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甄嬛传》都是骗人哒!同为太后却命运大不同

原来《甄嬛传》都是骗人哒!同为太后却命运大不同

王恭妃初为宫女,万历十年封恭妃,三十四年晋封皇贵妃,三十九年九月去世。其孙明熹宗登基后,追封她为皇(太)后。从宫女到皇后,听起来位极尊贵,但王氏生前却遭到百般摧残,过的非常不幸。她受丈夫冷落、宠妃迫害、奴才欺凌,长期被幽禁,最后哭瞎双眼,悲愤而终。而景阳宫正是王恭妃的“冷宫”,记录了她凄惨的一生。

以孕封妃

原来《甄嬛传》都是骗人哒!同为太后却命运大不同

万历初年,朝廷为明神宗皇帝大婚,在民间大范围选美,13岁的王氏顺利通过前几关选美入宫,但是没能进入前三名,她被分配到慈宁宫,侍奉明神宗的生母李太后。三年后,16岁的王宫女偶然被皇帝遇见,''私幸之'',事后赏给她一付头面(首饰)。王宫女怀了身孕,但不敢明言,后因身形变化被李太后看破。太后召问神宗,神宗最初想赖账,假装不知道,拒绝承认。

按照明朝宫廷规矩,皇帝的起居有专人记录在册,叫《起居注》。太后命人拿来《起居注》,对照当时日期,神宗只好勉强承认。王宫女因此进封为恭妃,万历十年八月十一日(1582年),不负重望生下一个男孩,他就是神宗的庶长子朱常洛。后来,王恭妃又生下皇四女云梦公主朱轩嫄。

母子坎坷

原来《甄嬛传》都是骗人哒!同为太后却命运大不同

王恭妃先后生一子一女,实际却并不受宠,最受宠的是九嫔之一的郑淑嫔。郑氏生皇三子朱常洵,之后,神宗进封郑氏为皇贵妃。按照中国封建时代一贯的制度:“有嫡立嫡,无嫡立长”,在皇后没有生育嫡子的情况下,应立庶出的长子(或年纪最大的儿子)做皇太子。王恭妃生的朱常洛是庶长子,自然也应是皇太子,群臣和李太后都支持立朱常洛为太子。可是神宗不喜欢王氏母子,郑贵妃又总想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因此立太子的问题,迟迟不能进行。

围绕这个问题,大臣们与皇帝斗了15年,期间发生很多事情,大案迭起,政治斗争暗流汹涌。最后,皇帝迫不得已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十月立已经年满19岁的朱常洛为皇太子。

在这15年中,王恭妃母子因受到神宗的厌恶冷落,又被盛宠的郑贵妃视为眼中钉,饱受屈辱,各方面待遇极差。郑贵妃提到王恭妃时,总是称其为“老妈妈”,暗行诬蔑和讽刺,甚至当着皇帝的面也如此,可神宗却并不加以制止。

有名无实

儿子当了太子,但是王恭妃依然盼不到出头之日,她被幽禁在景阳宫,整整十年不能与儿子见面,晋封就更谈不上了。直到万历三十三年(1605)十一月,朱常洛的妾侍王氏生下皇长孙朱由校(日后的明熹宗),太子有了儿子、神宗有了孙子,而且朝臣们多年来的谏言力争,民间也议论纷纭,神宗才借着给母亲加徽号的机会,顺便将王氏晋封为皇贵妃。成为皇贵妃,听起来位极尊贵,其实因为皇帝的冷落,她凄惨的日子并没有什么改变,始终受着迫害,一直被幽禁着。在她身患重病时,神宗也没有去看望过她。

万历三十九年九月十三日,王贵妃病危。朱常洛请旨见母亲一面,神宗同意了。但是当太子心急火燎赶到母亲居所时,景阳宫依然深锁不开。太子无奈,只得破锁而入。 临终时,王氏终于见到了自己的儿子,可惜她早已双目失明。母子俩抱头痛哭,太子的侍从们也纷纷落泪。当日酉时,王氏气绝而死。可怜这位皇贵妃,在深宫中苦熬了近30年,却始终没有盼到出头之日,就这样离开了人间。

景阳宫:记录王恭妃的凄惨一生

原来《甄嬛传》都是骗人哒!同为太后却命运大不同

景阳宫在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为内廷东六宫之一。该宫殿位于东六宫东北部,对应八卦中的东北方向艮位,《周易》称“其道光明”,“景阳”即景仰光明之意。

景阳宫前殿,悬挂着乾隆御笔匾额“柔嘉肃敬”。东壁悬挂着张照书写的《圣制马后练衣赞》,西壁悬挂着《马后练衣图》。景阳宫初建成时名叫长阳宫,嘉靖年间改名为景阳宫。 到了清朝,景阳宫不再用作妃嫔寝宫,而作为储书藏画的地方。景阳宫的后殿,在清代是御书房。

王恭妃被幽禁在景阳宫,整整十年不能与儿子见面,即使位尊贵妃依旧避免不了凄苦的命运。因为这段历史,景阳宫也成为东西六宫中最冷清的院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