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最怕辅导孩子语文,居然是因为有“标准答案”!

很多家长最怕辅导孩子语文,居然是因为有“标准答案”!

最近我的朋友圈被下面这张图刷屏了。这道连词成句的作业题,一位小学生给出的答案是:“一只蝴蝶多想变成美丽的我”。对此,网友几乎是一边倒的点赞,纷纷评论表示:“如果我是老师,这个答案我想给满分”,“没毛病,想像力丰富”,“孩子的自信溢出了屏幕”,“好一个庄生晓梦迷蝴蝶”……然而,非常遗憾的是,图片中的答案被红笔圈起来了,老师没给赞赏的评语,也没有划上对勾,想必因为标准答案是“我多想变成一只美丽的蝴蝶”吧。

很多家长最怕辅导孩子语文,居然是因为有“标准答案”!

我无法确切知道,这个孩子还要经历几次这样的“洗礼”和“洗脑”,才会明白标准答案的重要性。我只知道,在一次次这样的无功而返、不受待见之后,他会越来越不自信,渐渐放弃原本自由奔放的想象力,转而冥思苦想,费尽心思地去追求那个“标准答案”。

其实,不只是学生如此,作为家长的我也一样,有点儿害怕语文的“标准答案”。虽然从小到大担任过多年的语文课代表,高考语文也拿了高分,但等到辅导儿子功课的时候,我发现自己最怵头的居然会是语文!

很多家长最怕辅导孩子语文,居然是因为有“标准答案”!

▲ 这位同学原来的答案,您觉得是对还是错?

数学虽然有标准答案,我却总能启发孩子去尝试用多种方法来思考、来解题;而语文一旦有了“标准答案”,我就没话可说了,一说都是“错”(与标准答案不一致)。比如,我实在没法和孩子解释清楚,为什么“景色”的近义词只能写“景致”,而不能写“风景”?为什么“壮观”的近义词只能写“壮美”,而不能写“壮丽”?为什么“漂亮”的近义词只能写“美丽”,而不能写“好看”?……我不愿意违心的让孩子过早陷入到“套路”当中,也不想限制他的想象力。所以,面对语文作业特别是阅读理解,我真的挺无奈。常常是叫孩子对照标准答案自己去理解,如果实在理解不了,那就只能让他把答案抄下来。

很多家长最怕辅导孩子语文,居然是因为有“标准答案”!

▲ 2017浙江高考一篇阅读理解,难倒原文作者巩高峰

不可否认,标准答案的存在自有合理性,一定程度上,客观地保证了考试的公平性。但现在,很大程度上,“标准答案”从“参考答案”变成了“唯一答案”,总体上已经是弊大于利了。对此,不只是学生们深受其苦,家长们反映强烈,就连很多学者、作家和有识之士也都在呼吁改革。

著名作家周国平,在他的新书《对标准答案说不:试卷中的周国平》中,收录了55份各级语文试卷中有关自己作品的现代文阅读题,既附有参考答案,也有他本人针对这些答案的再分析。有意思的是,周国平对这些根据自己作品所出的试题,常常感慨“我自己决不会想这个问题”、“给不出答案”……比如:“问某个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我看了答案才知道,竟有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正反论证、比喻论证、引用论证等这么繁多的名目,而我写这些句子的时候哪里想得到。

很多家长最怕辅导孩子语文,居然是因为有“标准答案”!

▲ 网友评论

对于语文学习特别是阅读理解的“标准答案”,您有什么体会或经验?欢迎留言交流!

最后,如果您觉得这篇纯手打的原创文章对您有些用处,欢迎点赞、转发和留言,敬请关注。我是一位6年级男孩的父亲,愿与您真诚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