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祁東:發生在扶貧一線的感人故事

在湖南省祁東縣玉合街道玖隆村,只要一提扶貧工作隊員肖建軍,無論男女老少,只要認識他的,無一不豎大拇指個個誇讚。

湖南祁东:发生在扶贫一线的感人故事

肖建軍,中等個子,圓圓的臉龐,黝黑的皮膚,總是一副永遠不知疲倦的笑臉,他,就是現任祁東縣永昌街道農技站站長。2017年,按照組織安排,他參加了玖隆村駐村扶貧工作隊。第一天駐村見面,他便對同事和村幹部講,“我大事幹不了,跑腿服務這樣的小事,我會隨叫隨到。”,這以後也成了肖建軍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他說到並且做到了。

玖隆村是祁東縣的一個貧困村,是由原黎阿塘、張家、橋亭三個老村合併而成。行政區域面積有9.7平方千米,從地圖上看,整個玖隆村就像一條九折十八彎的碧玉帶環繞著縣城。由於山村地廣人稀,加上公路條件極差,別說通公交車了,就連一般的汽車,平時都很少進村。

湖南祁东:发生在扶贫一线的感人故事

免費公交

每當星期五下午,扶貧工作隊員從村裡返回縣城時,總有那麼一兩個村民蹲在路口等著搭便車到縣城。搭車的次數多了,常坐車的村民戲稱,這小車成了村裡的“免費公交”。

玖隆村的“免費公交”有三臺,村支書何清華、扶貧工作隊員肖建軍、劉興祥都是百姓的“免費司機”。但凡碰上有頭痛腦熱的急事,村民們會自然想到找村幹部和扶貧工作隊,請“免費公交”加個班。5月下旬的一天中午,有村民發病需急送縣城醫院,正在吃飯的肖建軍聽到消息,丟下飯碗開車就走……

還有一次,70多歲的周大爺週末想和搬到縣城內的幾個老夥計聚會,與肖建軍聊天時順便說起了沒有車子的不便,肖建軍當即表示,他包接包送。周大爺當時也沒有放在心上,以為對方開玩笑的,沒想到第二天一清早肖建軍開車來到了老人家門前接人。這件事至今讓老周感動不已。

“有事就找工作隊!”在玖隆村,流傳著這樣一句話。而提起工作隊裡的“老好人”肖建軍,大家不由得都豎起大拇指,爭先恐後講述他的好處。“他人很好,沒有架子,還是我們的免費司機。”村民劉阿姨告訴記者,每次在路上碰到,都會停下車來打聲招呼,或者順路捎上一段。

“免費公交”都是私家小車,但天天私車公用,時間久了,開銷不小。扶貧工作隊員的交通補貼有明確規定,一年50次,全加起來也就幾千元,遠遠不夠車子的開銷。但是肖建軍和其他兩名車主還是樂呵呵地當著村裡不要錢的“小車司機”。

湖南祁东:发生在扶贫一线的感人故事

閒不住的“農技專家”

來到玖隆村之前,肖建軍的身份是永昌街道農技站副站長,在農技的崗位上默默耕耘了二十幾個春秋,是縣內有名的農技專家;來到玖隆村後,肖建軍成了一名“閒不住”的“農技專家”,既管著村民們田間地頭的莊稼,也管著山坡上那數千畝能夠成為“錢袋子”的油茶林。

“肖哥,我屋油茶林裡的草‘殺’了好幾次,還沒有一個月就又長出來了,這是為什麼?”“馬上要開始給油茶追肥了,一蔸油茶放好多肥料?”一看到肖建軍的車開進村裡,貧困戶何外就趕緊跑到肖建軍面前“取經”,一邊問一邊拉著肖建軍往油茶林的方向走去。

“要注意化學控草。”“你一定要記得控草的配方和時間節點,霜降之後再追肥,記得及時幼苗整枝、弱樹疏果,冬季清園要做到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明年病蟲害對油茶的危害。”肖建軍細緻的跟何外講解著油茶種植的方法,還不忘鼓勵他,要堅定信心,不要霸蠻,一定要記得掌握技術,科學種植,要相信過2年油茶成熟之後是一筆大收入。

告別了何外,肖建軍放心不下週禮生的油茶種植合作社,又匆匆趕到周禮生家。“禮生叔,你家的油茶沒出現什麼問題吧?有沒有缺什麼?”“記得要讓工人小心看管著,及時除草,及時疏果,碰到什麼問題,馬上告訴我。”肖建軍拉著周禮生的手,一再地叮囑。

2014年,周禮生帶頭流轉了近200畝土地,成立農業合作社,開始種植油茶,村裡去年又成立了祥泰油茶種植合作社,現在全村種植油茶近2000畝。由於缺乏科學管理和相關技術,玖隆村的油茶業發展遇到了“瓶頸”。

得知情況後,駐村扶貧工作隊一邊帶領村“兩委”班子前往石亭子鎮參觀學習油茶種植培育技術, 另一邊,肖建軍發揮自己的專業技能,對低產油茶親自進行改良試驗,那段時間,玖隆村的山坡上總能看到一個忙忙碌碌的身影。

“自從肖建軍來了之後,我村裡的禾、莊稼,可以說是沒有受到蟲害,也沒有受到病害,他還專門告訴我們如何種油茶,種板栗,經常自費為貧困戶提供農藥、種子,是個好乾部。”周禮生對肖建軍嘖嘖稱讚。

有求必應,隨叫隨到,在玖隆村,不管是村幹部,工作隊還是村民,遇事總會想起向肖建軍詢問,求助,而肖建軍也總會樂此不疲的出手相助。

湖南祁东:发生在扶贫一线的感人故事

不怕死的“拼命三郎”

“趕緊送醫院。”在玖隆村村支書何清華的吼叫下,所有在場人員才晃過神來,並掏出手機打120。大家合力把肖建軍攙上車,車子像箭一般奔向醫院疾馳而去。

這驚心動魄的一幕發生在今年7月份的一天。玉合街道玖隆村為做好脫貧攻堅工作,村支書何清華和扶貧工作隊員們正在縣扶貧辦辦公室彙報情況。突然,辦公室傳來一聲悶響,正坐在桌前整理材料的工作隊員肖建軍突然暈厥,臉色蒼白,冷汗淋淋,從椅子上滑落倒地,何清華和另外兩名村幹部急忙跑到他身邊查看,及時撥打了救助電話,趕緊將肖建軍送往醫院。

玖隆村是大山裡的貧困村,貧困人口多,基礎條件差,脫貧任務艱鉅。白天跑村裡的基礎設施項目、走訪貧困戶,晚上加班做資料,繁重的工作任務讓肖建軍和其他村幹部和工作隊員們連週末都不能休息,成了真正的“拼命三郎”。工作連軸轉,天氣炎熱,加上感冒未愈引發身體不適,這一次肖建軍暈倒在了自己的工作崗位上。

作為一名扶貧工作隊員,肖建軍主動承擔了許多繁重的工作,各項工作搶著幹,村幹部、老百姓對他是讚譽有加。“他暈倒的事情我當天還不知道,是第二天其他的人看到肖建軍又來到村裡,讓我給他‘放假’時我才知道的,真的是不要命了,不怕死呀!”回憶起肖建軍暈倒在工作崗位上的那件事,村主任周佑生至今心有餘悸。

筆者在村裡走訪,一圈下來,還從大家的口中收穫了肖建軍很多不為人知的故事。“上次周大爺家的小孫子上學沒有學費,他知道後馬上送去了500塊錢”、“走訪時,我們發現有位邱大爺,孤身一人待在家中,連平時唯一能解悶的電視機都壞了,肖建軍立馬開車回家搬來了自己家的一臺閒置的電視機,現在還時不時去和老人聊天”、“ 村裡的路崎嶇蜿蜒,有時候開車像玩雜技一樣,但是他天天在村裡為大家奔波”……

肖建軍,是一名農技人員,是一名共產黨員,更是扶貧一線的急先鋒。他就是這樣,在玖隆村的脫貧路上,他儘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幫助老百姓,用自己的專業技能為老百姓排憂解難,用一顆真心牽掛著老百姓,受到了領導和群眾的好評。

日積月累,紮根於深山,隨叫隨到,為民服務辦實事,讓這位樸實、善良的漢子收穫了別樣的人生,大家送了他一個雅號——“扶貧‘鐵漢子”。(鄒平君 葉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