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解清式廡殿結構之簷柱、金柱、小額枋、穿插枋配合篇

簷柱配合的第一層枋件是

小額枋小額枋源自宋式建築中的由額

探解清式廡殿結構之簷柱、金柱、小額枋、穿插枋配合篇

小額枋開直榫,和角上簷柱配合的直榫出頭;在兩簷柱間的直榫不出頭。

探解清式廡殿結構之簷柱、金柱、小額枋、穿插枋配合篇

角上的小額枋出頭直榫有兩種形式,簷面小額枋直榫下出頭,山面小額枋直榫上出頭。

探解清式廡殿結構之簷柱、金柱、小額枋、穿插枋配合篇

在我們這個制式的廡殿中,

簷面稍間次間明間簷柱之間安放兩種長度的小額枋。下圖是稍間簷柱之間的小額枋,它與次間簷柱之間的小額枋相同。

下圖是簷面明間簷柱之間的小額枋,在我們這個廡殿的小額枋中它最長。

探解清式廡殿結構之簷柱、金柱、小額枋、穿插枋配合篇

山面簷柱間,安放一種長度的小額枋。這在我們這座廡殿中,是兩邊不出頭直榫的小額枋中最短的。

探解清式廡殿結構之簷柱、金柱、小額枋、穿插枋配合篇

再來說說小額枋

簷柱的榫卯配合。

探解清式廡殿結構之簷柱、金柱、小額枋、穿插枋配合篇

小額枋簷柱的榫卯配合是直榫抱肩配合。直榫好理解;抱肩見下圖,小額枋直榫後的肩膀是圓弧狀的,這個弧面要和簷柱的弧面相配,抱住

簷柱的弧面,這就是抱肩。

探解清式廡殿結構之簷柱、金柱、小額枋、穿插枋配合篇

我們看到圖中給了小額枋圓弧上下的尺寸,上邊圓弧半徑是213毫米,下邊圓弧半徑是215毫米,這是因為傳統建築中的柱子是有收分的,也就是越往上越細,大式建築收分是柱高的千分之七。上回

簷柱出場時沒說這事,是怕我自己言語不清,和側腳一塊說混了。這回拿出來單說,可能清楚點。上下半徑這點差值,就是這千分之七的收分在這一段高度上的反映。再上個線框圖,以使配合看得更清楚點。當然這是理想狀態,我不知前人在施工中是如何做的。

探解清式廡殿結構之簷柱、金柱、小額枋、穿插枋配合篇

在比小額枋高一點的位置上,穿插枋出場了。

探解清式廡殿結構之簷柱、金柱、小額枋、穿插枋配合篇

穿插枋兩頭都是直榫抱肩,並都是透榫。一頭穿過簷柱,一頭穿過金柱

探解清式廡殿結構之簷柱、金柱、小額枋、穿插枋配合篇

從線框圖的圖形尺寸標註可看出,前面與簷柱配合的肩膀圓弧半徑略小於後面與金柱配合的肩膀圓弧半徑,同樣是上下尺寸有差,上小下大。這也是與之配合的柱子收分產生的尺寸差在這段上的反映。簷柱、金柱在直徑和高度上尺寸是不一樣的。

探解清式廡殿結構之簷柱、金柱、小額枋、穿插枋配合篇

角上的兩個穿插枋形狀上是有區別的,山面角上的穿插枋金柱相配合的直榫在上面,這是為了錯開同在角上與金柱配合的簷面穿插枋的後直榫。從下面的線框圖裡可以看出這種關係。

探解清式廡殿結構之簷柱、金柱、小額枋、穿插枋配合篇

小額枋穿插枋是我們這座廡殿建築中,與簷柱金柱結合的第一層枋件,下圖是裝配完成後的效果圖。

探解清式廡殿結構之簷柱、金柱、小額枋、穿插枋配合篇

看了裝完的效果,還得說是怎麼裝的吧,要不怎麼叫探解呢。為了方便,先從角上說,下圖是裝好後的一角。

探解清式廡殿結構之簷柱、金柱、小額枋、穿插枋配合篇

三個簷柱,一個在簷面,一個在山面,還有一個在角上;一個角上的

金柱。兩個小額枋,兩個穿插枋把它們連在一起。出場的穿插枋、小額枋雖兩件同名,在榫卯細節上,因位置的關係,都有差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