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干部与女贫困户结婚,应理性看待

扶贫干部与女贫困户结婚,应理性看待

扶贫干部与女贫困户结婚,应理性看待

谈经论政丨社会纵议丨文体娱教丨杂感随笔

用一面看不见的网络旗帜集聚思想大军

扶贫干部与女贫困户结婚,应理性看待

本期推荐

扶贫干部与女贫困户结婚,

应理性看待

文 | 余人月

日前,网上一篇“扶贫干部与女贫困户结婚”的报道走红,引发热议。此文第一作者、湖北恩施州鹤峰县走马镇宣传干事马妍向记者证实了此事。(据7月17日封面新闻)

马妍称,韩庆玉是该县公路局派驻走马镇红土村的驻村帮扶干部,于冬之并不是韩庆玉的帮扶对象。两人通过亲朋介绍,在工作过程彼此熟悉后,才确定关系。“她的勤奋感动了我,不等、不靠,很坚强。”于冬之则感慨:“他这个人吧,比较踏实,心里觉得他是个好干部。”渐渐地,二人互生好感,决定走到一起。

由于两人的身份特殊,结婚后,有祝福,也有议论。其实,细观二人的结合过程,就是一段很正常的感情,“一看人品好,二看是知音”,很正确的婚姻步入模式。两人认识前均系离异,一个54岁,一个46岁,众所周知,这个年纪结婚不易,再婚更不易。二人在扶贫工作中互生好感,走到一起,自是一段佳话,外人不必拿着放大镜看。

每一段感情的开始,都需要一个触发的媒介,所谓缘分,即是能够促使彼此相遇相知的机会,这个机会,或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或是拐角遇到爱、自由的邂逅。对韩庆玉与于冬之来说,扶贫工作就是二人相识的一个媒介,因为这项工作,二人的命运才有了交集,才有了认识的机会。在扶贫中遇到牵手的人,就跟三毛通过旅游遇到荷西、庐山恋中两位电影放映员的相知一样,等等众多的缘分,所有提供异性接触的机会,在性质上都是一样的,并没有高下之分。扶贫只是让二人有了认识的机会,一个场合一个途径而已,认识到这一点,就不难正确理解扶贫干部与女贫困户结婚一事,也就不必将扶贫当作二人的感情标签,以此来风言风语。

虽然一个是在公路局工作的干部,一个是农村妇女,其实,这种“半工半农”的婚姻,在基层中并不少见。所谓的“半边户”婚姻就是这种,在外工作的一方,也通常来自农村,熟悉农村生活,对农村有感情,不少这样的婚姻,并没有以外界的物质或其他诱惑为转移。于情于理,扶贫干部与女贫困户结婚,并没有突兀之处,不必大惊小怪。类似扶贫联姻的爱情故事,在2017年11月也有过一起:陕西定边县扶贫女干部严宝玉“闪婚”32岁贫困户张志川。看起来特别,其实也就是正常的男女之情,男大当婚,女大当嫁,遇到对的,就嫁了吧,这又何错之有。

客观而言,扶贫干部与女贫困户结婚,说明是带着感情在扶贫,对乡村对贫困户充满了真情实感,敢于接受这段感情,也说明其对乡村没有偏见,对工作是满腔热情。即便有心人要将二人的婚姻与扶贫工作来挂钩,也完全经得起检验。媒体如实报道这一佳话,只要不拔高不炒作,就无可厚非,外界也不必多想。如果以扶贫的标签来说三道四,脑子本身就有“门当户对”的陈腐观念在作怪。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扶贫干部与女贫困户结婚,应理性看待

<<赛事回顾>>>

-第三届评论之星落幕 湖南师大王艳华夺冠-

-月度之星收官战 郑州大学胡晋瑜夺魁-

-“评论之星”激战正酣 湖南师大王齐拔得头筹-

-“月度之星”揭幕战 浙师大胡梦佳摘冠-

<>

评论大赛︱评论之星︱大学生群︱我要投稿︱评论女神︱评论男神︱月度之星︱王昱︱伍瑞冰︱红辣椒︱红辣椒评论︱红网评论︱时评之道︱时评︱研讨会︱时评研讨会︱佳作评选︱杂文︱评论员︱评论媛︱女作者︱女评论员︱时评家︱评论家︱杨国炜︱鄢烈山︱曹林︱评委︱佳作︱投稿︱信箱︱

长按图片 关注我们

红网红辣椒评论自2001年下半年开办以来,坚持发挥网络媒体优势,广泛反映草根阶层诉求,力求用网络传递理性声音,是当今网络评论中最有影响力和关注度的原创基地之一,先后荣获了十七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十四届湖南新闻奖名牌栏目奖、首届中国新锐媒体评论大奖,并四次被推荐为年度“中国互联网站品牌栏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