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泡沫和互联网泡沫?来听听专家的分析吧!

赶在凛冬将至前为自己购置冬衣,互联网企业选择了上市,房产商们选择不断囤地。

一边是以小米美团为代表的独角兽企业上市潮,德勤中国的报告预测,今年下半年香港还会有约10家独角兽上巿。

另一边是火热的土地市场,按照中国指数研究院发布2018年上半年300城市土地市场成交数据,上半年全国300城市土地出让金总额为1.95万亿元,同比增加27%。

也许这波浪潮在时隔多年之后,才能被看清全貌:两大过热的行业是否存在泡沫已不是重点,重点是在找到下一个增长点或风口前存活下来?

房地产泡沫和互联网泡沫?来听听专家的分析吧!

房地产泡沫和互联网泡沫?来听听专家的分析吧!

一个拼命上市,一个拼命囤地

互联网企业为了IPO都疯了。

与老牌巨头们有着多年的行业积累不同,这批上市的公司中大部分相对年轻,比如拼多多尚且不足三岁。除此之外,与此前巨头已经有成熟的商业模式相比,当下众多待上市互联网企业不止是常年巨亏,就连是否能找到清晰的盈利路径都尚未可知。不过,即便是流血上市,他们都在所不辞。

互联网企业拼命上市,背后是当前市场上流动性开始偏紧引发的钱紧焦虑,这与房地产企业正受到越来越大融资压力如出一辙。

按照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的统计,截至5月30日,23家龙头房企通过招拍挂权益拿地金额达5409.7亿元,其中拿地超200亿元的房企达10家。

都说楼市黄金时代已经过去,但日子总是要过的。不过对于房企而言,并非手中有钱才能心中不慌,必须得手中有地,才意味着在各线城市的地产市场有了入场券,才有继续探索转型的机会和可能性。

房地产泡沫和互联网泡沫?来听听专家的分析吧!

房地产泡沫和互联网泡沫?来听听专家的分析吧!

流动性偏紧,是否有泡沫

房地产和互联网,尽管所处不同行业,但在流动性偏紧市场下却有着相同的焦虑。一个常常被拿来讨论的话题就此产生,中国的楼市和互联网是否有泡沫?

这样的问题看上去似乎本身就是个伪命题,因为,泡沫只有在破裂之后才会知道是泡沫。

另外,对于房地产市场来说,中国的楼市究竟有没有泡沫已经成为老生常谈。这一个问题在近年来被广泛讨论,房价高涨、买不起房都成为大家质疑泡沫的理由,日本地产泡沫在90年代初期破裂也经常被引用以警醒市场。然而,高房价是否就是楼市泡沫的标准?按照地产行业“大嘴”任志强的说法,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并不存在泡沫。

其实,不管是互联网还是房地产,在狂飙突进过程中出现泡沫并不可怕,只要将风险保持在可控范围内,用后续的经济增长去吸收和消化泡沫,从而维持行业的健康运转。

房地产泡沫和互联网泡沫?来听听专家的分析吧!

房地产泡沫和互联网泡沫?来听听专家的分析吧!

泡沫不会破的N个理由

互联网企业和房地产企业,都属于资金密集行业。在去杠杆大环境下再融资渠道受限,对于两大行业而言,都面临“钱紧”窘境。但这是否就意味着,即便真有泡沫存在,这两大炙手可热的行业真的要戳破?

首先,看行业地位。房地产仍是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2017年,全国房地产销售金额达到13.37万亿元,占GDP比例高达16.3%。不管是从房住不炒还是稳定房价的各种政策来看,在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房地产行业追求的仍然是稳中求进。

作为国民经济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板块,即便是房地产经济中存在泡沫,缓慢挤出或者内部吸收消化成为首选。房价被打压,甚至是短期内急剧下跌,人为戳破泡沫的概率几乎就是零。

“互联网+”在2014年首届乌镇会议后成为热词,在2015年两会,马化腾更是提议将“互联网+”上升为国家战略。互联网在经济转型发展中的重要性可见一斑。从目前看,互联网行业的发展强调的是市场自我调整,而非房地产行业的政策之手调控。

再者,可以从政策走向上来看两大行业的前景。

有媒体统计称,截至5月今年全国各地出台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就高达159次。仅仅在5月份,全国就有超过40个城市发布多达50次的调控政策,创下单月调控次数最多历史纪录。从高层喊话和地方堵漏政策来看,对于楼市过热和风险,政府层面一直保持着足够的警觉。换句话说,监管层正紧盯楼市产生泡沫与否,怎么会允许泡沫破裂引发行业震动?

房地产泡沫和互联网泡沫?来听听专家的分析吧!

最后,看一下人口红利对于两大行业的影响。

按照官方数据,我国的城市化率在去年年底为58.52%。相比美国,有数据显示,其早在1920年城镇化率就已经超过50%,到目前,美国总体平均城市化率达到83%,一些都市圈的城市化率已经接近100%。有观点指出,日本房地产泡沫破裂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城镇化率到了极限,以此延伸开去,仅以城镇化水平这一指标来看,中国房地产市场的人口红利期远未结束。

对于互联网行业来说,常见的一个说法是,移动互联人口红利消失、流量见顶。确实,从PC端向移动端转移的过程中,用户数量急速攀升的时代已经过去。但这并不意味着人口红利的消失,巨量的用户资源与数据仍然是支持互联网发展的矿山和石油,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技术仍将继续为互联网及传统行业打开新的增量空间。

其实,不管是互联网企业,还是房地产企业,在流动性趋紧的环境下增强自我造血能力才是关键。要做好不拿融资也要能自我存活的准备,毕竟这会是一场持久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