然后,他会找一间空的办公室,把所有简历同时扔向空中,反面朝上的都不要,只留下正面朝上的……


听到这里,我们都惊呼:“这也太不公平了,这不是完全靠运气吗?”

老师推了推眼镜,伸出中指:“对,你们说得非常对,就是靠运气。但作为一个500强企业,他们更希望留下那些运气好的人。”

这当然是一个段子,但是里面透露的信息却非常重要,学历和运气都是重要的影响因子。学历是一个概率筛选器,一个重点大学的大学,100个人里可能有50个都很优秀,而在一个普通的大学,可能100个人里只有10个人很优秀,那50%的比例和10%的比例,作为一个在求职季每天要处理几千份简历的HR,你会怎么选?


无论是从精力还是从更容易选拔到优秀人才的概率上讲,肯定是以学历为第一筛选吧。


我也是一个学生,我本科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也是985,但在排名上不占优势,我现在在北大读研究生,也有一些简历上的优势,但也遇到过一些企业,他们明里暗里摆明了只收“本科清北的清北毕业生”——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个人是非常能接受的,一方面,清北的本科生确实概率上更容易优秀,另一方面,我是一个愿意接受游戏规则的人,但对于这样的企业,我会首先选择放弃他们。


大家都不互相浪费时间,其实挺好的。


芈十四


这段视频在前段时间确实很火,而且引起了广大网友的广泛讨论。甚至有人认为这个HR 的言论是一种歧视行为,对那些学历普通的求职者造成了伤害。

不过楠哥想说,这个HR 的话可能确实有些不顺耳,但是却基本都是实话。大家去看看各大名企的招聘说明就会发现,985/211毕业基本成了标配,甚至前几天楠哥看到一个知名房地产公司的招聘说明中,所有岗位包括职能部门对学历的要求都是硕士毕业起。这就是赤裸裸的现实,可能有的人觉得不公平,也可能确实会存在一些不公平,但是职场是残酷的。HR 为了提高效率、降低出错率,这样做是无可厚非的。那为什么大家都想要招聘985/211这样院校的学生呢?原因大概有如下几个,

1、好学历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优秀的学习能力

初入职场,大家都是一张白纸,对于工作中需要的知识、技能、能力可能都不具备,需要重头开始学,这时候学习能力的高低就决定了这个人可以成长的多快,能为公司提供多大的价值。好学校毕业的人已经通过过往的表现证明了自己在学习能力上是具有优势的,那HR 一定会优先考虑他们

2、好学历代表了优秀的目标管理和时间管理能力能力

这一点相信不会有什么异议。学习其实就是一个通过良好的时间分配和目标管理、自我激励等步骤最终达成目标的全过程。能在这个事情上取得优秀结果的人,一定是善于进行目标管理和时间管理的,而这两个能力对优秀的职场人士同样重要

3、好学历代表了一种负责任的态度

任何人都知道学历重要,可是能取得优异成绩的并不多,这里面当然存在天赋的因素,可是你对自己是否足够负责任,是否愿意为了达成目标暂时放弃一些事情也是极其重要的影响因素。好学历的人显然是对自己拥有极强的责任感的。一个人首先要对自己负责,别人才会相信你会对工作负责,所以,HR 愿意要好学历的候选人也就不足为奇了

综上,拥有好学历的人用自己过往的经历证明了自己在学习能力、目标管理、时间管理及责任心等方面的优势,因此在求职时获得青睐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职场是个大江湖,不是能力强就可以平步青云、一帆风顺。这里面的门道有很多。

想知道更多职场真相,欢迎关注楠哥说职场,也可以向我提问,相信我的答案一定会给你带来帮助。也希望我可以帮助更多的人获得职场上的成功!


楠哥说职场


非985的简历直接扔,这个话说得太直白了,听上去不好听。



但是,如果不去直面这个残酷的事实,不让HR说真心话,反而是不合适的。这就是所谓的“毒鸡汤难喝,却对身体有益”。



其实HR说的是真的。非985院校,在校招时,他们是真的不接受的。“直接扔”并不夸张。



但是,如果是社招就大不同了。如果是社招,看的主要是你的行业经历,和项目经验。第一学历反而不那么重要了。



那么,HR为什么只要985呢?很简单,这个职位很热,985/专业/外语/性别,实际都只是一个筛选机制,先筛掉一部分的候选人。



此外,985也是一个评判标准——至少你能从高考这个相对平等的考试中脱颖而出,你的学习能力大概率不会有大问题。



那么,非985怎么办?这里要告诉大家的是,HR将为他们的选择付出代价——非985中有许多的优秀人才,马云、刘强东还有许多真正有创造力的人,都不是985。



换句话说,以985筛简历,可能筛掉了真正有创造力的人。



当企业遇到危机时,985也会迅速凭借自己的学历离开,而非985则更可能和企业共存亡。因为,他们离开公司将很难找工作,因此忠诚度更高,更有动力拯救公司——那些唯985的公司,也将错失这些真正忠诚的员工。



所以,天道好轮回,当这些企业抛弃非985时,也同时抛弃了企业的创造力和忠诚者。他们会越来越平庸,并失去竞争力和坚韧度。这就是对他们的报应。

以上供参考。


林海


作为一个985(广东某985理工大学)的毕业生,我觉得视频里面这个HR可能自己都没上过985……

她说的,985的,不谈四六级成绩,开口就是托福、雅思……这是假的。难道每一个985的,志向都是出国?托福雅思是出国的人考英语用的,不出国的985几乎没人碰的。就算是四六级,也有大批六级也没过的人出去工作了,只过了四级在工作中照样可以风生水起。当然,很多人完全是因为懒才没过四级。

另外就是,985的,出来都是精通了某一种计算机语言,随便找几个人就可以做一个app出来……这真是太高看985毕业的计算机类的了。很多研究生都没这个水平的。况且,如果是研究算法的、Linux系统的、图像识别的、机器学习的、语言处理的、控制论的……你让他做个APP,那完全也是“偏科”了,更别说一般的本科生了。

一般找程序员工作的,如果是校招,其实很可能看的是做了什么工程,技术面的时候,看的是就地写代码的能力,特别是那些工作本身就是写业务代码而不是研究算法的。这个HR一看就不是搞技术的,这样随便刷掉技术能力很强但是不是985的人真的是蛮蠢的,会错失很多可以用的人才。相反,很多计算机专业的985,真的是没写过几行代码,出去找工作只能说“我学习能力比较强”、“我沟通能力比较强”这种水话。

另外,对面那个说自己做过“学生会主席”的,其实也很水。一方面吧,大学的“学生会主席”关心的是哪些问题、管理过程是多么水,他自己心里应该有点数的,这能力根本不重要;另外就是,大学生不可能一出去就搞管理,你在学校里面学的那点三脚猫功夫,有什么用呢?可能还添堵了。

所以,不管是哪一方,都很水。

学历很重要,但也不一定十分重要。成果重于学历。没成果,那什么学历都可能很水;有成果,人总有出头之日的。

所以,人要多问问自己:“我做出了什么?它为什么牛逼?别人为什么做不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