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4 感人!德清一退休教師義務為18位英烈守墓半個多世紀

2019-04-05 07:47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記者 徐坊 通訊員 沈虹波

感人!德清一退休教师义务为18位英烈守墓半个多世纪

德清縣阜溪街道龍山烈士陵園,18位英烈安息在此。清明前夕,龍山村79歲老黨員蔡永法像往常一樣,大清早就從2公里外的家裡步行半個多小時來到陵園。

陵園裡,松柏鬱鬱蔥蔥。紀念碑上,“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個大字莊嚴肅穆。清掃落葉,修剪竹枝雜草,擦拭墓碑,為前來瞻仰祭掃的孩子們講英雄的故事……整整一個上午,老人忙得滿頭大汗。

蔡永法是當地鄉村小學一名退休教師。50多年前,蔡永法許下了一句承諾:烈士的鮮血不能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湮滅,我要永遠守住它。為了這個承諾,他默默守護龍山烈士陵園18位烈士50多年。

1945年農曆五月,一支新四軍隊伍在德清乾元鎮金鵝山、大家山以及乾元山一帶與敵人激戰,有18位戰士獻出了生命。戰鬥結束後,蔡永法的父親和鄉親們含著淚,將烈士的遺體匆匆安葬在村中許王廟後面的荒地裡。

1950年清明節,年僅9歲的蔡永法跟著父親來到英烈墳前掃墓。簡陋的墓地雜草叢生,連一塊墓碑都沒有。父親指著眼前的一個“小土坡”,一遍遍地向他講述那段英雄故事。

“當時父親就教育我,要牢記這些烈士,因為今天的好日子,都是他們的鮮血換來的。”蔡永法說。

父親去世後,從1966年開始,蔡永法每年都堅持到烈士墳前掃墓。“18名烈士中最小的才16歲,最大的也不過30歲,當初連名字都沒留下,更別說找到親人。我就是他們的親人,這裡就是他們的家。”蔡永法說。

上世紀70年代,蔡永法成為一名小學教師。經村裡同意後,他組織了村裡一批團員青年對烈士墓進行修繕。買不起鋼筋,他就用自家山上的毛竹替代,用水泥澆築了一塊烈士墓碑,並親自刻下了“革命烈士永垂不朽”8個大字,用油漆描紅,還親手移來了松柏和萬年青種上。

由於烈士墓處於窪地,每逢大雨,有一半浸泡在水裡,蔡永法又開始多方奔波。1990年,在當地政府的支持下,蔡永法精心選擇了茶山嶺作為烈士長眠的新址。當年10月,一座水泥和磚石結構的烈士陵園正式落成,同時豎起了莊嚴的革命烈士紀念碑。

為了讓更多人瞭解這段歷史,銘記這些烈士,蔡永法幾十年間不斷走訪革命老戰士,收集史料,瞭解那場戰役的詳細資料。他還在烈士陵園後面設立了一塊烈士事蹟牆,將收集來的史料“復原”雕刻在碑石上。

也是從那時起,每年清明節,蔡永法都帶著自己親手做的花圈,和學生們來到這裡,向烈士致敬。

2002年,蔡永法退休了,但他沒有閒著,而是成為烈士陵園的義務守護者,把全部的心血投入到陵園維護上。每隔幾天,他就會過來看看,樹枝雜草長了,就馬上修剪;介紹烈士事蹟的刻文淡了,用墨水一筆筆重新描上去。50多年來,蔡永法光是掃墓用的掃帚就已經用壞了上百把,已為10萬多人次講述烈士的故事。

“只要身體還行,我就會一直守護下去。有一天,我老了做不動了,也會讓下一代延續下去,繼續守護龍山烈士陵園。”蔡永法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