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其他鳥類會圍攻貓頭鷹?

別看了小姐


追打貓頭鷹的,基本上是兩種情況。一種是喜鵲、烏鴉、卷尾等鴉科鳥類攻擊大中型貓頭鷹,另一種是山雀、鶯等小型鳥類集群攻擊小型貓頭鷹。

鴉科鳥類可以說是鳥中流氓,它們特別喜歡結群攻擊,攻擊對象從中小型猛禽,例如紅隼燕隼之類,到大中型猛禽,比如禿鷲金雕,除了幾種飛行技巧高超,主要以鳥類為食的猛禽,例如遊隼、雀鷹等等,它們騷擾的對象幾乎無所不包,貓頭鷹自然也不能倖免。有時候集群的喜鵲、烏鴉甚至能擊殺狀態不太好的猛禽。

鴉科動物這麼幹也是有理由的,一方面,猛禽對於落單的鴉科鳥類,還是有一定威脅的,特別是繁殖期內,沒有還手之力的小喜鵲對於猛禽來說不啻於一塊好肉。另一方面,鴉科動物偶爾也會捕食小型動物,例如小鳥,大型昆蟲,老鼠等等,因此,猛禽和它們構成了競爭關係。在喜鵲烏鴉人多勢眾的時候,將猛禽趕跑,絕對是最好的選擇。

喜鵲追打短耳鴞


在森林中還生活著很多小型貓頭鷹,代表就是斑頭鵂鶹(音:休留)和領鵂鶹。它們主食昆蟲,也會捕捉小鳥。對於林中的小型鳥類來說,趁著白天貓頭鷹們昏昏沉沉,組隊將它們打跑,能使它們的夜間休息更加安全。而且小鳥圍攻貓頭鷹,一般都是組成十幾只甚至幾十只的群體輪番騷擾的,一隻兩隻小鳥是不敢挑釁貓頭鷹的,如果它們發現了貓頭鷹,一般都會呼朋引伴,糾集夠了數量再一擁而上。




蛐蛐兒


什麼鳥敢於圍攻貓頭鷹,對於這個話題,首先要了解貓頭鷹。

貓頭鷹是鳥綱的鴞形目的俗稱,因為其雙眼的分佈位置,面盤和耳羽使本目鳥類的頭部與貓很相似而得名。貓頭鷹體型大小不一,大者如雕鴞體長可達70釐米,小者如東方角鴞體長不及20釐米。  

鴞形目的鳥類,頭寬大,嘴短而粗壯前端成鉤狀。相對於頭部碩大的雙目均向前是本目鳥類共有且區別於其它鳥類的特徵,頭部正面的羽毛排列成面盤,部分種類具有耳狀羽毛。鴞形目鳥類的耳孔位於頭部兩側且分佈和形狀均不對稱,這有利於他們在黑暗中準確定位聲音的來源。  

其次,是看在什麼情況下,這些鳥敢對貓頭鷹動手圍攻。鴞形目的鳥類,視網膜中視杆細胞,只有一種視覺色素,只能辨明暗,不能辨細節和顏色,缺少視錐細胞白天視力差,適合夜間活動。絕大多數是夜行性動物,晝伏夜出,白天隱匿於樹叢巖穴或屋簷中不易見到。

還有,有哪些鳥敢對貓頭鷹下手,首先是遊隼、蒼鷹這類在白天飛行的猛禽。其次,是鴉科這類喜歡群居的鳥類,尤其是喜鵲、烏鴉這些鴉科鳥類,喜歡圍攻猛禽。它們體型一般在50釐米左右,屬於中型鳥,對於貓頭鷹更是在白天明目張膽的欺負。而其他科的小鳥,即使是在白天,也沒有膽子去欺負貓頭鷹。

雕鴞的天敵是金雕等大型猛禽

有部分種類貓頭鷹,如斑頭鵂鶹、縱紋腹小鴞、雕鴞等在白天也常外出活動,前兩者屬於小型鳥類,遇到喜鵲經常是自身難保,哪怕喜鵲只有1只。而後者,作為最大的貓頭鷹---雕鴞,喜鵲們還是很明智,只是驅除它。

要知道,雕鴞在黃昏和黑夜的時候就是真正的空中主宰,經常在夜間去晝行性猛禽的巢中發動攻擊,獵殺其幼鳥作為食物。在食物短缺的情況下,有時連成鳥都殺死吃掉,例如黑翅鳶、黑耳鳶這類猛禽,經常命喪雕鴞之爪。在黃昏,有時還會攻擊蒼鷹、遊隼。而喜鵲們,沒有猛禽們的利爪自衛,在夜晚看不見時就是雕鴞案板上的肉。所以,喜鵲就屬於欺軟怕硬的鳥,趁著對方處於弱勢時扳回一局。

其他鳥類會攻擊貓頭鷹,也是冤冤相報無盡頭,有仇,有機會搏一把自然要搏。


自然使者


其他鳥類圍攻貓頭鷹,並不是特別常見的現象,一般是烏鴉、喜鵲等群居而聰明的鳥類可能會圍攻貓頭鷹。實際上,烏鴉喜鵲一旦扎堆,基本不怕中小型猛禽,甚至還有烏鴉群體攻擊人類的事件發生。

貓頭鷹作為一種益鳥,在西方代表智慧,在中國就很倒黴了。有句話叫做寧聽夜貓子哭不聽夜貓子笑。我小時候見過兩次貓頭鷹,它的叫聲聽過很多次,說不出來的淒厲,聽著特別難受,比恐怖片的配樂還滲人。老年人特別不喜歡它們,因為據說聽到它們叫就會有死人,雖然這是封建迷信,但有了這說法總歸讓人膈應。我第一次見到的就是一個大人用筒子槍打死的貓頭鷹,挺瘮人。

後來再見過是一個小夥伴在樹洞裡掏出來的小貓頭鷹,拳頭大小,立著,看起來萌萌的還挺可愛。

現在想想,一般的中小型貓頭鷹挺慘的,不僅被人厭惡,還有被喜鵲之流欺負的危險,實在是可憐。其實貓頭鷹主要捕食老鼠,對維持生態平衡很重要。我們應該摒棄成見,保護貓頭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