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百万大军为何在清军面前只坚持40天?

惡棍村大少


史载,崇祯十七年(1644年)正月,李自成率农民军攻克西安,正式定国号大顺,改元永昌,以该年为永昌元年,并将西安重新改称为长安。李自成改名自晟,称新顺王。

同年2月,大顺军兵分两路浩浩荡荡地杀向北京,一路由早已经渡过黄河进入山西境内的的大将刘芳亮率领,从平阳府(今临汾)过阳城,翻越太行山后进入河南北部,先后攻克卫辉(河南汲县)、彰德(安阳)等地,然后进入河北,再经真定(今河北正定)北上,目的是阻击、牵制明朝南路援军。另一路由李自成亲自率领,渡黄河,取太原,传檄各州县,控诉与揭露朱明王朝的种种罪状。山西饥民纷起响应,各州府相继被大顺军攻克,自成率大军乘势北上,经过大同、宣府(河北宣化)一路南下,于3月18日开始围困京师。次日,大顺军开始攻城。在明宫太监的接应下,大顺军攻入北京。明思宗崇祯帝朱由检自缢煤山(景山),立国276年的明王朝灭亡。

大顺军占领北京后,北方的明军基本被消灭殆尽,真正的劲敌只剩驻扎山海关的明总兵吴三桂麾下的关宁铁骑了。李自成虽然已经意识到吴三桂手握重兵,占据着边防重地,是个举足轻重的人物,但内心却有些轻敌,他仅仅派一员明降将唐通和另一位明降臣、原兵部左侍郎左懋第携带金银缎匹前往山海关招抚。

正举棋不定的吴三桂先接受了招抚,准备率部进京归降李自成,后来听说大顺军的骄兵悍将在北京向明降官追饷,拷掠、杀戮甚惨,又闻爱妾被抢,家属被拘,遂返回山海关据险自守,以对抗李自成,并向清军求援。李自成勃然大怒 ,亲率20万大军东征,权将军刘宗敏、大将李过随征,4月21日大顺军逼近山海关。为防止吴三桂往东退逃,李自成出奇兵2万绕到吴军背后,自己率主力从西面合围夹攻。李自成人多势众,吴三桂渐感不支,正在动摇之际,埋伏在周边的清军聒噪着大举杀出,原来多尔衮接到吴三桂的降书后立即集结大军昼夜不停地赶来援助,并随即投入了战场。清军如狼似虎,大砍大杀,大顺军猝不及防,伤亡惨重。因两面受敌,加上众寡悬殊,农民军被杀的大败亏输,全线溃败,李自成引残部狼狈退回北京。

闯王出师不利,讨伐吴三桂大军惨败而回的消息引起北京人心惶惶,京师秩序随之大乱。

明朝的降官们本就对农民军在京城里烧杀抢掠、胡作非为十分不满,于是纷纷出城南逃,各地的明降军以及官绅土豪们也纷起反叛,率部袭击农军。

面对极度不利的形势,李自成于永昌元年(1644)4月29日仓猝即帝位,第二天就仓惶离京南下,从山西进入陕西,试图以老家陕西做为根据地,以图他日东山再起。李自成在北京只待了短短42天。清军却不依不饶,以吴三桂的关宁铁骑作前驱,沿路衔枚急追,大顺军屡次受挫,被迫转战至湖北东南部的丛山峻岭中。9月大顺军余部开至通城九宫山,遭当地乡勇偷袭,李自成生死不明,不知所终。

横扫明军如卷席的李自成大顺军,面对清军却一触即溃,这是为何?拥百万大军的李自成在京城里只做了短短42天皇帝梦就被迫离开,之后损兵折将,狼奔豕突,早已不复往日之勇。主要原因是大顺军进京后骄傲自满,迅速腐化,导致战斗力急剧下降。史载,大顺军进京后,将领们霸占了前明王公贵族们的豪华府邸,士卒们则到处搜掠钱财、妇女,“子女玉帛,尽供其用”,出现了严重腐化与军纪败坏的颓象。山海关一片石血战,在吴三桂和清军的联手夹击下,大顺军先胜后败,损失过于惨重,之后官兵皆畏清军如虎,只要看到辫子兵追杀过来,大都望风而逃,毫无战心。因此,大顺军进入湖北后,在清军的追剿下,屡战屡败,将士战死或逃亡者日众,到九宫山一带时,百万大军只剩40余万了。

1944年,毛泽东曾经将郭沫若撰写的讨论李自成进北京后骄傲腐化的文章《甲申三百年祭》作为党内整风学习的必读文件,用李自成的兴衰得失提醒全党吸取历史经验教训,不要重蹈明末枭雄李自成的覆辙。

【写作不易 剽窃必究】【插图源于网络】


铁马冰河wu


怒答!一切不以阶级层次、战争实力、作战方针等原因去评价,而是把胜败归于个人身上的回答都是耍流氓!

这事儿不是三两句话能说清的,我先大概总结下,战斗力问题、崇祯帝的政策、南明政权的政策、李自成集团的心态转变、民心所向,两次重大的战役“松锦大战”和“潼关之战”带来的影响;这些都是原因。愿意细究的同学继续往下看。

首先说一下人们普遍能想到的问题,也是最重要的问题:战斗力!不管当时还是现在,军事力量方面,一个公认的事实是,满清>明军>农民起义军。

为什么这么说!

先来看下农民军和明军。农民起义军大多是普通百姓,因饥饿等问题才加入的起义军,战斗力上没有那么强。起初,明军有好几次机会彻底剿灭起义军。诸如,1636年,明将孙传庭和洪承畴,联军击败农民军主力,闯王高迎祥被斩,李自成逃窜,张献忠投降,海内几乎平定。

但错就错在崇祯的善良(这里为崇祯平个反)。他在对待李、张等人的造反问题上,是一味的绥靖政策,就是招降安抚。崇祯帝一生发过几次“罪己诏”(可以理解为自我检讨的意思),其中一次说道:“朕为民之父母,不得而卵翼之,民为朕之赤子,不得而怀保之、、、皆朕之过也。”

就是说,即使是反贼也是我的子民,我怎么能杀害他们呢?李、张每诈降一次,崇祯就原谅一次,直到再也没有力量控制农民军。值得一提的是,在李自成攻入北京之前,崇祯派人去招降,可派去的人又被李自成策反,反倒成了李自成安插在北京的内线。

接着说下单兵作战能力。这里要把农民军和明军归为一类,满清归为一类。大家知道,满清起初并不叫满清,而是叫金朝,史称后金。后金政权的建立人是努尔哈赤,这努尔哈赤,就是女真人,也就是游牧民族。

这游牧民族可是马背上的民族,长期的畜牧渔猎活动,使得他们身体素质非常强。大家想想以前的匈奴、成吉思汗的蒙古族、契丹人的大辽,都是游牧民族。游牧民族最为厉害的,当属骑兵。在冷兵器时代,骑兵的强大,可是一股可怕的势力。

尽管这些游牧民族身体素质已远远超过内定的农民军和明军,但他们的装备又为他们的身体素质和安全保障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史料记载,满清八旗作战时所穿的铠甲,前冲锋者身披重甲,步兵攻城时披两重甲,将领多为两重或三重甲。所谓三重甲,就是外面是棉铁甲,里层是铠甲,最里层是锁子甲背心。棉铁甲二十斤,铠甲三十斤,锁子甲背心十几斤,合五六十斤,每天这样的训练、作战,单兵能力远远大于内地士兵。

说到这有人要说了,打战不是逞英雄的,是团体作战,讲单兵作战能力有什么用。

那好,我们再来看看满清的兵员组成。大家知道为什么满清叫八旗吗?其实八旗军的制度非常类似于现代军团。八旗就相当于八个军,构成一个大型的诸兵种合成的大型野战集团军。而八旗并不全是满族人。八旗又包括满洲八旗、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满洲八旗就不说了,全是满人;蒙古八旗是灭掉蒙古族之后,收编的人员组成的蒙古八旗,而汉军八旗则是清军数次入关带回的俘虏或降军组成的。

这24大军团组成在一起,且不说汉军八旗,满洲八旗和蒙古八旗都是游牧民族,战斗力可想而知。而且皇太极经过军事改革之后,八旗里步兵、炮兵、工程兵等分工明确,十分类似现在的军团作战。

还有,满族有点半奴隶制度,所以领导者有绝对的生杀大权,这也就使得八旗的作战统一性、服从性很强,这和明军、农民军相比,高出了不只一个级别。

那这么说是不是明军就不堪一击呢?并不是,明军也是有一定的实力的。这里要提到一个人,袁崇焕。

尽管历史上对袁崇焕褒贬不一,但此人的作战领导能力还是很强的。袁崇焕督师辽东时期,认为辽东经过多年战争,民风比较剽悍,所以坚持以辽守辽,以辽东子弟编练了“关宁铁骑”,这支铁骑取得了宁远大捷、宁锦大捷和京城保卫战的胜利,挽回了大明帝国军队屡战屡败的颓势。但是就这么一只部队,曾有一次袁崇焕手下大将赵率教的4000关宁铁骑入京勤王时,在野外与阿济格的八旗军相遇,结果呢?全军覆没!

除了袁崇焕的“关宁铁骑”,明军也有其他精锐部队。这里要提一下著名的“松锦大战”。松锦大战中,明军将领洪承畴几乎把明朝精锐部队九镇兵力全部拿出来了,和清军打了两年之多,双方参战人员超过20万。这一战,明军大败,九镇精锐几乎全部丧失,可以说,如果没有这一战,大明朝也不会这么快灭亡。

史学家谈迁评价说“九塞之精锐,中国之粮刍,尽付一掷,竟莫能续御,而庙社以墟矣!”如果拿这九镇精锐去对付李自成的农民军,随李自成怎么折腾恐怕都进不了北京城。

再看一下双方的将领吧。

清军这边:说些大家熟知的,皇太极、多尔衮、阿济格、多铎、鳌拜、包括后来收编的吴三桂、耿精忠、尚可喜等;

明军这边:熊廷弼、袁崇焕、洪承畴、吴三桂、、、算了,说不下去了,熊廷弼、袁崇焕先后获罪被斩首,洪承畴、吴三桂后来又被降,惨不忍睹!

农民军:基本就是一群没有根据地的流寇和没饭吃的饥民,大将不多。也就是他们的当家人李自成、张献忠有名了。

综上可以看出,在单论战斗力方面,清军是他们中最强的。

但是打仗不只看战斗力,还要有丰富的后勤补给。清军基本上是“以战养战”的方式,就是跑到明朝境内,烧杀抢掠,金银财宝、美女粮食等等,靠战争来获取物资,虽然不耻,但后勤充足啊;

农民军方面:李自成大家都知道,他初期是打着“闯王来了不纳粮”的口号,才获得那么多农民支持的,所以他初期的后勤基本都是抢那些地主富商的,虽然有利于获得广大群众支持,但也因此造成了军队纪律涣散。

明军、、、哎,没法提,本来是最有钱的,但皇帝没钱啊,国库空虚啊,钱都在大臣手里了,但是大臣们都非常非常的抠啊,李自成逼近北京时,崇祯哭着向大臣借钱都借不来。

接下来再来看看民心所向问题。李自成打明朝,是因为打着让大家吃饱饭的旗号,人们自然都向着他。那满清是外族人士,按说大家都同仇敌忾啊,人们为什么还要向着满清呢?

首先看一下农民军攻入北京之后的所做所为。当时很多明朝官员都投降了,但李自成还是把他们都杀了,这在古代可是从所未有的事情。你再怎么说也是起义叛乱,就算建国也是需要这些前朝官员来支持的,人家都投降了,你还把人家杀了,这叫个什么事。因此举动,吴三桂都本来准备归降李自成的人,也都投降了满清。

这么说还少了一个环节,那就是南明弘光政权“联虏平寇”的政策,就是联合满清,扫平李自成这些贼寇,使得很多人相信满清是为了给明朝报仇,才进关的,因此当时也得到了很多百姓的支持。

最后说一下对满清和农民军影响最大的一场战斗,“潼关之战”!

清军与农民军的交手很多,但最值得研究的、也是最大的一场战役肯定是:潼关之战。

潼关之战中,李自成为了保卫潼关不被攻破,率军从陕西过去支援,但还是被清军大败。清军英亲王阿济格攻入陕北后,李自成自知陕西将不再属于他,开始逃亡河南。自此之后,大顺政权名存实亡,李自成农民军也再没有实力再去对抗清军。

在阶级层次方面,李自成等人始终没有逃离农民阶级层次,前期作战风格也一直是流寇形式。当取得政权后,内心又开始盲目自大,自认为自己是“正统”,心态慢慢转变。战术、对待人们的态度、统治方针等都有所改变。这就好像一个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的农民,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了一些成绩,然后突然觉得自己没必要再像以前一样去奋斗了,于是开始挥霍、堕落。这个心理不太好描述,但大家应该都能体会。

而满清方面,虽然本身具有半奴隶性质的统治,但这也恰恰规范了他们的纪律严明,汉人的加入,也使得他们更加迅速的向汉人思想靠拢。

可以说,李自成的农民军,自始自终都逃不脱“贼”的范畴,而清军一开始就朝着“国家”的层面去发展。

胜败、朦朦中、似乎早有定论!


第一节历史课


李自成的百万大军为何在清军面前只坚持了40天就败了这个问题(秉烛读春秋)是这样认为的。是闯王李自成军队不禁打?显然不是,李自成和明军交手无数次,有胜有败,绝地逢生的有几次,李自成顽强精神和打不死的小强有的一拼。那么,和清军刚交手月余就一败涂地是啥原因造成的呢?要弄清原因还得从头剥丝抽缕的仔细分析。




李自成,原名鸿基,小名黄来,自称是李继迁的后人,原来是明朝的驿站的小头目,也就是相当现在的邮递员。明朝由于天灾欠收,国家财政捉襟见肘。于是裁撤多余人员,李自成被逼无奈走向造反之路。

李自成的造反之路并非一帆风顺,明军不是吃素的,李自成曾多次被明军吊打,比如被陈其瑜围在车厢峡,差点没命,要不是重金贿赂陈其瑜,李闯王早就被灭了。最惨一次被打得只剩十八骑。然而,李自成却每次都能绝处逢生,输得一无所有却仍能东山再起,最终攻入北京城,逼得大明皇帝崇祯上吊自杀。李自成和明军对阵,失败了总能反转战局,逆袭成功,但和清军一接触,一溃千里,没有反转的机会,这是为何呢?



其实分析李自成和明军对阵,为何总能起死复生,其一还是明军总想收服他,以至于反复降而复叛。另一原因就是:李自成造明朝的反,其实代表了极大部分民心。不论崇祯如何宵衣惮食,如何勤奋都不可能改变时局。李自成的起义代表了大多数劳苦大众的心愿。

李自成起义后,所采取的招揽人心的策略也非常成功。他从现实的角度出发,没有宣扬什么假大空的口号,诸如为理想奋斗之类的,而是明确告诉老百姓:跟着闯王有饭吃,闯王来了不纳粮。尤其李岩提出"均田免赋"等口号,获得广大人民的欢迎,部队很快发展到百万之众。那些整日里饥肠辘辘的老百姓,怎么可能不拥护李自成军队?那些走投无路的老百姓,怎么可能不投奔李自成军队?



春秋时期齐国丞相管仲说得好,“仓廪足而知礼仪,衣食足而知荣辱,”太平盛世时期,老百姓固然愿意当大明的忠臣孝子,可如今天下纷攘温饱尚无着落,对于绝大多数普通民众而言,吃饱饭比什么都重要,管他谁当皇帝呢!

正因为如此,加上李自成在前期军队纪律也还行,“敢有伤人及掠人财物妇女者杀无赦”,所以他能够屡败屡战,总是能起死回生。



然而,当李自成入主北京以后,空前的胜利让他逐渐开始迷失自我,尽管他有时也在尽力克制这种骄傲的情绪,但却管不了手底下的那些军官们。比如,他手下大将刘宗敏,毫无人性的搜刮钱财,放纵手下烧杀抢掠。自己占有吴三桂的爱妾陈圆圆,以至于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打开山海关,迎清入主中原。当前线紧张时,李自成竟然调不动他,他说:大家都是为贼,为什么我要听你的?手下当兵的,那见过北京城的繁华美景,流连其间毫无斗志。尤其有的士兵烧杀抢掠,使得民怨沸腾,老百姓对大顺政权大失所望。再一个原因就是,起义之初李自成尚有秀才李岩出谋划策,杀了李岩后,几乎没有一个像样的军师了,反观清军那些叛明的汉臣,比如洪承畴都是多谋善断之人。李自成不重用文人也是失败的原因。


于是,当李自成被清军击败时,百姓们不但不同情,反倒幸灾乐祸。同时,老百姓见清军入主中原,鉴于他们起初军纪比李自成军队良好,又是以替崇祯报仇的口号入关,所以对清廷抱有无限希望,自然不可能再冒着生命危险参加李自成义军。更何况李自成军在北京的所作所为,早已使其臭名昭著,所以李自成失败也是必然现象了。


秉烛读春秋


先纠正一下题目的问题——李自成根本没有百万大军!



打败留守陕西的孙传庭后,李自成几乎毫不费力拿下了陕西,随后率军进击北京。据记载,李自成带领的部队大约20万左右,一路上打了不少硬仗,尤其是在宁武关,打得十分惨烈。到北京城下还剩下十几万人马。打下北京后,收编了几万京营兵,但这些京营兵战斗力靠不住,用来看大门还行,打仗肯定靠不住。李自成能用的还是自己从陕西带出来的十几万人马。 这十几万精锐,李自成又分出去一部分占领周边的河北河南。也就是说,留在北京的最多也就10万左右。

之后,因为吴三桂不降,爆发了著名的一片石大战。历史上,对一片石大战有很多说法,但是对李自成的兵力问题,基本上只有两个说法,一说是6万,一说是10万。无论那种说法,都证明李自成撑死了最多只有10万军队。这意味着,李自成基本把留守北京的主力都带出来了。

我们要客观分析当时的李自成,进攻山海关的时候,他的敌人只有一个——吴三桂。李自成希望以战促和,用军事上的绝对优势,击败吴三桂,尽快促使其投降。事实上,李自成也成功做到了这一点,在和名震天下的关宁军交战后,李自成取得绝对优势,打得吴三桂步步后撤,差点扛不住。要不是皇太极突然出现,袭击李自成,那么估计吴三桂不是战死就是投降。

平心而论,李自成的策略没错,打败吴三桂,占领山海关,把来自关外的威胁继续挡在山海关外,是当时唯一正确的办法。可惜,他不知道吴三桂已经和满清联手,更不知道满人已经到了山海关。李自成的力量足以压制吴三桂,却远远不如吴三桂和满人合在一起,所以失败是必然的。

至于为什么一败千里,连北京也不守,原因更简单——精锐部队都损失在一片石,北京留守的都是刚收编的明军京营部队,无论战斗力还是忠诚度,都不可靠,自然没法守住。这就是为什么李自成打下北京没多久,就匆忙撤离北京的原因。

最后再强调一遍,李自成从来没有什么所谓的“百万大军”。

“许述工作室”核心成员查佳峰主答


脑洞大开的历史


首先看第一个原因,李自成的军队真得很能打吗?

显然不是,李自成在1637年遭遇洪承畴、孙传庭的埋伏被击溃,被迫数十骑退入河南陕西交界的商洛山区中。

1639年,李自成再次指挥在商洛山中招收的几千人杀向河南。李自己以打开官仓放粮给老百姓和均田免赋作为口号,吸引社会底层人民加入,于次年人数扩张到几万人的规模。

1641年攻破洛阳,1642年攻破开封,1644年于西安称帝,并于3月19日攻破北京。

李自成的军队并没有经过严格的训练,除了沿用高迎祥的重装骑兵外,后期的兵力主要来自于整合吞并其它起义军。兵源参差不齐,来源不一,难以统一有效指挥,并没有太强的战斗力。形势好的,大家都愿意一起干,如果形势变坏了,就各走各的路。这一点也是后来李自成快速败亡的原因之一。

之所以李自成能攻入北京,并不是他自己力量多强大,而在于明朝最能打的对手要么在征辽东时战败死亡或投降,其它的对手又太弱,加上崇祯的瞎指挥,给了李自成坐大的机会。

李自成军队的总数上百万,在山海关大战时出动主力二十万,是远超过吴三桂和清军的,但最终却输了,充分证明李自成军队战斗力之弱。

李自成在山海关战败后,军队的弱点快速放大,指挥系统失灵,只有三万人退回北京。

1644年4月30日,李自成军队退出北京,逃往西安。

清兵入关后,为了迷惑汉人官员和地方绅士,声称入关是为了替崇祯报仇,请求各路投降李自成的地方官员重新起兵反抗李自成。

李自成军队在撤退中,受到几方面势力打击,第一,原来归顺过来的其它小股起义军看到李自成不行了,就不跟他混了,自行散去。第二,曾经被迫投降李自成的官员开始组织地方军队阻击李自成。第三,各地的地方绅士也组织团练武装反抗李自成。

李自成还受到南北夹击,南方有明朝军队,北方有吴三桂和清军的追击。

在这五股力量的打击下,李自成一路退却,根本没有立足之地,从北京到山西,再由山西入陕西,由陕西到河南,最终由河南入湖北,最后于1645年5月战死于九宫山。

李自成失败的原因主要如下:

  1. 在皇权专制时代,中国的地方基层控制在地方绅士和读书人手上。刘邦和朱元璋正是和这些绅士和读书人结成联盟,才取得最终胜利,而李自成却把这些人当成自己的敌人,没有把这些人转化成自己的朋友,结果处处挨打。

  2. 李自成没有自己的根据地,没有一个清晰的战略,就是一个流寇思路,打到哪算哪。攻下一个地方,只知道抢粮,分给百姓。只有破坏没有建设,没有稳固的后方。刘邦虽然总打败仗,但后方的关中却是稳固的,源源不断向前方输送兵源和粮草。

  3. 李自成的军队没有经过严格的训练,无法形成强大的战斗力,对付弱小的明军还可以。在面对吴三桂的关宁铁骑和清兵时就远远不是对手了。在历史上的终结战争中,后边碰上的对手会一个比一个强,如果自己没有强大的战斗力,最终胜出的只能有一个,就只是对手胜出了。


新知传习阁


首先,没有任何证据证明李自成的战兵有百万之多。李自成永昌建制之后分封各权将军、制将军,真正具备强大战斗力的只有“五营”,即前锋、后劲、左辅、右翼、中吉。笔者能记清楚的各营主帅有左营制将军刘芳亮、右营制将军袁宗第,每营战兵数量不等,但是绝对没有大到20万的地步。且古中国历史上农民军多是由逃荒结队自保而起,多带着家眷老幼一起行军,所谓的大顺军有百万之众,要么是虚指,要么是包含了农民军战士随行的老弱妇孺在内。

纵观大顺军与满洲军事贵族的整个战争过程,双方其实都有失误,只不过大顺军表现出的战略水准很低:在攻北京时对于满洲军事贵族逐鹿中原的野心没有明确认知,似乎认为可以与关外的虏主“永结通好”,把吴三桂及关门、宁远两镇精兵赶到对立面不说,还给了多尔衮下山摘桃的大好机会;在撤离北京时没有部署好山西河防,以至于出了山西北部由明军降将姜瓖、唐通等人防御而纷纷投敌叛变,山西防御体系全面崩溃的大纰漏;在潼关战役中满洲军事贵族在初期部署失误的情况下能够及时调整战役布势,将阿济格军与多铎军改为向心攻击,造成大顺军处于内线却顾此失彼而大败;大顺军撤离西安后又没能合理安排后卫,轻易放弃了白旺经营数年的襄阳防御地带,导致了大顺军连最后一块立足之地都丧失殆尽,终于在满洲军事贵族的连续追击下溃不成军,刘宗敏、宋献策、牛金星等人或阵亡,或投敌,大顺军遭到彻底失败。

其实,从本质上来说,闯王李自成实施的“追赃助饷”这一民粹主义政策尽管极得民心,却客观上将彼时社会的中坚:掌握了生产资料与意识形态主导权的地主士人阶级完全推到对立面去了。李自成只能打碎一个旧世界,却以他以及广大农民的力量根本无法建立起一个新世界,而能够建立起一个新的旧世界的阶级又对他充满敌意,这是李自成败亡的根本原因。

李自成率领的大顺军本部失败后,大顺军余部分为东、西两路,西路军李过、高一功部归顺南明政权,在堵胤锡的安排下改编为“忠贞营”,同满洲军事贵族在湖南一线长期拉锯,多有斩获;而东路军袁宗第、刘体纯、李来亨、郝摇旗等部转战川鄂边境,到夔东山区驻扎下来坚持抗清斗争,史称“夔东十三家”,一直抵抗到1664年茅麓山战役为止,谱写了一曲气壮山河的民族赞歌。


军武次位面


“李自成百万大军为何在清军面前只坚持40天?”

先辩解一下,李自成第一次与清军交战的时间是1644年四月二十二日,地点是在山海关外一片石。此前一日,李自成的对手是吴三桂的辽军,李自成本来已略占上风,但因清军的加入,兵败如山,匆匆撤回北京。四月二十六日,逃回到北京,部众仅三万余人。四月二十九日,李自成在北京称帝,次日仓皇逃往西安。

这个过程前后仅八日,显然不是题主所说的四十天。

其后,李自成的大顺军在山西、陕西均有抗击清军南下,其中,单就潼关之战就打了一月有余,而当李自成弃西安,经蓝田、商州,走武关,入襄阳,乘舟东下,取武昌,到达湖北通城九宫山麓身亡,时间已经到了1645年五月。

即李自成的大顺军与清军交战长达一年之久。

那么,李自成“只坚持40天”之说根本就不成立。

还有,说李自成以百万大军对抗清军,这里说的“百万”有没有问题呢?

1644年二月,李自成率军进取北京,其在平阳以倡义提营首总将军名义所发布檄文,称“本首于本月二十日,自长安领大兵五十万,分路进征为前锋。我主亲提兵百万于后”,合计总兵力是一百五十万,声势吓人。

但是,李自成在襄阳开设军府,建军制,据载有军兵六十万人。在西安建国,许多材料都说其有马兵六十万,步兵四十万,合起来是百万人。

好吧,就以百万人算,则李自成进取北京的东征军就绝对不可能是一百五十万,说一百五十万纯属虚张声势。

联系一下当时的形势,李自成部将白旺在襄阳、袁宗第在河南,均分领了一部分兵力,西安也留守有兵力,则李自成的东征,并非倾巢出动,人数大概也就二十万人左右。

所以,说李自成百万大军在清军面前只坚持四十天,也是有问题的。

换句话说,李自成虽然有一百万军队,但也不是把一百万军队一下子甩出与清军拼生死的。

辩解过题主提问问题中的两个硬伤,再来回答李自成为什么打不过清军。

打不过的原因可以扯得上很多,比如士气啊,斗志啊,人心啊,还有政治上的、经济上的、思想上的等等问题,方方面面。

但最主要的一点:李自成军的战斗力很水,根本就不是清军的对手。

这样说,肯定很多人不服气:李自成军的战斗力水,怎么又灭亡了明朝?

老实说,明朝被关外满清一轮轮暴揍,特别是松山大战后,精锐尽失,元气已亏,国内的起义军又反复可劲地折腾,那是日薄西山,奄奄一息了。

没听说过一根稻草压死骆驼的谚语吗?

李自成东征,表面上闹腾得咋呼呼的,实际上,所起到的只是一根稻草的作用。

说李自成军战斗力水,也体现在这次东征的宁武关之战中。

前面保守估计李自成这次东征的人数是二十万,但在宁武关遭遇到明总兵周遇吉带领的四千人的抵抗,屡征不下,且伤亡惨重。

可笑的是,李自成对外宣称自己是领一百五十万大军亲征,在周遇吉这四千宁武兵面前,竟然蔫了,打算退回西安。

是手下将领苦劝,说:“我兵力百倍于彼,只要以十攻一,轮番攻打,绝无不胜之理。”最后二十万人实行三班倒,施展车轮战法,猛攻了四昼夜,这才攻陷宁武关。

鉴于自己军队战斗力太水,李自成实在没信心继续东征,对众将说:“宁武关虽被攻破,但我军将士死伤颇多。自此到达北京,还要历经大同、阳和、宣府、居庸等军事重镇,皆有重兵把守,倘若都像宁武守军一样,我军还能剩下一人吗?不如暂且先撤回陕西休整队伍,徐图后举。”

李自成是这样说的,也是准备这样做的,他都已经定下了班师日期。

只不过,明大同镇总兵姜瓖、宣府镇总兵王承荫的降表相继送至,这才让李自成重拾信心,鼓勇前行。

李自成的军队,数量虽然巨大,但大多是由乱民、饥民临时拼凑而成,没有经过系统军事训练,在士气旺盛之际,仗着人多势众,打仗往往一拥而上,占据了上风自然还可以,但稍现颓势,就会四面崩盘、一哄而散。

山海关外一片石的大战便是如此。

刚开始,二十万人欺负吴三桂五万辽兵,表现还不错。当多尔衮挥动十万清兵杀出,这二十万人心胆俱裂,一声“风紧,扯呼”,立马溃不成军,结果只有三万余人逃回到北京。

不了解实情的人会问:李自成为什么不占据北京城与清军抗击?

二十万人都溃不成军,三万人不赶紧跑路,留在北京等死?

后来李自成弃西安、走襄阳的情况也类似。

所以说,李自成军的战斗力很水,只是乌合之众,远没人们想象中的强大。


覃仕勇说史


先说一下是42天, 题主一语双关,等于是问了两个问题,山海关大战李自成真正和清军交锋只有短短几天,而42天是李自成占领北京到逃亡的时间。



先解释一下第一个山海关大战为什么仅仅坚持了几天。

山海关大战交锋异常激烈,最终李自成20万大顺军队不敌吴三桂和多尔衮,以失败告终。

从三天的战斗可以看出,大顺军战力低下,大顺军以数倍于吴三桂的兵力,无法攻取关卡,没有办法,改成野战,恰恰给了骑兵机会。

李自成多为步兵,机动能力很差,四月二十日清军已经抵达山海关附近布防,而李自成竟然晚一日才到达山海关城下。

其次大顺军不熟悉地形,天气不利。而且己方援军迟迟未到。加速了失败。

最重要的是李自成的错误估计,根本没有觉得满清多尔衮会加入战局。

所以在诸多不利的境况下,李自成在山海关大战中迅速失败。



为何仅仅42天就从北京逃走,而不驻守北京

李自成山海关大战失败后,迅速的撤回北京,根本没有在北京布防,而是选择了逃跑。

第一;李自成失败后,吴三桂和多尔衮穷追不舍。李自成感到了压力巨大。

第二;李自成进入北京之时,大肆劫掠前明贵族和富户,导致北京城人心不附。而且本身占领北京时间太短,根本没有根基。

第三;北京无兵,山海关一战,李自成损失惨重,北京城布防兵力有限,如果强行守卫北京很可能玉石俱焚。

第四;李自成心中根本没有国家概念,本身目光有限。

第五;南明史可法竟然采取联虏击贼的方式,联合满清在后方积极的对李自成进行攻击。



综合以上所有原因造就了李自成山海关大战之后仅仅在北京待了42天后,便迅速的撤退了。


我是越关


一个是农民军毕竟是农民军,军队的训练程度和组织程度和正规军是无法相比的,打打顺风仗还行,一旦受挫,及容易发生溃败。这也是历史上农民军往往被正规军镇压的原因。

当然也有农民军起义成功的,但无不是吸引了大批地主及知识分子,使政权和军队组织正规化,李自成的军队进城后就大私抢劫,一下子得罪广大地主阶级,传统知识分子,使其政权和军队组织程度始终未有质的改变。

第三是清军处于上升期,长期与明军作战也是久经战阵,清军的弓箭改革使之在远程打击能力大大加强,连骑射冠绝天下的蒙古都被满清吞并了。明军自萨尔浒战役后,基本野战就不是大骑兵军团和强弓清军的对手,只能依靠工势防御,然而吴三桂降清,农民军在平原上和吴三桂的军队死磕,打得精疲力尽时,背后再被清军骑兵一冲,焉能不溃败,骑兵溃败还能逃走可能。步兵一溃败,没有结阵的步兵把后背留给骑兵,两条腿又跑不过四条腿,那就是留给骑兵随便的砍杀。

第四,还有一种说法,明末除了小冰河期造成的粮食大面积减产外,还流行瘟疫,据说是肺鼠疫,通过空气传播,起病急,病死率高。导致明军后期大败和北京基本没有防御能力,瘟疫的功劳很大。农民军急匆匆地进驻北京城,大部队感染瘟疫,北征山海关途中发生大面积染病,部队战斗力锐减,疾病减员甚至比敌人的刀剑还厉害。农民军焉有不败之理。

第五是农民军往往是流寇主义,不注意根据地的建设和发展,确实明朝末年在灾害和流寇的作用下中国北方基本糜烂不堪。没有稳定的根据地,就没有稳定的兵源和粮食来源。一旦失败,就很难东山再起。

第六是古代的几十万大军往往是号称,古代往往十个人才能保障一个战斗人员。明末的流寇农民军往往是洗劫一地,抢光粮食,再裹挟当地的老百姓一起走。当地老百姓因为粮食都被抢光了,也只能跟着走,不然就是只能饿死。因此农民军号称动不动几十万,但是大部分是拖家带口锅碗瓢盆各种家当。真正的青壮有一定战斗力的精锐也就几万,精锐一旦打光,剩下的老弱基本就是没战斗力。


象鼻子60385019


大顺军不敌清军的主要原因大概可以归纳为以下五点:

一、大顺军本身的战斗力就弱于清军。这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农耕民族的单兵战斗力普遍弱于游牧民族,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其次,农民军的组织性差,缺乏训练,而清军训练有素,组织性强。其三,清军与明朝作战多年,应对汉民族武装有丰富的作战经验,而农民军在此之前没有与清军交过手,缺乏与八旗兵作战的经验,在大规模骑兵的冲锋下感到错愕。其四,农民军的战斗意志相对清军来说较为薄弱。因此,李自成虽然号称百万,但实际战斗力并不及人数较少的清军。

二、大顺军在占领北京之后,战斗力明显下降。李自成从西安发兵至北京,一路上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然而,与其说是李自成兵强马壮,倒不如说是大明朝已经是一具待宰的枯木僵尸,很多地方已经没有了抵抗的能力,或者散失了抵抗意志,只能任凭农民军摧枯拉朽。如果说,在攻入北京之前,大顺军还有那么一点战斗力的话,那么在进入北京之后,这点战斗力也就逐渐消逝了。农民军是第一次见识到京城的繁华,瞬间就在这个花花世界里迷失了方向。近似疯狂的追赃助饷运动仅仅两周就为大顺军搜刮出来七千多万两白银,出身农民与流寇的大顺军将士们恐怕一辈子也没见过这么多油水,于是开始不顾一切的疯狂敛财。有组织的大规模的抢劫勒索、强占屋舍,强抢民女,使得大顺军从将军至士兵个个都捞得盆满钵满,脑子里只惦记着如何揣着金子搂着女人回家享福,谁还想着要去战场上拼命?兜兜里揣着珍珠玛瑙金银首饰的兵将们个个惜命,满脑子荣华富贵,之前冲锋陷阵、用命拼杀的战斗意志早已荡然无存,在危机时刻,唯一的念头就是带上金子和女人逃命。李自成自己就是一个例子,更何况他手下的将领与兵士。

三、大顺军攻占北京后,没有采取措施安抚民众、团结能够团结的积极力量,反而对官商士族进行拷虐与残害,对京城百姓强取豪夺、侮辱践踏,展现出了“义军”低劣与野蛮的面貌,使得原本对大顺政权或多或少存有期待的明朝遗民与士族群体对其不再抱有幻想。任何一支队伍,如果失去了人心,就很难在一个地方立足,这就是为什么仅仅一次失败就使李自成陷入了兵败如山倒的局面,因为他失去了各方力量的支持,用四个字概括就是失道寡助。

四、一片石战役使得李自成的精锐几乎散失殆尽。由于大顺军进京后,吴府遭难,家眷不能保全,吴三桂于半路上降而复反,并向清军求援,李自成亲帅二十万大军向山海关进发,可以说李自成最精锐的部队就是这批人马了。在山海关下的一片石,当时华夏大地上最强的三支军队在此相遇了。随后,二十万大顺军与吴三桂的八万关宁军展开了激战,大战持续了一整天,关宁军几乎损失殆尽,而人数占优的大顺军也尸横遍野、损失惨重,正可谓是两败俱伤。而此时的多尔衮作壁上观,静待李自成与吴三桂厮杀。正当大顺军战到精疲力竭之时,在不远处严阵以待、静静观战的十万清军终于吹响了冲锋的号角,前来收拾残局。从未遭遇过八旗铁骑的大顺残军在大规模骑兵的冲击下错愕不已,一触即溃。李自成见势不对,只带了少数人马逃回北京。此战,大顺军的精锐几乎遭到全歼,大顺政权兵败如山倒,从此一蹶不振。

五、李自成忠奸不辩,猜忌部下,擒杀忠臣李岩,自断一臂,造成大顺军内部动荡,军心不稳,人心散乱。李岩是大顺军的得力谋士,曾经劝谏李自成严肃军纪,尊贤礼士,除暴恤民,施行仁义,禁兵淫杀,收人心以图大事。李自成进北京后便对李岩的劝谏不再理睬,也没有采纳其建议保护吴三桂的家眷府邸,终致兵败而逃离北京。之后,李自成又听信谗言,疑李岩不忠,将其杀害。至此,帐下的有识之士尽皆心寒,人心涣散。

可见,李自成的部队声势虽大,但终究脱不掉匪气,入不得厅堂,扛不起社稷,虽号称百万,但在强大的清军面前,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