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in-all,也许我们在亲眼见证一个最坏的时代

一年一度的I/O开发者大会上,谷歌依然没有让喜欢它的geek们失望,这次的主题是谷歌的AI新动向,在谷歌的圆顶露天剧场,谷歌CEO桑达尔·皮查伊向谷歌语音助手发出预定餐厅的指令,

语音助手在接到命令后,自动完成拨打电话和商家对话的预定工作,流畅度足以达到模拟真人的程度,甚至还发出“嗯哼”这样的语气词。

AI in-all,也许我们在亲眼见证一个最坏的时代

这个场景模拟的特殊意义就在于,谷歌助手在特定的场景下,通过了图灵测试。

图灵测试:测试者与被测试者(一个人和一台机器)隔开的情况下,通过一些装置(如键盘)向被测试者随意提问。如果若干问题后他仍然无法判断出谁是机器人,谁是正常人,则机器通过图灵测试。

AI in-all,也许我们在亲眼见证一个最坏的时代

如果你曾经觉得和二次元虚拟女友谈恋爱结婚的宅男不可理喻,也许现在你也不得不承认,这事现在看起来也没那么玄乎了。毕竟谁会拒绝一个从不发小脾气,24小时无休照顾你的饮食起居,甚至无论你问多无聊的问题都能贴心给你全网搜索答案的人工智能管家呢?

AI好像给我们带来了无穷的可能性,一个机器的沟通能力都要比你强,甚至某些语气词比你用的还像正常人,不知诸君感觉如何,总之我觉得背后一阵发凉,恨不得赶紧找几本《沟通技巧100招》给自己补补课,然而更绝望的是,也许你这本书都还没读懂,从未间断深度学习的AI可能把自己优化的更强了。

AI in-all,也许我们在亲眼见证一个最坏的时代

刘强东否认了“裁掉公司一半员工”的传言,但是京东的无人仓库里,机器人把分拣效率提高了三倍;5月14日,深圳给腾讯颁发了第一张智能网联测试小汽车牌照,正式开始在指定路段上公开测试。你还在刷朋友圈傻乐的时候,AI已经在替代你劳动的路上越走越远,更可怕的是他们永不疲劳,真正是终生学习。

AI in-all,也许我们在亲眼见证一个最坏的时代

不能回避的是,AI的诞生,就是因为它的廉价和高效:相比加班20分钟就屏蔽一个分组发条朋友圈抱怨的人来说,AI简直是老板眼中最理想的员工:任劳任怨,不要工资,高效而且永远不会算计那几天的年假该怎么凑。

AI in-all,也许我们在亲眼见证一个最坏的时代

从事创造性工作的兄弟也许松了口气:AI想取代我还有段日子呢,但是也别高兴得太早:至少在摄影界,谷歌地两位牛人已经用艺术内容创作把“美”量化,让计算机创作出媲美摄影师的作品。他们用公式定义构图、饱和度,根据四名专业摄影师的评分,41%的图片已经是半职业水平,机器人的创作比你想的还要好。

AI in-all,也许我们在亲眼见证一个最坏的时代

AI in-all,这主意听起来不错,看来我们能拥有更多的方便了,但是与此相随的大规模失业潮,也许是每个阵痛期的人都要面对的,机器学习一天可能比一个人一辈子学的东西还多,在人工智能面前,个人的能力真的不值一提。然而这机器又是如此完美,完美到毫无情感,创造力都是量化出来的AI,真的能给人类带来更多美好吗?我持怀疑态度。

AI in-all,也许我们在亲眼见证一个最坏的时代

在电影《I,robot》里,原本应该没有自己思维能力的机器人做了一个梦,梦见未来的图景。

现在看来,这个很有寓意的情节也并非遥不可及,当有一天机器人做梦都比你野的时候,最坏的时代也就不远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