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西北地區一種從遠古時代流傳下來的民間活動——社火

社火產生的年代相當久遠,它是隨著古老的祭祀活動而逐漸形成的。遠古時的人類正處於幼稚時期,生產力極其低下,原始先民們對人類的生死,及自然界星的許多現象如對日月、災荒等既不能抗拒,也不可能理解,只能幻想借助於超自然的力量來主宰它,於是創造出各種各樣的神。當社會生產由漁獵轉入農耕,土地便成了人類賴以生存的基礎,於是渴望風調雨順、農作豐收或驅鬼逐疫的祈禳性祭祀活動便產生了。《禮記· !祭法》中載:"共工氏之霸九州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州,故祀以為社。"相傳水神共工的兒子勾龍是社神。共工長得人臉蛇身,滿頭紅髮,性格暴烈好戰。一次他和祝融(傳說火神)作戰,一怒之下頭觸不周山,竟把撐天的柱子碰斷,頓時天崩地裂,洪水氾濫,多虧女媧煉了五彩石及時把天補好。勾龍見父親闖下大禍,心理非常難過,於是把九州大裂縫一一填平。


中國大西北地區一種從遠古時代流傳下來的民間活動——社火​黃帝見狀,便封他為"后土",讓他丈量並掌管土地,從此勾龍便成為人們祭祀的社神。傳說那位觸不周山的共工有個兒子死後變成了瘟疫鬼,到處散佈瘟疫,這個瘟疫鬼啥都不怕,就怕響器煙火,故產生了擊器而歌、燃放煙火以消災祈福的民俗。社火起源於火,發展於社,遠古時代,火的出現,結束了人們茹毛飲血的荒蠻生活,人們對火奉若神明。因此,每遇災害、瘟疫就“施煙火及作金鋼力士以逐疫”。民俗學家顧頡剛先生在《古史辯 · 第一冊首序》中是這樣記述社的:"社是土地之神,從天子到庶民立有不等的社。""…… 鄉村祭神的結會,迎神送崇的廟會,朝頂進香的香會,都是社火的變相。"追溯"社火"其源,它與遠古時的圖騰崇拜、原始歌舞也有著淵源關係。

中國大西北地區一種從遠古時代流傳下來的民間活動——社火​圖騰崇拜在我國曆史上經歷了極為漫長的時間,原始社會的人們,把本氏族的圖騰標誌雕刻在石壁、木柱或刺在身上,畫在臉上,有的還製成面具,每逢祭祀的時節,人們在身上繪有圖騰圖案或戴上圖騰面具,邊擊打著勞動工具,邊跳著模擬圖騰物的舞蹈,狂呼狂舞,祈望所崇拜的圖騰能給予他們一種神奇的力量。到了商周時期(公元前 11 世紀 - 前 256 年),宮廷裡就有了逐鬼的祭祀儀式,周代稱之為、"大儺",是一種帶有巫術性的舞蹈。《論語疏》稱儺為逐疫鬼也。(樂府雜錄)記:驅儺用方相氏,四人戴冠及面具,黃金為四目,衣熊裘,執戈揚盾,口唱巫術咒語,在室內到處亂打,以使鬼懼怕而逃遁。隨著歲月的流逝,經朝歷代,這種驅儺由宮廷傳入民間,逐漸形成巨大的民俗禮儀活動,演變為鄉村祭神、娛神、迎神的賽會,並加進雜戲表演。這種古老的習俗一直沿襲至今,每年正月初一至十五,陝西等地都要舉行盛大的、熱鬧非凡的社火活動。在中國西北,每年春節,各鄉村群眾自發組織各種社火活動。社火規模從幾十人到上百人,包括鑼鼓手,舞獅等等。群眾燃放爆竹迎接社火隊伍,並贈予菸酒等禮物。社火經過之處,爆竹聲聲,鑼鼓喧天,人山人海,氣氛熱烈。

中國大西北地區一種從遠古時代流傳下來的民間活動——社火​社火中最具表現力的是高臺。每個高臺均有一主題。常見的故事情節有三打白骨精,二郎救母等。多取材於秦腔故事。高臺往往由經驗豐富的民間藝人指揮建造。即在一個專用的桌子(也有汽車或拖拉機)上,使用鋼筋,布料,彩紙等材料做出各種造型,如假山,樹木,動物等,然後按其內容把男女兒童(年齡一般4—5歲)裝扮成故事中的人物,固定在高臺上,少則1人,多者10餘人,高可數丈。社火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一部分,起源於中國上古祭祀活動。中國宋代詩人陸游在《遊山西村》中寫道:“蕭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可見其延綿之久。

社火是中國漢族西北地區民間一種慶祝春節的傳統慶典狂歡活動,為高臺、高蹺、旱船、舞獅、舞龍、秧歌等民俗活動的通稱,具體形式隨地域而有較大差異。南宋·范成大《上元紀吳中節物俳諧體三十二韻》:“民間鼓樂謂之社火,不可悉記,大抵以滑稽取笑。”原始社會中,最早的扮獸戲和“村儺”活動是人類為戰勝野獸而生存,常在獵獸之後慶賀,或聚會扮獸慶賀,教育後代,樹立智、勇、謀各方本領。農家以戶族設“堂”,以村、堡設“社”;與“社”有關的事稱“社事”,諸如“香火朝山會社”、“社火會”、“孝義會”等,每逢迎神報賽、慶賀集會,必然舉行遊藝活動,鑼鼓火把助威,獅子龍燈遊行,人群相隨,顯然是“人威”助長了“神威”,就形成了“社火”風俗。“ 社火” 亦稱"射虎",是我國西北地區古老的民間藝術形式。是指在祭祀或節日裡迎神賽會上的各種雜戲、雜耍的表演。火具有紅火、熱鬧之意。社火中國民間傳統慶典 更多義項社火[1]是中國漢族民間一種慶祝春節的傳統慶典狂歡活動,為高臺、高蹺、旱船、舞獅、舞龍、秧歌等民俗活動的通稱,具體形式隨地域而有較大差異。“社火”來歷源遠流長,南宋·范成大《上元紀吳中節物俳諧體三十二韻》:“民間鼓樂謂之社火,不可悉記,大抵以滑稽取笑。”原始社會中,最早的扮獸戲和“村儺”活動是人類為戰勝野獸而生存,常在獵獸之後慶賀,或聚會扮獸慶賀,教育後代,樹立智、勇、謀各方本領。農家以戶族設“堂”,以村、堡設“社”;與“社”有關的事稱“社事”,諸如“香火朝山會社”、“社火會”、“孝義會”等,每逢迎神報賽、慶賀集會,必然舉行遊藝活動,鑼鼓火把助威,獅子龍燈遊行,人群相隨,顯然是“人威”助長了“神威”,就形成了“社火”風俗。中文名社火外文名Shehuo別 稱射虎流行地區中國西北地區民俗起源“ 社火” 亦稱"射虎",是我國西北地區古老的民間藝術形式。是指在祭祀或節日裡迎神賽會上的各種雜戲、雜耍的表演。火具有紅火、熱鬧之意。社火產生的年代相當久遠,它是隨著古老的祭祀活動而逐漸形成的。遠古時的人類正處於幼稚時期,生產力極其低下,原始先民們對人類的生死,及自然界星的許多現象如對日月、災荒等既不能抗拒,也不可能理解,只能幻想借助於超自然的力量來主宰它,於是創造出各種各樣的神。當社會生產由漁獵轉入農耕,土地便成了人類賴以生存的基礎,於是渴望風調雨順、農作豐收或驅鬼逐疫的祈禳性祭祀活動便產生了


中國大西北地區一種從遠古時代流傳下來的民間活動——社火​傳說那位觸不周山的共工有個兒子死後變成了瘟疫鬼,到處散佈瘟疫,這個瘟疫鬼啥都不怕,就怕響器煙火,故產生了擊器而歌、燃放煙火以消災祈福的民俗。社火起源於火,發展於社,遠古時代,火的出現,結束了人們茹毛飲血的荒蠻生活,人們對火奉若神明。因此,每遇災害、瘟疫就“施煙火及作金鋼力士以逐疫”。民俗學家顧頡剛先生在《古史辯 · 第一冊首序》中是這樣記述社的:"社是土地之神,從天子到庶民立有不等的社。""…… 鄉村祭神的結會,迎神送崇的廟會,朝頂進香的香會,都是社火的變相。"追溯"社火"其源,它與遠古時的圖騰崇拜、原始歌舞也有著淵源關係。圖騰崇拜在我國曆史上經歷了極為漫長的時間,原始社會的人們,把本氏族的圖騰標誌雕刻在石壁、木柱或刺在身上,畫在臉上,有的還製成面具,每逢祭祀的時節,人們在身上繪有圖騰圖案或戴上圖騰面具,邊擊打著勞動工具,邊跳著模擬圖騰物的舞蹈,狂呼狂舞,祈望所崇拜的圖騰能給予他們一種神奇的力量。到了商周時期(公元前 11 世紀 - 前 256 年),宮廷裡就有了逐鬼的祭祀儀式,周代稱之為、"大儺",是一種帶有巫術性的舞蹈。《論語疏》稱儺為逐疫鬼也。(樂府雜錄)記:驅儺用方相氏,四人戴冠及面具,黃金為四目,衣熊裘,執戈揚盾,口唱巫術咒語,在室內到處亂打,以使鬼懼怕而逃遁。隨著歲月的流逝,經朝歷代,這種驅儺由宮廷傳入民間,逐漸形成巨大的民俗禮儀活動,演變為鄉村祭神、娛神、迎神的賽會,並加進雜戲表演。這種古老的習俗一直沿襲至今,每年正月初一至十五,陝西等地都要舉行盛大的、熱鬧非凡的社火活動。在中國西北,每年春節,各鄉村群眾自發組織各種社火活動。社火規模從幾十人到上百人,包括鑼鼓手,舞獅等等。群眾燃放爆竹迎接社火隊伍,並贈予菸酒等禮物。社火經過之處,爆竹聲聲,鑼鼓喧天,人山人海,氣氛熱烈。社火中最具表現力的是高臺。每個高臺均有一主題。常見的故事情節有三打白骨精,二郎救母等。多取材於秦腔故事。高臺往往由經驗豐富的民間藝人指揮建造。即在一個專用的桌子(也有汽車或拖拉機)上,使用鋼筋,布料,彩紙等材料做出各種造型,如假山,樹木,動物等,然後按其內容把男女兒童(年齡一般4—5歲)裝扮成故事中的人物,固定在高臺上,少則1人,多者10餘人,高可數丈。社火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一部分,起源於中國上古祭祀活動。中國宋代詩人陸游在《遊山西村》中寫道:“蕭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可見其延綿之久。9張社火表演每當嚴冬已盡、冰雪初融、春暖花開、大地復甦之時,先民們就殺豬宰羊,用自己獲得的勞動果實,祭祀“神靈”,祭祀祖先。此時,終年勞累的原始先民有了歇息的機會,他們欣喜若狂,就把自己“打扮”一下,在臉上塗上硃砂,把鳥羽扎縛在頭上,大喊大叫,狂蹦亂跳。這便是人類最早的社火。另據梁中元《隴東採風·社火》記載,隴東民間社火和全國各地社火一樣,從內容和形式上有共同的特點,產生的年代可以追溯到遠古時代。那時候人們為了祈福消災、驅惡避邪,“擊器而歌,拊掌而舞,祈於天地,以其吉也”(《風俗通義》)。社火這一活動千秋萬代地流傳下來,但隨著人類的進步,時代的演變,其形式、內容發生了質的變化,新的時代賦予社火以新的內容。“文化大革命”期間,古代劇目停演,社火也被斥為宣傳“帝王將相、才子佳人”的四舊之一,被禁演。到了 20 世紀 80 年代,社火這一傳統民間娛樂活動才得到恢復。現時,社火從根本上摒棄了對“神”的崇拜和對祖先的祭祀,純粹演變成了一種內容健康、形式活潑、名目繁多、生動有趣的文化娛樂活動,同時,也成為一種新的民俗。

中國大西北地區一種從遠古時代流傳下來的民間活動——社火​起源傳說很久以前,有一個皇帝叫苗莊王,他在瑣陽城裡過著安閒的生活。可是,有一天,敵人的千軍萬馬包圍了瑣陽城,苗莊王並不著急。他慢慢的招集部隊,商議對策。只見,敵人離城有二十里,安營打寨,營挨營,旗連旗。最前面有一個高士,騎著一匹駿馬,後面有一字長蛇旗,二龍出水旗,三才混元旗,四門兜底旗,五處五方旗,六丁甲旗,七星北斗旗,八卦連環旗,九宮遮陽旗,十面埋伏旗……那場面真是旗幡招展,號帶飄揚。不一會,有幾位大臣獻計說:"皇上,我們有一個辦法,不知皇上聽不聽,"皇上說;"快!馬上講出來聽聽,"於是他們就講了起來,"讓兩位大臣妝扮兩位財主。讓財主後面再跟上兩位率兵大將,其中,一位大將後面跟上若干名背打小鼓的人;另外一位大將後面跟上若干位男扮女打鑼的人打小鼓的人,後面跟上幾位拿兩根木棒互相敲打的小男孩。男扮女打鑼的人後面跟上男扮女的小孩,一支手中拿一條把扇子。皇上說裝扮成一位最自由的人,反穿羊皮襖,畫成鬼臉,一支手提一個墨水瓶,另一支手拿一根毛筆。(當時,皇后懷胎了)讓皇后扮成麻臉人大肚婆,最前面再打幾面旗子……皇上一聽說:"妙,好極了,一切照這樣安排,你們傳令下去,找好打扮的材料。"一會兒,他們都妝扮好了,整個隊伍都活動了起來,鬧了起來,轟轟烈烈的。敵人仰面撲來,首先抓住了兩位財主,以為這其中的一個就是苗莊王,於是把他們倆人抓了起來,察看了一會,發現不是苗莊王,他們再沒有動手,苗莊王乘熱打鐵,跳著,鬧著,出了城門,逃了很遠。這時敵人才發覺,這就是苗莊王的隊伍,可他們追趕已經來不極了,苗莊王的這一計,使他們得救了。原來,那兩位財主就是現在社火上的老爺,兩位大將就是頭場子背打小鼓的若干名就是腰鼓隊;男扮女裝的小孩就是毛女子;畫成鬼臉,反穿皮襖的就是寡娃子,麻臉人就是麻婆了(大肚婆)……。從那以後,社火這種民間藝術就留傳了下來。[2]表現形式每隊社火都有一個儀程官(民間稱為說詩的),如春節到到單位或居民家中拜年時,儀程官就隨著鑼鼓點子說4句一首的祝辭,一般都是因單位性質職能不同或居民家庭的情況不同而現編現說。社火隊的主要項目有:高蹺,民間稱高柺子,一般用椽材製成長約3尺或4尺的長方形柱體木腿,在上半部約1尺的地方安裝一長條(以腳寬為宜)橫板,腳踩在橫板上,上半部的木腿綁在人體的小腿上。身著歷史戲劇人物服裝。一般扮演的有《斷橋》、《盜仙草》、《挑黃袍》、《唐僧取經》、《八仙過海》、《包公賠情》等戲劇中的人物。在強烈節奏的鑼鼓音樂伴奏下,做行進隊列或場地定點表演。如表演斷橋,由許仙,青蛇、白蛇3人用秦腔調唱臺詞,加以簡單的手勢動作。旱船,用竹子做成船形,再用彩紙或綵綢粘糊,有船姑娘駕船,走碎步,猶如船在海中行走樣,由一老翁走在前面,手拿漿板,做搖船樣。跑竹馬,用竹子做骨架,紮成馬形(也有驢形),以綵綢或彩紙裝飾,表演者腰圍竹馬,宛如騎馬一樣,男女成雙成對,編隊穿梭奔馳、跳躍、對唱,樂感強烈,節奏鮮明,氣氛熱烈。類似的還有豬八戒背媳婦等。高芯子,又名高臺。有抬芯子、背芯子、車芯子等多種類形,尤以“車芯子”為多。一般在小型拖拉機或小型汽車上固定一根或幾根丈餘長的木椽或鐵桿,再在杆的頂端綁成蓮花形或其它形狀的懸體物,這就是芯臺。芯臺上再將一兩個或多個扮演角色的孩子固定,著戲劇服裝,做簡單動作或造型,在行進中表演玄妙、驚險動作。社火中還有扭秧歌、耍獅子、舞龍、大頭娃娃等。大型社火隊由彩旗、鑼鼓、獅子、旱船、大頭娃娃、秧歌、高芯子等組成。駐固部隊、武警、六九五廠還有安塞腰鼓、威風鑼鼓、太平鼓及東北秧歌等表演內容和形式。表演形式社火表演形式多種多樣,有一個大人揹著一至三名兒童表演的"背社火";有騎著馬、牛、騾子表演的"馬社火";以及"高蹺社火"、"車社火"、"山社火"等。耍社火時,靠的是演員的動作表演,並配以旌旗、儀仗、羅、鼓、鐃、郄等,規模浩大,場面熱烈壯觀。社火表演內容也極其豐富、廣泛,由於社火進行中不說不唱,可以不受時空、內容的限制,從上古的三皇五帝神話傳說到歷史故事,軼聞野史,傳奇英雄等,無所不包,無所不演。今天的社火節目中有《軒轅黃帝戰尤》、《神農氏拿野苗》、《共工戰祝融》、《禹王治水》、《藥王收五臟》等等,都是非常古老的。每次耍社火的開始和結束,人們都要在村子附近的廟宇舉行祭神集會,然後依次擺開陣勢,由扮演青龍、白虎的二神在前面開道,關公、周倉最後壓陣,數以千計的人們,畫上臉譜,身著歷代服裝,騎著高頭大馬,手持刀叉劍戟,幾百面大鼓齊鳴,震天動地,一二公里長的隊伍威武雄壯!那四人齊敲的大鼓上面繪的是金色盤龍和八卦太極圖,場面頗和古代祭祀禮儀相似。

中國大西北地區一種從遠古時代流傳下來的民間活動——社火​古書《周禮·地官·鼓人》就有記載:"以雷鼓鼓神祀,以靈鼓鼓社祭。"社火表演是一種啞巴戲,為了讓人一目瞭然,其臉譜更為強調人物的主要特徵,一般是專人專臉,如牛皋和周倉,額頭上畫有圖案化的"牛"字和"周"字,宋代秉公辦案的包公、人稱"包青天",其額頭上的"日"、"月",象徵他鐵面無私,公正廉明,與日月同輝。此外,還有在臉譜上畫有"心"、"肝"、"肺"、"金"、"木"、"水"、"火"、"土"、"人參"、"苦參"等圖案。又如著名的古典小說《三國演義》中蜀國大將關羽為世人傳頌,其死後被佛教神化,尊為"關公"、"關帝",作為神靈來崇拜。社火中由誰來扮演關公可非同小可,這個人必須是最受大家尊敬,威望最高的。給他開臉化妝,一切準備完畢,最後勾點七星痣("七星"即北斗星)。人們認為這是最神聖的時刻,因為一旦勾點了七星痣,神靈就附體了,於是大家對頂禮膜拜,婦女抱著孩子"老爺"(關公)摸頂,同時還爭著將"老爺"臉上化妝的顏色(銀硃)用手沾一點,抹在孩子的臉上,據說這樣就可以保佑孩子平平安安,不招災生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