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准备买房的人

​​(这里是写给V+付费用户,只说真话)

大部分普通人注定不会富有,是因为他们没做与富裕有关的事!

当下有句俗语“没钱只能上班,上班注定没钱…”这句话没错,穷人很难走出制度给他们画好的魔咒。

我们从投资的角度来认识一下钱,钱是资源(财货)的待用券,存钱,等于把资源存起来不用,完全是浪费了钱这种资源。当大部分普通人,还生活在存款数字增加的喜悦之中时,富有已经离他们越来越远了!

道理很简,钱作为一种资源,只有合理的使用,才能创造更多的财富。

存钱不可能富有,赚钱才是正道,懂得通过借钱来赚钱,这才是投资的入门级别,也是金融的魅力所在!

重点,当存款到达一定量以后,包括赚钱的速度,永远没有“货币被动稀释”的速度快,这也是阻止个穷人变富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

再结合上一篇文章内容,我们要清醒的认识到,央行每年的M2货币都在增量,以各种形式,变着花样铺天盖地的进入市场,目的就是为了在你手中拿走你的财富,或者说抢夺你的购买力。

货币一旦进入市场,像一滴涟漪一样扩散,离货币近的人多拿,距离远的人没有。

当货币进入实体经济后,会逐层递减,好赚钱的行业先拿到钱,不好赚钱的行业后拿到钱,甚至有很多行业与地区不会有增量货币进入,因为资本有逐利性,当然了,也可以说是人的本性如此!

这时候,聪明的人会无意中发现,正因为金融工具的发达,导致经济越好的地方,房价越高,普通人越好赚钱,好赚钱,又导致了房价更高,“马太效应”。 ​

作为个人,尽量去高房价地区发展,也是基于上述逻辑。

剔除权力因素,大部分富人,就是那些先拿到钱的人,他们先购买了优质资产(包括房产)占尽便宜,因为这时候的房产,名义价格尚未上涨,至少没有完全上涨,买到后,稍微持有一段时间房价必然会大幅升值。

等普通人通过“正常”渠道赚到钱,再买去买房时,房价已经涨大幅上涨,以现有的货币制度下,选择比努力重要的太多太多!

顺便提一下,权力社会和市场经济都是一种争夺资源方式,但权力具有绝对的排他性,某些表面上无比正义的官员,私下里往往是另一个极端,高手过招,只能是你死我活,黑暗森林法则。所以,那些有这种思维方式的人,只能“闷声发大财”因为那些钱赚的不干净,不能说。

而市场经济刚刚相反,没有排他性,大家通过大规模协助创造财富,买卖双方需要互相讨好,不需要尔虞我诈的勾心斗角。赚钱是本事,好的赚钱方式必定可以拿出来分享。

所以,只要有市场在,你必须努力做个合理合法的有钱人,赚钱是因为你对社会的贡献大,社会用钱奖励了你的行为。赚钱的事,没有面子问题,不赚钱才没有面子,才是耻辱!

言归正传

不贷款,谁都不会有钱投资。投资的前提条件是“尽早解决本钱问题“一切不谈拿本钱的投资,都是瞎忽悠。

(以后会专写一次个人如何拿钱的文章)

你要做的,应该找到自己的优势,去贷款、去借钱……,如今的利率水平很低,贷款和借钱等于捡钱投资。

最高超的投资获利方式“借鸡下蛋”!

还是那句话:钱不是中性的,当大量货币进入市场时,先拿到货币,购买优质资产人比较占便宜。因为,后拿到货币的人,需要加价才能先前的资产。

利息高低别太在意,利息是拿钱的成本,每个人因自身条件不同,略有不同。中国的利率由央行统一制定,大部分人的成本差不了太多,就看谁先拿到钱。虽然表面看起来有些差距,但均摊到整套房贷的投资上,不会太高。另外,优质城市的房价上涨幅度这么快,再高的利息也不可怕,只要有月供来源就好(后面会讲)。能多持有一套房产,等房价上涨更重要些,机会成本问题。

现代社会有个现象,贷款买房的投资者,越贷越富,越富有的人贷款越多。在银行存钱本份过日子的人,却越来越穷。怪现象的根本,就在于央行持续增加的货币供应量,存款在不知不觉间被动稀释了,购买力下降。贷款购买的资产,因货币购买力下降而名义价格上涨,贷款因被动稀释而更好偿还,甚至大部分不用还。

不懂贷款买房的投资人,会很累,很难通过投资收益摆脱匮乏,成为富人。贷款、杠杠、负债等金融工具,已是现代人在现代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好比当年的智能手机一样,拒绝学习使用的人也能生存,但必定会很落后。

好了,考虑篇幅问题,先到这。

关于贷款投资房产,薛宝钗那句“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更有诗意!

祝夏安!​​​​

写给准备买房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