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入伏後氣象台已發布黃色預警,如何在三伏天正確補水

今日是入伏第三天,豔陽高照,連續的高溫天氣讓南充市民直呼熱啊!熱啊!根本離不開空調了!

南充:入伏後氣象臺已發佈黃色預警,如何在三伏天正確補水

全國各地開啟“炙烤模式”

根據中央氣象臺的監測,16日白天,河北南部、山東中西部、河南中東部、安徽北部、湖北、湖南中北部、重慶等地出現了35~37℃高溫天氣。

以著名的“四大火爐”之一重慶為例,據實況監測顯示,15日8時至16日8時,重慶有11區縣最高氣溫超過37℃,巫山最高達39.6℃,而根據預報,17日至18日,重慶全市最高氣溫將衝至40℃。

南充:入伏後氣象臺已發佈黃色預警,如何在三伏天正確補水

南充市氣象臺發佈高溫黃色預警

天氣入伏以來,氣溫路走高。氣象監測顯示,7月18日下午5時,主城區的氣溫還有 35℃。隨著氣溫的上升,18日下午2時50分,市氣象臺發佈高溫黃色預警稱,未來3--5天時間內,我市部分地方將有38℃以上的持續高溫天氣,請廣大市民注意預防高溫和中暑。氣象專家介紹,這是今年以來,我市首次發佈高溫預警。

南充:入伏後氣象臺已發佈黃色預警,如何在三伏天正確補水

知識小科普:

高溫預警顏色等級劃分

在天氣預報中,人們時常會聽到高溫預警信號。高溫預警信號等級分幾級 ,各有什麼不同含義呢?

高溫預警信號可分為四級,分別以藍、黃、橙、紅表示。

高溫藍色預警信號標準:48小時內出現最高氣溫為35%℃及以上。

高溫黃色預警信號標準:連續三天日最高氣溫將在35℃以上。

高溫橙色預警信號標準:24小時內最高氣溫將升至37℃以上。

高溫紅色預警信號標準:24小時內最高氣溫將升至40℃以上。

其中,高溫藍色預警信號是屬於第級同時也是最低級預警信號。藍色高溫預警信號,是氣象臺(當天)可預見氣溫將上升至“黃色”或更高的區域,而提前發出的預警。

夏季如何有效補水

夏季高溫,容易導致人體缺水,而正確的補水方法才能保證及時補充我們所需的水分。

南充:入伏後氣象臺已發佈黃色預警,如何在三伏天正確補水

餐前補水最養胃

進固體食物前,先小飲半杯(約100毫升),可以是室溫的果汁、酸奶,也可以是溫熱的冰糖菊花水或淡淡的茶水,或者是一小碗濃濃的開胃湯,都是很好的養胃之法。

多喝看不見的水

有的人看上去一天到晚都不喝水,那是因為由食物中攝取的水分已經足夠應付所需。食物也含水,比如米飯,其中含水量達到60%,而粥呢,就更是含水豐富了。翻開食物成分表不難看出,蔬菜水果的含水量一般超過70%,即便一天只吃500克果蔬,也能獲得300~400毫升水分(有兩懷哦~)。加之日常飲食講究的就是幹稀搭配,所以從三餐食物中獲得1500~2000毫升的水分並不困難。不如充分利用三餐進食的機會來補水吧,多選果蔬和不鹹的湯粥,補水效果都不錯。

不要等到口渴才喝水

如果等到口渴時喝水就太晚了。口渴是人體細胞缺水的反應,經常口渴就會加速機體的衰老或導致疾病的發生。所以,渴了再去喝水是不科學的。應當在早晨、上午、下午和晚上,除用餐之外的時間裡,適當喝些水,這對提高內臟功能、增強免疫力、稀釋血液、降低血液黏稠度等都有重要作用。

越是口渴越要慢慢喝

有人貪一時痛快,口渴時大量喝水。這些水一下子積聚於胃腸,除胃部感到沉重悶脹外,還影響膈肌活動,影響正常呼吸。大量水分進入血液,可使血容量迅速增加,心臟負擔突然加重,導致心肺功能異常。口渴狂飲會使體液中水與鹽失去平衡,輕則引起胃腸劇痛,重則危及生命安全。所以口渴時不要著急,慢慢喝,才能達到最佳補水效果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