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說車|奕澤和C-HR上市有感:本是同根生 相煎怎不急

《七步詩》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連孩童都熟悉的曹植的《七步詩》,在豐田上演現實版,我將其改為“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怎不急!”曹植的《七步詩》表達的只是對曹丕的強烈不滿,而奕澤和C-HR則是豐田表達的對中國車市,尤其是還在增長的SUV細分市場的“捉急”。起於大眾帕薩特和邁騰的孿生車型,豐田在經過卡羅拉和雷凌的“小試牛刀”之後,在奕澤和C-HR上似乎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

奕澤和C-HR,相當於豐田開了兩家風味不同的飯館,奕澤如同北方菜系的北京烤鴨,C-HR等同於南方菜系的粵菜,無論消費者吃烤鴨,還是吃粵菜,豐田作為“老闆”都贏了。這個時候,一汽豐田奕澤擬或是廣汽豐田的C-HR,似乎誰賣的多少都並不重要了。當然,豐田的理想狀態顯然是希望奕澤和C-HR能夠並駕齊驅。

大周說車|奕澤和C-HR上市有感:本是同根生 相煎怎不急

這兩天的上海,對於豐田來說“同一個地點,不一定是同一個夢想”。在一汽豐田奕澤上市不足24小時之後,廣汽豐田C-HR也閃亮登場。兩款車的基因雖然相同,屬於孿生的那種,但是硬要弄出不同來,對於一汽豐田還是廣汽豐田都挺難的。從這一點上來說,豐田“挺壞”的。一汽豐田奕澤上市的“喜瑪拉雅”距離廣豐C-HR上市的中國船舶館不止“七步”,但也就10公里大差不差的距離。還別說,奕澤和C-HR,無論是活動的形式,還是內容還真各有千秋,這讓我想起了那句“我們不一樣”。

奕澤的活動中規中矩,似乎也土,我理解這種“土”是“本土化”,不是什麼壞事;C-HR從場地佈局到場景展示倒是洋氣。正是這樣的對比,做出了兩款車的差異化。必須強調,各有特點,難言好壞。奕澤定位新生代炫酷SUV,C-HR定義潮流新物種。從數量上,奕澤3款車型,C-HR哩哩啦啦衍生出8款。從價格上,奕澤在14.98萬元-17.58萬元區間,C-HR的價格為14.48萬元至17.98萬元區間。面對C-HR比奕澤起步價低5000元的價格,有人戲稱,差價被張靚穎拿走了。一汽豐田可能還會不服氣地說“最高配車型奕澤還便宜4000元呢”。不管是價格還是車型的款式數量,豐田給人的差異化是“奕澤負責品牌,C-HR負責走量”。

大周說車|奕澤和C-HR上市有感:本是同根生 相煎怎不急

C-HR雖然比奕澤便宜5000元,但也僅僅是隻比奕澤便宜5000元,放大到整個同級別的SUV市場,媒體普遍反映兩款車的價格“不便宜”,這已經是很客氣的說法了。畢竟,14-17萬元的價格能買到比奕澤和C-HR“大一號”的車不在少數。難怪廣汽豐田執行副總經理李暉在致辭中喊話特別強調“不要光看顏值,更要看價值”。

大周說車|奕澤和C-HR上市有感:本是同根生 相煎怎不急

大周說車|奕澤和C-HR上市有感:本是同根生 相煎怎不急

無論是一汽豐田還是廣汽豐田,都強調了各自車型來自TNGA平臺車型的重要性,豐田TNGA架構的兩個核心是“造品質最好的汽車”和“價格有競爭力的汽車”,不過,從奕澤和C-HR的價格來看,豐田可能只做到了品質的其一,價格優勢的窗戶紙並沒有捅破。至於奕澤和C-HR未來銷量成色如何,是成為攻城拔寨的“打仗親兄弟”還是“難兄難弟”,還得走著瞧。周光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