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手工剪紙|刀尖上的非遺藝術

四川手工剪紙|刀尖上的非遺藝術

刀尖上的藝術

手工剪紙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文化沉澱。是勞動人民為了滿足自身精神生活的需要而創造,並應用和流傳的一種藝術形式。體現了人類藝術最基本的審美觀念和精神品質。具有鮮明的藝術特色和生活情趣。

關於剪紙。列入四川省省級非遺名錄的就有六項之多。

四川手工剪紙|刀尖上的非遺藝術

已列入四川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平武剪紙”主要分佈於四川盆地北沿,川甘陝交接部的白馬藏族和羌族聚居區。“平武剪紙”在秉承祖傳剪紙技藝的基礎上,融合了古老、樸素的平武白馬藏族民俗剪紙和羌族刺繡圖紋,形成了刀法細膩、線條流暢,構圖飽滿,造型巧妙、誇張、生動,裝飾性強,粗獷而不乏細膩,誇張而不失真實的獨特藝術風格。“平武剪紙”多以百壽、百喜、百福、百蝶、百菊和反映時代精神、時代背景為主題,已形成了“生肖”、“偉人肖像”、“白馬風情繫列”、“中國古代仕女系列”、“熊貓系列”等剪紙作品。

四川手工剪紙|刀尖上的非遺藝術

四川手工剪紙|刀尖上的非遺藝術

四川手工剪紙|刀尖上的非遺藝術

已列入四川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喚馬剪紙”產生並發展於四川省蒼溪縣喚馬鎮境內及周邊地區,是一種古老的傳統剪紙藝術。喚馬剪紙據考證自漢代以來世代相傳,距今已有1700多年曆史。它是喚馬民風民俗的結晶。是喚馬人精神文化的體現,是記錄川北社會發展的典籍,是傳承喚馬風土人情的載體,是研究川北歷史的依據。

"喚馬剪紙"初始多為農家婦女織染繡描裙邊服飾條紋花朵,美化生活,而傳承演化至今,其藝術表現古樸、簡括、清晰、雅麗,富有濃厚的鄉土氣息,顯示了悠久的文化內涵和原生態民俗性特徵。"喚馬剪紙"集北方剪紙之粗獷、南方剪紙之典雅的特色於一體,善於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粗中有細、拙中有巧,媚而不俗,藝術表現通俗、親切,巧拙融合。

隨著社會的發展,大部分的民間剪紙藝人老齡化,而當代青年受現實社會觀念的影響而棄藝從工、從商,後繼乏人,"喚馬剪紙"藝術高度瀕危,亟待搶救保護。

四川手工剪紙|刀尖上的非遺藝術

四川手工剪紙|刀尖上的非遺藝術

四川手工剪紙|刀尖上的非遺藝術

已列入四川省非物文化遺產名錄

“自貢手工剪紙”有400多年曆史,是一種融詩書畫為一體的剪紙藝術。“自貢手工剪紙”將北方剪紙的粗獷剛勁與南方剪紙的細膩精巧風格融為一體,既有北方剪紙的雄渾,又有南方剪紙的精巧。“自貢手工剪紙”運用面線結合、塊線結合、粗細結合、疏密結合的剪紙技法,形成了獨具自貢特色的風格。“自貢手工剪紙”構圖動感強烈,色彩鮮明,變化豐富,民俗味濃郁,渲染出一種神秘朦朧的意境。“自貢手工剪紙”巧妙利用圖片色彩,豐富了畫面美感,給人以強烈的形式美和視覺衝擊效果。其代表作有《彝家殺年豬》、《農家女》、《月兒圓》、《九寨溝風光》、《火把節》等。

四川手工剪紙|刀尖上的非遺藝術

四川手工剪紙|刀尖上的非遺藝術

四川手工剪紙|刀尖上的非遺藝術

已列入四川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涪城剪紙”歷史悠久,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和民間性。“涪城剪紙”主要分佈在綿陽市涪城區的磨家鎮、塘汛鎮等15個鄉鎮,是一種典型的民間美術表現形式。“涪城剪紙”具有五大特徵:其一是題材開闊,技法更多創新。其寫實而富誇張,傳承而求變異。構圖疏密得當,古樸敦厚,陰陽對比,誇張變形,造型巧妙。其三,刀法細膩,線條流暢。其四,內涵豐富,極富視覺衝擊力。古樸原始,細膩稚拙,以及強烈的韻律感和所富有的濃重金石意味,雅拙中體現出精美和厚重的民族色彩及文化內涵。

四川手工剪紙|刀尖上的非遺藝術

四川手工剪紙|刀尖上的非遺藝術

四川手工剪紙|刀尖上的非遺藝術

已列入四川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武勝剪紙藝術是產生並流傳於武勝及其附近縣市的一種民間藝術,武勝剪紙藝術表現形式多種多樣,主要有人物、花草、蟲鳥、瓜果等吉祥圖案。其代表人物有康文

清、唐天谷、王成芝等。康文清是河北民間剪紙藝人,新中國成立前,因避戰亂隨夫回武勝定居,她創作剪紙作品,不需起草圖,僅憑一把剪刀,遊走有餘,作品生動形象,栩栩如生,特別是《八仙》《麻姑獻桃》《送子》等戲劇人物和人物、花草、蟲鳥、瓜果等吉祥圖案深受人們喜愛。其代表作有《抗美援朝》《學文化》《增加生產、厲行節約》,與其弟子唐天谷合作創作的代表作有《科學種田》《姐姐愛妹妹》《五穀豐登》《保衛祖國》《養蠶》《喜慶豐收》《五業並舉》《做鹹菜》等,其孫女王成芝創作的《和平》被文化部選送日本參加世界兒童畫展。她們把武勝的剪紙藝術推向了又一個高峰,他們創作的作品被譽為四川|剪紙藝術兩大流派(自貢剪紙、北剪紙)之一,其作品有100多幅先後在《人民日報》《四川畫報》《四川丿民間剪紙集》《四川|剪紙集》等刊物上公開發表。

武勝剪紙是融北方剪紙藝術和南方剪紙藝術為一體,現代美術知識與民間傳統藝術的完美結合

其藝術特點是手法簡練粗獷、線條流暢、對比強烈,形象鮮明,恢宏大氣,裝飾性強,既有剪紙的特

色,又注入了新的內容,具有其獨特的藝術價值。

四川手工剪紙|刀尖上的非遺藝術

四川手工剪紙|刀尖上的非遺藝術

四川手工剪紙|刀尖上的非遺藝術

已列入四川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儀隴剪紙”指產生並流傳於四川東北部儀隴縣轄區內的一種民間美術形式。“儀隴剪紙”源遠流長,蘊藏著古老的文化內涵,具有樸實自然的藝術特色。“儀隴剪紙”既不同於北方剪紙的“天真深厚”也有別於南方剪紙的“玲瓏剔透”。從技法看,它不像北方剪紙大刀闊斧,也不同南方剪紙的精雕細刻,而是粗中有細,細中有粗,形成了“豐滿、精巧、秀雅、純正”的獨特風格。“儀隴剪紙”的代表作有《巴山趕場天》《百蝶圖》等。

四川手工剪紙|刀尖上的非遺藝術

四川手工剪紙|刀尖上的非遺藝術

手工剪紙,是中華民族最古老的民間藝術之一,是中國民間藝術中的瑰寶。在節奏感越來越強的現代社會,我們不想看到手工剪紙這門藝術淡漠人間,希望越來越多的人能夠關注手工剪紙,關注非遺傳承,讓手工剪紙這門技藝源遠流長,驚塵豔世。

四川手工剪紙|刀尖上的非遺藝術

四川手工剪紙|刀尖上的非遺藝術

圖源: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