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极昼、极夜、暴风雪中生活的冰岛人,刷新了我的育儿观

前段时间随着“冰岛三十五万人打入世界杯”的奇迹,冰岛国家队全是多面手的内容刷爆了朋友圈。众所周知,北欧的气候条件非常极端,部分地区终年都在极昼、极夜、暴风雪中度过,但北欧国家的国民幸福指数却一直很高……我很好奇,冰岛的养育环境是怎样的?小朋友的户外活动如何保证?冰岛的父母们,又是如何教育小孩的呢?

在极昼、极夜、暴风雪中生活的冰岛人,刷新了我的育儿观

本文的作者是晨宁(公众号:儿戏国),她的先生故乡在冰岛,因为晨宁每年都有很长时间带两个孩子陪先生回冰岛生活,她写下这篇“冰岛育儿见闻”,其中让我最惊讶的是,冰岛的父母在餐馆吃饭时,把婴儿车直接放在街边马路上是真的!每个人都会帮你看孩子!这是一个多么温暖、互相信任的社会呀。

以一个冰岛人的角度去看待终日不见太阳,暴风雪连绵的日子,其实是温暖和幸福的。”很喜欢这句话,所以分享这篇文章给大家。

文 / 晨宁Chenning

在极昼、极夜、暴风雪中生活的冰岛人,刷新了我的育儿观

冰岛又一次火了,今天就说说那些刷新我育儿观的冰岛育儿文化吧。

哥倆的爸爸是冰岛人,哥倆是半个冰岛人,其实很容易看出来吧,白到透明,头发金到发光,会说一口冰岛话,混迹在冰岛孩子群中其实根本看不出,有一点亚洲基因(让我哭一会儿去)。

在极昼、极夜、暴风雪中生活的冰岛人,刷新了我的育儿观

虽然我们不在冰岛生活,也深受冰岛文化的影响。我婆婆公公几乎每个月都会来纽约刷新一下和孩子的感情,我们的婚礼是在冰岛办的,孩子受洗礼在孩子爹从小去的教堂,参加过不少朋友的婚礼,每年圣诞节也是必须回去呆上一个月。

夏天和冬天的冰岛,是穿越时空的平行世界,太阳终日不落和漫漫的长夜。

冰岛是一个小孤岛,飞机快降落时就能看到那一片寸草不生的黑色火山地貌 ,看上去的一片绿只是漫山遍野的苔藓。除了在我公婆家里的花园见过树之外,整片土地找不到一颗自然生长的树的。从雷克雅未克市区开半个小时就能到想去的火山、瀑布、峡湾和冰川,离家半个小时就能找到一片僻静的地方看到极光。

在极昼、极夜、暴风雪中生活的冰岛人,刷新了我的育儿观

在漫漫长夜的冬天,暴风雪刮起风来对我来说是世界末日的节奏,又冷又黑还无处可逃。有一次我和娃爹在公路上开车,暴风雪突然袭来,周围骨干的荒芜立刻完全被遮挡,这边是无比恐慌的我,那边是异常冷静的他,他说这种情况只要打上双泵,把车停下来,停靠在路边,静静等待暴风雪过去了就好了。

“下雪天”对他们来说是一个常态,可是不过无论天气如何,生活还是要继续的 。有一天上午,我公公看看蒙蒙亮的窗外告诉我:“外面在下雪,但是树枝都没有动,那就是个好天气了!

至少没有刮风, 就是个好天气了。

在极昼、极夜、暴风雪中生活的冰岛人,刷新了我的育儿观

孩子们在这种“好天气”都是可以出去玩的,我在一个雨夹雪的天气参观过雷克雅未克市区的一个幼儿园,老师们正在准备出门的行头,每个孩子穿连体雪衣,头套,手套,雪地靴,每个孩子的衣服鲜艳又带点儿北欧灰。老师说:“只要不刮风我们就会出去,新鲜空气比一切都重要。”

孩子在风里来,雨里去地长大,我想,这就是冰岛人基因中超能扛的表现吧。

还有好多育儿观念是刷新我的认知的,好比说:

01

“放养”孩子

在极昼、极夜、暴风雪中生活的冰岛人,刷新了我的育儿观

哥倆爹从小就是放养长大的,但是他大学毕业后不甘于安逸悠闲的生活辗转就去了中国,后来又再来到美国。像他这样一去不复返的冰岛人不多, 例如我的大姑姐是个外交官,她被冰岛大使馆派到纽约任职7年,拖家带口4年过去了她还是非常向往回到冰岛,她说那才是她的家。

冰岛人都认为孩子就应该拥有自由散漫的童年,是那种放了学就可以呼朋结伴地独自在外面玩,自己揣着钥匙回家,回到家里又是兄弟姐妹一起玩,大人该干什么干什么。

有一年夏天我们去发小Stebbi家,他们夫妻倆正在给全家人准备丰盛的晚餐,我问:“孩子呢?”,Stebbi很不以为然地说“他们自己出去玩了!”我瞪大了眼睛觉得不可思议。没一会儿6岁和9岁的哥倆回来了,风尘仆仆满身泥,原来他们中午吃完饭就出门和朋友踢球去了。

冰岛的夏天是没有黑夜的,午夜时分就如同黄昏,太阳在地平线徘徊一阵就又升起来了。Stebbi说,孩子们经常在外面玩得忘了睡觉的时间,他们去邻居家打听才知道孩子到哪儿去了。哥倆爹小时候和朋友在光天化日下练习武术,后来我才知道,那光天化日其实是在凌晨。

冰岛人的放手养育是他们主动选择的结果,而不是因为懒或忙的借口。

我深以为然,自娱自乐是一种很治愈的能力。现在的孩子,自娱自乐的时间越来越少,因为有控制欲过强的父母,过度安排的体育活动、补习班和兴趣班,超强吸引力的电子产品和社交媒体,这些都占用了自由玩耍的时间。孩子长期在这种“被规划”的生活下,很难明白自己到底想要的是什么,他们会因为无法掌控自己的生活而产生无力感,于是焦虑指数就会上升。

自娱自乐的玩是很治愈的,只需要给他们时间和空间,和朋友或者兄弟姐妹在一起,甚至不需要任何的玩具,他们就能在互相玩中找到自我解压的力量,孩子们最好的学习方式就是在“玩中学”,在自发的游戏中,他们把不相关的一系列事务联系起来,例如角色扮演游戏,脏玩,搭积木,这些都需要有自发创造的能力。

Stebbi一家放养孩子依然会让孩子去喜欢的足球课,也会监督作业,一起阅读,凡事儿也跟孩子平等协商。在冰岛这个竞争不那么激烈的社会里,这就是他们养育孩子平衡的方法,能在学业压力面前仍然可以保持自由的心灵。

在极昼、极夜、暴风雪中生活的冰岛人,刷新了我的育儿观

02

自由的心灵

在极昼、极夜、暴风雪中生活的冰岛人,刷新了我的育儿观

因为允许自由玩耍而拥有的自由心灵,是父母赋予孩子信任的表现,他们对自己孩子有信心,觉得孩子有能力去做自己。

冰岛学校的教育理念就是,培养孩子的个性。数学思维强,精通多国语言都不算什么,而会烹饪、会拍电影,会创造才是个闪光点。无论个性是如何,才华在何处,他们都会尊重,加倍地培养和器重。

每个人都是“自由选择”后的产物,没有人会做任何的评判,包括他们的父母。孩子爹大学毕业想去遥远的中国,想想都是让我婆婆心碎的事情,可是一切随了他的愿。在中国的一切经历,给他带来非常有价值的经历,他会说中文,还了解中国文化。

你也许会说我们不是冰岛人,教育体制和社会的大环境不允许我们自由选择,更何况现实的生活下大多数的选择都是被逼无奈,因为我们太多责任傍身。

是这样的,然而冰岛人的自由让我思考的是,当自己随波逐流时,可以停下来,听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当他人干涉自己的选择的时候,我们有意识地去坚持自己;当孩子作出选择的时候,我们给予支持,而不是一味地去评判和打击。

在极昼、极夜、暴风雪中生活的冰岛人,刷新了我的育儿观

03

温情时刻的仪式感

在极昼、极夜、暴风雪中生活的冰岛人,刷新了我的育儿观

孩子爹对小时候的记忆就是,在漫漫长夜,和家人,朋友们孩子们在壁炉旁围坐在一起,一杯咖啡,一个从烤箱里拿出来的蛋糕,一起玩桌游,一起大笑,充分享受和庆祝相聚的那个当下,这些小小的温情时刻都会编织着孩子对童年甜甜的回忆。

温情时刻最典型的就是圣诞节了,哥倆从小接触的圣诞节文化是来自冰岛的,13位癖好不同的圣诞老人,有的爱吃香肠,有的爱舔勺子,在圣诞节前13天的晚上,孩子临睡前投其所好地放上好吃的和袜套,他们就会趁着孩子睡觉时吃掉食物还留下小礼物,取决于孩子前一天的表现,表现不好就只有一颗小土豆,哥哥有一次晚上不配合刷牙洗澡,第二天收到小土豆时决定痛改前非。

所以,圣诞节临近了,孩子表现都特别好,因为想要圣诞老人的礼物呀!

在极昼、极夜、暴风雪中生活的冰岛人,刷新了我的育儿观

冰岛的冬天是几乎没有白天的,日出时间是早上10:30,日落时间是下午3:30。虽说是白天,太阳只不过是在地平线徘徊了一下,不会升到头顶,白天天气好的时候光影非常美,就是那种黄昏时分能拉出一倒长长的影子的美。然而,冰岛的漫漫长夜也是很难熬的,大家都需要靠吃维生素D和鱼肝油改善情绪。

每年圣诞节我们都会在冰岛呆一个月,以一个冰岛人的角度去看待终日不见太阳,暴风雪连绵的日子,其实是温暖和幸福的。全家人一起烘培,家里点着各种精美的蜡烛,一起玩个桌游,看场电影,只要在一起舒舒服服地就好。

外面如果只是下雪,公公婆婆也会带着孩子们到家旁边的小山坡上滑雪橇,那里好多孩子,黑灯瞎火地能玩一下午。

在极昼、极夜、暴风雪中生活的冰岛人,刷新了我的育儿观

哈佛的成人发展研究中心花了75年的时间,追踪了724人的工作生活和健康状况,发现让人更健康和幸福的秘诀,并不是世俗上的名利,而是我们和他人的关系。一个和家人,朋友,社区关系紧密的人更快乐、健康和长寿,因为孤独是有毒的。而这些关系取决于人和人亲密程度,质量高于数量,稳定性越高的关系幸福指数也越高。

看似这种只有诗和远方的幸福时刻,其实是不难做到的,最难的是我们能否活在当下。在我们家,我们在每个周末的家庭日都会安排一段时间什么都不做,充分享受全家人的陪伴。虽说不是每次都烤蛋糕,有时甚至是围坐一地狼藉的玩具的旁边,但是只要不惦记着工作,手机,活在当下和最爱的人说说话,聊聊天,就是幸福的起始点了。

我想,这也是为什么冰岛人幸福的原因,人和人的温情时刻变成一种仪式,留下的都是甜甜的回忆。

在极昼、极夜、暴风雪中生活的冰岛人,刷新了我的育儿观

04

无限的信任

冰岛人认为,一切信任都始于自己,值得信赖也能勇敢地信任别人,包括我们的孩子。

弟弟小婴儿时被单独留在餐厅外面呼呼大睡,我们全家人在餐厅里面吃饭。起初这对我来说是不可思议了,我满脑袋的纳闷:“那没有人看着啊?”我婆婆说,“大家都看着呢!”。我怀着忐忑的心情进了餐厅,不一会儿果真服务员就来通报我们弟弟在外面醒了。

在极昼、极夜、暴风雪中生活的冰岛人,刷新了我的育儿观

可以把小婴儿单独留在室外,这确实代表着这是一个高度信任的国家。你可能说因为大环境是在冰岛大家才胆儿大,但这并不代表我们身处的环境中不能有信任的温存。

信任是人和人相处中最基本的品质,与自己的孩子,家人,朋友相处的根本就在于,你能是我值得依赖的人。

所以孩子爹特别靠谱,哇哈哈!

05

抱团

在极昼、极夜、暴风雪中生活的冰岛人,刷新了我的育儿观

一个约33万人口的小国家,雷克雅未克给我的感觉更像是一个小村庄,每个人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餐厅吃饭,在超市买东西,偶遇明星或者政坛人物都是件不稀罕的事儿。我们的婚礼是在雷克雅未克市中心的一个地标性教堂里举办的,我的婆婆因为工作的原因和冰岛的演绎明星有着很多交情,婚礼她邀请了两位演艺朋友来参加,同时他们还会同台表演,那个艺人穿着闪亮的衣服用夸张的动作和到位的表情带动了婚礼的气氛,中间还用冰岛话说了好几个段子,我在对这两人的陌生感和对语言的莫名其妙中完成了婚礼的体验,回家才知道那两个同台演绎的人是冰岛竖琴演奏家Monika和著名同性恋男歌手Pall Oskar。

在极昼、极夜、暴风雪中生活的冰岛人,刷新了我的育儿观

冰岛的幼儿园,在进门挂衣服的地方都会有一整面墙孩子的画,画上贴是每个孩子和自己家大门的合影。老师告诉我,他们在地图上标记了每个孩子的家,孩子经常互相串门儿,所以大家都知道对方的家在哪里,孩子们一起长大,有没有大杂院的感觉?

就是这样的一个小国家,让关系变得紧密。最令人咂舌的是,冰岛还有一个让关系更密切的父系命名系统。哥哥的名字是Sigurd Magnusson, 弟弟的名字是Magnus Magnusson。他们的姓“Magnusson”分解开就是Magnus(我老公的名字)+son(儿子),若是女儿的话姓便是Magnusdottir,Magnus+daughter(女儿)。哥哥的名来自爷爷,弟弟的名来自爸爸,所以他们家族史里男性就只有两个名字,一直传袭下去。

社会的紧密程度,阶层平等让他们变得更容易得到支持,有机会去做成想做的事。这个抱团的国家,已经做出了很多不可思议的事情,他们把2008年的经济危机和2010年毁灭性的火山爆发都当作了给国家做宣传的机会,使得冰岛成为了热门的旅游目的地。

最近,他们带着一支大家都不怎么看好的球队,用一次次顽强拼搏,又赢得了世界的惊叹。

在极昼、极夜、暴风雪中生活的冰岛人,刷新了我的育儿观

在冰岛人眼里一切皆有可能,恶劣的天气,荒芜的土地和孤独的漫漫长夜给了他们乐观的生活态度,学会放弃控制,自己做到最好,然后一切交给命运就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