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不爽了睡一覺?有這種想法多半是廢了

工作不爽了睡一覺?有這種想法多半是廢了

工作不爽了睡一覺?有這種想法多半是廢了

“什麼時候工作最開心?”

“不工作的時候最開心!”

前兩天,我姐姐的小孩剛過完3歲生日。為了保持口腔衛生,今天就開始學刷牙了,一天兩次。

你看,我們很多人從3歲起就知道要保持身體健康,但我們重視過心理健康嗎?

我們承受的心理傷害比身體上多的多,比如失敗、被拒絕、孤獨等,可我們花在情緒管理上的時間可能還沒刷牙多。


我們應該消除這種區別對待,將兩者對等,就像雙胞胎一樣

工作不爽了睡一覺?有這種想法多半是廢了一、你嘗過失敗的滋味嗎

工作不爽了睡一覺?有這種想法多半是廢了

A公司,座標帝都,某個部門的總監職位有空缺,現有三個人選。老闆就把同樣的一個項目,同時交給三個人去做。

第一個人,嘗試了很多方法,項目進展不久就卡殼了,剛卡沒幾天,他就灰頭土腦的把資料打包好,一併交給了老闆。


第二個人,前期準備的比較充分,所以還沒怎麼正式開始,就目睹了第一個人“落魄”的全程,委(zhi)婉(jie)的拒絕了老闆,說自己做不了。


第三個人,自然也卡殼,但他採取了完全不同的態度,加班加點,不斷嘗試,一步一步的推動、執行,雖然耗時較長,但也交付了一個不錯的結果。

同樣的項目給了三個人,但他們對待失敗的反應卻截然不同。

既然能同時競選總監一職,那前兩個人也完全有能力交付結果。

阻止他們成功的原因就一個,被自己做不成的想法矇蔽了雙眼。


別拿這不當回事兒,你也踩過這樣的坑。

每當我們感到沮喪、受挫的時候,腦子就對自己說,“你做不成這件事”。如果你相信了,就會像前兩個人一樣,開始感到無助、苦惱,接著放棄,甚至連嘗試的勇氣都沒有,結果你更確信自己成功不了。

當你失敗的時候,垂頭喪氣是很正常的,但決不能允許自己相信自己做不成。你要和這種無助感做鬥爭,你要告訴自己“再堅持一下,我能行”,你要重新掌控局面,在惡性循環開始之前就打破它。


工作不爽了睡一覺?有這種想法多半是廢了

二、我這麼好看還被拒絕

工作不爽了睡一覺?有這種想法多半是廢了

被拒絕是極其痛苦的。

如果競選總監的那三個人不是去執行項目,而是去提項目方案呢?如果前兩個人的項目方案被pass了呢?


他倆說不定會在心裡對自己說,“我不行,我當不了總監,我壓根就不是那塊兒料……。”

然後呢?如果跳不出來這個消極的想法,是不是就會越來越自卑,覺得身邊的人都看不起自己,覺得自己在這家公司待不下去了,乾脆辭職算了?

被拒絕以後,我們都喜歡回想自己犯過的錯誤、自己的缺點,或者對自己說“要是不那麼做就好了”……或許程度不一樣,但我們都幹過這事兒。


為什麼這麼做?

我們的自尊心已經受到傷害了,為什麼還要補刀?要是身體受傷了,我們不會去補刀。如果你胳膊上有個傷口,難道你會說“我知道,我拿刀就是想看看到底能捅多深”嗎?

但是我們經常自己給自己補刀,為什麼?因為你不重視心理健康,因為你沒有心理保健意識。

當你自尊心低落的時候,很容易感到壓力和焦慮。如果你被拒絕了,首先要做的,應該重新激活自尊心,像個真正的閨蜜那樣同情自己,而不是沒頭沒腦的發洩和自嘲。

工作不爽了睡一覺?有這種想法多半是廢了

三、過了那麼久,還是忘不了

工作不爽了睡一覺?有這種想法多半是廢了

我們需要改變不健康的心理習慣,最常見的壞習慣之一,就是窮思竭慮,就是事後反覆的咀嚼回味。

比如說,老闆衝你發脾氣了,或者是同事刁難你了,或者是和別人鬧翻了,然後你不斷的在腦子裡回放當時的情況,一連持續好幾天,甚至好幾個星期。

反覆回味不愉快的事,很容易變成習慣,而且這個習慣的代價很大。在這種情況下,你可能是身體上很健康,但心理上就是一團糟。


你在不愉快的事情上花這麼多時間的時候,你就把自己放在了一個十分危險的處境,這會誘發抑鬱症、酗酒,甚至心血管疾病等。

關鍵是什麼呢?這種反覆回味的需要會變得越來越強烈,越來越緊迫,像毒品一樣,是會上癮的,一旦養成,很難打破。

你知道怎麼辦嗎?我知道。

許多研究都表明,哪怕你只是轉移注意力兩分鐘,僅僅兩分鐘,足以減削你窮思竭慮的衝動。所以,每當你擔心、煩惱,或者有任何負面情緒時,就強迫自己把注意力放在在其他的事情上,直到沒有那種反覆回味的衝動。僅僅堅持一個星期的時間,你的視角就會變得更加積極。

工作不爽了睡一覺?有這種想法多半是廢了

職場上常見的負面情緒,不只有失敗、被拒絕和窮思竭慮,生活也是如此,關鍵就是要自己主動去排解、去治癒。方法其實很簡單,比如,從下面這幾點開始:


(1)遭遇失敗的時候,改變自己的應對模式,對抗消極想法,相信自己能做到。

(2)遭到拒絕的時候,要保護自己的自尊心,不要給自己補刀。

(3)消極的時候,找點別的事情做,轉移注意力,哪怕只有2分鐘。

(4)堅持一個星期。你不但能治癒心理上的創傷,還會培養起情緒恢復能力。

一百年前,人們開始注重個人衛生,僅僅用了十年就把壽命延長了50%。如果我們開始注重情緒保健呢?想象一下,這個世界會是什麼樣子?


你不開心的時候 ,是狂吃狂睡還是打拳擊?

工作不爽了睡一覺?有這種想法多半是廢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