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奇才:老师家访,孩子拿出三本笔记本,老师:清华、北大的料

语文奇才:老师家访,孩子拿出三本笔记本,老师:清华、北大的料

杨老师常年蹲守在毕业班。

总有一些奇才从他班里考上全国著名大学,今年成绩一出来,杨老师眼前一亮,他从事语文高考应试三十余年,作文只扣2分的学生只有杨同学一人。

高考作文太难,想写出只扣2分的作文比登天还难,杨同学本是一个语文天才,同时他还是一个语文奇才。

他的语文才华,早在一年前就被杨老师发现了。

一年前,杨同学刚上高三,杨老师为了解学生的情况,杨老师来到杨同学家家访,看上出,貌不出众,语不惊人的杨同学,起初并没有给杨老师留下太深刻的印象。

语文奇才:老师家访,孩子拿出三本笔记本,老师:清华、北大的料

真到,杨同学拿出三本笔记本,让杨老师震撼万分:

第一本:摘录本。

杨老师翻开了厚厚的摘录本,里面分门别类地摘类了各式的语段,有历史的,有哲学的,有文学的。

每一个类别下面,百字以内的语段,分别用不同颜色的笔进行标注,而且还标有日期。

对于自已认为极为重要的语言,需要分出层次,抽出结构,并且背诵下来,并记录背诵的时间。杨老师给赞!

语文奇才:老师家访,孩子拿出三本笔记本,老师:清华、北大的料

第二本:随笔本。

随笔本是释放自己写作才思的方式,也是积累写作材料,促进自己思考的方式。

杨老师翻开随笔本,惊奇地发现,杨同学,真是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这个世界每天发生的事情,一些热点,他都能列述事实,并且表达自己的观点。

更让老师惊叹的是,对于同一篇随笔,杨同学隔断时间会进行再次批注,而且前后的观点略有差别,总之是更加全面了立体了。杨老师笑着说:“你啊,北大、清华的料!”

语文奇才:老师家访,孩子拿出三本笔记本,老师:清华、北大的料

第三本:小说本。

第三本最厚,杨老师一看,封面上有名字,只是,杨老师有些不太懂,翻开一看,还有目录,原来是一本小说。

杨老师一时无法知道该小说的主要内容,就问杨同学。

杨同学说现实部分与自己求学阶段的故事密切相关,还有非现实部分,二十年的梦想,甚至还有穿越。

杨老师认真地听着他讲述这一切。

临走的时候,杨老师坚定对孩子说:“你是语文天才,更是语奇才,清华、北大有你一封录取通知书。”

那时,杨同学便把大学目标定在二者之中,成绩出来后,他如愿以偿地圆了自己的梦想。

语文奇才:老师家访,孩子拿出三本笔记本,老师:清华、北大的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