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雍人划拳:拳品见人品

作者丨李刚

纳雍拳,不是武学拳术,而是指纳雍人喝酒划拳的技术。纳雍地处乌蒙腹地,民风彪悍。到纳雍喝酒,如果不会划拳,或者划拳技术差,再大的酒量,都得喝“摆倒”(趴下)。

在纳雍请客,叫喝酒不叫吃饭,并且喝白酒。纳雍人酒量也了得,只要敢上桌子的,酒量都在一斤上下。半斤酒量的,边都不敢挨。

纳雍人划拳:拳品见人品


在纳雍人心中,似乎只有白酒才叫酒。40岁以上这一代人,一辈子只喝白酒。他们觉得啤酒凉阴阴的,喝起来像马尿,胀肚皮、尿多,喝不惯。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也是聚会喝酒时,我主要选择白酒的原因。

在纳雍,每逢谁家摆酒席,上桌的啤酒是没有人喝的。相反,那一壶包谷烧,大家都很热情的互相倒酒。要是到了谁家吃饭,或者谁在外面请客吃饭,没酒,客人心里多少会认为差点“意思”。

纳雍人划拳:拳品见人品


纳雍人喝酒,终结酒场战斗的最佳方式不是酒量,而是划拳。酒量八两的,靠划拳放倒酒量两斤的,那都是常事。纳雍人划拳讲究得很。划拳时,一定要声音洪亮,节奏一致,出拳和喊数字同步,手掌向上,距离不超过三十公分。用家乡话说,划拳要像犁地,“一犁盖一犁”;像劈青杠柴,干脆利落。

平日里,大家各忙各的。亲戚朋友偶尔见面,各人先喝一碗半斤的“坐杯酒”。坐杯喝完重新倒一碗酒,开始“骑板凳龙”。

以前生活条件差,两个人喝酒没有菜,一条长凳上放两只碗,旁边放一壶酒,两个人就坐在长凳两头划拳喝酒。这就是“骑板凳龙”的由来。

纳雍人划拳:拳品见人品


“骑板凳龙”是好朋友之间单挑对决,互相都有分寸,不会完全放倒,差不多就行了。但是偶尔也有年轻气盛、把握不住分寸的,把朋友放倒了,晚上只能住家里。朋友半夜尿急,起来找不着门,憋急了,恍惚间,拉开一个小门就对外开闸。主人家睡得迷迷糊糊,突然听到自家碗柜“哗啦哗啦”响,赶紧大喊:“老鬼,那是碗柜呢!”对方后悔莫及:“哎哟,我辨不清方向,摸着一道门,拉开对外就放了。”由于都是好朋友,不计较,第二天主动给别人家买了一副新碗筷,放一串鞭炮,也算了了此事。

“坐杯酒”是试探酒量,而“骑板凳龙”就是考验划拳技术了。划拳时,如果两个人都很忙,赶时间,于是,就开始“栽大窝包谷”。所谓“栽大窝包谷”,就是本来划一拳五钱酒的,改成划一拳一两酒。还有更狠的,一碗酒倒两杯,其中一杯倒一碗的三分之一,另一杯则倒一碗的三分之二。划三拳,三战二胜,赢两拳的凭感情喝最少那一杯,算是有交情,如果让对方一个人喝一碗酒,那就是不讲义气了。当然,也有其他情况,比如两个人心血来潮,要拼个你死我活的,就倒一碗酒,一拳定输赢。“栽大窝包谷”这种喝法,喝不了大口酒的,几个“大窝包谷”就被放倒了。可谓时间短,见效快。

有时候,一群人喝酒,一人一碗“坐杯酒”后“走庄”。“走庄”有几种方式。一种叫“牛撵牛”,不管输赢,一直往前划拳,划完一圈轮到下一个当庄;另一种叫“苦中苦”,划拳输了接着划,直到赢了才能往下走。这种“苦中苦”就很痛苦了,拳风不好的,一圈走不完就倒了。

纳雍人划拳:拳品见人品

有时候,大家喝了“坐杯酒”就单挑。单挑差不多了,就把所有人平分成两方,一方出一个人来依次单挑,赢了的继续挑战对方下一个选手,直到分出胜负,这就是“南北战”。

“南北战”时,一般倒的酒都比较猛。分在同一组的盟友,不管平日里互相有多不看好,也必须要抱团作战。如果谁的“拳风”不好,总是输,那是很愧疚的,感觉拖累了团队。“拳风”好的,那是英雄。

五对五的“南北战”,如果其中一方有一个人一口气横扫对方五人,那叫“举红旗”,绝对是团队的功臣、英雄,大家顶礼膜拜。

“南北战”期间,只要有一方内部发生内讧、互相埋怨、互相推诿、互相计较谁喝少了,那就基本扳不回来了。但是,暂时处于下方的一边不服输,团结一致、互相争着喝酒,基本上都不会一边倒,至少杀个你死我活。这叫置之死地而后生。

人生何尝不是这样!

俗话说,酒品见人品。划拳拖拖拉拉的,乃不爽快之人;划拳使伎俩的,非正直之人;输了拳喝酒剩酒的,为不诚实之人;南北战中引起内部矛盾的,为不适合团队共进退之人;酒后闹事的,乃不可交之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