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隨筆:跟家鄉和解

春節隨筆:跟家鄉和解

我變了。

我不是非常確定,自己的變化是因為年紀增加內分泌變化導致的,還是因為被生活的折磨過度導致我進行了自我閹割,還是純粹是我自己經過了自我學習和提升,跟過去一些狹隘和陳舊的認知和觀念進行了升級(我更情願是這一種),反正我自己這些年變化有點大。

變化比較多,比如越來越愛國,越來越傳統,越來越渴望家庭和親情,越來越理解父輩,越來越對以前嗤之以鼻的老話覺得頗有道理……這些變化從過年回個家就能看出很多來。

前幾年,我覺得大家族聚會很吵很煩,大家問東問西,並且自己跟大部分人也說不上什麼話,進而覺得大家族沒什麼好的,淨是麻煩事,自己不想麻煩別人,也不想別人麻煩自己。

這些年逐漸變了,我發現原子化的生存狀態是很可憐和可怕的,一個人也好,一個家庭也好,如果不是因為特殊的原因,主動的活成原子化的狀態,這是可悲的。中國式的大家族也好,全世界的大家族也好,其實都代表著人丁興旺,能快速動員的力量強大,一個人活在網格化的社會里,如果有大家族,其實是很幸福的一個狀態。

很多人討厭大家族,其實究其原因還是自私,擔心大家族拖累自己,我年少時也被我的家族對我三叔的拖累造成了巨大的心理陰影,覺得如果這樣的大家族不要也罷,年歲漸長之後我覺得,這是哪個年代普遍的情況,一個大家庭裡出去了一兩個人到大城市,然後巨大的物質生活落差導致的結果就是大家族哪怕平均一個人幾年去麻煩他一次,累計總量卻可怕,他幾乎毫不間斷的被騷擾。

這是誰的錯嗎?年少時我覺得是老家裡的人的錯,沒有逼數,這幾年我逐漸覺得,其實也不是誰的錯,有很多結果不是大家故意的,但是就是發生了,誰也不希望,遭遇到了,就只能忍耐,沒有遭遇,也不用幸災樂禍。

再說一個,逢年過節的時候,社交媒體上充斥最多的一個說法就是回到家之後,七大姑八大姨對自己生活的打聽,從工作到收入到婚姻情況等,感覺被問這些問題,就很被冒犯,其實我覺得世界上沒有那麼多親戚對你那麼好奇,甚至是,社交媒體上的這些人,大部分都太高估自己的重要性了,以為自己是聚光燈下的主角,說來說去還是內心戲太多了。

我覺得大部分時候親戚跟你拉拉家常,問一些你的生活工作情況,不是他們對你有多好奇,而是因為他們其實也不知道跟你聊什麼,他們跟你的生活隔的太遠太遠了,但是因為節日和聚會在一起的時候,不得不對你表示關心,所以只能從比較容易聊起的工作和生活說起。

大部分人覺得被冒犯,客觀上可能有一些親戚之間溝通技巧和方式上的問題,但是大部分情況下,自己可能也有受害者心態,覺得別人對自己有惡意,我覺得說來說去,還是因為絕大部分人在外面混的不好,所以害怕這種比較赤裸的關心,然後就扭曲這種關心。

春節前我給爸爸買了一個喝普洱茶的全套茶臺茶具,這幾天回來之後,有親戚就來家裡,我給大家泡茶,輪番的被大家嘲笑,意思就一個:咱們農村人喝茶粗獷,你這個東西太秀氣了,咱們不習慣。他們的表達方式各異,其中一些是以嘲笑的形式表現出來,我也不氣惱,我覺得他們並不是要嘲笑我,他們只是突然間到這麼一個離他們生活比較遠的事物出現,比較突兀,不知道怎麼表達這種情緒罷了,甚至有點手足無措。

說來說去,他們也不知道如何跟人跟事共處。

青春期的時候,覺得父母家人不理解自己,渾身是刺,就要跟他們剛,等自己長大成熟了,依然還是覺得跟父母家人說不到一塊,覺得別人生活的方式不可理喻,說來說去,自己對自己家人和世界的相處方式根本沒有變化,都是不理解、不認同、不接受,但是自己試圖去理解認同接受嗎?

所謂的代溝,其實就是理解力落差,我認為我們要接受這種落差普遍存在,並且隨著自己的逐漸成熟,去包容自己和世界和周遭的這種落差。

隨著自己的這些變化,家鄉在自己的生活裡變得越來越近,渴望跟他們交流,渴望理解他們和被他們理解,讓自己逐漸變成一個正常人,而不是一個槓精。

不以自己為中心,不以自己的觀點和看法為衡量標尺,不以自己的生活方式為理所當然,試著理解他人,你會發現,世界也是另外一個樣子。

換一種看法和想法,節日和家鄉,就是另外一個樣子。

願你春節快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