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幹部與女貧困戶結婚,應理性看待

扶贫干部与女贫困户结婚,应理性看待

扶贫干部与女贫困户结婚,应理性看待

談經論政丨社會縱議丨文體娛教丨雜感隨筆

用一面看不見的網絡旗幟集聚思想大軍

扶贫干部与女贫困户结婚,应理性看待

本期推薦

扶貧幹部與女貧困戶結婚,

應理性看待

文 | 餘人月

日前,網上一篇“扶貧幹部與女貧困戶結婚”的報道走紅,引發熱議。此文第一作者、湖北恩施州鶴峰縣走馬鎮宣傳幹事馬妍向記者證實了此事。(據7月17日封面新聞)

馬妍稱,韓慶玉是該縣公路局派駐走馬鎮紅土村的駐村幫扶幹部,於冬之並不是韓慶玉的幫扶對象。兩人通過親朋介紹,在工作過程彼此熟悉後,才確定關係。“她的勤奮感動了我,不等、不靠,很堅強。”於冬之則感慨:“他這個人吧,比較踏實,心裡覺得他是個好乾部。”漸漸地,二人互生好感,決定走到一起。

由於兩人的身份特殊,結婚後,有祝福,也有議論。其實,細觀二人的結合過程,就是一段很正常的感情,“一看人品好,二看是知音”,很正確的婚姻步入模式。兩人認識前均系離異,一個54歲,一個46歲,眾所周知,這個年紀結婚不易,再婚更不易。二人在扶貧工作中互生好感,走到一起,自是一段佳話,外人不必拿著放大鏡看。

每一段感情的開始,都需要一個觸發的媒介,所謂緣分,即是能夠促使彼此相遇相知的機會,這個機會,或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或是拐角遇到愛、自由的邂逅。對韓慶玉與於冬之來說,扶貧工作就是二人相識的一個媒介,因為這項工作,二人的命運才有了交集,才有了認識的機會。在扶貧中遇到牽手的人,就跟三毛通過旅遊遇到荷西、廬山戀中兩位電影放映員的相知一樣,等等眾多的緣分,所有提供異性接觸的機會,在性質上都是一樣的,並沒有高下之分。扶貧只是讓二人有了認識的機會,一個場合一個途徑而已,認識到這一點,就不難正確理解扶貧幹部與女貧困戶結婚一事,也就不必將扶貧當作二人的感情標籤,以此來風言風語。

雖然一個是在公路局工作的幹部,一個是農村婦女,其實,這種“半工半農”的婚姻,在基層中並不少見。所謂的“半邊戶”婚姻就是這種,在外工作的一方,也通常來自農村,熟悉農村生活,對農村有感情,不少這樣的婚姻,並沒有以外界的物質或其他誘惑為轉移。於情於理,扶貧幹部與女貧困戶結婚,並沒有突兀之處,不必大驚小怪。類似扶貧聯姻的愛情故事,在2017年11月也有過一起:陝西定邊縣扶貧女幹部嚴寶玉“閃婚”32歲貧困戶張志川。看起來特別,其實也就是正常的男女之情,男大當婚,女大當嫁,遇到對的,就嫁了吧,這又何錯之有。

客觀而言,扶貧幹部與女貧困戶結婚,說明是帶著感情在扶貧,對鄉村對貧困戶充滿了真情實感,敢於接受這段感情,也說明其對鄉村沒有偏見,對工作是滿腔熱情。即便有心人要將二人的婚姻與扶貧工作來掛鉤,也完全經得起檢驗。媒體如實報道這一佳話,只要不拔高不炒作,就無可厚非,外界也不必多想。如果以扶貧的標籤來說三道四,腦子本身就有“門當戶對”的陳腐觀念在作怪。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扶贫干部与女贫困户结婚,应理性看待

<<賽事回顧>>>

-第三屆評論之星落幕 湖南師大王豔華奪冠-

-月度之星收官戰 鄭州大學胡晉瑜奪魁-

-“評論之星”激戰正酣 湖南師大王齊拔得頭籌-

-“月度之星”揭幕戰 浙師大胡夢佳摘冠-

<>

評論大賽︱評論之星︱大學生群︱我要投稿︱評論女神︱評論男神︱月度之星︱王昱︱伍瑞冰︱紅辣椒︱紅辣椒評論︱紅網評論︱時評之道︱時評︱研討會︱時評研討會︱佳作評選︱雜文︱評論員︱評論媛︱女作者︱女評論員︱時評家︱評論家︱楊國煒︱鄢烈山︱曹林︱評委︱佳作︱投稿︱信箱︱

長按圖片 關注我們

紅網紅辣椒評論自2001年下半年開辦以來,堅持發揮網絡媒體優勢,廣泛反映草根階層訴求,力求用網絡傳遞理性聲音,是當今網絡評論中最有影響力和關注度的原創基地之一,先後榮獲了十七屆中國新聞獎一等獎、十四屆湖南新聞獎名牌欄目獎、首屆中國新銳媒體評論大獎,並四次被推薦為年度“中國互聯網站品牌欄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