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然森長篇非虛構散文《血紅血熱》(十五)

魏然森長篇非虛構散文《血紅血熱》(十五)

尾聲 野史回眸

野史中總有一些離奇的令人不敢相信的東西,

我們不好用羅輯進行推理來驗證它的真偽,

因為故事本身就離事物發展的羅輯很遠,

所以它叫民間傳說。

即是民間傳說,

就不是嚴肅的正史,就可以不符合羅輯,就可以脫離現實。

而它所表達的,是民間的某種意願,某種夢想,或是某種奢望。

這種意願、夢想、奢望卻是真實的,是在羅輯範圍之內的。

所以野史有時也有其珍貴的參考價值與研究價值。

反倒是歷史的所謂真實紀錄,往往不是歷史的本來面貌。

1978年春天,沂水縣上古村村民張培芹與他的好友老李被抽調到沂水縣跋山水庫參加大壩加固工程。由於人多沒地方居住,很多人就把帳棚搭在了水庫東邊的跋山烈士陵園裡。張培芹好抽菸,但在那個時候他還抽不起捲菸,只能用廢報紙或是其他什麼紙卷旱菸抽。這一天,有個親戚從學校裡給他捎來一些白紙,並捎話給他,說別老用廢報紙捲菸抽,那玩意兒含鉛有毒,對人身體不好。老張拿到白紙如獲至寶,捲起旱菸再抽時,就如現在有些官員抽“中華”一樣神氣。

這天傍晚吃罷飯,老張和老李抽著白紙捲起的旱菸在烈士陵園裡閒逛著閱讀烈士墓碑,邊讀邊議論著誰的官大,誰怎麼只有名字沒有出生年月及犧牲時間。忽然,老張發現有塊墓碑上刻著“候光忠”三個字,再看碑文,便知道這個人是在仙姑頂戰役中犧牲的東北軍111師獨立團團長。於是,出於對侯光忠,就是侯宜祿的崇敬之情,他跑回帳蓬,毫不吝嗇地把自己視為珍寶的白紙都拿來,用手裡僅有的一張五角人民幣印了印,給侯光忠烈士焚燒了。燒得時候他對侯光忠說:英雄啊,想當年你打鬼子那麼勇敢,咱沂蒙山的老百姓一直都沒忘啊。今天巧了,我在這裡看到了你的墳墓,就給你點錢花,也算代表沂蒙人民慰問你吧。希望你收到錢後買點好吃好喝好用的,別不捨得花。

想不到的是,就因為這些紙錢,一件令人難以置信的事發生了。

這天夜裡,老張和老李正在帳蓬裡睡覺,忽然看到侯宜祿到他們的帳蓬裡來了,先是對著老張敬了個禮,然後說,這位老鄉,你給我錢花,讓我十分過意不去。這樣吧,我也沒什麼送給你的,就給一把玉菸袋你用吧。菸袋就在我的墳前,明天一早你去拿就行了。

一覺醒來,老張迫不急待地說了自己的夢,想不到老李也做了同樣的夢,而且夢中侯團長對老張說得話,他也一樣聽到了,而且一字不差。

二人匆匆起床跑到了侯宜祿的墓前,發現那裡真有一支玉菸袋。

老張其人至今仍然健在,玉菸袋他用了好多年,本想做為傳家寶,不想後來丟失了。他給我講這件奇事的時候,是2013年農曆六七月間,天正熱。我因掛職諸葛鎮副鎮長分管文化旅遊,在上古村考察旅遊資源,問起當地有什麼民間傳說和奇聞佚事,村裡的支部書記李百堂叫來了老張。老張講了許多本村發生的民間傳說,比如“白妖的故事”,“人蛇結拜的故事”,“鬼入家門的故事”“龍女與秀才的故事”“代理閻王李伯言的故事”等等,也講了這段“烈士贈菸袋”的故事。

前面提到的鄉土畫家許文明,也給我講了一個奇特的故事,說得是法雲泉懲罰小鬼子的故事。

法雲泉位於諸葛鎮駐地東南方向的宿山前崖。這眼山泉從什麼時候開始出現的,已經流淌了多少年,無人知曉。但是,對於法雲泉懲罰小鬼子的傳說,諸葛人卻都瞭如執掌。

據說此泉之所以叫法雲泉,是因為常有云霧自泉內升騰。而且每逢天要下雨,法雲泉必定提前三天冒出霧氣,這股霧氣升騰起來,漫上山頂,形成了帽子般的一朵雲,然後不出三天,天必下雨。所以當地有首民諺:“宿山戴帽,天要胡鬧。”神奇的現象令當地人敬畏不已,以為是上天對當地人的某種賜予。明朝初年,在當地一些富戶的倡導下,周邊百姓集資在泉邊建起了一座佛道合一的法雲寺。從明清到民國,法雲寺香火興盛,和尚道士一度達到數百人,寺廟田產達千畝,宿山周邊的山前官莊、魏家溝等村莊,都是他們的佃戶村。

或許由於寺內香火興盛之故,法雲泉的水越來越旺,不管天有多旱,地有多幹,從未斷流過。

但是鬼子來了,奇怪的事情就發生了。

一九四一年秋天,一群鬼子漢奸埋伏在宿山前的大旺內,準備伏擊從此路過的一隊八路軍。等了一天一夜,八路軍沒等到,鬼了們卻渴壞了,於是,便派鬼子兵到法雲泉用水壺取水。十幾個鬼子兵眼看著泉裡的水清澈見底,可灌到壺裡拿回去讓眾鬼子喝的時候,裡面卻全是泥漿。氣得眾鬼子哇哇大叫,紛紛去抽取水鬼子兵的大嘴巴子。然而再派其他鬼子兵去取,取回來的仍然是泥漿,而且反覆三四次,都是如此。

一九四二春天,又一群鬼子途經法雲泉,發現泉水清澈見底,便都紛紛趴到泉邊喝起來。就在這時,一隻“疤拉眼”狐狸從不遠處的洞子裡突然鑽出來,一頭碰死在了山泉邊。頓時鮮血直流,把整個山泉裡的水都染紅了。眾鬼子無不驚詫,紛紛逃離而去。

更奇怪的是,小鬼子到過幾次宿山以後,法雲泉竟然幹掉了,不管天氣是否乾旱,它都一滴水也不淌了。而且周邊的山泉也像跟她約好一樣,相繼跟著斷掉了水流。

一九四二年大旱,人們盼著宿山“戴帽”,天降大雨,法雲泉能重現往日風采,但它連續幾年都幹沽著。

比法雲泉等宿山上的山泉還早些時候乾涸的,是位於諸葛區葛莊村北小嵩山水母娘娘廟對面山崖上的一眼龍泉。這眼龍泉自石崖上的一個石窟中噴湧而出,歷經幾十代人的見證從未乾涸過,卻在一九三九年夏天,鬼子在葛莊設立據點的時候乾涸了。據當地老百姓說,鬼子在葛莊建據點主要喝龍泉裡的水,可據點建起來不到半個月,龍泉便慢慢斷流了。起初龍口裡還能滴滴達達地淌一些,後來乾脆一點也不滴了。鬼子斷了水源,只好到很遠的地方用驢車拉水吃。那時沒有現在的封閉式塑料桶或鐵桶,只能用開口的木水桶拉,路又不好走,一路顛波回來,拉一車的水所剩也就無幾了。

1944年夏天,八路軍解放了沂水城,很快又在葛莊钁頭嶺打了一場漂亮的伏擊戰,鬼子從此在沂水絕跡。結果奇蹟又出現了,龍泉也好,法雲泉和圍繞宿山的那些山泉也好,竟然重新開始淌水了。清澈的泉水噴湧如初,像是為了歡慶勝利放聲歌唱一般,令人驚奇而遐想萬千。

許文明先生說,諸葛的幾大山泉因鬼子斷流的故事百分之百真實,沒有半點虛構。但是誰也解釋不了這種現象到底何以會出現。當地老百姓則憑自己的臆測,說法雲泉、龍泉等眾多山泉之所以因為鬼子而斷流乾涸,是因為鬼子是東海來的喪門星,喪氣席捲,破壞了脈氣,山泉也就封閉自己,不再流水了。

當然還有一些別的說法。比如龍泉斷流,有些老百姓說是與水母娘娘廟裡一個叫慧靜的小尼姑與鬼子據點裡一個姓田的漢奸通姦有關。慧靜因小時有病被送到廟上當了尼姑,長大後美麗異常,人見人愛。鬼子在葛莊建立據點後,漢奸隊長田某某便盯上了慧靜,得空便到廟裡甜言蜜言哄唆慧靜,正值春心萌動的慧靜敵不過誘惑,丟掉佛門清規戒律,與其勾搭成奸。此後,諸葛區政府裡一位姓黃的財糧助理也喜歡上了慧靜,時常跑到廟裡與慧靜搭話。姓田的漢奸得知後,非旦沒有吃醋,反讓慧靜主動投懷送抱,然後好從黃助理的嘴裡套取情報。慧靜為博情人歡心,依計而行,果然套取了很多情報。至使諸葛區人民政府及區中隊的很多行動為敵所知,縷遭打擊。事情暴露後,諸葛區中隊將計就計,放一份假情報給了黃助理,引鬼子漢奸從葛莊據點裡出來偷襲區政府,對其進行了伏擊。然後抓起慧靜,推到李家營河灘上槍斃了。此時,慧靜只有二十歲,正是如花似玉的年齡。可在老百姓眼裡,她是那樣的骯髒。說如果不是她把水母娘娘廟沾汙了,水母娘娘也不會發怒斷了龍泉裡的水,水母娘娘是要清理包括小鬼子在內的一幫逆賊,才斷流的。

還有一個奇特的故事是筆者的爺爺活著時講的,故事發生的具體地點我已經忘記,時間應該是一九四二年鬼子大掃蕩的時候,因為我的印象中他提到了對崮山戰役。我爺爺說在一塊山坳裡,國民黨五十一軍的一個排和共產黨八路軍的一個排因為一件什麼事發生糾紛正要開火,一群鬼子來了,不管共軍還是國軍,他們包圍起來開槍就打。這兩個排立刻停止對峙,把槍口掉向了鬼子。仗打得異常慘烈,五六十個人最終全部犧牲在了一塊窪地裡。第二年,地的主人在這塊窪地裡種了春玉米,令人難以置信的是,玉米長得特別壯,每一棵都長兩隻大棒子;兩隻棒子玉米粒兩種顏色,一隻紅色,一隻紫色。而把玉米秸割倒,刀茬上滋滋地往外冒著紅色的汁液,這些汁液被太陽曬乾以後,竟都成了黑紫色,與人的血一模一樣。種地的人家因此害了怕,這塊地的玉米沒敢吃,就那麼放在缸裡存了兩三年。等想起來看看生沒生蟲子的時候,發現玉米的顏色已不再是紅色和紫色,而變成了玉米的本色——黃色。

我爺爺說,這個讓人不敢相信的故事是他1947年國民黨反攻解放區時,他隨共產黨的政府人員往黃河以北轉移的時候聽到的。當時是到了河北的一個什麼地方,在那裡他遇到了他救過的柴山游擊隊隊長鬍發德。二人在一起敘舊,就聽兩個戴眼鏡的文化人講了這個故事。

那個時候,胡發德是解放軍某部的營長或副營長,我爺爺是泉莊供銷合作社的負責人之一。胡發德曾勸我爺爺跟他去當兵,他的勸說辭跟當年的51軍684團的人差不多,他說部隊缺有文化的人,我爺爺去了,很快就能得到重用。我爺爺也想隨他去,因為隨著“土改”運動的到來,他在家鄉已經感覺到越來越沒有他這個“國民黨員”的政治地位,而想加入共產黨,也已變得很難。如果參了軍的話,或許能有一個大的改變。但是他的身上當時揹著合作社的全部帳目,不可能隨便一丟就去參軍,所以,權衡再三,他最終還是謝絕了胡發德的好意。

如果說以上這些故事離我們久遠,流傳中失去了本來面目,或者有太多誇張成份也極可能。那麼我們說一個近點的。2015年清明節的前一天,就如遷移仙姑頂烈士一樣,沂水縣民政局為了便於管理,把葬在沂水縣諸葛鎮張耿村烈士陵園中的所有歪頭崮子戰鬥中犧牲的烈士遷到了沂水縣跋山革命烈士陵園。遷移時,張耿村的百姓得知消息,懷著對烈士的深厚感情前來幫忙,許多上了歲數的老人還在各座墳前焚香燒紙,哭著與烈士們道別。就在這時,一個奇怪的現象出現了,原本晴空碧野的天氣,陵園內卻忽然起了白霧。霧氣由淡變濃,由濃變淡,直到遷墳工作結束,才慢慢散去。當地百姓說,這是烈士們顯靈,表示不願離去呢,因為他們葬在這裡已經七十多年了,當初安葬他們的,就是張耿村的百姓,他們對張耿這塊土地、對張耿人民,都有著非同尋常的感情,猛然把他們搬走,他們肯定戀戀不捨呀。

野史中總有一些離奇的令人不敢相信的東西,上面提到的故事,每一個都不好用羅輯進行推理來驗證它的真偽,因為每個故事本身就離事物發展的羅輯很遠,所以它叫民間傳說。即是民間傳說,就不是嚴肅的正史,就可以不符合邏輯,就可以脫離現實。而它所表達的,是民間的某種意願,某種夢想,或是某種奢望。這種意願、夢想、奢望本身卻是真實的,是在邏輯範圍之內的。所以野史有時也有其珍貴的參考價值與研究價值。反倒是歷史的所謂真實紀錄,往往很多內容不是歷史的本來面貌。

2014年12月完稿,

2015年5月至12月先後六次修改於沂水家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