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個地方擁有多套房的業主要尷尬了,按「市價」根本賣不出去?

到了這個節骨眼,可以說房地產不再有贏家了。這句話的意思是,再“神通廣大”的人也不能再從房市場獲取什麼鉅額的利益了。已經賺到了的是趕上了時候,如果還在貪戀過去的機遇,妄想再從房地產獲取財富,繼續持房不放,就要小心已到手的財富要化為一場幻影了。開發商是這樣,購房者是這樣,炒房者更是這樣。

這幾個地方擁有多套房的業主要尷尬了,按“市價”根本賣不出去?

1.對於開發商來說,去年和今年就是最難的兩年了。往日的“好朋友”銀行不再充當自己的“錢袋子”,依靠融資借錢,拍地建房再賣房賺錢的老路子行不通了,銀行對中小房企貸款的審核變得很嚴格。對於很多資金鍊緊張的中小房企來說,融不到資或者融得不及時,有時候就等於缺氧太久,會直接導致消亡。即使有一些中小房企在融資的方面尚有一絲生機,但是賣房這件事,並不是所有的房都不愁銷路的,購房者買房主要也是瞄準了有升值空間,或者能讓生活更便利的好房。關於好房,無法通過人為意志改變的唯一因素就是地段了。但是一二線城市的好地段,中小房企是很難搶到的,所以很多中小房企都一窩蜂的前往三四線城市拿地,但是棚改戶現在收緊,還有一些三四線城市隨後可能也要限制購買,在這樣的情形下,對於還在三四線城市房市熱度未消取得一線生機的中小房企來說,時間愈發緊迫了。

這幾個地方擁有多套房的業主要尷尬了,按“市價”根本賣不出去?

2.對於購房者來說,一二線城市的剛需購房者買的房子用來自住,即使出手時候能有一定的漲幅,但是想置換改善型住房,同樣需要付出很大的成本。自住的那套不能化為現金,但是又不能不買,因為在同樣的一二線城市買房,之前那套小房子可以是一筆靠得住的首付。三四線城市的情況比較特殊,現在說,很多三四線城市的家庭有一舊一新兩套房子是不稀奇的。但是棚改戶雖然未一刀切,可是收緊也是很明確的事情。未來的三四線城市房市的流通性會削弱會被限制並不是難以想象的事。到那時候,滿城會有多少房子是空房?又來等誰接手呢?

這幾個地方擁有多套房的業主要尷尬了,按“市價”根本賣不出去?

3.對於房市整體來說,現在“房住不炒”的基調已經很難再改變了,以往,房產交易中即使設置了交易中較高成本的門檻,但是投機者依然會通過將成本轉移到購房者身上的方式,絲毫不懼,反而認為成本越高,賺的會越多。可是現在我們看到的是,不僅僅只是流通成本的增加了,對於流通的週期也有了諸多限制!這意味著,將來很長一段時間,即使多套房業主想要轉手變現,也不能如願,只能持房以及付出高昂的持房成本!

房地產早就不是當年有膽有錢就能賺的世界了,穩賺的地產規則已經發生變動,還想投機炒房的人,將面臨的會是市場的審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