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安全大整治」吉林省公安廳交警總隊曝光10台逾期未檢驗、未報廢大型旅遊客車

「交通安全大整治」吉林省公安廳交警總隊曝光10臺逾期未檢驗、未報廢大型旅遊客車

隨著旅遊旺季的到來,我省進入旅遊客運車輛交通事故高發期,據省公安廳交警部門統計,90%以上的道路交通事故是由交通違法造成的,從6月27日至7月13日,全省共查處容易引發重特大交通事故的十類重點交通違法行為,查處超速62796起,超員81起,疲勞駕駛870起,酒駕1534起,醉駕209起,毒駕2起,闖紅燈16751起,假牌套牌105起,駕駛拼裝報廢機動車上路行駛184起,無證駕駛2879起,機動車不禮讓斑馬線12217起。為預防涉及旅遊客運車輛的重特大交通事故,結合全省交通安全大整治要求,全力抓好旅遊客運車輛交通安全管理,對全省開展旅遊客運車輛地毯式排查整治行動。

全省各級交警部門主要採取以下措施:

一是進一步加強源頭監管。積極聯合旅遊、交通部門,推動形成“部門聯動、齊抓共管、綜合治理、標本兼治”的工作機制,針對本地旅遊客運市場存在的安全隱患和突出問題開展重點整治。徹查摸清底數,對轄區有旅遊客車的客運企業開展一次全面排查,摸清本地旅遊客運企業、車輛、駕駛人底數,要逐企業、逐車輛、逐人員全部排查到位,登記造冊。檢查企業主體責任落實,督促轄區旅遊客運企業落實交通安全管理措施,嚴格車輛保養和例檢制度,嚴防安全性能不合格、逾期未檢驗和報廢車輛上路運營。對安全制度不落實、管理有漏洞的旅遊客運企業,要立即下發整改通知書,責令予以限期整改。要督促企業加強旅遊客車動態監管,及時發現、提醒、制止車輛超速和疲勞駕駛等交通違法行為。車輛隱患排查,對旅遊客車進行一次隱患排查,及時消除車輛源頭安全隱患。督促旅遊客運企業逐車清查安全技術檢驗、安全設備配備等情況,禁止使用報廢、拼裝、逾期未檢驗等安全隱患車輛,以及逃生錘、滅火器、急救箱等安全設備不全或失效的車輛。人員資質排查,重點核查駕駛人聘用、管理及安全教育培訓情況,督促旅遊客運企業及時處理駕駛人交通違法,對因交通違法記分造成準駕車型降級,不符合資質條件的駕駛人要督促企業調整或調離駕駛崗位。

二是進一步加強路面管控,各地根據旅遊客車交通違法行為的特點,靈活勤務模式,科學設卡檢查,牢把路面關口,切實強化路面行車秩序管控。嚴把重點關口,依託交警執法站,在重點關口設置臨時執勤點,嚴格落實檢查旅遊客車“六必查”要求,重點檢查車輛定期檢驗、裝載情況,檢查駕駛人準駕資格、駕駛時間,檢查乘客使用安全帶情況,嚴查逾期未年檢、超員、疲勞駕駛、無證駕駛、準駕車型不符等交通違法行為,提醒乘客按規定使用安全帶。開展聯合執法,在旅遊景區、旅遊集散中心嚴查旅遊客車超範圍營運、“營轉非”大客車非法營運。對發現的違法違規行為,依據部門職責,及時移送交通運管、旅遊部門查處,依法處罰駕駛人、車輛所有人和旅遊企業,一查到底,嚴肅查處。嚴格處罰違法,在嚴肅查處旅遊客車交通違法行為的同時,及時將違法信息抄告車輛所屬地交通運輸部門;對外省車輛交通違法行為,要依法轉遞交通違法信息。

三是進一步加強科技應用。各地充分利用科技手段提升實戰效能,進一步強化對隱患車輛的監測分析,提前發現可疑行為,及早發佈預警、消除隱患。布控重點車輛,提前將轄區逾期未檢驗、逾期未報廢的旅遊客車和“營轉非”大客車信息錄入機動車緝查布控系統,依託交警執法站、臨時執勤點,對緝查布控系統報警的車輛及時攔截檢查。加強分析研判,充分發揮公路交通安全防控體系作用,彙總梳理旅遊客車、“營轉非”大客車通行集中的時段路段,確定集中行動的重點道路,根據系統預警及時發現、攔截,提高行動的針對性。強化攔截檢查,大力推進交警執法站應用機動車緝查布控系統開展攔截檢查,提前檢查站關聯卡口情況,切實提高旅遊客車預警攔截率和檢查登記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