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公務員多大年齡退休?「退休」一詞又是怎樣來的?

古代的公務員退休叫作“致仕”,這種說法源於《公羊傳・宣公元年》:“退而致仕。”意思是把祿位(仕)奉還(致)給君王。致仕也稱“休致”、“致政”、“致事”等。中國自周代開始,即有公務人員退休制度,《禮記・曲禮(上)》:“大夫七十而致仕”。因此我們可以推斷,古代官員的退休年齡規定是七十歲。在白居易《不致仕》詩有“七十而致仕,禮法有明文”之說。但是,由周代到南北朝,“七十而致仕”的做法並沒有落實。大多數官員尤其是高官重臣,除去因為獲罪被撤職或者自己因病辭職,無不雄心勃勃地幹到爬不動為止。《西漢會要》卷四十二僅有一個“七十而致仕”的帶頭人,即漢宣帝時期老丞相韋賢。此人七十歲之後,即上表“以老乞骸骨”,終於獲得皇帝批准,把老骨頭埋進故鄉的田裡。其餘大多數官員都是一息尚存,做官到底。西漢至魏晉六百多年,七十致仕實則不是如此。

古代的公務員多大年齡退休?“退休”一詞又是怎樣來的?

害怕退休圖

南北朝時期,齊武帝朝中官員老化,御史中丞沈淵上表建議“百官年老七十者,皆令致仕。”齊武帝採納這個建議,從此七十致仕才成為嚴肅的制度。此後沿襲到了隋代,對於那些年老的官員,隋煬帝發給他們幾匹綢緞,打發這些官員回了老家。

古代的公務員多大年齡退休?“退休”一詞又是怎樣來的?

申請退休圖

到了唐朝,散文家韓愈在《復志賦》中說:“退休於居,作《復志賦》。”從此有了“退休”一詞,不過,“致仕”的說法還是沿用下來。確立了七十退休的制度,並寫進了《大唐令》:“諸職事官七十聽致仕。”《唐會要》也載:“老病不堪釐務者,與致仕。”從此有關官員退體的的規定。如果官員不夠七十但是“形容衰老者”,可以申請提前退休。唐太宗時大將軍李靖,六十四歲身體有病,“上表乞駭骨”要求退休,唐太宗痛痛快快答應了他的要求。

古代的公務員多大年齡退休?“退休”一詞又是怎樣來的?

退休發揮餘熱圖

七十致仕的年齡已很寬泛,因為古人的平均壽命不長,活到這個年紀的沒有幾個,七十歲退休算是終身制了。嚴格說來這一年齡偏高,不適應官場實際要求,所以到了明清兩代逐步改為六十致仕。明弘治四年(1491),皇帝頒佈一道聖旨:“自願告退官員,不分年歲,俱令致仕。”只要提出退休,幾乎是百分之百地批准,甚至對退休原因也不深究。到了清朝,退休政策更加靈活,低級武官退休年齡大大提前:“參將五十四,遊擊五十一,都司守備四十八,千總、把總四十五。”就可以解甲歸田,甚至於官職越小退得越早。這與唐宋規定文官年滿七十、武官可到八十歲退休有了很大不同。不過,如果人家年老體壯,自己又樂意為國家效力,雖年滿七十仍可留任,像唐代詩人賀知章退休已經八十六歲;南宋朱熹七十歲後多次要求退休,皇帝就是不準,結果死在衙門;元朝大科學家郭守敬,八十六歲卒於任上,可謂“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了。其實筆者認為,只要不是留戀權勢,如果真心想為國家發展做貢獻,想為人民幸福謀福利,退休後仍然可以做些有益於國家、人民的事發揮餘熱,貢獻自己的光和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