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很有趣兒(連載44)——大宋三百年的滄桑和繁華

宋朝很有趣兒(連載44)


全文2484,預計閱讀時間5分鐘

01

【第二十六章 大宋開國】

作為趙匡胤的特使,楚昭輔和潘美肩負著重要的使命,雖然他們都揣著一份《關於趙匡胤同志晉升皇帝的報告》,不過,對於他們的聽眾來說,意義卻完全不同:一個報喜,一個報憂。

楚昭輔同學撿了個報喜鳥的美差,屁顛屁顛地給趙匡胤的老媽杜老夫人報喜去了,不過令人奇怪的是,楚昭輔去的並不是趙府,而是寺廟。

難不成杜老夫人也看破紅塵了?

宋朝很有趣兒(連載44)——大宋三百年的滄桑和繁華

02

【報喜與報憂】

據《涑水紀聞》、《曲洧(wěi)舊聞》、《清異錄》等宋人筆記所載,趙匡胤出兵之日即將妻兒老小所有家眷悄悄送往了開封城中的一處寺院,美其名曰:禮佛。

當然,真實意圖何在,相信大家心知肚明。

看來,趙匡胤還是忘不了十年前郭威兵變喪家的那一幕——雖然搶了位子但卻丟了兒子,以至於最後郭威不得不將帝位傳給養子柴榮。

顯然,這種不太划算的買賣,趙匡胤不幹。

所以,如果你現在還堅持認為陳橋兵變只是一場下層士兵自下而上、自發自覺的造反運動,那麼我只能說:你真的很純潔。

那邊楚昭輔樂不可支地報喜去了,這邊潘美卻不得不硬著頭皮去報憂:

俺大哥趙匡胤“被逼無奈”,當皇帝了,你們自己看著辦吧。

後周皇宮此時正是早朝時分,突如其來的兵變噩耗,立刻使整個朝堂亂成了一鍋粥。

不是我不明白,這世界變化快啊!

手足無措的範質捶胸頓足,抓著王溥的手一頓狂掐,懊悔不已。

而王溥不知是被掐痛了還是被嚇到了,也是一臉苦相。

二十出頭的符太后更是臉色慘白,花容失色。

朝堂之上,哀嘆之聲不絕於耳。

唯獨小皇帝柴宗訓一臉茫然。

不諳世事的他實在搞不懂,這麼一個可以放煙花,分糖果的好日子,小朋友們最開心快樂的日子,這些大人們為什麼總是動不動就哭哭啼啼的呢?

有勇無謀的韓通此時才如夢方醒,他立刻飛奔回家,準備組織最後的抵抗。

宋朝很有趣兒(連載44)——大宋三百年的滄桑和繁華

03

【最後的殉難者】

此時,趙匡胤的先頭部隊在部將王彥升的率領下已經疾馳而入京師,正好撞上失魂落魄的韓瞪眼司令。

王彥升彷彿看到了一塊到嘴的美味,立刻發起狂來。

不知他是出於公報私仇還是忠心事主,反正趙匡胤的那三條禁令都已經被他扔到後頸窩裡去了。

結局充滿了血腥:韓通一家老小慘遭屠殺,包括那位身殘志堅的有志青年——韓橐駝。

在這場兵不血刃的政變中,韓通幾乎成為了後周王朝唯一的殉葬者,雖然不夠聰明,但是夠有骨氣!

連大名鼎鼎的韓瞪眼都成了韓閉眼,還有誰再敢自討沒趣?

巡防隊長王彥升很快就控制了京城的局面,將道路清理得乾乾淨淨,靜候主子的到來。

出乎開封百姓的預料,想象中的哀號遍野、火光沖天的局面並沒有出現。

在趙匡胤的嚴令下,數萬大軍進城之後,全部卸甲歸營,連個出來逛街的都沒有。

“入城之日,市不改肆”。

老百姓登時心頭一熱:難道亂世要結束了?

宋朝很有趣兒(連載44)——大宋三百年的滄桑和繁華

04

【後周的小紅帽】

俗話說,閻王好見,小鬼難纏。

雖然一切都是那麼的順利,不過趙匡胤剛入城的時候還是遇到了一點小小的麻煩。

兩點之間,直線距離最近。

為了儘快趕回京城,直面陳橋驛方向的陳橋門自然成為了趙匡胤的首選。

不過守城的兩個小鬼——後周祗候班的陸、喬兩位小隊長卻不買新天子的帳。(此情此景讓我們不由得想起了當年滁州城下趙匡胤拒父入城的往事。)

這二位吃了秤砣鐵了心,彷彿童話故事裡的小紅帽:

不開,不開,就不開!誰來都不開!(後周滅亡之後,陸、喬二人自殺,在此為他們正名!)

無可奈何的“狼外婆”——趙匡胤只好率軍繞道封丘門。

封丘門的長官得了個頭彩,喜出望外,恭恭敬敬地將趙匡胤迎進了城門。

不過,他很快就會為此而後悔。

據史料記載,趙匡胤即位之後,斬掉了封丘門的守門官,卻對陳橋門祗候班的陸、喬二人讚歎不已,稱其為“忠義孩兒”,併為二人建廟,賜廟名“忠義廟”,將祗候班更名為“孩兒班”,以示旌忠。

當然,這些都是後話了。

將大軍安頓好之後,趙匡胤立刻返回殿前司辦公室,除了處理公務之外,他還需要好好準備一下,調整調整情緒,因為一出好戲即將上演。

很快,宰相範質、王溥等人在趙匡胤弟兄們的“保護”下被請過來“喝茶”。

昨天還是同僚,今天就成了君臣,變化之快,不禁讓趙匡胤也“悲從中來”,他很“無奈”的聳聳肩,兩手一攤:

I am sorry!

緊接著,眼圈一紅,痛哭流涕:

俺也是被逼的啊!逼的啊……的啊……的……啊……

還沒等老範開口呢,站在趙匡胤身邊的羅彥環,手按利劍,黑臉一沉,大喝一聲:“我輩無主,今日須得天子!”

趙匡胤:你看,你看,真是不好意思,這事鬧的……

範質等人面面相覷,仔細一琢磨,再順便摸了摸腦袋,最終得出結論:畢竟腦袋再硬,也經不起這個凶神惡煞的黑大漢一刀啊。

還是王溥腦瓜子靈泛,趕緊退後一步,納頭便拜。

範質無可奈何,只得承認既成事實,於是“乃降階列拜”。

君臣的名分就此定下。

接下來,當然就是趁熱打鐵——立刻舉行登基典禮。

宋朝很有趣兒(連載44)——大宋三百年的滄桑和繁華

趙匡胤畫像

05

【職業生涯——皇帝】

趕早不趕晚,俗話說夜長夢多,今天不趕緊把生米煮成熟飯,明天可能煮熟的鴨子就要飛了。

這個道理,準皇帝趙匡胤比誰都明白,也比誰都著急——得趕緊把“準”字去了,轉正啊!

於是,宣召所有在京的大臣成了當務之急,終於,在當天下午四時許,在崇元殿(皇宮主殿)將原後周朝的文武百官湊齊了。

一切都在按照趙普導演的計劃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然而匆匆忙忙之中仍不免百密一疏。

改朝換代最重要的那塊遮羞布——禪位詔書沒準備!

趙普不由得冒出一身冷汗,這可是個要命的事啊!

讓我們原諒他吧,畢竟人家造反也是第一次嘛,沒有經驗,可以理解。

不過趙普也不用擔心,關鍵時刻,往往就是考驗馬屁精功力的最佳時機。

很快,一個人精跳了出來。

只見翰林學士承旨(秘書)陶谷面露得意之色,故作神秘之狀,不慌不忙地從袖子裡摸出來一份早已準備好的詔書,解了趙大導演的燃眉之急——若不是早有預謀,陶神仙豈能未卜先知?

接下來的事情就毫無懸念了。

禪位詔書宣讀完畢,趙匡胤端坐龍椅之上,接受文武百官的朝拜,即皇帝位。

陳橋驛的黃袍正式換成了崇元殿的皇袍。

趙匡胤開始了全新的職業生涯——皇帝!

而小皇帝柴宗訓隨即被降為“鄭王”,當然,“順便”還得搬個家,史載:遷恭帝及符後於西宮。

三年之後,十歲的鄭王又被迫搬到了房州(今湖北省十堰市房縣),而這裡也成為了他最後的歸宿。

公元973年,年僅20歲的柴宗訓死於房州,死後諡號“恭帝”——恭順從命的皇帝。

政治,遠比你想象的要殘酷!

不管怎樣,上帝的歸上帝,凱撒的歸凱撒。

歷史的車輪已經在新的軌道上緩緩開啟……

親愛的讀者朋友們,你怎麼看待陳橋兵變呢?

歡迎留言評論!

歡迎關注,給你有料、有趣、有意思的歷史。

在這裡遇見最樸素的情懷

在這裡遇見最有趣的歷史

月潤江南

純歷史|新解讀|很有趣

快,關注這個號,一起漲姿勢~

宋朝很有趣兒(連載44)——大宋三百年的滄桑和繁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