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入伏后气象台已发布黄色预警,如何在三伏天正确补水

今日是入伏第三天,艳阳高照,连续的高温天气让南充市民直呼热啊!热啊!根本离不开空调了!

南充:入伏后气象台已发布黄色预警,如何在三伏天正确补水

全国各地开启“炙烤模式”

根据中央气象台的监测,16日白天,河北南部、山东中西部、河南中东部、安徽北部、湖北、湖南中北部、重庆等地出现了35~37℃高温天气。

以著名的“四大火炉”之一重庆为例,据实况监测显示,15日8时至16日8时,重庆有11区县最高气温超过37℃,巫山最高达39.6℃,而根据预报,17日至18日,重庆全市最高气温将冲至40℃。

南充:入伏后气象台已发布黄色预警,如何在三伏天正确补水

南充市气象台发布高温黄色预警

天气入伏以来,气温路走高。气象监测显示,7月18日下午5时,主城区的气温还有 35℃。随着气温的上升,18日下午2时50分,市气象台发布高温黄色预警称,未来3--5天时间内,我市部分地方将有38℃以上的持续高温天气,请广大市民注意预防高温和中暑。气象专家介绍,这是今年以来,我市首次发布高温预警。

南充:入伏后气象台已发布黄色预警,如何在三伏天正确补水

知识小科普:

高温预警颜色等级划分

在天气预报中,人们时常会听到高温预警信号。高温预警信号等级分几级 ,各有什么不同含义呢?

高温预警信号可分为四级,分别以蓝、黄、橙、红表示。

高温蓝色预警信号标准:48小时内出现最高气温为35%℃及以上。

高温黄色预警信号标准:连续三天日最高气温将在35℃以上。

高温橙色预警信号标准:24小时内最高气温将升至37℃以上。

高温红色预警信号标准:24小时内最高气温将升至40℃以上。

其中,高温蓝色预警信号是属于第级同时也是最低级预警信号。蓝色高温预警信号,是气象台(当天)可预见气温将上升至“黄色”或更高的区域,而提前发出的预警。

夏季如何有效补水

夏季高温,容易导致人体缺水,而正确的补水方法才能保证及时补充我们所需的水分。

南充:入伏后气象台已发布黄色预警,如何在三伏天正确补水

餐前补水最养胃

进固体食物前,先小饮半杯(约100毫升),可以是室温的果汁、酸奶,也可以是温热的冰糖菊花水或淡淡的茶水,或者是一小碗浓浓的开胃汤,都是很好的养胃之法。

多喝看不见的水

有的人看上去一天到晚都不喝水,那是因为由食物中摄取的水分已经足够应付所需。食物也含水,比如米饭,其中含水量达到60%,而粥呢,就更是含水丰富了。翻开食物成分表不难看出,蔬菜水果的含水量一般超过70%,即便一天只吃500克果蔬,也能获得300~400毫升水分(有两怀哦~)。加之日常饮食讲究的就是干稀搭配,所以从三餐食物中获得1500~2000毫升的水分并不困难。不如充分利用三餐进食的机会来补水吧,多选果蔬和不咸的汤粥,补水效果都不错。

不要等到口渴才喝水

如果等到口渴时喝水就太晚了。口渴是人体细胞缺水的反应,经常口渴就会加速机体的衰老或导致疾病的发生。所以,渴了再去喝水是不科学的。应当在早晨、上午、下午和晚上,除用餐之外的时间里,适当喝些水,这对提高内脏功能、增强免疫力、稀释血液、降低血液黏稠度等都有重要作用。

越是口渴越要慢慢喝

有人贪一时痛快,口渴时大量喝水。这些水一下子积聚于胃肠,除胃部感到沉重闷胀外,还影响膈肌活动,影响正常呼吸。大量水分进入血液,可使血容量迅速增加,心脏负担突然加重,导致心肺功能异常。口渴狂饮会使体液中水与盐失去平衡,轻则引起胃肠剧痛,重则危及生命安全。所以口渴时不要着急,慢慢喝,才能达到最佳补水效果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